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90)
2023(3231)
2022(2662)
2021(2580)
2020(2148)
2019(4905)
2018(4744)
2017(9248)
2016(5029)
2015(5147)
2014(4902)
2013(4953)
2012(4783)
2011(4480)
2010(4503)
2009(3874)
2008(3628)
2007(3389)
2006(3123)
2005(2783)
作者
(15392)
(12838)
(12698)
(12376)
(8150)
(6419)
(5709)
(5007)
(4956)
(4559)
(4555)
(4454)
(4437)
(4277)
(4194)
(4119)
(3887)
(3780)
(3719)
(3587)
(3366)
(3243)
(3145)
(2889)
(2870)
(2848)
(2822)
(2725)
(2625)
(2589)
学科
(20261)
经济(20251)
管理(11708)
(9967)
地方(7671)
(7635)
企业(7635)
(7073)
方法(6745)
数学(5928)
数学方法(5866)
(5445)
中国(5198)
结构(4909)
(4901)
贸易(4896)
产业(4749)
(4698)
(4618)
业经(4456)
环境(4198)
(4124)
地方经济(4029)
农业(3718)
生态(3609)
资源(3318)
(3293)
(3165)
森林(3164)
(3152)
机构
大学(67535)
学院(67480)
研究(28053)
(27171)
经济(26644)
管理(23288)
中国(20346)
理学(19656)
理学院(19356)
科学(19224)
管理学(18977)
管理学院(18847)
(15499)
(14995)
(14525)
研究所(13892)
业大(13098)
中心(12139)
(11571)
(11498)
农业(10746)
(10711)
北京(10351)
(9790)
财经(9098)
研究院(9087)
(9078)
师范(8910)
科学院(8587)
经济学(8318)
基金
项目(49704)
科学(37944)
基金(35360)
(33176)
研究(33099)
国家(32992)
科学基金(26726)
社会(20258)
(19262)
社会科(19252)
社会科学(19247)
基金项目(18898)
自然(18652)
自然科(17901)
自然科学(17891)
自然科学基金(17569)
(16664)
资助(14655)
教育(13777)
编号(12158)
重点(12150)
(11471)
计划(10194)
(10130)
科技(9899)
科研(9785)
(9614)
成果(9228)
创新(9174)
课题(9041)
期刊
(31487)
经济(31487)
研究(19083)
学报(15179)
科学(13676)
中国(12955)
(11642)
大学(11181)
学学(10901)
管理(8472)
(8245)
林业(8200)
农业(7485)
业经(6055)
(5393)
金融(5393)
经济研究(5132)
技术(4994)
资源(4894)
问题(4863)
(4648)
教育(4420)
财经(4408)
科技(4307)
业大(4098)
(3915)
(3685)
(3232)
经济问题(3122)
现代(3050)
共检索到1026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超  尤海舟  毕君  
选取典型样地对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桦林的群落结构和各项林分因子进行了调查,分析了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植物种类组成,绘制了乔木层中红桦、云杉、华北落叶松和黄花柳4个主要树种的种群年龄结构图,结果表明:红桦是乔木层的建群种和优势种,和云杉、华北落叶松组成了针阔混交林;灌木层以山地耐寒种类为主,其中云杉幼树成为灌木层的优势种;种群年龄结构分析表明,红桦种群呈稳定型,落叶松和黄花柳种群呈衰退型,云杉种群呈增长型;由于处于中幼林龄期,红桦林目前是稳定的针阔混交林,长期将向云杉纯林演替。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朱学灵  刘晓静  崔向慧  吴明作  叶永忠  
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研究不同恢复阶段栎类群落物种多样性对地表火扰动的响应。结果表明: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栎类群落物种多样性丰富,不同恢复阶段栎类群落 Shannon-Wiener 指数和 Simpson 指数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特点; 乔木层 Pielou 均匀度指数变化不大,灌木层和幼苗层 Pielou 指数先增加后降低,但草本层 Pielou 均匀度指数波动较大,表现为先高后低再升高然后降低的特点,说明林火扰动对栎类群落林下草本层产生了重要影响; 栎类群落乔木层、灌木层、幼苗层和草本层之间物种多样性的差异大多不显著,只有乔木层和草本层以及草本层和幼苗层之间的 Pielou 均匀...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解丹丹  苏志尧  
