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42)
- 2023(14610)
- 2022(11981)
- 2021(10863)
- 2020(8909)
- 2019(19918)
- 2018(19552)
- 2017(37561)
- 2016(19908)
- 2015(22127)
- 2014(21919)
- 2013(22075)
- 2012(20619)
- 2011(18578)
- 2010(19416)
- 2009(18646)
- 2008(18028)
- 2007(16541)
- 2006(15205)
- 2005(14386)
- 学科
- 业(91377)
- 济(90139)
- 经济(90020)
- 企(72402)
- 企业(72402)
- 管理(68134)
- 农(47380)
- 业经(32722)
- 中国(32020)
- 农业(32003)
- 方法(29731)
- 融(26980)
- 金融(26980)
- 财(26872)
- 银(26060)
- 银行(26047)
- 行(25366)
- 地方(24646)
- 制(24110)
- 数学(21621)
- 数学方法(21453)
- 务(18957)
- 财务(18926)
- 财务管理(18902)
- 技术(18611)
- 企业财务(17891)
- 贸(16887)
- 贸易(16863)
- 策(16627)
- 体(16561)
- 机构
- 学院(288672)
- 大学(279834)
- 济(126227)
- 经济(123573)
- 管理(116381)
- 理学(97821)
- 理学院(96918)
- 管理学(95841)
- 研究(95611)
- 管理学院(95288)
- 中国(83000)
- 财(59361)
- 京(59069)
- 农(58746)
- 科学(53378)
- 江(48362)
- 所(47543)
- 中心(47094)
- 财经(45418)
- 农业(44367)
- 业大(42858)
- 研究所(41941)
- 经(40982)
- 州(38949)
- 北京(37403)
- 经济学(36721)
- 范(35772)
- 师范(35462)
- 院(33409)
- 经济管理(33175)
- 基金
- 项目(179322)
- 科学(143037)
- 研究(138769)
- 基金(129115)
- 家(109722)
- 国家(108510)
- 科学基金(95182)
- 社会(91324)
- 社会科(86338)
- 社会科学(86317)
- 省(73334)
- 基金项目(68002)
- 教育(60180)
- 编号(58775)
- 划(58144)
- 自然(57166)
- 自然科(55880)
- 自然科学(55870)
- 自然科学基金(54920)
- 资助(51003)
- 成果(47267)
- 发(44559)
- 创(40535)
- 业(39684)
- 重点(39156)
- 课题(39060)
- 部(38875)
- 国家社会(37645)
- 发展(37103)
- 创新(37009)
- 期刊
- 济(158490)
- 经济(158490)
- 研究(88732)
- 中国(67840)
- 农(61432)
- 财(47452)
- 管理(46044)
- 融(44965)
- 金融(44965)
- 农业(40662)
- 科学(37832)
- 学报(37623)
- 业经(32275)
- 大学(30435)
- 学学(28531)
- 教育(28384)
- 技术(26910)
- 财经(22608)
- 经济研究(22382)
- 业(21259)
- 问题(20688)
- 经(19570)
- 技术经济(16554)
- 图书(16248)
- 农村(16045)
- 村(16045)
- 世界(15805)
- 农业经济(14911)
- 商业(14655)
- 现代(14634)
共检索到4726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露 杨高第 李红莉
小农户融入农业绿色发展主要受制于其经营目标约束与要素禀赋局限。农业分工深化及其外包服务,一方面通过迂回投资,能够有效突破小农户绿色生产面临的瓶颈;另一方面通过市场竞争和声誉激励,能够诱导服务供应商形成农业绿色生产的内生动力。以化肥减量为例的实证研究表明:第一,外包服务能够显著促进农户化肥减量;第二,相较于规模户,外包服务对小农户实施化肥减量的促进效应更强;第三,伴随连片规模的扩张,采纳外包服务的化肥减量效应也显著增强。由此强调应倡导农业横向分工,鼓励小农户开展专业化连片种植,为外包服务积累充分规模的市场容量;同时深化农业纵向分工,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发展服务规模经营,以外包服务市场的繁荣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市场化。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露 杨高第 李红莉
小农户融入农业绿色发展主要受制于其经营目标约束与要素禀赋局限。农业分工深化及其外包服务,一方面通过迂回投资,能够有效突破小农户绿色生产面临的瓶颈;另一方面通过市场竞争和声誉激励,能够诱导服务供应商形成农业绿色生产的内生动力。以化肥减量为例的实证研究表明:第一,外包服务能够显著促进农户化肥减量;第二,相较于规模户,外包服务对小农户实施化肥减量的促进效应更强;第三,伴随连片规模的扩张,采纳外包服务的化肥减量效应也显著增强。由此强调应倡导农业横向分工,鼓励小农户开展专业化连片种植,为外包服务积累充分规模的市场容量;同时深化农业纵向分工,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发展服务规模经营,以外包服务市场的繁荣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市场化。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剑 罗必良
农业绿色化转型与务农劳动力的人力资本紧密关联。回流农民工形成的人力资本补偿,对于推动农业绿色生产和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2017年中国农村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RHPS)实证分析了农民工回流对农户绿色化经营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民工回流显著降低了农户的化肥施用强度,且在多种稳健性检验下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农民工回流通过机械化施肥和农地规模扩大两条路径实现化肥的减量施用;异质性分析表明,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回流农民工对农业绿色化经营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受初中及以上教育程度的回流农民工才能显著降低化肥的施用;农民工回流与化肥施用之间的关系还受农作物种植类型的影响,农民工回流对经济作物种植户的化肥减量效应更加明显。由此认为,为推动中国式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的绿色化转型,应重视异质性人力资本回流农民工的自我演化和自我改造作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剑 罗必良
农业绿色化转型与务农劳动力的人力资本紧密关联。回流农民工形成的人力资本补偿,对于推动农业绿色生产和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2017年中国农村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RHPS)实证分析了农民工回流对农户绿色化经营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民工回流显著降低了农户的化肥施用强度,且在多种稳健性检验下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农民工回流通过机械化施肥和农地规模扩大两条路径实现化肥的减量施用;异质性分析表明,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回流农民工对农业绿色化经营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受初中及以上教育程度的回流农民工才能显著降低化肥的施用;农民工回流与化肥施用之间的关系还受农作物种植类型的影响,农民工回流对经济作物种植户的化肥减量效应更加明显。由此认为,为推动中国式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的绿色化转型,应重视异质性人力资本回流农民工的自我演化和自我改造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沈兴兴
