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64)
- 2023(11364)
- 2022(9613)
- 2021(8749)
- 2020(7669)
- 2019(17616)
- 2018(17442)
- 2017(33657)
- 2016(18521)
- 2015(20814)
- 2014(21309)
- 2013(21295)
- 2012(19774)
- 2011(17542)
- 2010(18178)
- 2009(17190)
- 2008(17944)
- 2007(16746)
- 2006(14557)
- 2005(13435)
- 学科
- 业(85256)
- 济(83057)
- 经济(82959)
- 企(77445)
- 企业(77445)
- 管理(70746)
- 方法(38351)
- 财(29607)
- 数学(29510)
- 数学方法(29215)
- 业经(28516)
- 农(27884)
- 务(22711)
- 财务(22675)
- 财务管理(22628)
- 企业财务(21337)
- 农业(20054)
- 制(18428)
- 中国(18362)
- 技术(17622)
- 理论(16238)
- 和(15752)
- 贸(15109)
- 贸易(15100)
- 策(14872)
- 易(14632)
- 划(14555)
- 地方(13411)
- 体(13055)
- 学(12869)
- 机构
- 学院(277190)
- 大学(270529)
- 济(114442)
- 经济(112003)
- 管理(109212)
- 理学(92366)
- 理学院(91447)
- 管理学(90066)
- 管理学院(89539)
- 研究(83904)
- 中国(70197)
- 财(57123)
- 京(56749)
- 科学(50427)
- 农(49146)
- 江(46098)
- 财经(44482)
- 所(43406)
- 中心(40801)
- 经(39983)
- 业大(39778)
- 农业(38414)
- 研究所(38321)
- 州(36172)
- 北京(35774)
- 经济学(34291)
- 财经大学(32281)
- 范(32247)
- 师范(31927)
- 经济学院(31253)
- 基金
- 项目(168663)
- 科学(132226)
- 研究(126117)
- 基金(120585)
- 家(103163)
- 国家(102168)
- 科学基金(88623)
- 社会(78898)
- 社会科(74711)
- 社会科学(74688)
- 省(68426)
- 基金项目(63920)
- 教育(57968)
- 自然(56654)
- 自然科(55310)
- 划(55300)
- 自然科学(55292)
- 自然科学基金(54361)
- 编号(52747)
- 资助(49471)
- 成果(42258)
- 业(38293)
- 创(38006)
- 重点(37355)
- 部(37225)
- 发(36306)
- 课题(35772)
- 创新(34689)
- 性(32685)
- 制(32383)
- 期刊
- 济(135128)
- 经济(135128)
- 研究(80675)
- 中国(55410)
- 财(51532)
- 农(45523)
- 管理(43738)
- 学报(38874)
- 科学(36016)
- 农业(30302)
- 大学(29803)
- 融(28491)
- 金融(28491)
- 学学(28115)
- 技术(27935)
- 教育(27241)
- 业经(24694)
- 财经(22966)
- 经济研究(20098)
- 经(19787)
- 业(18871)
- 问题(17932)
- 技术经济(17224)
- 财会(16997)
- 贸(14650)
- 商业(14300)
- 会计(14044)
- 现代(13720)
- 版(13448)
- 统计(13171)
共检索到4258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杨富民
一、个别认定法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在坏账准备核算方面主要的区别在于,在使用备抵法核算的前提下,《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了估计坏账准备可以用三种方法,即赊销百分比法、应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玮
目前各公司在计提应收款项的坏账准备的做法五花八门 ,影响了会计制度的执行 ,我国应在总结各种做法的基础上 ,逐步规范计提坏账准备金。
关键词:
坏账准备 账龄分析 比例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云生
新《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根据谨慎原则增设了“坏账准备”科目,在医院建立坏账准备制度。笔者就医院坏账准备计提和核算方法进行探讨。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韩继昌,张海波
新《医院财务制度》第26条规定:“年度终了,医院应按年末应收医疗款和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科目余额的3%~5%计提坏账准备。”为总括反映医院提取的坏账准备,新《医院会计制度》专门设置了“坏账准备”这个会计科目。为便于广大会计人员学习制度规定,熟练运用会计科目,笔者就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和核算内容作如下探讨: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郦小芳
备抵法是按期估计坏账损失,形成坏账准备,当某一应收账款全部或者部分被确认为坏账时,应根据其金额冲减坏账准备,同时转销相应的应收账款金额。在备抵法核算的情况下,企业作如下账务处理:按期计提坏账准备时,借记“管理费用”,贷记“坏账准备”;企业发生坏账损失时,应作如下处理,借记“坏账准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韩晓晨
