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93)
2023(10581)
2022(9344)
2021(8907)
2020(7430)
2019(17249)
2018(17478)
2017(33276)
2016(18508)
2015(20980)
2014(21141)
2013(20522)
2012(18779)
2011(16797)
2010(16520)
2009(15025)
2008(14356)
2007(12455)
2006(10723)
2005(9105)
作者
(54193)
(44697)
(44431)
(42228)
(28417)
(21533)
(20192)
(17912)
(17109)
(15986)
(15445)
(15047)
(14255)
(14186)
(13783)
(13746)
(13528)
(13324)
(12752)
(12634)
(11353)
(11048)
(10790)
(10176)
(10031)
(9962)
(9900)
(9756)
(9070)
(8993)
学科
(66555)
经济(66469)
管理(50910)
(46468)
(38921)
企业(38921)
方法(31442)
数学(26950)
数学方法(26608)
(18335)
(18335)
中国(17561)
(16656)
业经(14919)
地方(14474)
理论(13070)
(12999)
农业(11955)
(11689)
(11104)
贸易(11100)
教育(10867)
技术(10834)
环境(10816)
(10747)
(10526)
财务(10456)
财务管理(10436)
(10102)
银行(10056)
机构
大学(254751)
学院(253357)
管理(101568)
(91982)
经济(89728)
理学(88186)
理学院(87185)
研究(85636)
管理学(85547)
管理学院(85107)
中国(61308)
科学(57027)
(55651)
(44404)
(43773)
业大(42393)
(41580)
研究所(40442)
中心(38151)
(36549)
北京(35365)
农业(34519)
(34286)
师范(33918)
财经(33496)
(32274)
(30465)
(29767)
技术(29324)
师范大学(27329)
基金
项目(181547)
科学(140497)
研究(131378)
基金(128992)
(113842)
国家(112902)
科学基金(95527)
社会(78567)
社会科(74166)
社会科学(74144)
(72227)
基金项目(69372)
自然(64243)
自然科(62673)
自然科学(62659)
自然科学基金(61499)
(60797)
教育(60140)
编号(54514)
资助(53204)
成果(44237)
重点(40481)
(38681)
(37989)
课题(37897)
(37282)
科研(35179)
创新(34697)
计划(33779)
项目编号(33576)
期刊
(100236)
经济(100236)
研究(71805)
中国(47129)
学报(46006)
科学(40565)
(39575)
管理(35946)
大学(34103)
学学(32122)
教育(31969)
(30349)
农业(27524)
技术(22246)
(17947)
金融(17947)
业经(17868)
图书(15210)
财经(15202)
经济研究(15121)
林业(14519)
科技(14087)
(13757)
问题(13410)
理论(12852)
(12785)
(12506)
业大(12328)
实践(12074)
(12074)
共检索到3619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金光泽  刘志理  蔡慧颖  台秉洋  蒋小兰  刘妍妍  
论文以小兴安岭谷地云冷杉林大面积固定样地(9.12 hm2)为对象,分析了粗木质残体(CWD)的物种组成、径级分布、存在形式、腐烂等级。主要结果如下:①CWD的密度为1 097株/hm2,胸高断面积为18.49 m2/hm2,材积为96.25 m3/hm2。②所有CWD个体的径级分布呈典型的倒"J"型,其中红松(Pinus koraiensis)和兴安落叶松(Larix gm elini)呈双峰型,其他主要组成树种呈典型的倒"J"型;从材积上看除了兴安落叶松呈随着径级的增加材积也增加的"J"型分布外,其余主要树种均呈近正态分布,总体上材积呈近正态分布。③云冷杉林主要以干基折断、拔根倒、枯立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志理  戚玉娇  金光泽  
应用半球摄影技术对小兴安岭谷地云冷杉林落叶季节(7—11月)的有效叶面积指数进行动态监测。为准确估测谷地云冷杉林的叶面积指数(LAI),对叶凋落末期(11月初)的有效叶面积指数(LAIe)进行木质部分及集聚效应(包括冠层水平集聚和针簇内集聚效应)的合理校正,以校正值作为该时期常绿树种的真实叶面积指数(LAIt),结合凋落物法,反推得到LAIt的季节动态并分析LAIt最大时期(7月)和最小时期(11月)的空间格局特征。结果表明:谷地云冷杉林11月初木质部分所占比例(α)均值为0.10±0.06,冠层水平集聚指数(ΩE)均值为0.90±0.04,常绿针叶树种的针簇内集聚指数(针簇比,γE)为红松(...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妍妍  金光泽  
以小兴安岭典型阔叶红松林大面积固定样地(9hm2)为对象,分析粗木质残体(CWD)的物种组成及数量特征、径级结构、存在形式、腐烂等级,揭示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CWD的基础特征。结果表明:9hm2典型阔叶红松林固定样地内共计有胸径≥2cm的CWD3418株(由于高度腐烂鉴别不出种的CWD有864株,占总个体数的25.3%),CWD的密度、胸高断面积和体积分别为380株.hm-2、15.80m2.hm-2和90.1m3.hm-2;花楷槭和枫桦是阔叶CWD的主要组成树种,红松和冷杉是针叶CWD的主要组成树种;针叶树种的胸高断面积(9.12m2.hm-2)和体积(57.68m3.hm-2)分别达到总体C...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马豪霞  任毅华  郑维列  
