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47)
2023(15268)
2022(13218)
2021(12379)
2020(10435)
2019(23950)
2018(23811)
2017(45657)
2016(25004)
2015(28281)
2014(28340)
2013(27884)
2012(25727)
2011(23269)
2010(23261)
2009(21847)
2008(21870)
2007(19283)
2006(17112)
2005(15367)
作者
(73590)
(61100)
(60644)
(57975)
(39371)
(29497)
(27533)
(23871)
(23331)
(21972)
(20866)
(20660)
(19682)
(19419)
(19157)
(18821)
(18107)
(17932)
(17681)
(17507)
(15244)
(15172)
(14719)
(13989)
(13708)
(13664)
(13563)
(13552)
(12429)
(12026)
学科
(99063)
经济(98867)
管理(76369)
(69712)
(61140)
企业(61140)
方法(45412)
数学(36974)
数学方法(36375)
(27933)
(26218)
中国(25682)
(25105)
业经(23729)
(22120)
理论(20387)
地方(18461)
(18284)
(17503)
财务(17425)
财务管理(17388)
企业财务(16507)
农业(16384)
(16105)
贸易(16096)
(15600)
(15482)
银行(15428)
环境(15346)
(15166)
机构
大学(366492)
学院(360216)
管理(140010)
(139211)
经济(136000)
研究(122369)
理学(121233)
理学院(119799)
管理学(117486)
管理学院(116837)
中国(89613)
(78747)
科学(77244)
(67979)
(62229)
(57535)
研究所(56640)
业大(54131)
中心(54038)
财经(53717)
(53354)
北京(49898)
(49130)
师范(48637)
(48590)
农业(45038)
(44572)
(42857)
经济学(42225)
财经大学(39928)
基金
项目(245232)
科学(192530)
基金(178311)
研究(178142)
(155885)
国家(154586)
科学基金(132187)
社会(112535)
社会科(105791)
社会科学(105762)
(94615)
基金项目(93896)
自然(86401)
自然科(84356)
自然科学(84339)
自然科学基金(82822)
教育(82302)
(80429)
资助(73775)
编号(71942)
成果(60336)
重点(55168)
(54310)
(50764)
(50355)
课题(50249)
创新(46944)
科研(46921)
教育部(46574)
(45942)
期刊
(155653)
经济(155653)
研究(108895)
中国(69947)
学报(61380)
科学(55179)
(53539)
管理(53153)
(51972)
大学(46348)
教育(43475)
学学(43468)
农业(35249)
技术(29820)
(28958)
金融(28958)
财经(26987)
经济研究(24373)
业经(23837)
(23015)
问题(19970)
图书(18935)
(18095)
(17852)
科技(17466)
理论(17453)
技术经济(16627)
现代(15847)
实践(15835)
(15835)
共检索到5322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曹正汉  
凡勃伦、哈耶克、诺斯分别以不同的方法将社会价值观整合到制度变迁理论模型之中。凡勃伦认为 ,社会成员共同的思想习惯构成制度系统之基本原则 ,思想习惯随环境与技术变迁而变化 ,进而引起制度演进。哈耶克把人们普遍信奉的思想观念视为决定制度系统形成机制与演进方向的主要因素 ,并且区分两种不同思想观念 (进化论理性主义与建构论唯理主义 )与两种不同的制度形成机制。诺斯以理性选择模型为基础构建制度变迁理论 ,再引入价值观和人的精神需要动机来修正和补充理性选择模型。但是 ,三位学者均未能将社会价值观的作用完整地纳入理论模型 ,他们的理论具有共同的局限 ,他们都忽略了人的自我实现动机和人性中良知的力量对制度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林  
本文从方法、前提、定义和性质、制度起源与发展、制度变迁过程等几个方面归纳了凡勃伦的制度变迁理论,指出该理论的核心是将制度视为技术进步的阻力,制度变迁就是不断克服制度阻力的过程。从凡勃伦的制度变迁理论与新古典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的对比中,本文认为不存在前者替代后者的可能性,并粗略地提出了一个结合这两种理论的制度变迁分析思路。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贾根良  
本文通过对凡勃仑传统制度变迁理论与诺思近期关于制度变迁研究的比较, 证明了两者在分析框架上具有惊人的相似性, 而凡勃仑传统所包含的思想比诺思近期研究更具原创性。作者认为, 旧制度学派为制度经济学的深入发展将提供丰富的营养和借鉴, 但其理论结构亟需更新。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高德步  
制度变迁理论:马克思与诺斯高德步美国新经济史学家道格拉斯·C·诺斯的不少思想受到马克思的深刻影响。通过对马克思和诺斯有关理论的比较研究,探讨二者之间的异同,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制度变迁。高德步,1955年生,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系副主任,副教授,经济学博...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保罗·D.布什  徐颖莉  
