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69)
2023(14849)
2022(12928)
2021(12256)
2020(10243)
2019(23001)
2018(22918)
2017(44141)
2016(23711)
2015(26282)
2014(25568)
2013(24927)
2012(22472)
2011(20020)
2010(19936)
2009(18441)
2008(17478)
2007(15231)
2006(13228)
2005(11203)
作者
(63923)
(52869)
(52856)
(49948)
(33706)
(25326)
(23831)
(20723)
(20026)
(18830)
(17964)
(17649)
(16667)
(16564)
(16207)
(16022)
(15779)
(15753)
(15144)
(15058)
(12983)
(12883)
(12681)
(12137)
(11901)
(11737)
(11732)
(11541)
(10530)
(10393)
学科
(86739)
经济(86633)
管理(75496)
(73138)
(62767)
企业(62767)
方法(40081)
数学(33861)
数学方法(33479)
(25128)
中国(24898)
(24354)
业经(21323)
技术(19950)
(18656)
地方(17297)
(17061)
财务(16996)
财务管理(16973)
农业(16808)
理论(16771)
(16350)
(16207)
贸易(16195)
企业财务(16142)
(15687)
(14507)
(14150)
银行(14108)
环境(13514)
机构
大学(321095)
学院(320724)
管理(132322)
(125222)
经济(122482)
理学(115560)
理学院(114316)
管理学(112430)
管理学院(111841)
研究(100721)
中国(75022)
(66821)
科学(61981)
(57377)
(48599)
财经(46624)
业大(46213)
(46207)
中心(46085)
(45775)
研究所(44313)
(42715)
(42470)
师范(42368)
北京(41676)
(37551)
(37083)
经济学(37062)
农业(35916)
商学(35084)
基金
项目(224260)
科学(178216)
研究(167496)
基金(163086)
(140553)
国家(139319)
科学基金(121560)
社会(106072)
社会科(100400)
社会科学(100378)
(88241)
基金项目(87199)
自然(78642)
教育(77297)
自然科(76884)
自然科学(76868)
自然科学基金(75505)
(73609)
编号(69141)
资助(65530)
成果(55271)
(50676)
重点(49347)
(49084)
(47069)
课题(46689)
创新(46463)
项目编号(43562)
国家社会(42899)
教育部(42854)
期刊
(134185)
经济(134185)
研究(92234)
中国(61507)
管理(49388)
学报(47440)
科学(44952)
(43827)
(41751)
教育(39616)
大学(36516)
学学(34150)
农业(29105)
技术(27773)
(26451)
金融(26451)
业经(23730)
财经(22312)
经济研究(21543)
(19074)
图书(17427)
科技(17090)
问题(16717)
技术经济(15609)
理论(15384)
(15343)
商业(14956)
现代(14629)
实践(14158)
(14158)
共检索到4578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黄苏萍  马姗子  
员工创新是实现组织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和助力,使得如何推动员工创新成为理论研究和企业实践中的关键问题。以往的研究大多是关注组织创新氛围、领导与下属关系等,很少注意到劳资关系可能存在的影响,尤其是作为资方代表的管理者本身的行为风格特征可能给员工创新行为产生的影响。本文重点探讨了变革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试图揭示其中的影响机制和作用机理。通过搜集中国情境下185家企业的1503份问卷进行实证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变革型领导能够有效促进员工创新行为,心理契约则在其中起到中介作用;当领导—成员交换关系质量越高,变革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促进作用也会更强。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魏明孔  
恩格斯曾说劳资关系是现代社会运转的轴心,可能有些夸大其辞,但还是比较客观地反映了自工业化以来劳资关系在社会化大生产为基本特征之现代社会的突出地位。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取得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的背后,有劳资关系重建的贡献。但在这过程中劳资冲突频频,政商产学研界对此问题开出了不少药方,但对西方相对成熟的劳资关系理论与实践经验直接"拿来",可能客观上导致我国劳资关系问题始终难以达到期望。虽然当前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玺  
近年来我国劳资纠纷冲突不断,并呈不断加剧趋势,劳资纠纷已经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市场经济还没有完全发展成熟,因此政府在劳资纠纷中仍发挥主导作用。本文以契约经济学角度对劳资契约的特点进行分析,阐明了政府在劳资纠纷干预中的必要性。同时,运用比较分析法,对发达国家的劳资纠纷政府干预政策进行分析论述,根据发达国家取得的经验与成果,提出我国政府对劳资纠纷干预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玺  
近年来我国劳资纠纷冲突不断,并呈不断加剧趋势,劳资纠纷已经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市场经济还没有完全发展成熟,因此政府在劳资纠纷中仍发挥主导作用。本文以契约经济学角度对劳资契约的特点进行分析,阐明了政府在劳资纠纷干预中的必要性。同时,运用比较分析法,对发达国家的劳资纠纷政府干预政策进行分析论述,根据发达国家取得的经验与成果,提出我国政府对劳资纠纷干预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明亮  
该文以二元劳动力市场为视角,研究了我国转型期的人力资源配置以及相应的劳资关系等问题。文章认为:分割的二元劳动力市场固化了劳动力资源流向,对于企业创新能力的形成具有长期的负面影响;过度的劳动力流动,不利于劳工权益的保障,也不利于形成创新所需要的稳定的雇佣关系;人力资本投资,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也有助于形成双方共赢的利益契合点,实现劳资合作共赢;对于专用型人力资本,劳资双方都有足够的投资积极性,但通用型人力资本投资社会动力不足。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崔勋  吴海艳  李耀锋  
本文通过对近代西方劳资关系理论演变的梳理,发现马克思主义、多元论和一元论三种研究视角在劳资冲突的基本假设、劳资冲突产生的原因、应对策略及对工会的态度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文中剖析了每种研究视角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发展历程,从中发现劳资冲突发展的规律性。此脉络梳理有利于从本质上看清当前西方劳资冲突所处的发展阶段并预测未来走向,对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也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孙妍  吴江  