[目的]不能让小农户成为农业绿色发展这场革命的“旁观者”和“落伍者”,促进小农户绿色发展转型,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时代课题。 [方法] 为研究提出适合我国小农户步入农业绿色发展轨道的可行路径,文章首先从理论层面论述了小农户绿色发展的天然优势和劣势,其次基于江苏、浙江、黑龙江、湖北等地小农户与各类新型经营主体绿色生产的实地调研,全面评估当前小农户从事绿色生产的意愿、能力、利益诉求,并分别评价了各类利益联结机制对小农户绿色生产的激励作用,明确了小农户当前实现绿色发展的能力瓶颈和外部需求。[结果]最后从自身能力提升、强化外部支撑两方面,综合提出小农户步入农业绿色发展轨道的具体可行路径。[结论]提出通过自我学习与公共宣传教育、成立小农户自发组织、发起互助保险等提升小农户自我发展能力,通过完善绿色导向的公共政策体系、专业化社会服务体系和优化各类利益联结机制,强化小农户绿色发展的外部服务支撑。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建华 钭露露 马玲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从“认知—意愿—行为”三个阶段分析农户参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驱动机制,并引入家庭禀赋完善理论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利用江苏省实地调研数据对理论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农户对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认知因素可具体显化为便利条件、难度评价、主观规范与行为态度,且认知因素间存在显著的互动关系。(2)便利条件能够对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行为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并能够通过难度评价与行为态度间接正向影响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愿与行为;此外,主观规范也能够通过行为态度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意愿对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行为产生间接的正向影响。(3)家庭禀赋特征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意愿与行为之间发挥显著的调节作用,农业收入稳定性与农地的平均地块面积是影响农户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意愿转化为行为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农户参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建华 钭露露 马玲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从“认知—意愿—行为”三个阶段分析农户参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驱动机制,并引入家庭禀赋完善理论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利用江苏省实地调研数据对理论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农户对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认知因素可具体显化为便利条件、难度评价、主观规范与行为态度,且认知因素间存在显著的互动关系。(2)便利条件能够对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行为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并能够通过难度评价与行为态度间接正向影响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愿与行为;此外,主观规范也能够通过行为态度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意愿对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行为产生间接的正向影响。(3)家庭禀赋特征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意愿与行为之间发挥显著的调节作用,农业收入稳定性与农地的平均地块面积是影响农户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意愿转化为行为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农户参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莫经梅 张社梅
在城乡融合背景下,城市各类群体的参与作为破解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受重视。本文通过成都市蒲江箭塔村的典型案例解剖,重点探讨城市群体参与驱动小农户生产绿色转型的条件及内在逻辑。研究结果表明,(1)城市群体的绿色发展愿景、社会网络支持以及对农民自组织的赋能是其参与小农户生产绿色转型的初始条件,只有这三个因素相互联系和相互支撑,城市群体参与才会有效;(2)在遵循农户认知—意愿—行动的行为框架下,城市群体首先强化先进小农户的绿色认知,再叠加城市社会资本并打通绿色农产品"出口",最后通过乡村组织促进更多小农户实现成功转型。本文开启了外部力量参与小农户生产绿色转型研究的新视角,拓展了小农户行为及农业绿色发展的微观机制研究。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石志恒 慕宏杰 孙艳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和生产方式的一场深刻革命,而农户是参与农业绿色发展的直接主体之一,因此研究农户参与农业绿色发展行为对破解中国农业农村资源环境问题有着重要意义。利用甘肃省农户调查数据,分别利用因子分析法和有序Logistic模型,测度农户农业绿色发展的参与强度,分析农业补贴对农户参与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样本农户农业绿色发展的整体参与强度不高,农户参与农业绿色发展的积极性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农业补贴对农户农业绿色发展的参与强度既有正向影响也有负向影响,其中农业保险补贴和其他(现金)补贴与农户农业绿色发展的参与强度显著正相关,农资补贴(农药、化肥和地膜)与农户农业绿色发展的参与强度显著负相关,现有的农业补贴可能会加剧农业面源污染而不利于农业绿色发展。除农业补贴外,雇佣劳动力、与相关技术单位合作、家庭成员有无村干部、土地离硬化道路远近等因素也对农户参与农业绿色发展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邓雪霏 卢博宇 徐子荐
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把脉农业大省黑龙江小农户生产融入现代农业的实践样态,探索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的转型路径,对破解小农户生产力"上限",担纲乡村振兴新时代历史重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