新制度主义思想是在整合索尔斯坦·凡勃伦(Thorstein Veblen)的制度变迁演化理论和约翰·杜威(John Dewey)的工具评价理论(theory ofinstrumental valuation)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提供了一种一致的方法论,既能引导经济分析,又能指导政策制定。与主流经济学方法论不同的是,新制度主义方法论拒绝接受规范—实证二元论。它否认要求科学价值中立的那种"客观性",而是认为基于工具评价的规范命题是科学客观性的基础。新制度经济学分析的中心问题是制度变迁过程,它把制度变迁作为制度的价值结构中的一种变化来对待。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靳涛  
本文通过对演化经济学发展的简单回顾 ,追溯到了在经济学发展过程中有演化思想的早期三个代表性人物 ,他们是凡勃伦、熊彼特和哈耶克。他们的的思想对当今演化经济学的发展仍有巨大影响。在对凡勃伦的“累积性因果”思想、熊彼特的“企业家创新”理论和哈耶克的“自发扩展秩序”原理深入分析的基础上 ,对他们的演化思想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表述。最后 ,对他们的演化思想予以了客观的评析。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刘成群  
诺斯早期的制度变迁理论建立在新古典经济学"价格理论"基础之上,这样的"价格理论"在解释荷兰、英国走向成功的案例时,却表现得有些失语,于是他不得不将产权变化归因于超经济的国家力量。诺斯的国家理论也存在一个缺陷,即无法解释低效率产权的存在。为此,他又引入奥尔森的白搭车理论试图完善自己的国家理论。这种完善虽没起到多少效果,但却使诺斯经由白搭车理论的引领,切入到了意识形态的范畴,由此开启了他后期制度变迁理论注重研究心智、认知及信念的闸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松龄  
制度变迁是指制度安排或制度结构发生的变化。其中,制度安排是指决定人们行为关系的一套规则,制度安排的变迁就是部分规则或整套规则的变化;制度结构是指正式的与非正式的制度安排的总和,制度结构的变迁就是指某个特定的制度安排,或整个制度结构的变化。人们不禁要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左金隆  
关于诺斯制度变迁理论的方法论,有观点认为它以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人”范式为基点。笔者不同意这种观点,笔者认为它属于修正的新古典经济学范式。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修正的经济人假设;二、非零交易成本假设;三、新古典经济学分析工具的继承。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林贵  韩春艳  刘鸿宇  郎颖  孟庆跃  
文章以宁夏某县级医院为样本,选取15种代表性疾病,采取了以项目平均成本、临床路径和床日成本与费用3种方法进行成本测算。方法一,发现15个主要病种平均病种费用为4 129.65元,平均成本为4 597.74元,平均例均费用低于成本405.09元;方法二,研究表明15个主要病种平均成本为3 456.17元,平均例均费用高于成本为673.48元;方法三,病种费用普遍低于成本,但费用与成本相差不大,费用低于成本平均为553.23元。建议,在完善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实施以临床路径和成本测算为基础的单病种支付方式,以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于晓艳  
继续深化改革,解决已显露出的深层矛盾,需要改革主客体从认知、文化层面加强理解与共识。新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诺斯将制度作为内生变量纳入新古典经济分析中,指出制度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形成了早期的制度变迁理论。从静态的制度均衡模型到动态的制度变迁演化理论,诺斯所强调制度与文化、学习和认知的联系对我们有很大启示。为了深化改革,解决矛盾,促进经济增长,我们有必要结合这些理论从认知路径依赖、文化模式层面对改革进行深入思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黎秀蓉  刘光岭  
制度是博弈的纳什均衡。一般而言,博弈主体响应获利机会,产生了对新制度的诱致性需求,开始制度创新活动。但在随后的逐利博弈中,由于利益分割的对抗性,却可能使博弈陷入囚徒困境,表现为无序竞争下的激烈的利益冲突。随着冲突的加深,各个博弈主体产生了更强烈的对新制度——合作规则的渴望,表现为制定规则的讨价还价行为,并附以实施惩罚战略的承诺,但规则往往一再被破坏,因为此时新制度尚未达到纳什均衡,因而难以被遵守。于是,人们试图寻求某种强制性措施——可置信的承诺行动,以求改变收益支付,从而改变博弈均衡,使博弈在集体理性下达到纳什均衡——即新制度最终形成。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郑石桥  郑卓如  
内部控制设计包括思想设计和技术设计。思想设计是制度中体现的思想,包括制度理性的选择和制度伦理的选择。制度理性,主要是对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选择;制度伦理,主要是对制度中体制的伦理道德原则之选择。不同的核心文化价值观对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偏好程度不同,在制度设计时,对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依重程度也不同。核心文化价值观对制度伦理有重要影响,不同的核心文化价值观可能会有不同的制度伦理选择,对于一种文化下认同的制度伦理,在另外一种文化价值观下,可能得不到认同。正是由于不同核心文化价值观下的制度理性和制度伦理有差异,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内部控制具有显著差异。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希良  周前程  
哈耶克坚定维护进化论理性主义、激烈批判建构论理性主义,坚定维护市场经济、激烈批判计划经济,坚定维护自发秩序、激烈批判人造秩序,三者有机统一,构成了其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但是,虽然哈耶克深刻指出了计划经济的缺陷,揭示了市场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某些一般规律,但由于其理论的片面性,其自信最终难免成为另一种"致命的自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