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54)
- 2023(11951)
- 2022(10066)
- 2021(8955)
- 2020(8016)
- 2019(18352)
- 2018(18099)
- 2017(36009)
- 2016(19561)
- 2015(22088)
- 2014(22126)
- 2013(22402)
- 2012(20750)
- 2011(18491)
- 2010(18802)
- 2009(17903)
- 2008(18376)
- 2007(16757)
- 2006(14533)
- 2005(13298)
- 学科
- 济(98005)
- 经济(97899)
- 业(90380)
- 企(81440)
- 企业(81440)
- 管理(73660)
- 方法(49777)
- 数学(40938)
- 数学方法(40694)
- 财(30993)
- 农(29707)
- 业经(29667)
- 务(23288)
- 财务(23270)
- 财务管理(23233)
- 企业财务(22085)
- 农业(21425)
- 中国(21310)
- 技术(18407)
- 制(17908)
- 贸(17599)
- 贸易(17595)
- 易(17052)
- 和(16269)
- 划(15548)
- 理论(15420)
- 策(15407)
- 地方(15359)
- 学(13587)
- 体(13296)
- 机构
- 学院(298276)
- 大学(294168)
- 济(132502)
- 经济(130186)
- 管理(122723)
- 理学(106240)
- 理学院(105237)
- 管理学(103836)
- 管理学院(103294)
- 研究(91826)
- 中国(72802)
- 财(61331)
- 京(59995)
- 科学(53699)
- 农(51925)
- 财经(49599)
- 所(46539)
- 江(45241)
- 经(45079)
- 业大(43213)
- 中心(42612)
- 研究所(41780)
- 经济学(41335)
- 农业(41115)
- 经济学院(37748)
- 北京(37213)
- 财经大学(36680)
- 州(35337)
- 商学(35071)
- 商学院(34779)
- 基金
- 项目(191820)
- 科学(153544)
- 基金(142647)
- 研究(139470)
- 家(122593)
- 国家(121517)
- 科学基金(106634)
- 社会(91823)
- 社会科(87287)
- 社会科学(87263)
- 基金项目(75461)
- 省(75134)
- 自然(68903)
- 自然科(67456)
- 自然科学(67437)
- 自然科学基金(66356)
- 教育(64083)
- 划(61780)
- 资助(59265)
- 编号(55351)
- 部(43906)
- 成果(43241)
- 创(42544)
- 重点(42451)
- 业(41835)
- 发(40569)
- 创新(39004)
- 教育部(38237)
- 国家社会(38191)
- 人文(37712)
- 期刊
- 济(144407)
- 经济(144407)
- 研究(83305)
- 中国(52387)
- 财(51781)
- 管理(48125)
- 农(47299)
- 学报(41431)
- 科学(40545)
- 农业(32097)
- 大学(32014)
- 学学(30746)
- 技术(27511)
- 融(27244)
- 金融(27244)
- 财经(25893)
- 业经(25217)
- 经济研究(22889)
- 经(22279)
- 教育(21425)
- 业(20177)
- 问题(19627)
- 技术经济(18838)
- 贸(15847)
- 统计(15783)
- 商业(15624)
- 财会(15093)
- 世界(14878)
- 策(14824)
- 现代(14568)
共检索到4343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蔡小兵
本文利用2008年广东省深圳市经济普查数据,探讨了深圳市内制造业小型企业劳动生产率与集聚、竞争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小企业劳动生产率对其就业密度弹性系数为9.2%,高于欧美的4%-5%的水平;小企业劳动生产率对竞争程度的弹性为-0.9%。这一结论验证了集聚的经济效应的存在,同时也解释了集聚的提高也会产生负外部性。
关键词:
劳动生产率 集聚 竞争程度 外部性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刘雅娇 胡静波
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是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较为关注的问题。随着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战略的逐步实施,我国具有技术、知识密集特征的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增长的重要动力。在梳理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我国31个省级地区2001-2010年的面板数据,将高技术产业集聚细分为三类指标,从线性和非线性角度研究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高技术产业集聚专业化外部性对劳动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与劳动生产率之间呈现倒"U"形的二次关系,其中,广东省高技术产业集聚专业化的正向效应最接近最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范剑勇 石灵云
本文将产业内集聚与关联产业集聚视为产业外部性的重要来源,利用省级层面制造业四位数行业数据,实证分析产业外部性、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本文发现,目前阶段中国制造业的产业外部性均表现为产业内集聚与关联产业集聚,而且产业内集聚效应高于关联产业集聚效应。同时,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总体上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3个典型行业看,总体上存在产业内集聚效应,其中专用设备业与纺织业尤为明显;关联产业集聚效应仅存在于纺织业与专用设备业;对于企业所处竞争环境是否能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我们在纺织业与专用设备业中得到正面的验证。上述结论对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主导性产业选择提出了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放之 望艳
劳动成本上升一方面弱化了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比较优势,另一方面也影响着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我国制造业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当务之急是改革现行的工资机制,从关注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的角度转向人力资本积累,转向自主创新,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持续的竞争动力。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超 路正南 王国栋
运用EG指数模型实证分析了2002—2009年间江苏省纺织业产业集聚程度的变化趋势,并计算分析了2002—2009年间江苏省纺织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基于此,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并进行曲线拟合。曲线拟合结果表明:江苏省纺织业的产业集聚度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确实存在倒"U"型关系,但倒"U"型曲线中临界点的位置与预期有所不同,这可能是受全球金融危机和江苏省纺织产业在发展中所积累的问题的影响。最后对江苏省纺织产业及其产业集群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
产业集群 产业集聚 劳动生产率 纺织产业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彬 陈圻 王志华
