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93)
2023(5246)
2022(4284)
2021(3994)
2020(3393)
2019(7333)
2018(7354)
2017(13616)
2016(7911)
2015(8668)
2014(9010)
2013(8390)
2012(7855)
2011(6985)
2010(6991)
2009(6296)
2008(6178)
2007(5762)
2006(4777)
2005(4317)
作者
(25127)
(21098)
(20600)
(19931)
(13291)
(10215)
(9462)
(8171)
(7935)
(7582)
(7241)
(7073)
(7052)
(6935)
(6769)
(6408)
(6399)
(6239)
(6150)
(5909)
(5433)
(5356)
(5170)
(4896)
(4837)
(4702)
(4690)
(4541)
(4466)
(4451)
学科
(23701)
经济(23659)
管理(19826)
(18695)
(15308)
企业(15308)
方法(9899)
(9345)
数学(8360)
数学方法(8231)
(7995)
(7795)
中国(7566)
(6883)
(6723)
(5955)
银行(5917)
(5703)
(5675)
金融(5667)
理论(5660)
业经(5043)
(4944)
财务(4920)
财务管理(4907)
企业财务(4740)
地方(4612)
教育(4605)
技术(4496)
体制(4345)
机构
大学(107351)
学院(107339)
研究(41832)
(36641)
经济(35634)
管理(34594)
中国(30092)
理学(29483)
科学(29413)
理学院(29041)
管理学(28270)
管理学院(28066)
(27059)
(23668)
(23159)
农业(21649)
研究所(21475)
业大(20838)
(19079)
中心(18508)
(17508)
(15660)
(15130)
技术(14857)
财经(14841)
(14553)
北京(14437)
师范(14236)
农业大学(13833)
(13767)
基金
项目(76029)
科学(57925)
基金(53704)
研究(50870)
(50022)
国家(49611)
科学基金(40345)
(31166)
社会(30095)
社会科(28395)
社会科学(28388)
自然(27944)
基金项目(27884)
自然科(27327)
自然科学(27312)
自然科学基金(26827)
(26660)
教育(24029)
资助(22325)
编号(19551)
重点(17960)
成果(16933)
计划(16556)
(15967)
(15900)
(15645)
课题(15356)
科技(15212)
科研(15097)
(14865)
期刊
(40336)
经济(40336)
研究(29834)
学报(27253)
中国(25204)
(24676)
科学(21037)
大学(19143)
学学(18392)
农业(16245)
(15706)
教育(15106)
管理(12988)
(10387)
金融(10387)
(8461)
技术(8413)
业大(8038)
财经(7584)
(7231)
经济研究(6942)
业经(6739)
农业大学(6710)
(6549)
科技(6060)
林业(5959)
问题(5158)
职业(4776)
中国农业(4454)
统计(4441)
共检索到1623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璟琦  王成社  
采用田间取样和室内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幼胚发育时期、盾片接种方式和状态、4℃预处理时间对小偃22幼胚体细胞胚性无性系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1)小偃22未成熟种子长度占颖壳长度比例为60%~80%时,幼胚处于半透明向淡黄色过渡状态,其愈伤组织诱导率达到95%以上,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达到46.1%~49.4%,此时是幼胚最佳培养时期。(2)未成熟籽粒在4℃冰箱保湿保存3 d内可陆续接种,幼胚愈伤组织诱导率在95%以上,胚性愈伤组织发生率达到34%~50%,接种时应使盾片向上并保持完整状态。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吴丽芳  魏晓梅  陆伟东  