小农户 融入现代农业 实践样态 转型路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谭伟 孙娜娜
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体系及金融支持情况"小农户+合作社"模式带动了农户分享规模经营效益。一是农业生产成本大幅降低。二是带动农户优化种植结构。三是带动小农户增收力度较大。"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了农户分享产业链效益,这种模式让农户参与到农业产业链条中,实现收益最大化,依托对俄地缘优势,小农户"走出去"发展现代农业。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支持小农户发展。针对小农户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金融部门创新推出活体畜禽抵押贷款业
关键词:
小农户 现代农业体系 农地抵押贷款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石荣 唐艺婧 杨国涛
数字化发展为各国深化智慧型农业合作、推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高国家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供了新的机遇。本文基于2010—2021年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化发展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数字化发展显著提升了其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渠道检验结果表明,数字化发展主要通过扩大规模化生产及提高劳动力素质来提高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分析表明,与中国双边贸易密切程度高的国家,其数字化发展对农业的数字赋能效应更显著。调节效应分析表明,政府治理能力提高有助于强化数字化发展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赋能效果。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程永生 张德元 汪侠
[目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被视为考量绿色发展的重要表征。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小农户对接现代农业的经验性路径和政策性选择,对提升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助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投入产出纬度法、技术优化的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分别测算了样本农户的社会化服务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情况,深入探究了微观场域下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路径,以及农户要素禀赋在其间可能的作用,并通过调节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研究发现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生产行为的重塑能力,会随着服务水平的持续提高,引起农业经营活动的空间高效集聚与农业要素的空间优化配置,呈现出农业生产方式的绿色化、规模化、资本化与技术化特征,消除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隐形壁垒”,打破农业技术辐射扩散的“玻璃幕墙”,呈现出双轮驱动的提升模式,共同实现了农户层绿色农业技术效率、绿色农业技术变化的提高。同时,这种影响呈现非线性特点,促进作用大于抑制作用,最终表现为社会化服务的线性正向效果,共同驱动了农户层面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其中,农户的要素禀赋与社会化服务存在互补作用,强化了社会化服务绿色效应的路径依赖,且这种调节影响也存在门槛。农业社会化服务通过农户要素禀赋的调节作用,降低了其跨越门槛值的难度,为之后的社会化服务借助绿色农业技术效率、绿色农业技术变化两条路径,提升绿色发展水平提供了现实保障和长效机制。[结论]研究为更好地发挥农业社会化服务在提升绿色发展方面的作用,而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未来需要继续深入实施农业农村改革,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曾静
当前,切实推进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体系是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然而,由于小农户受限于自身禀赋,难以依靠自身条件转型发展,进而顺利接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量成功经验表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效衔接的重要桥梁,是推动小农户顺利转型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在进一步改革农村财政、土地管理与金融制度政策的同时,激励并保障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并通过“公司+农户”“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合作社+农户”等多种模式促进小农户顺利和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
关键词:
小农户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转型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闯 仝志辉 陈传波
十九大提出"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激发了如何实现有机衔接的讨论,其中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带动小农户、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服务小农户和促进小农户组织化以赋能小农户的政策思路渐趋主流。但是,这些思路忽视了普通农业村庄中大量发生的事实:农户间土地流转使得农地经营方式多样化,不同农地经营方式的并存和转化正在给小农户农业带来积极影响。对安徽省D村的案例分析发现,自耕经营、出租经营和规模经营三种农地经营方式并存且相互转化,小农户在其间经历了现代农业发展的自然萌发,呈现出生产技术水平提高、市场连接程度增强、综合收益增加、多元种植和养殖得以保持等现代农业特征。小农户现代农业发展的萌发这一关键事实为理解和促进小农户农业发展和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提供了重要启示:小农户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小农户,小农户生产已经具备一些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各种路径不能忽视村庄内部农户间土地流转和三种农地经营方式的并存与转化;要在不失去小农户主体性的基础上探索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路径,并使衔接路径能很好地对接村庄及其内部农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