基于3个标准样地(100 m×100 m)植被的全面调查,研究了石门台自然保护区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和山顶矮林3类典型森林群落冠层树种的结构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和山顶矮林冠层树种组成分别为31科41属48种、23科39属49种和38科58属75种;科、属、种组成复杂,优势科和优势种明显,3类群落共有的科和种分别为茶科Theaceae和木荷Schima superba;常绿阔叶林结构稳定,除密度和盖度外,胸径、树高和冠幅均高于针阔混交林和山顶矮林,山顶矮林结构稳定性次之,针阔混交林结构极不稳定;除物种丰富度外,山顶矮林、针阔混交林的物种Shannon-Wi...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胡忠军  王淯  薛文杰  姜海瑞  徐宏发  
2003年和2004年冬季,采用粪堆计数法对陕西省凤县紫柏山自然保护区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紫柏山自然保护区林麝总密度为(0.48±0.75)头.km-2(平均密度±标准差)。以针阔混交林的林麝种群密度最高,为(0.94±0.05)头.km-2(平均密度±标准误),阔叶林和灌木林次之,分别为(0.28±0.02)和(0.13±0.02)头.km-2(平均密度±标准误),草地(包括荒地)以及山顶草地+灌木+低矮乔木镶嵌景观中林麝密度均为0。在北坡,林麝主要分布在中山地带(海拔为1 700-2 100 m),南坡则主要分布在高山地带(海拔2 1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邢韶华  袁秀  林大影  肖雁青  雷霆  张文林  崔国发  
采用典型性样方法对北京雾灵山自然保护区的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群落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群落结构特征及物种多样性的分析。结果表明:胡桃楸群落内维管束植物达156种,隶属于55科111属;植物区系以北温带类型的种类为主,其属数占群落内植物总属数的35.14%,东亚、泛热带等成分明显较少。乔木层物种数较少,只有13种;群落内植物的生活型以地面芽植物最多,为53种,其次是1年生草本,地上芽植物最少。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最低,草本层最高;群落内物种多样性与胡桃楸的重要值呈负相关,但不显著;只有群落内穿山龙Dioscorea nipponica与披针叶薹草Carex lanceolata...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雷宏  黄庆丰  蒲发光  周美生  陆发存  
为了客观认识大别山五针松(Pinus dabeshanensis)与其所在群落中主要优势种的种间关系,采用样方法进行群落调查,然后用χ2检验、Ochiai关联指数、Pearson相关分析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对天马自然保护区大别山五针松群落中大别山五针松与其它14个优势树种的种间联结和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灵敏度较高,表明大别山五针松(Pinus dabeshanensis)与黄山松(Pinus taiwanensis)、短柄枹(Quercus glandulifera var.brevipetiopetiolata)、栓皮栎(Quers varia...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再清  陈国海  孟永庆  李建国  刘命荣  
在太行五台山地区,调查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分16块标准地,并测定了单株平均木各器官生物量及营养元素含量,拟合了华北落叶松林木各器官生物量随年龄变化的logistics生长方程。试验表明:华北落叶松立木及林分生物量年平均生长随年龄呈抛物线变化,24年生时达到高峰,而叶片对干材的净光合同化率18年生时即达顶峰,约为400g/m2。15年生林木各器官主要营养元素总积累量,从大到小顺序为N、Ca、K、Mg、P,林分每公顷可积累以上五种营养元素的总量是888.91kg。N为406.86kg,其中叶片中N积累214.56kg,占总N积累的52.74%;干中N积累54.35kg,占总N积累的13.36%。15...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欢  李文君  陈杰  李俊峰  康冰  
【目的】研究陕西米仓山自然保护区内6种典型天然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及其影响因子,为进一步了解保护区内物种的生长发育和揭示典型群落的更新演替规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典型取样的方法,分别从6种典型天然林群落(包括铁杉群落、马尾松群落、胡桃楸群落、大叶榉群落、油松群落和栓皮栎群落)不同层次的丰富度、均匀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和优势度指数等方面,对陕西米仓山自然保护区典型天然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马尾松群落与油松群落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数分别为14,32,16种与17,50,51种;大叶榉群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林  杨国栋  钱慧蓉  孙李勇  李龙娜  