【目的】探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白刺花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作用,以及培养基中氮源和无机盐浓度对白刺花体细胞胚发生和植株再生的影响,以期建立白刺花体细胞胚发生、发育及调控技术体系,为白刺花种苗快速繁殖体系建立及遗传转化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白刺花叶片为外植体,研究生长调节剂2,4-D(1.0、2.0、3.0、4.0 mg·L~(-1))、NAA(0、0.5、0.8、1.0 mg·L~(-1))、6-BA(0.2、0.5、1.0、2.0 mg·L~(-1))和TDZ(0、0.2、0.5、1.0 mg·L~(-1))组合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及NAA(0、0.2、0.5 mg·L~(-1))、6-BA(0、0.5、1.0 mg·L~(-1))和TDZ(0、0.2、0.5 mg·L~(-1))组合对体细胞胚发生的调控作用,筛选最优生长调节剂组合;并研究培养基中KNO_3和NH_4NO_3比例对体细胞胚发生的作用,及MS培养基中无机盐浓度(1/5MS、1/4MS、1/3MS、1/2MS)对体细胞胚萌发的影响,筛选最佳的体细胞胚发育及成熟萌发条件。【结果】白刺花叶片外植体胚性愈伤组织诱导适宜培养基为MS+2,4-D 3.0 mg·L~(-1)+NAA 0.5 mg·L~(-1)+6-BA 0.2 mg·L~(-1)+TDZ 1.0 mg·L~(-1)+蔗糖40 g·L~(-1)+琼脂7.0 g·L~(-1),诱导率为42.0%。采用MS基本培养基时,最佳的体细胞胚发生培养基为MS+NAA 0.5 mg·L~(-1)+6-BA 1.0 mg·L~(-1)+TDZ 0.5 mg·L~(-1)+蔗糖40 g·L~(-1)+谷氨酰胺100 mg·L~(-1)+琼脂7.0 g·L~(-1),体细胞胚发生率为78.46%,总胚数为对照的3.6倍;MS培养基中,KNO_3浓度提高1倍、NH_4NO_3降至1/2时,体细胞胚发生率可提高至91.33%,总胚数为采用MS基本培养基时的1.4倍; 1/3MS培养基有利于体细胞胚的萌发,萌发率为82.75%,幼苗长势良好,单株平均鲜质量为76 mg,幼苗驯化移栽1个月后成活率达90%以上。【结论】白刺花叶片接种于添加2,4-D、NAA、6-BA和TDZ不同组合的诱导培养基上,可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或胚性愈伤组织,2,4-D浓度对愈伤组织形态和质地有较大影响。TDZ有利于体细胞胚的形成,适宜浓度的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组合及硝态氮和铵态氮的比例对体细胞胚的形成和发育具有调控作用,降低MS无机盐浓度可提高体细胞胚萌发率,本试验体系的再生植株移栽成活率达90%以上。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睿辉  王璐  刘桂茹  温树敏  谷俊涛  陈耀锋  
【目的】研究小麦幼胚体细胞无性系在继代过程中发生的组织化学变化以及胚性和非胚性无性系的POD活性和组织化学差异。【方法】以小偃22等12个小麦品种(系)幼胚为试材,诱导愈伤组织,测定其POD活性,并采用番红-固绿染色法观察小麦幼胚胚性无性系在继代过程中的组织学变化及其与非胚性无性系的组织结构差异。【结果】与非胚性无性系相比,小麦胚性无性系的POD活性较高。在组织切片上,胚性无性系(胚性愈伤组织)细胞排列有序,体积小,核大,胞质浓厚;个别细胞出现纤维素化的细胞壁,胚性细胞团与周围细胞呈明显的隔离状态,有体细胞胚和纤维素化的环纹导管出现。非胚性无性系的细胞排列松散,组织性差,细胞质稀薄,核小或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梁虹  陈耀锋  王睿辉  任惠莉  李春莲  韩德俊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由小麦“千斤早”和“小偃22”幼胚离体培养产生的体细胞胚性无性系继代过程中微观结构的变化,以及胚性无性系和非胚性无性系的结构差异。结果发现,小麦“千斤早”和“小偃22”的幼胚体细胞胚性无性系的微观结构存在较大差异,主要表现在体细胞之间的组织形式上,胚性无性系发生能力强的小麦具有较好的细胞组织形式,胚性无性系发生能力弱的小麦其体细胞组织形式也较差。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加,体细胞胚性无性系在组织结构上趋于无序化,且这种无序化的进程也受到小麦基因型的影响:对于耐离体培养小麦,在经历多次继代后,组织的有序化程度仍然保持着较高的水平;对于胚性无性系产生频率低的小麦,不仅其早期培养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述民  
对 ABA和 PEG诱导胡萝卜 (Daucus carota L.)体细胞胚发生及其调控体细胞胚发育的效应进行了研究。在 MS液体培养基中 (含蔗糖 30 g/ L)附加 10 μm ol/ L ABA或 10 0 g/ L PEG6 0 0 0诱导体细胞胚 ,能使其提早发生 7~ 10 d,而且能使子叶胚处于调控状态。确定了 ABA和 PEG在 MS液体培养基中 (含蔗糖 10 g/ L)调控胡萝卜体细胞胚发育的下限浓度分别为 1μmol/ L ABA,2 0 0 g/ L PEG6 0 0 0 ,细胞学观察表明此种状态的胚缺乏营养。采用双向电泳分离出与 ABA和 PEG渗透调节密切相关的特...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宋跃  甄成  张含国  李淑娟  
