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88)
2023(2210)
2022(1700)
2021(1897)
2020(1401)
2019(3384)
2018(3523)
2017(4716)
2016(3876)
2015(4519)
2014(4723)
2013(3829)
2012(3510)
2011(3306)
2010(3599)
2009(2892)
2008(2894)
2007(2697)
2006(2362)
2005(2282)
作者
(7758)
(6395)
(6201)
(6179)
(4061)
(3070)
(3049)
(2643)
(2456)
(2369)
(2280)
(2211)
(2133)
(2062)
(2030)
(1952)
(1948)
(1938)
(1910)
(1891)
(1873)
(1671)
(1657)
(1534)
(1523)
(1519)
(1475)
(1416)
(1346)
(1339)
学科
教育(18260)
中国(8361)
理论(5418)
教学(5381)
(4291)
经济(4290)
管理(4093)
(3781)
(3185)
(3168)
改革(3110)
思想(3101)
发展(3091)
高等(2995)
(2969)
政治(2966)
研究(2938)
思想政治(2847)
政治教育(2847)
治教(2847)
德育(2826)
教育改革(2761)
学校(2477)
学法(2411)
教学法(2411)
(2350)
教育学(2196)
计算(2195)
算机(2176)
计算机(2176)
机构
大学(45934)
学院(40829)
教育(25149)
研究(17651)
(17417)
师范(17380)
师范大学(14611)
(11753)
职业(10358)
科学(9934)
教育学(9783)
技术(9224)
(8542)
北京(8529)
(7974)
管理(7780)
研究所(7714)
教育学院(7185)
职业技术(7069)
(6707)
中心(6643)
(6427)
理学(6398)
中国(6259)
经济(6214)
理学院(6170)
技术学院(6037)
(5981)
管理学(5754)
管理学院(5644)
基金
研究(24531)
项目(22820)
教育(20721)
科学(18984)
成果(13709)
编号(13076)
课题(12745)
基金(12182)
社会(12144)
(11469)
社会科(11131)
社会科学(11130)
(11105)
(10408)
(9545)
国家(9294)
规划(8910)
(8219)
项目编号(7735)
研究成果(7591)
年度(7510)
(7285)
科学基金(7028)
(6910)
(6853)
(6821)
阶段(6807)
重点(6739)
教育部(6638)
(6534)
期刊
教育(43452)
研究(23442)
中国(19253)
职业(10367)
技术(7992)
(7199)
经济(7199)
技术教育(6771)
职业技术(6771)
职业技术教育(6771)
大学(5017)
高等(4847)
学报(4807)
成人(4643)
成人教育(4643)
高等教育(4312)
(4206)
论坛(4206)
(3750)
科学(3694)
职教(3540)
发展(3440)
(3440)
比较(3274)
(3243)
学学(2834)
(2783)
教研(2782)
高教(2782)
图书(2609)
共检索到740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是对我国宪法的又一次重大完善。此次宪法修改把党的十九大确定的重大思想理论和重大方针政策载入国家根本大法,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统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宪法保障。学习宪法、尊崇宪法,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才能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我们要把实施宪法摆在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突出位置,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宪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叶中  
全体社会成员应尊崇宪法的根本法地位,并以宪法规范为根本行动指南。深化尊崇宪法意识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深入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关键是加强对公权力的制约,根本是加强我国人权保障。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管培俊  
党的十九大擘画了"建设教育强国,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目标,全国教育大会作出了全面部署。教师队伍建设发展要同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期待相契合、同我国日益提高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尊崇教师,是对国家和民族美好未来的期望和寄托;是对教育规律的尊重;是对教书育人崇高事业和教师职业的敬畏;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礼敬。尊崇教师,更加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合作和积极作为;更加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和呵护;更加需要学校创新管理,营造尊师重教的小环境;更加需要教师的自尊自爱自强不息;更加需要法律保障和专业支持。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慎之  
今年开年以后,中国的第一件大事恐怕无过于中共中央在1月22日向全国人大提出的要又一次修改宪法的建议了。我们的国家已定下了建设“法治国”的目标。宪法正是法治国的根本。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在50年前成立,在1954年制定第一部宪法以来,已经先后制定了四部宪...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罗晓林  梁楹  
