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77)
- 2023(11551)
- 2022(10308)
- 2021(9753)
- 2020(8238)
- 2019(19112)
- 2018(18824)
- 2017(36947)
- 2016(19639)
- 2015(22038)
- 2014(21698)
- 2013(21593)
- 2012(19661)
- 2011(17605)
- 2010(17258)
- 2009(15783)
- 2008(15253)
- 2007(13222)
- 2006(11481)
- 2005(9765)
- 学科
- 济(79063)
- 经济(78962)
- 管理(60464)
- 业(59226)
- 企(48013)
- 企业(48013)
- 方法(41243)
- 数学(36074)
- 数学方法(35734)
- 农(22903)
- 财(22200)
- 中国(19052)
- 业经(17918)
- 学(16586)
- 农业(16381)
- 地方(15182)
- 务(15059)
- 财务(14999)
- 财务管理(14974)
- 企业财务(14361)
- 贸(13630)
- 贸易(13625)
- 理论(13579)
- 易(13175)
- 技术(12796)
- 制(12561)
- 和(12499)
- 环境(11892)
- 划(10754)
- 银(10606)
- 机构
- 大学(280305)
- 学院(276434)
- 管理(117227)
- 济(108261)
- 经济(105998)
- 理学(102969)
- 理学院(101905)
- 管理学(100297)
- 管理学院(99786)
- 研究(85220)
- 中国(62524)
- 京(58145)
- 科学(52505)
- 财(50081)
- 财经(41368)
- 业大(40877)
- 农(40786)
- 所(40771)
- 中心(39849)
- 江(38008)
- 经(37742)
- 研究所(37277)
- 范(36403)
- 北京(36366)
- 师范(36079)
- 经济学(32218)
- 州(31781)
- 农业(31772)
- 财经大学(31048)
- 院(31026)
- 基金
- 项目(196505)
- 科学(155713)
- 研究(145370)
- 基金(144636)
- 家(124566)
- 国家(123515)
- 科学基金(107847)
- 社会(92196)
- 社会科(87308)
- 社会科学(87287)
- 基金项目(77569)
- 省(75505)
- 自然(70339)
- 自然科(68734)
- 自然科学(68721)
- 自然科学基金(67535)
- 教育(66874)
- 划(63455)
- 编号(60142)
- 资助(59479)
- 成果(48529)
- 部(43898)
- 重点(42774)
- 创(40743)
- 发(40303)
- 课题(39518)
- 教育部(38332)
- 项目编号(37940)
- 人文(37918)
- 创新(37852)
- 期刊
- 济(110309)
- 经济(110309)
- 研究(78144)
- 中国(46098)
- 学报(42888)
- 管理(40112)
- 科学(38602)
- 财(37433)
- 农(36245)
- 大学(32473)
- 学学(30282)
- 教育(30191)
- 农业(25341)
- 技术(22841)
- 融(21340)
- 金融(21340)
- 财经(19855)
- 图书(18816)
- 业经(18586)
- 经济研究(17555)
- 经(16653)
- 理论(15283)
- 问题(14427)
- 实践(14243)
- 践(14243)
- 情报(13884)
- 科技(13223)
- 技术经济(13215)
- 版(12265)
- 业(12250)
共检索到3848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刘亚
对青少年信息行为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分析青少年在信息检索技能、信息评价和选择,以及从信息中建构和创新知识方面存在的缺陷。研究发现:青少年虽然生活在信息资源丰富的环境中,但他们并不能有效地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和信息设备来获取信息和知识以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一部分青少年在获取信息和汲取信息价值方面处于劣势;青少年人群中存在着信息贫困,应当将他们纳入信息贫困的研究视野。参考文献94。
关键词:
信息行为 青少年 信息贫困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卢乃桂 王芳
在华人社会,道德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教育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因为培养有道德的人是教育的首要任务。道德教育的实施,其实是培植那些反映道德标准的价值观。然而,信息时代的出现及充斥在互联网上的大量信息,已改变了教育的方式,并向传统的道德教育发出挑战。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建议中国的教育工作者应寻求实践道德教育的新途径,以迎接网络世界的出现。崇高空洞的道德标准应让位给简洁易懂的观念,比如“尊重”。我们应该积极的去探索“网络世界”中的信息和观念,而不是一味的避免。有启发性和适切的道德教育应建基于儿童和青少年的发展需要和真正兴趣之上。华人社会的德育工作者,包括学校教师,家长,非正式教育的组织者,都应共同努力去了解虚...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吴丹 蔡卫萍