【目的】以长白落叶松的未成熟合子胚为外植体,进行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增殖培养及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相关研究,揭示影响长白落叶松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关键因素,并探讨继代培养过程中添加不同种类、浓度的生长调节剂对胚性愈伤组织增殖及体胚发生的影响。【方法】采集长白落叶松3个家系优良单株的种子,诱导胚性愈伤组织,比较外植体采集时间、家系、2,4-D浓度及基本培养基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诱导出的胚性愈伤组织继代于含不同种类、浓度生长调节剂的增殖培养基,通过体胚发生途径获得体细胞胚。选取发育正常的体胚进行萌发,待体胚生根后移栽。【结果】不同时间采集的未成熟合子胚,其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存在较大差别,授粉后63...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夏雷  韩超  孙宇涵  曹森  胡瑞阳  徐金良  郑会全  李云  
【目的】优化杉木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条件,探究基本培养基、供体母株基因型和外源添加剂对杉木体胚诱导的影响。【方法】以3个供体母株基因型(Z1、Z2、Z3)的杉木雌配子体(其未成熟合子胚处于裂生多胚期)为外植体,采用6种基本培养基及不同浓度的外源添加剂塞苯隆(TDZ)和茉莉酸甲酯(MeJA)处理,并对诱导培养过程中的愈伤组织进行细胞学观察。【结果】以DCR为基本培养基,诱导培养效果最好,愈伤组织诱导率达70.74%,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率达17.36%;供体母株基因型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有较大影响,Z1基因型供体母株的雌配子体最适合用于诱导产生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为14.73%;诱导培养时以DCR为基本培养基,添加蔗糖30 g/L、活性炭1 g/L、倍力凝5 g/L并附加植物生长调节剂2,4-D 1.5 mg/L、KT 0.4 mg/L、MeJA 1.2μmol/L和TDZ 0.004 mg/L,杉木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最高,达19.83%;仅需4 d就可诱导产生胚性愈伤组织,不同阶段原胚团的结构和极性特征有明显差异。【结论】基本培养基、供体母株基因型和外源添加剂都会明显影响杉木体胚诱导培养,以Z1供体母株基因型的杉木雌配子体为外植体、DCR为培养基并组合添加MeJA和TDZ可明显提高杉木体胚诱导率。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绮纹  张望东  
本试验以群众杨39号为试材,通过耐盐胁迫悬浮培养建立耐盐悬浮细胞系,经愈伤组织成功培育出耐NaCl3.0‰~3.5‰的群众杨体细胞变异体的完整植株。实验表明,MS培养基附加0.45mg/L2,4-D、0.3mg/LNAA和01mg/LKinetine的M4培养基能较好地获得松脆、易分散的愈伤组织。液体以MS培养基只附加0.5mg/L2,4-D的LM3为最好,附加氨基酸有益于悬浮细胞的正常生长。还对悬浮培养细胞的有关参数进行了测定。耐盐悬浮细胞培养实验结果表明NaCl对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并随着NaCl升高而加强。对获得的耐3‰~6‰各水平NaCl悬浮细胞经高密度植板,都能形成愈伤组织。耐盐愈伤...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程在全  王芳  宋令荣  普双有  黄兴奇  
在从小麦种子体细胞诱导产生愈伤组织的组培试验中,以 M S培养基配方为基础,适当减少 N 素含量和氨基酸含量成为 M S P培养基,小麦种子经1 个月的低温(4℃) 处理, 接种时种子的腹沟朝上, 在有光照条件下 (12h 光照/d), 多数小麦材料产生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可显著提高,最高达866% 。具有 A A B B D D染色体组型的小麦愈伤组织诱导率比具有 A A B B染色体组型的小麦高。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晓丽  张泽宇  曹淑青  由学策  