通过样方调查,对江苏龙池山自然保护区的宁波木犀群落的区系组成、群落结构和种群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群落中维管植物共有71科127属149种,其中蕨类共8科14属16种,种子植物63科113属133种,其中壳斗科、樟科、金缕梅科、山茶科、山矾科、蓝果树科、冬青科是群落优势科,区系成分以泛热带分布和北温带分布为主,具有明显的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征。群落郁闭度较高,常绿成分占绝对优势,以青冈为建群种,宁波木犀、油茶、米槠等为伴生种,其中宁波木犀种群呈集群分布,年龄结构不均衡,缺乏成年大树,受破坏严重,亟待保护。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吴鸿  陈德良  余久华  
根据1993~1995年百山祖昆虫考察所得资料,讨论分析了百山祖昆虫的优势类群、微域分布、垂直分布、群落多样性和区系类似度,明确了百山祖昆虫群落生态的基本特征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徐正会  蒋兴成  陈志强  吴定敏  
研究了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东坡北段、中北段、中南段、南段垂直带蚂蚁群落及其物种多样性。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东坡垂直带上蚂蚁群落具有明显的规律性。随海拔升高蚂蚁群落优势种数目普遍递减 ,优势种所占比例递增 ,物种数目和个体密度递减。随海拔升高 ,优势度指数普遍递增 ,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递减。同时观察到了一些例外。在北段云南松林出现的优势度指数偏高 ,优势种数目、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偏低例外与植被为纯林有关 ,而该处物种数目和个体密度偏高例外与边缘效应有关。中南段季风常绿阔叶林出现的优势度指数偏高 ,优势种数目、个体密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偏低与植被片断化有关。中北段和中南段山体上部出现的优...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徐正会  吴定敏  陈志强  蒋兴成  
研究了高黎贡山东坡水平带蚂蚁群落特征 ,结果表明 ,除中南段 2 5 0 0 m等高线外 ,东坡各水平带的不同位置均有特有种。在 10 0 0 m、15 0 0 m、2 0 0 0 m、2 5 0 0 m等高线上 ,从北到南特有种数目依次递增 ,但北段 15 0 0 m和 2 0 0 0 m等高线出现特有种增高例外。在东坡不同海拔等高线上 ,大多数物种只在 1个样地中表现为优势种 ,北段与南段的优势种通常不同。在 10 0 0 m和 2 0 0 0m等高线上北段的优势种多于南段 ,而在 15 0 0 m等高线上南段优势种多于北段 ,2 5 0 0 m等高线上不同地段优势种趋于相等。东坡水平带上...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建荣  
以野外调查的数据和植物群落TWINSPAN分类结果为基础,应用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等物种多样性指数对山西云顶山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其植物群落13个群丛R0、H′、E_1和E_5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物种多样性指数综合排序为:群丛Ⅱ>群丛Ⅴ>群丛Ⅸ>群丛Ⅹ>群丛Ⅳ>群丛Ⅵ>群丛Ⅷ>群丛Ⅺ>群丛Ⅰ>群丛Ⅲ>群丛ⅩⅢ>群丛Ⅶ>群丛Ⅻ。(2)森林群落中白杄+华北落叶松–土庄绣线菊+金银忍冬–披针叶苔草+小红菊群丛多样性指数最高,华北落叶松+白桦–金银忍冬–披针叶苔草群丛多样性指数最低;灌丛群落中美蔷薇+刺梨–野青茅+东方草莓群丛多样性指数最高,沙棘+黄刺玫–山蒿+水杨梅群丛多样性指数最低;草本植物群落嵩草+平车前群丛多样性指数比委陵菜+早熟禾群丛高。(3)不同群落类型间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差异显著(P <0.05),其中森林群落最高,表明群落结构越复杂,物种多样性指数越高。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卢鸿雄  
自五台山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后,五台山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变为旅游产业优势,实现了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和历史性的飞跃。文章从五台山佛教文化悠久历史的影响力,五台山佛教文化精神慰藉作用的感悟力,五台山佛事活动、佛教景观的吸引力三个维度论述了五台山佛教文化与旅游经济发展,并对五台山佛教文化旅游提出几点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