- 年份
- 2024(13731)
- 2023(19441)
- 2022(15816)
- 2021(14304)
- 2020(12171)
- 2019(27013)
- 2018(26489)
- 2017(50732)
- 2016(27159)
- 2015(29983)
- 2014(29514)
- 2013(29011)
- 2012(26550)
- 2011(23669)
- 2010(23795)
- 2009(22208)
- 2008(21440)
- 2007(19203)
- 2006(17335)
- 2005(15245)
- 学科
- 济(132521)
- 经济(132384)
- 业(101284)
- 管理(86665)
- 企(82878)
- 企业(82878)
- 方法(52330)
- 农(49259)
- 数学(43345)
- 数学方法(42885)
- 业经(36987)
- 财(33071)
- 农业(32793)
- 中国(30302)
- 地方(27196)
- 制(23377)
- 学(22645)
- 务(22575)
- 财务(22537)
- 财务管理(22504)
- 企业财务(21352)
- 技术(20625)
- 贸(20500)
- 贸易(20487)
- 易(19889)
- 和(19118)
- 理论(18906)
- 策(18751)
- 划(18061)
- 体(17974)
- 机构
- 学院(392585)
- 大学(384838)
- 济(171664)
- 经济(168590)
- 管理(155864)
- 理学(134958)
- 理学院(133635)
- 管理学(131536)
- 管理学院(130815)
- 研究(127476)
- 中国(98977)
- 农(78998)
- 京(77986)
- 科学(77354)
- 财(74724)
- 所(63396)
- 业大(63014)
- 农业(61130)
- 中心(60630)
- 财经(60163)
- 江(60049)
- 研究所(57585)
- 经(54798)
- 经济学(52697)
- 经济学院(47444)
- 北京(47355)
- 范(47188)
- 州(46706)
- 师范(46643)
- 院(44956)
- 基金
- 项目(266573)
- 科学(211608)
- 基金(195615)
- 研究(192367)
- 家(170754)
- 国家(169204)
- 科学基金(146923)
- 社会(127235)
- 社会科(120505)
- 社会科学(120473)
- 省(106928)
- 基金项目(103902)
- 自然(94310)
- 自然科(92252)
- 自然科学(92223)
- 自然科学基金(90613)
- 划(87125)
- 教育(86894)
- 资助(77997)
- 编号(76456)
- 成果(59637)
- 重点(59414)
- 发(58543)
- 部(58361)
- 创(57464)
- 国家社会(53365)
- 创新(53223)
- 课题(51600)
- 业(51472)
- 科研(51010)
- 期刊
- 济(196881)
- 经济(196881)
- 研究(108910)
- 农(77545)
- 中国(72988)
- 学报(62228)
- 管理(59418)
- 财(59073)
- 科学(57651)
- 农业(52269)
- 大学(48107)
- 学学(46247)
- 融(36818)
- 金融(36818)
- 业经(36671)
- 技术(35557)
- 教育(31082)
- 经济研究(30535)
- 财经(30359)
- 业(27320)
- 经(26325)
- 问题(25966)
- 技术经济(22030)
- 版(19813)
- 世界(19680)
- 统计(19077)
- 商业(18623)
- 策(18102)
- 现代(18057)
- 科技(17923)
共检索到5796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武建辉 秦涛 杨泽云 傅巧灵
[目的]以数字技术、数字化平台、数据为主要载体的数字经济为现代农业发展赋能,小农户作为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的经营主体,数字经济在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生产中发挥的作用值得深入探究。[方法]以2021年川、赣、辽、鲁四省1595户的农户调查结果为基础,使用断点回归法与倾向得分匹配法等方法,结合相关理论构建分析框架,实证探究了数字经济对推动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的微观影响。[结果]数字经济促进了小农户扩大土地规模、提高农业技术投入、资本投入以及采取绿色生产方式。异质性分析表明,在数字经济的影响下,“小于10亩”的小农户由于劳动力不足或土地富余而选择缩小土地经营面积;而“10亩及以上”的小农户则选择扩大土地经营面积、进行专业化种植;“青年”小农户表现出较为“积极”的生产行为,“中年”小农户则较为“保守”;数字经济对接受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小农户有更为显著的影响。[结论]数字经济有助于推动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因此,应完善农业生产要素配置,加快农村数字化建设,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作用并且注重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任慧 刘锦晖 史宏龙 王统勋
积极推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对甘肃省陇东农产品主产区进行调研,发现其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进行衔接的现代化路径主要有思想现代化路径,组织形式现代化路径,生产方式现代化路径,营销模式现代化路径,社会化服务现代化路径五种,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衔接困境,针对小农户的技术支撑欠缺、综合能力素质较低、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引领作用发挥不够等问题,提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机制构建与路径选择对策。
关键词:
小农户 现代农业 衔接路径 机制 甘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马亚飞 谢小飞 吕剑平