以西藏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林Abies georgei var.smithii为研究对象,运用典型样地调查法对林下粗木质残体进行调查,采用5级腐烂系统对粗木质残体进行分等定级,测定有机C、全N、全K、全P、Ca和Mg 6种养分元素含量,分析C/N、C/P及N/P比值。结果表明:各腐烂等级养分元素含量及养分储量均表现为有机C>Ca>全N>全K>Mg>全P;C/N、C/P随粗木质残体腐烂程度的加深逐渐减小,N/P则是从Ⅰ至Ⅲ级逐渐增大,Ⅲ到Ⅳ级突然减小,之后又开始增大;在不同类型粗木质残体上,南坡养分总储量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垚  盛基峰  于美佳  段少荣  叶彦辉  韩艳英  
【目的】粗木质残体(CWD)是林芝云杉林中重要的结构性和功能性组成要素,其储量特征是研究CWD的基础。采用国际上统一的分类标准对林芝云杉林CWD进行分类并调查其储量和影响因素,有利于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结果比较,利于整合和完善全球CWD数据。【方法】在西藏自治区波密县岗乡云杉林自然保护区内内设置1 hm~(2)样方,对样方内环境因子、CWD类型、分解等级和径级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对CWD储量的影响。【结果】林芝云杉林内CWD的密度、体积和储量分别为191 株/hm~(2),261.966 m~(3)/hm~(2)、80.72 t/hm~(2)。林内主要以10~20、20~30、30~40 cm径级倒木分布为主,CWD总体径级储量顺序为:大径级(61.25%)>中径级(28.55%)>小径级(10.20%);分解等级以Ⅱ、Ⅲ等级为主。不同分解等级CWD储量变化为:Ⅱ>Ⅲ>Ⅰ>Ⅳ>Ⅴ,倒木储量与CWD总体变化规律一致,枯立木和大枝储量分布为:Ⅱ>Ⅰ>Ⅲ>Ⅳ>Ⅴ,树桩密度较小,主要为Ⅰ级。林内倒木、枯立木、大枝和树桩储量分别为77.26、2.78、0.31和0.37 t/hm~(2)。其中倒木在密度、体积和储量中占比最高,是CWD的主要贡献者,构成林芝云杉林CWD的主体。【结论】林芝云杉林CWD储量与全球针叶林CWD储量的平均值相近,可能与藏东南的水热条件、树种组成、森林植被类型和分布规律等因素相关。本文通过对藏东南林芝云杉林CWD的研究可为藏东南云杉林的可持续发展与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姚启超  王晓春  
以丰林自然保护区臭冷杉为样本,运用树木年轮气候学方法,建立了不同海拔3个臭冷杉树轮宽度年表,并分析其与该区温度、降水及大尺度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丰林自然保护区臭冷杉的径向生长主要受温度制约,与降水相关性较弱。3个臭冷杉年表均与当年生长季的最低温度、平均温度显著负相关(P<0.01),与当年3月降水量显著负相关(P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曾翀  雷相东  刘宪钊  赵理文  杨英军  
本研究以20块近天然落叶松云冷杉林为对象,基于4 309对实测树高-胸径数据,分树种(组)对31种常见的树高曲线进行了拟合。模型评价指标除考虑决定系数、均方误、平均误差、残差图外,还重点考虑模型的预测能力,即模型的预测区间和容许区间。结果表明:选出的树高曲线除落叶松和冷杉为线性模型外,其它均为三参数的Gompertzt和Logistic模型。研究给出了所选模型95%的预测区间及表示90%误差分布的容许区间,他们从统计上提供了模型将来用于预测的可靠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旭  宋文琦  赵慧颖  朱良军  王晓春  
【目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是应用最广的遥感数据之一,已被广泛应用于森林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的估算。但其缺点是实测数据时间较短,而基于树轮资料重建NDVI序列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NDVI时间序列短的问题。【方法】本文研究了小兴安岭南部黑龙江省依兰县丹青河林场内红松、臭冷杉和蒙古栎的树轮宽度数据与NDVI的潜在关系,重建了小兴安岭南部地区过去的NDVI变化。【结果】红松、臭冷杉和蒙古栎树轮指数与当年7月的NDVI显著正相关,3个树种合成的样地年表与7月NDVI的相关性高于单个树种年表。样地年表和7月NDVI对气候因子(温度和降水)的响应一致;均与上一年10月至当年3月温度呈正相关,与当年4—7月温度呈负相关,与当年3月降水呈负相关,与4—7月降水呈正相关。因此,基于样地年表与7月NDVI的关系,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建立二者之间的拟合方程,重建了过去115年的NDVI数据,方程的方差解释量达42. 6%(R2adj=0. 401,F=17. 08,P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白卫国  张玲  陈存根  
巴山冷杉是我国特有的树种之一.在区域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亚高山脆弱带保护及天然林保护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天然巴山冷杉林用Braun-Blanquet方法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秦岭巴山冷杉林群落由221个植物种组成,分属于64科136属,其中乔木6种,灌木42种,草本142种,蕨类7种,苔藓24种.下木及活地被物广布种类少,稀有种和偶见种居多,其中恒有度在10%以上的物种有21个,占总种数的9.8%;恒有度低于10%的有193种,占总种数的90.2%.高位芽植物种占总种数的19.5%,地面芽、地下芽、一年生植物、隐芽植物和苔藓种类占总种数的80.5%;多形成一个或少数几个种类占绝对...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游惠明  何东进  洪伟  游巍斌  刘进山  蔡昌棠  王磊  叶贤双  