以实验室内保存培养的裙带菜(Undaria pinnatifida)2n♀配子体为实验材料,经切碎培养,促进2n♀配子体成熟,排出卵进行孤雌生殖,形成幼孢子体。将0.5~1.0cm的孤雌生殖幼孢子体的假根切除,从其体细胞中诱导出2n♀配子体。实验结果表明,在10~20℃范围内,培养20d后,在15℃和20℃下的2n♀配子体排出的卵的孤雌生殖率分别为8.4%和7.4%,明显高于10℃下的1%。20℃下诱导培养15d后就出现了2n♀配子体,培养60d后,2n♀配子体的诱导率达到100%;15℃下培养30d后才出现2n♀配子体,60d后的诱导率为38%;而10℃下诱导培养45d后才开始出现2n♀配子...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荣宁  何佳  赵改丽  范国强  
将三球悬铃木愈伤组织置于含有不同浓度秋水仙素的双层WPM培养基上诱导四倍体植株,用变异植株根尖细胞染色体计数和成熟叶片单细胞DNA含量测定的方法进行倍性分析。结果表明,悬铃木愈伤组织在秋水仙素浓度为1000mg.L-1的双层培养基上预培养72h处理时,四倍体诱导率最高,为20.9%。根尖染色体压片结果表明,三球悬铃木二倍体染色体数为2n=2x=42,四倍体为2n=4x=84。此外,诱变出的四倍体植株与二倍体相比,具有生长慢,茎变粗,叶片变宽,节间变短,单个气孔面积增大,气孔密度减少等特征。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兴民  余智莹  张萌  董瑞奇  陶建敏  
以二倍体和四倍体葡萄杂交获得的未成熟合子胚为材料,诱导体细胞胚发生。采用的初生胚诱导培养基(SE培养基)为:NN69+1.80 mg.L-1NAA+0.4 mg.L-1水解酪蛋白+2 g.L-1活性炭+30 g.L-1蔗糖+6 g.L-1琼脂;次生胚诱导培养基分别为:3/4MS+0.35 mg.L-1IBA+30 g.L-1蔗糖+6 g.L-1琼脂(扩繁培养基)和MS+1.5 g.L-16-BA+0.2 g.L-1IBA+30 g.L-1蔗糖+6 g.L-1琼脂(胚状体萌发培养基)。结果表明:初生胚诱导率为11.11%和16.67%,体细胞胚在扩繁培养基上再生植株。利用流式细胞仪和SSR标记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魏如雪  郝海生  赵学明  杜卫华  朱化彬  
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i PSC)是指对体细胞实施特定的诱导方法,将体细胞重编程获得的多潜能干细胞。最常用的诱导方法是利用基因导入技术,将与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C)多潜能性相关基因的转录因子导入体细胞,激活内源多能性基因的表达,实现体细胞重编程。除转基因外,使用某些小分子物质或蛋白质等也可以实现体细胞重编程。i PSC与ESC在形态学、表观遗传学和分化能力上高度相似。由于i PSC来源于普通成体细胞,避免了胚胎干细胞面临的伦理道德和免疫排斥问题,使得这一技术在再生医学和畜牧生产上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建伟  王军辉  李青粉  马建伟  
以云杉未成熟合子胚为外植体,研究球果采集日期、基因型、植物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同时对影响体细胞胚分化和成熟的关键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合适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和增殖培养基为1/2 LM+2,4-D 2.2 mg·L-1+6-BA 1.1 mg·L-1+蔗糖10 g·L-1+凝胶2 g·L-1+酶解酪蛋白1 g·L-1;合适的分化培养基为1/2 LM+ABA 24 mg·L-1+PEG4000 50 g·L-1+蔗糖30 g·L-1+活性炭1 g·L-1+凝胶4 g·L-1+水解酪蛋白1 g·L-1;合适的萌发培养基为1/4 LM+蔗糖20 g·L-1+活性炭1 g·L-1+...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春红  李秀丽  张红心  董文琦  戴志刚  王立安  贾银锁  
以2对同核异质玉米B37和Mo17叶片的原生质体为试材,并将原生质体随机分为4组,HMC毒素质量浓度分别为0、50、100、150μg/mL,处理时间分别为1、3、6h。采用吖啶橙(AO)与溴化乙啶(EB)荧光复染的方法进行检测,观察处理后原生质体的凋亡特征及细胞凋亡率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HMC毒素处理玉米原生质体后发生细胞凋亡,并出现凋亡小体、染色质边集或环状染色质等凋亡特征;经不同浓度HMC毒素处理B37和Mo17玉米原生质体,CB37的最大凋亡率为10.80%,NB37为4.90%,CMo17为21.00%,NMo17为8.83%;HMC毒素对2种基因型的C、N细胞质所测结果一致,均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