[目的]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方法]基于解构计划行为理论,利用甘肃省348户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小农户参与现代农业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1)小农户参与现代农业行为意愿模型中,农户家庭禀赋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行为态度、感知行为控制次之,交易费用和主观规范的影响力最小。(2)小农户参与现代农业的意愿显著正向影响参与行为。(3)感知绩效对小农户行为态度的影响强于感知风险;小农户对同伴的信任度明显高于对上级政府和村集体的信任度;缔约条件对小农户参与意愿的影响更有效,农户较为重视进入门槛高低;劳动力数量、农户受教育水平以及对收购产品中介的熟悉程度对小农户行为意愿均具有重要影响。(4)多群组分析得出不同类型小农户参与现代农业意愿与行为的影响因素存在显著差异;家庭禀赋对自给型、兼业型和退出型农户的参与意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发展型农户参与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等变量对不同类型小农户参与意愿与行为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这些变量在不同类型农户参与现代农业意愿与行为路径中具有调节效应。[结论]要加强现代农业宣传力度,改善农户行为态度;积极营造社会氛围,发挥周围人群的示范效应;提供技术、资金以及市场信息支持,增强农户对现代农业的掌控力;大力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设计差异化的政策支持体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靳雯 吴春梅
面对互助碎片化和互助精神弱化的转型难题,兼具市场性和社会性的经济互助是农民联合的新形态,有助于趋近熟人与生人共享、情理与法理共振的普惠式互助理想。作为目标指向和价值旨归的互惠利他,是农民经济互助的逻辑起点,可以克服单纯的熟人利他或互惠互利局限。作为互惠利他情景式表达的个体与组织合力、利益与情感嵌套,是农民经济互助的形成逻辑,分别贯穿于“身份认同—环境认知—资源支持—组织纽带”的发生逻辑和“规范引导—奖励惩罚—精英参与—内化传承”的运行逻辑之中。以公共精神培育和公共空间拓展为内核的公共性生产,是农民经济互助的优化路径,可以借助社会系统的整合力量来提高互助的境界和张力,从而增进农民的聚合力。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敏 杨锦秀 张社梅
小农户是我国农业生产的基本面,促进小农户嵌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提升其发展现代农业的能力,有利于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是制约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的关键症结,优质优价机制的失灵是阻碍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主要因素。因而,从消费端打通销路、建立市场信心能够倒逼小农户自主转换现代化的生产经营方式。社交平台嵌入情境下,一方面,能够通过结构嵌入实现产销对接,促进信息交流,倒逼生产经营迈向有序化;另一方面,有助于通过关系嵌入创建农户与消费者的人际关联,建立农消信任关系,扭转传统市场中小农户的弱势地位,促进小农户顺利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关键词:
小农户 现代农业 社交电商 结构嵌入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健 苏志豪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推力,供给侧改革和中国小农的多元面向为二者衔接的多样性提供了可能空间。在家庭劳动力供给质量弱化、政府保障机制供给错位、市场交易成本居高不下以及社会服务供给缺位的现实条件下,多主体参与的衔接模式在各地不断涌现,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提供了多元化的思路。根据供给主体差异,具体衔接模式包括"小农户+合作社""小农户+合作社+企业""小农户+社会组织"、农村电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及小农户发展为家庭农场等。文章在对其中四种模式的内容分析及案例评价的基础上,从立足农民传统、重识农业价值、整合社会资源和创新合作形式四个维度提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发展走向。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于海龙 胡凌啸 林晓莉
本文通过案例,剖析了西部欠发达地区外部工商资本与小农户衔接的动态演变过程,发现在村集体和合作社等难以发挥组织协调小农户的功能时,嵌入乡土社会的村庄经纪人成为替代性选择。他们借助乡村社会相对封闭且紧密的社会关系网络和结附在网络上的信任、情感、文化等因素,实现了小农户的平顺接入、稳定衔接。抛开衔接媒介的身份属性,将经济行动嵌入社会关系网络是确保他们有效发挥媒介作用的最重要特征。真正有效的衔接媒介能够高效地组织调动小农户、约束小农户机会主义行为、促进现代农业技术和生产要素与小农户有机融合,并能够构建合理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因此,在推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过程中,要高度重视与广大小农户直接相连的衔接媒介“润滑剂”和“转换阀”作用,注重在乡村培育和发展包括经纪人在内的有效衔接媒介。
关键词:
小农户 现代农业 衔接媒介 社会关系网络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郭庆海
现阶段小农户仍是农业经营群体中的绝大多数,他们已经与传统农业下的小农具有迥然不同的属性。尽管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发展之间存有种种矛盾,但他们内在的基因中含有不可切割的现代元素。依据收入结构的差异可将小农户区分为全职农户、兼业1型农户、兼业2型农户和非农户。因与农业利益的相关度不同,使他们在农业经营中的从业行为不同。克服小农户的局限性,将其纳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的最有效方式是构造具有整合功能的服务组织载体,包括市场服务组织、农民合作组织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其中以合作经济的机制实现集体经济的创新,赋予其整合与服务小农户的功能,是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衔接的重要组织载体。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何宇鹏 武舜臣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要实现有机衔接,关键在于探索一种使农户受益和使企业保持竞争力的激励相容的合约方式。本文分析了土地密集型种植业(粮食生产)、资本密集型养殖业和劳动密集型农业特色产业下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衔接实践。研究表明,土地托管模式实现了粮食生产由土地规模经营到服务规模经营的转变,使农民能分享经营收入;"四位一体"的"正大模式"推动现代养殖项目"农民所有,企业经营",使农民能分享资产收入;产销直通的电商模式促进了小农户和大市场的对接,使农民能直接获得消费者价格。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的实践还在不断修正和发展过程中。中国农业现代化能否走出大农场模式和小农场模式之外的新路,还需做出更多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楠