本文以江苏省1994—2003年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集聚度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进行实证性研究。文章在利用单位根检验对变量平稳性考察的基础上,应用协整方法对变量的长期均衡进行分析,应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经验性研究,最后对集聚度和劳动生产率作了回归分析。
关键词:
区位商 劳动生产率 协整 因果关系 回归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海峰 姚先国
本文利用浙江省2004年经济普查数据估计了两类经济集聚外部性——雅格布斯外部性和马歇尔外部性——对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借鉴Ciccone和Hall(1996)的密度概念,本文使用3种经济密度指标来度量县级区域的经济集聚程度。估计结果表明:企业劳动生产率显著受益于雅格布斯外部性,比较而言,马歇尔外部性对企业劳动生产率并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此外,雅格布斯外部性的大小还与企业自身的规模大小和劳动生产率高低等异质性特征有关。
关键词:
经济密度 集聚经济 外部性 劳动生产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艳聪
员工的劳动生产率是决定企业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企业可以通过调整薪酬结构来影响劳动生产率。文章基于薪酬结构中住房公积金这一视角,利用两期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在薪酬总支出不变的情况下,企业是否缴存公积金以及缴存的具体比例对员工劳动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企业设立住房公积金账户对员工的劳动生产率有显著正效应,且缴存比例的增加会显著提高员工的劳动生产率。
关键词:
公共服务 环境 住房价格 资本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柯蓉 秦莉 俞路
本文对长三角16个城市制造业进行城市化(多样化)指数、区域化指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结论认为,长三角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处区域产业结构的多样化与竞争程度;长三角地区制造业间存在空间相关性的事实表明周边地区的劳动生产率有溢出效应,会对本地区的劳动生产率产生促进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玉举
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冲击。有观点认为,我国传统的出口模式亟须作出根本性的调整,转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对于扩大内需来说,就是要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的附加值,以更好的价格和质量满足广大人民的需要。对于稳定外需来说,就是要提高行业和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扩大国际市场份额。这种内需和外需的相互影响、转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蔡敬梅
本文通过计算2007年—2011年我国城市化(多样化)指数和区域化(专业化)指数等指标来考察产业集聚的现象,运用空间面板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并选择空间误差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产业集聚的城市化与区域化效应都推动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造成了各地区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异,但城市化效应的效果更明显;在研究探讨地理因素在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空间差异影响上产生的效应时,空间中心几何距离矩阵比邻接权重矩阵拟合效果更好。在研究探讨社会因素在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空间差异影响上产生的效应时,空间人才因素权重矩阵比空间创新因素矩阵与我国的实际情况更为相符。
关键词:
劳动效率 产业集聚 核密度 空间面板模型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范剑勇
本文从产业集聚、劳动生产率、地区差距相互的紧密联系出发,认为非农产业规模报酬递增地方化是产业集聚的源泉,并提高了该区域劳动生产率,进而对地区差距产生了持久的影响。利用中国2004年地级城市和副省级城市的数据,我们发现大陆地区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对非农就业密度的弹性系数为8.8%左右,高于现阶段欧美国家5%左右的水平。同时这一集聚效应在省际之间有存在差异和没有差异两种情况,在非农产业分布极不平衡的情况下,这都扩大了劳动生产率在各省之间的趋异,将地区差距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劳动生产率 规模报酬递增地方化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孙浦阳 韩帅 许启钦
本文使用中国大陆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0~2008年的面板数据,检验了中国城市的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产业集聚带来的拥塞效应和集聚效应在不同时期可能处于不同均衡状态,集聚初期拥塞效应占主导地位不利于经济发展,而之后促进劳动生产率提升的集聚效应逐步占据主导地位。从长期整体来看,集聚对劳动生产率有促进作用。而这一结论在工业与服务业的分行业分析中出现了不同结果,工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长期具有促进作用,而服务业的长期影响不显著。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首先,将区分长短期的ADL(1,1)动态模型纳入产业集聚分析,区别分析了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影响;其次,区分了专业化和多样化...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劳动生产率 动态影响 行业比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莉云
文章使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对我国价格贸易条件、汇率、劳动生产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论如下:汇率和价格贸易条件在短期内互为因果关系,但劳动生产率与汇率和价格贸易条件两者间均不存在短期因果关系;汇率和劳动生产率是价格贸易条件的长期Granger原因,价格贸易条件和劳动生产率是汇率的Granger原因;不可能持续的提高价格贸易条件,扩大我国对外出口的盈利能力,价格贸易条件对汇率的冲击为波动型正向。汇率与价格贸易条件之间的相互贡献率比较高;从长期看劳动生产率的波动由其自身、汇率、价格贸易条件三者解释的能力比旗鼓相当。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玲
On the base of analyzing the shortcomings of production function,the author analyses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growth of productivity of China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by using index method.The results show that 44 73% of the change of productivity is induced by the shift of employed persons between industries.
关键词:
指数方法 劳动生产率 实证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