尊崇英烈教育本质上是爱国主义教育、英雄教育和信仰教育,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领的重要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完善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拼图。近年来,各类侮辱、丑化、抹黑和诋毁英雄烈士的事件屡见报端。高等学校作为尊崇英烈教育的主阵地,面临教育空间相对封闭、教育平台活动固化和教育内容缺乏创新等问题,教育成效甚微。为此,要从拓展教育空间、拓宽褒扬教育渠道、创新教育平台、整合教育内容和创造教育广域磁场等方面推进高等学校尊崇英烈教育,发挥其价值引领、时代精神和时代责任引领的重要作用,这也是当前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刘义  
目前推进当中的合宪性审查主要是针对立法过程的抽象的合宪性控制,回避宪法判断的司法技术展开可以为其注入一种实践动力。广义的回避宪法判断包括通过法律判断回避宪法判断和回避违宪判断这两种样态,后者又有两种类型,即合宪解释(或类似变形裁判技术)与现代回避。这些回避技术的操作法理,都可以从法院在彰显宪法与尊重立法两种任务取向之间的策略性平衡得到阐释。我国既有司法实践主要有两个缺陷:一是通过法律判断回避宪法判断的方法论意识不足,导致裁判说理的泛宪法化;二是法院尊重立法时,对宪法价值的技术关切不足。为了化解这种对极式的偏差,我国未来应确立彰显宪法与尊重立法的本土化平衡基准,最高法院的多面向宪法对话功能也至为切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邓静秋  
根据宪法调控是教育法典编纂的首要要求,教育法典的规范基础应当在宪法中进行深刻阐释。坚持以宪法为依据,为法典编纂活动奠定了合宪性基础,是保证教育法典编纂“规范繁衍”的根本要求,为未来教育法典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宪法中的教育规范主要包括确认性规范、纲领性规范、权利义务性规范和组织性规范,共同构成教育法律制定的根本法依据。为贯彻宪法中的教育规范,应将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和国家教育发展权作为教育法典的价值依归,统筹考虑宪法中教育条款的规范表述和体系关联,以教育类型为主、教育阶段为辅的逻辑主线来架构教育法典的分则各编。在宪法的价值和规范统摄下系统整理既有教育法律体系,考量教育法与其他部门法之间的紧密关系,以实现对公民受教育权的全面保障。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付子堂  葛天博  
让人民群众接受充分的教育,是落实"以人民发展为中心"治国理念的科学选择与实施举措。坚定不移地对标实施社会主义专业教育和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以尊崇宪法为指南,以信奉宪法为精神,以信仰宪法为品格,着力宪法教育。
关键词: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冀生  
转变思想观念是教育改革的先导,是教育战线上的一次思想解放。这场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的4个主要特点:一是有深刻的时代背景,二是以培养跨世纪人才为目标,三是以加强素质教育为重点,四是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文章围绕这4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栗洪武  郭向宁  
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兴太学”之后,中国封建社会历朝历代在中央官学皆重视置“五经博士”——确定儒学为主要专业和教学内容,并不断地通过这种方式选拔读书人加入官僚集团中,从而使儒学尊崇地位逐渐形成,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导思想文化。这反映了中国古代中央官学对传承社会主导思想文化所具有的主要功能和作用。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金梁  
几乎没人否认,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立国之本。但是必须必须要正视的是,制造业在我们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与其实际的地位远远不相称。我们是一个崇尚制造和创造的国家吗?我们是一个景仰工匠的社会吗?在电视里,我们很少看到展示制造过程之美的节目;讲述个人成功的励志故事的主角几乎都是娱乐体育明星和"投资"明星,制造业精英特别是一线精英格外寂寞。不能小觑舆论的导向和媒体的力量。一个王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吴坚  赵杨  
日本的教育基本法是理念法,具有"教育宪法"的地位。进入21世纪后,日本政府和教育再生会议大力推动,教育基本法得以全面修正和实施。新教育基本法脱离了旧法"教育中立"的基本精神,失去了旧法的"宪法"地位,成为单纯的政府教育方针。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马怀德  
在公民成长的全阶段灌输和渗透宪法意识,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培育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法治思维"的根本是宪法意识,具体包括三点内涵:心中有法,权不离法,一断于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加强重点领域的教育立法,更多回应社会民众的需求。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申素平   余若凡  
发现教育法典的宪法基础,对于坚持依宪立法,坚持把宪法规定、宪法原则、宪法精神贯彻到教育法典编纂中具有重大意义。现行宪法上的教育相关条款遍布各章节中。通过梳理发现,宪法中存在国家确认和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以及国家实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三条逻辑脉络。几乎对应的,学界就教育法典的核心价值存在“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和“发展国家教育事业”两种代表性观点。引入容纳性标准和统摄性标准对两种观点加以检视,以“保障公民受教育权”作为教育法典的核心价值更为合理,并以此作为发现教育法典宪法基础的核心抓手。教育法典的宪法基础以受教育权作为其核心,以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作为优先表现形态,以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领导作为根本立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