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青少年的认知风格、年级和任务类型因素对其网络信息查询效果和具体查询行为的影响进行探究。结果表明,青少年所在的年级和任务类型对其查询效果和行为有较大影响,高中生的表现整体较初中生好,完成不同任务时青少年的信息行为有较大差异;认知风格仅对点击网页内超链接次数有所影响。
关键词:
青少年 信息查询行为 影响因素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敏 鲍红琼
[目的/意义]系统归纳和总结青少年信息查询行为中认知和情感因素的研究现状,指出研究存在的不足和未来发展方向,以期对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过程]通过主题检索和引文追溯收集相关研究文献,将检索到的文献从认知和情感两方面,归纳研究主题和现状。[结果/结论]当前研究主题主要涉及青少年信息查询中的认知表现,认知行为过程模型、认知风格、元认知、认知权威以及不同认知风格和情感类型对青少年查询行为、查询策略、查询结果质量的影响等。未来研究应立足多元复杂社会网络和技术使用情境,加强青少年信息查询过程中的认知情感干预调节和指导研究,从更细微动态的维度剖析认知情感特征和作用机制。
关键词:
青少年 信息查询行为 认知 情感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刘亚
随着经济和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丰富的信息资源以及信息获取机会成为青少年信息生活的主要特征。然而,信息资源和设备的普及并不等同于青少年可以很好地参与信息生活。青少年是信息社会重要的参与群体,其信息生活的状况需要被全面地观察和研究。本文采用课堂观察和深度访谈的方法,调研中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从“个人信息世界”理论视角观察青少年作为信息活动主体参与信息生活的综合状况。研究发现,大多数被访青少年将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用于开展知觉性信息实践,缺乏开展目的性信息实践的机会;信息实践表现出类型单一、时空受限和智识程度较低的特征;个人信息世界中的基础信息源和信息资产都十分有限。依据“个人信息世界”理论,这些青少年的信息实践构建出的是狭小的信息世界。本文研究发现有助于图书馆学及教育学提高对于青少年信息生活状况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证明深入解析教育实践对青少年信息世界的影响机制是有必要且有价值的研究命题。表9。参考文献23。
关键词:
个人信息世界 青少年 信息实践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艳 蒋索
行为自主指个体在生活中可以不依赖他人,独立作出各种决策并加以执行的能力,是个人自主的重要体现。青少年行为自主的研究源于精神分析理论,当代学者沿袭对青少年自主内涵的界定,并结合社会认知理论发展出基于家庭决策方式的测评工具。行为自主的发展轨迹、影响因素以及与心理社会功能的关系是目前研究的三个焦点。具体而言,青少年行为自主水平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但各领域并不完全同步;性别、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出生顺序、文化背景是相关的影响因素;行为自主与心理社会功能的具体关系尚不明晰,可能受自主获得时间、决策方式的动机类型、事务领域、文化环境的调节。未来应开发更有效的行为自主测量方法,揭示其发展机制,拓展考察其他相关因素,并深入反思行为自主与心理社会功能的复杂关系。
关键词:
行为自主 青少年 心理社会功能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伟军 鲍丽倩
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分析,建立青少年网络搜索行为影响因素的结构体系,提出从社会和个人两个视角来揭示青少年网络搜索行为的影响关系,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验证这一研究假设。研究结果表明,青少年的搜索动机、自我效能、感知搜索能力、学历及知识经验对搜索行为有明显影响,而感知收益、感知成本和性别对搜索行为无明显影响。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戴炜玮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青少年信息道德教育问题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分析了青少年信息道德弱化的成因,强调进行青少年信息道得教育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并提出进行青少年信息道德教育的几种策略。
关键词:
青少年 信息道德教育 信息网络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刘文利 姜景一
通过对我国十省贫困地区1843名农村校外青少年的问卷调查发现,部分农村青少年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遇到挑战,要实现国家对农村地区"普九"的既定目标任重而道远;家庭贫困依然是贫困地区农村青少年辍学的主要原因,但厌学是辍学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农村 校外青少年 教育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贾婧 柯睿 鲁万波 黄麓熹