中国经济社会在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时间里,出现了巨大的社会变革,其中外资公司带来的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法、理念、企业文化等所形成的嵌入型劳资关系对中国本土人力资本的提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嵌入型劳资关系按照嵌入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对抗性嵌入、半融合性嵌入和融合性嵌入,不同的嵌入方式对人力资本提升的影响各异,对抗性嵌入对人力资本提升产生消极影响,半融合性嵌入对人力资本提升作用有限,融合性嵌入则对人力资本提升产生积极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召敏  赵曙明  
战略型领导行为是否会通过劳资关系氛围中介作用对员工工作态度产生影响?文章以315名员工及对应领导者为研究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探析战略型领导行为、员工工作态度与劳资关系氛围各维度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战略型领导行为通过劳资关系氛围作为中介变量对员工工作态度具有显著影响作用;劳资关系氛围中的和谐性、即时性和冷漠性三个维度在战略型领导行为与员工工作态度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任务导向和关系导向的战略型领导行为对劳资关系氛围和员工工作态度的不同维度产生影响作用的路径具有差异性。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齐杏发  
建立和谐劳资关系,最关键的是解决动力机制问题,即不仅关注"应该怎样建立"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回答"各方怎样才会主动去建立和谐劳资关系"的问题。当前,劳资关系改善的动力来源于各方面的压力。被动压力型的动力机制产生了明显的不良后果与严重危害,对地方政府、企业、工人三方都不利。迫切需要建立以地方政府为中心、企业和工人共同参与的促进劳资和谐的良性动力机制。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周晓梅  宋春艳  
私营企业的劳资关系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关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马克思的劳资关系理论对于研究我国私营企业劳资关系问题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我国的私营企业中,生产资料归私营企业主所有,我国的私营企业还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生产活动。因此,我国现阶段私营企业劳资关系实质上是资本对劳动的占有和资本对劳动的强制。由于我国的私营企业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产生的,因此私营企业劳资关系又呈现出一些新特征。私营企业中资本占有劳动具有双重属性,私营企业中资本对劳动强制不会发展为社会的强制,私营企业主与工人之间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为我们研究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和谐性与对立性提供了理论基础。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明亮  
"资强劳弱"博弈格局弱化了企业实施差异化竞争策略的积极性,基于技术进步的产品差异化竞争策略将推动企业加大专用性人力资本的投资。本文提出只有强化企业"自治型"工会组织的建设,增强劳工博弈能力,确保企业对于人力资本投资的"准租"分成,激发企业积极性;同时善待各类劳工组织,有步骤地引入国际劳工标准,才能破解全球化下劳工权益提升的困境;只有通过畅通信息传递渠道,建立声誉奖惩机制,加强法律保障,构建由法律庇护的正式机制与非正式机制协调配合的劳资利益协调机制,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才能激发社会成员的创新积极性,通过技术进步推动劳资关系的优化,共同促进劳资互信合作氛围。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龚基云  
随着我国所有制结构的不断变迁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我国劳资关系发生了诸如劳资双方不对称性、不平衡性,劳动者主体地位退化,产权主体多元化、利益分享化,法律调整弱化等一系列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引发了一系列的经济社会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原因,采取切实措施和政策来加以应对。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许清清  
我国劳资冲突日益尖锐的现状与失衡的劳资关系显著相关,因此研究怎样平衡劳资关系是劳资领域的重点。演化博弈为研究劳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工具。劳资关系演化模型模拟了平衡的劳资关系的演化过程,演化结果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劳资冲突演变为劳资合作,证明了平衡的劳资关系是促进劳资合作的关键,并为研究劳资关系平衡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撑。平衡劳资关系有两条演化路径,一条是由劳资自主演化,这条路径充满劳资冲突,是劳资双方不断找平衡的过程;另一条路径是由政府介入劳资博弈,不仅可以缩短劳资冲突过程,并且还能加速进入劳资关系平衡阶段。我国劳资关系在沿着第一路径演化的过程中迫切需要政府构建平衡劳资关系的制度框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学军  李黎青  
和谐社会呼唤和谐的劳资关系。企业保持持续、快速发展也需要和谐的劳资关系。但是,时下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矛盾却同私营企业的数量增加一样不断扩张。劳动合同的不完善、劳动安全措施不规范、劳动保障不全面、工会组织不健全、克扣工资等问题,日益困扰着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和谐性。揭示制约我国私营企业劳资关系和谐性的症结所在,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不能不说是当务之急。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杜辉  何勤  
基于交易成本对契约关系的影响和治理,本文从劳资双方关于劳动力使用权的交易关系出发,对交易成本与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过程提出假设并从进行了论证,认为在劳动关系双方一致追求各自利润最大化时,双方更有意愿选择合作,避免冲突,则劳动关系趋于和谐,组织效率提高,交易成本减少;反之,劳动冲突增加,组织效率低下,交易成本增加。基于博弈论和囚徒困境理论的分析从理论上证实了交易成本理论对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的影响,而来自企业的调研实践则证实了中国情境下交易成本对劳动关系的影响,尤其是社会网络中圈子的存在和不同的圈子文化对劳动关系和交易成本的影响。最后从物质基础、制度基础和文化基础提出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