对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长苞铁杉林粗死木质残体(coarse woody debris,CWD)的直径、数量、体积、高度及腐烂等级的分布特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海拔的CWD主要分布在0-20 cm的小径级范围,数量和体积随径级的增加呈下降趋势;(2)海拔对倒木数量分布有极显著影响(df=2,P=0.006),倒木的数量随海拔上升而减少;枯立木的数量、体积随海拔的上升而增加;(3)不同海拔CWD主要分布在0-5 m高度级,且此高度级内CWD的数量分布随海拔的下降而增加;(4)倒木数量在不同腐烂等级上的分布差异显著(df=4,P=0.033).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天芳  王强  顾伟  孙虎  王利东  
系统调查了凉水自然保护区封山育林状态下云杉人工林蛾类群落,结果表明:共捕获蛾类样本17 313只,隶属于23科450种,夜蛾科为优势类群,豆卷叶野螟、稠李巢蛾、苹果巢蛾和一色兜夜蛾为优势种;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季节动态变化趋势相一致;种—多度分布符合对数正态分布模型;不同季节群落优势种组成差异极为显著,优势种组成仅7月中旬与全年群落特征相同;群落种—多度分布仅为7月中旬和8月末与全年群落特征相同。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季蕾  亢新刚  张青  郭韦韦  周梦丽  
为了研究吉林省汪清县金沟岭林场林下灌木的生物量,以该林场3种不同郁闭度(0.6,0.8,1.0)的天然红皮云杉Picea koraiensis,鱼鳞云杉Picea jezoensis和冷杉abies nePhrolePis林为研究对象,以灌木生物量实测数据为基础,用r软件拟合了灌木层出现频率较高的13个物种单一物种生物量最优模型和各物种不同器官的最优模型,挑选判定系数r~2和方差分析F值较大,剩余标准差e_(see)和平均相对误差e值较小的作为生物量最优模型,以及探索了不同主林层密度下各物种生物量的差异与分配。结果表明:各物种不同器官最优模型除了青楷槭acer tegmentosum叶和根,花...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向玮  雷相东  刘刚  徐光  陈光法  
为了预测近天然落叶松云冷杉林的生长和发展,该文建立了近天然落叶松云冷杉林中长白落叶松、红松、云冷杉、中阔和慢阔5个树种(组)的单木枯损模型。数据来自于20个长期固定观测样地,共得到12853个观测数据,其中80%的数据用于建模,20%的数据用于模型验证。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考虑多重共线性逐步筛选出对枯损有显著影响的自变量;根据预测结果敏感度和特异度的最大和原则(MST原则)确定模型的概率阈值。结果表明:①起初胸径、竞争指数、林分密度、多样性指数、立地因子都是显著影响树木枯损的因子,但不同树种的影响因子各异。②起初胸径在所有模型中均极显著;竞争指数除在红松和慢阔模型中未进入模型外,在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海燕  雷相东  张会儒  杨平  
森林土壤有机碳是土壤有机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森林经营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对于应对气候变化下的森林经营有重要意义。该文以东北近天然落叶松云冷杉林地为对象,研究不同层次(0~20 cm2、0~40 cm和40~60 cm)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有机碳密度、间伐的影响及其与其他土壤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①近天然落叶松云冷杉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平均值为51.11 g/kg,0~60 cm土壤剖面有机碳密度为27.20 kg/m2;②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有机碳密度随土壤深度增加而显著减少,但采伐强度不同其减少程度不同;③间伐强度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有机碳密度的影响不显著,间伐20年后不同间伐强度间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有...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丽玲  孙龙  王庆贵  
在大、小兴安岭地区12个红皮云杉种源分布区内,分别选取调查样方,进行红皮云杉种群更新研究,同时以12个种源的144个样本为材料,采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在种群更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分析其遗传多样性,最终为谷地红皮云杉衰退机制研究提供种群水平及分子水平的相关证据。结果表明:红皮云杉在DNA水平上具有较高的遗传变异,多态位点百分率达到98.81%;红皮云杉种源总的Nei遗传多样性指数(H)为0.363 2,Shannon指数(I)为0.540 5;种源间和种源内遗传分化分别为27.72%和72.28%,12个红皮云杉种源间的基因分化指数Gst=0.277 2,基因流系数Nm为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