《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指出,当前和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小农户家庭经营将是我国农业的主要经营方式,要将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经过深入乡村调研,面对现代农业的专业化、工业化和商业化特点,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过程中存在“规模”“市场”和“认知”三方面的困境。基于小农户行为特点,从保证小农户的利益、规避小农户的违约风险、实现农产品产业化发展三重目标入手,基于“党支部领办型”的特点,提出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大力提升新型职业农业能力、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衔接路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孔祥智 穆娜娜
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有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指示,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也一直是中央在进行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改革和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政策导向。但是中国的农业规模经营,尤其是以土地租赁为主要内容的土地流转型规模经营存在很多问题:一方面,土地流转没有改变中国土地小规模经营的现状,另一方面租地的规模经营主体会面临较大的经营风险和负面经济效应。这就表明,中国要在小农户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走以土地租赁为主的土地流转型规模经营的道路是行不通的。把农民组织起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孙东升 孔凡丕 陈学渊
对安徽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调研发现,安徽省通过龙头企业+土地股份合作社带动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农业服务组织带动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两种主要模式均取得了较好成效,不仅破解了小农户土地"碎片化"问题,实现了农业生产规模经营、粮食生产节本提质增效,较好地解决了耕地撂荒问题,而且培育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对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叶敬忠 豆书龙 张明皓
在"大国小农"国情下,系统性探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衔接机制具有重大的政策、实践与理论意义。小农户存续与现代农业发展的实践困境为两者之间的衔接提供了现实基础,而二者之间所内涵的互构性关联则构成了衔接机制构建的理论基础。当前,个体型、组织型和关系型衔接机制的杂糅构成了中国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衔接的多元形态,但还未形成以小农户为主体的稳固衔接方式,小农户在不同程度上仍处于人格依附和市场依附的状态,不平等性和不稳定性依然潜藏于不同的衔接形态中。未来的发展方向除应坚持衔接机制多元化探索和积极借鉴国外有益发展经验之外,还应重点培育体现小农户强自主性原则的形式,以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人格衔接、组织衔接和关系衔接。最后,应注重小农户与小农的差异性,充分认识并挖掘小农自身所蕴藏的丰富自然社会关系,实现小农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
关键词:
小农户 小农 现代农业 有机衔接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航英
基于中国农民群体分化的现状,本文认为,现阶段能被纳入小农户范畴的只有小纯农户、农业兼业户和非农兼业户。在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尽管小农户与现代农业之间呈现出相容性的一面,但两者更多表现的是互斥性的关系。而这一状况导源于农村改革以来小农户的去组织化。现有衔接路径虽意在组织和带动小农户发展,但由于其发展路径和模式没有有效组织小农户且脱离中国农村社会基础,因而没有发挥作用。有鉴于此,本文认为要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一方面在于构建新村庄集体组织、发展集体经济以实现小农户的内生性组织化,另一方面在于反思美国式现代农业模式,走一条立足于中国农村社会基础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期刊] 求索
[作者]
蒋永穆 戴中亮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小农户在现代农业中通过产品链和资源链两类衔接工具,与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三类衔接对象共同构建了与现代农业的衔接结构。通过对六类衔接结构的分析,研究发现:在简单结构中,以产品链为基础的衔接结构的稳定性要弱于以资源链为基础的衔接结构,产品链与资源链铰合能增强衔接结构稳定性;在复杂结构中,多方主体参与会形成多元衔接链的交织,从而增强衔接结构的稳定性。基于上述研究结论,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有三项政策选择。
关键词:
小农户 现代农业 衔接 机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