文章基于2010年CFPS(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利用文革时期的"上山下乡"政策作为新颖的压力代理变量,并以1977年恢复高考这一历史事件作为激发特殊认知能力的契机,采用模糊断点-差分法(FRD-DD)实证研究青少年时期的压力对其特殊认知能力形成的影响以此评估青少年时期的压力价值。研究发现,在青少年期间遭受"上山下乡"的经历对1977年恢复高考后其是否能够获得大学入读资格具有较为稳健的正向影响,且影响效应在5%左右。这对改善高压下的青少年后期在健康、教育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和指导意义。此外,文章进一步探究了该高压环境下青少年的其他优势及可能的潜在影响机制。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刘宏 李嘉莹
本文实证检验邻里教育环境对青少年人力资本积累的因果影响,探究教育在社区层面的代际外溢效应。利用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在各省分阶段实施的准实验,我们发现,给定自己母亲的受教育水平,社区其他母亲的平均受教育水平对青少年认知和非认知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男生、农村、家庭收入较低以及母亲受教育水平较低的青少年受邻里教育环境的影响更为明显。教育代际邻里效应的作用机制并不限于孩子间同伴效应,还会通过社会互动或榜样效应影响家庭的教养环境和教育期望。
关键词:
人力资本 邻里效应 《义务教育法》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刘海鸥 陈晶 孙晶晶 张亚明 胡志颖
[目的/意义]互联网高速发展时代,"网红"与青少年受众间的互动更为便捷与频繁,青少年的思想意识与行为模式也不同程度的"卷入"到网红经济浪潮。[方法/过程]借助CAS量表模型,将网红经济下青少年的卷入行为细分为娱乐社交、情感投射、完全认同、关系幻想和病理边缘五个维度,基于问卷调查分析网红经济下青少年卷入行为的类型与特征,并建立青少年卷入行为归因模型以探讨其关键影响因素。[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性别、年龄、接触网红时间、生活费所对应的青少年卷入程度均不同,而商品因素(质量、价格、售后)、网红类别、消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胡阳 范翠英
网络欺负是在电子通信技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欺负形式,具有目的性、反复性和力量不平衡性的特征,其给青少年带来的危害已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同时年龄、性别等个体因素,亲子关系、父母调节等家庭因素以及暴力环境、社会支持、文化等社会环境都会对网络欺负产生影响。基于已有的研究,本文分别从研究的方法、对象及内容三方面展望了网络欺负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欺负 网络欺负 青少年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朝阳
同龄人是个体社会化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20世纪70年代起,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消费者社会化进行了研究,但针对青少年非正常消费行为的研究并不多,而中国本土化的研究则更少。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针对中国城市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同龄人如何影响中国城市青少年的各种非正常消费倾向,也为营销经理、消费者教育工作者、学校和家长等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丹 杨广学
采用问卷法对2500名青少年进行调查,对青少年情绪-行为问题分布特点、家庭功能状况及其关系进行探讨。结果发现:(1)青少年情绪-行为问题在15-16岁组青少年中的分布率高于12-14岁组。(2)青少年情绪-行为问题在公立学校中的分布率高于私立学校。(3)青少年情绪-行为问题在住校生中的分布率高于走读生。(4)普通青少年家庭功能状况优于情绪-行为问题青少年。(5)家庭功能中的问题解决能力、情感卷入、沟通和行为控制因子对青少年情绪-行为问题有预测作用。
关键词:
情绪-行为问题 青少年 家庭功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资本市场开放对估值重塑的影响研究——来自科创板纳入MSCI指数的证据
农村居民大病就诊行为的实证分析:来自贫困县的证据
外资机构持股能提升股票定价效率吗?——来自A股纳入明晟新兴市场指数的经验证据
农村金融治理农户脆弱性贫困实证研究——来自CHNS数据的证据
中国农村低保制度的反贫困效应研究——来自中西部五省的经验证据
地理资本要素对消除地区贫困的影响研究——来自CFPS行政村微观数据的经验证据
民间借贷对农户大病风险应对研究——来自农村贫困地区的证据
基于项目反应理论的农户相对贫困测度研究——来自浙江农村的经验证据
贫困-环境假说:来自中国北方一个村镇的证据
社会支持能否缓解支出型贫困——来自陕西省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