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进行盈余管理利润操纵比较普遍,由于公司所处的行业不同,提取资产减值准备会有很深的行业烙印,本文从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坏账准备计提分析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基本情况和行业特点,提出加强会计信息的披露,扩大坏账准备计提范围,强化注册会计师外部监督等建议。
关键词:
上市公司 盈余管理 坏账准备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蒋基路 王华
以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重最大的三类行业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McNichols和Wilson(1988)模型对坏账计提和核销的联系来推导单项操控性应计,并以此度量盈余管理,检验了研究样本在2002~2005年计提坏账准备的盈余管理动机。通过事件、市场和监管三个层面的盈余管理动机,对该单项操控性应计进行解释,发现在坏账准备计提会计程序的选择上,最主要的盈余管理动机是规避ST监管政策,此外也存在非ST公司为避免向市场公布坏消息,通过负向操控性应计调增盈余。
关键词:
坏账准备计提 操控性应计 盈余管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黄苏越 张秋艳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收款项可能发生的损失应当计提坏账准备,具体包括: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等。企业坏账的处理方法有两种: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直接转销法忽视了坏账损失与赊销业务的联系,在转销坏账损失的前期,对于坏账的情况不做任何处理,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及收入费用相配比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车克军
税务机关认可的外资银行当年坏账准备金计提比例直接影响银行坏账准备金税前扣除额。本文结合对外资银行的税收管理经验,分析了坏账准备金的会计核算与税务处理差异,并介绍了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出的坏账准备金税务处理方法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
外资银行 坏账准备金 税务处理方法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何正跃,宋秀丽
医院坏账主要是指医院在提供医疗服务中发生的无法收回的医疗应收款,由此而产生的损失,称为坏账损失。医院由于种种原因难免会产生坏账,如长期挂账不做处理,势必影响医院结余或基金的真实性。在国家无法包揽坏账损失的情况下,医院建立坏账准备金制度已势在必行。这也是与国际贯例接轨、遵守会计处理的真实性、谨慎性原则的需要。 确认坏账损失的基本条件:一是因债务人(含单位和个人)破产或死亡,以其破产财产或遗产清偿后,仍然不能收回的医疗应收款;二是因债务人逾期未履行偿债义务超过3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陈雄
新《医院财务制度》第26条规定:“医院应按年末应收款和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科目余额的3%~5%计提坏账准备。”这是医院财务管理上的一项重大改革,是医院正确核算收支结余的一项重要措施,但笔者认为,新《医院财务制度》规定的坏账准备的提取方法值得商榷。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婷 方琰 齐娟
本文手工收集应收账款会计政策与账龄明细数据,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坏账准备计提行为特征,发现:首先,预期信用损失(ECL)模型具有较强盈余预测性;然而,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虽然声称已经采用ECL模型,但实际并未采用,导致坏账准备盈余预测性较弱。其次,利用A+H股先于纯A股公司执行新金融工具准则背景进行准实验研究,通过双重差分检验,发现为了避免因偏离行业水平而受到问询,我国上市公司坏账比例呈现行业趋同特征,支持可验证性动机。在新金融工具准则实施后、未被问询、法治环境较差、账龄较长的激进会计估计下,行业趋同效应更为显著。本文为“IFRS9实施后审议”提供中国经验证据,并为监管机构和准则制定机构完善新金融工具准则实施政策提供建议。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杰 孟祥军
按照新企业会计准则,应收款项属于金融资产,坏账准备作为应收款项的减值项目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金融资产减值的相关规定。根据该规定,企业对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账款应当单独进行减值测试,如有客观证据表明其已发生减值,应当计提坏账准备。对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款项单独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曾璐
现代企业为了提高资产质量、避免虚增资产价值,需要对资产计提各种准备。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是提高资产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现今会计准则核算坏账准备采取的备抵法,存在计提金额确定困难、会计信息笼统等问题。对此,分析了在一个会计期间和多个会计期间的情形下,企业计提坏账准备对企业当期损益的影响,提出备抵法核算坏账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
坏账准备 应收账款 备抵法 核算原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