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60)
- 2023(2257)
- 2022(1929)
- 2021(1815)
- 2020(1501)
- 2019(3350)
- 2018(3116)
- 2017(5821)
- 2016(3027)
- 2015(3395)
- 2014(3262)
- 2013(2753)
- 2012(2632)
- 2011(2297)
- 2010(2471)
- 2009(2119)
- 2008(2047)
- 2007(1868)
- 2006(1713)
- 2005(1533)
- 学科
- 济(10738)
- 经济(10716)
- 业(7796)
- 管理(7411)
- 企(6080)
- 企业(6080)
- 家(4193)
- 中国(4165)
- 财(4042)
- 方法(3830)
- 国家(3593)
- 农(3531)
- 数学(3301)
- 数学方法(3275)
- 地方(2774)
- 财政(2618)
- 制(2506)
- 农业(2375)
- 融(2374)
- 金融(2374)
- 政(2211)
- 技术(2116)
- 银(2066)
- 银行(2064)
- 业经(2056)
- 行(1978)
- 学(1956)
- 贸(1737)
- 贸易(1735)
- 易(1707)
- 机构
- 大学(40184)
- 学院(38887)
- 济(17401)
- 经济(17087)
- 研究(14852)
- 管理(14674)
- 理学(12461)
- 理学院(12316)
- 管理学(12113)
- 管理学院(12030)
- 中国(10803)
- 财(9384)
- 京(8425)
- 科学(7855)
- 财经(7089)
- 所(6982)
- 中心(6947)
- 经(6576)
- 研究所(6276)
- 经济学(5930)
- 江(5792)
- 农(5734)
- 范(5514)
- 师范(5480)
- 北京(5443)
- 经济学院(5402)
- 财经大学(5374)
- 院(5264)
- 业大(5127)
- 师范大学(4472)
共检索到623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钟士恩 钟静
起源于美国的国家公园、Disney主题乐园,英国的工业遗产旅游、田园城市,意大利的慢城运动等都具有理念和发展方式上的创新意义。虽然这些范例,其起源有着特定的地方标签,但对于相对类似的国家/地区而言,它们具有一定的世界推广意义。本文借鉴Livingstone"将进步置于地方"的观点1,阐释国家公园作为一种"发明物",抑或"进步"的"地方"意义。一、将国家公园的进步置于美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尧 朱永明
在2021年10月11—15日于中国昆明举行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15次会议(COP15)上,我国宣布正式设立大熊猫、三江源、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首批5个国家公园,保护面积达到了23万平方千米,涵盖了我国陆地区域30%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从2015年以来,我国陆续在全国10多个地区开展了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在管理体制机制、生态保护模式、社区融合发展等取得了积极成效。鉴于当前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目标任务已经完成,国家公园正式成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及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发展模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江南 臧振华 徐卫华 欧阳志云 赵娟娟
我国国家公园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广泛了解世界上其他国家公园的面积规模和特点,对今后的国家公园建设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以加拿大、俄罗斯、美国、巴西、南非、法国、日本、新西兰8个国家为例,对比分析国家公园的建设面积,进一步讨论以历史文化、珍稀物种、生态系统、自然景观为主要保护对象以及综合保护型国家公园的规模特点。统计了308个国家公园,其中2/3国家公园的面积在100~2 500 km~2,面积小于100 km~2的国家公园一般因特殊的历史文化价值、保护海岛海岸自然景观或分布狭窄的珍稀物种而设立,面积大于2 500 km~2的国家公园多是对热带雨林、荒漠、冰川苔原等生态系统或多种生态系统的综合保护。结合我国国家公园的定位和设立目标,建议综合保护型国家公园面积在500 km~2以上,以河湖湿地和海岛海岸生态系统或地质地貌景观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国家公园规模可稍小,但不宜低于100 km~2。随着今后国家公园建设的推进,应不断地反思和总结实践经验,探索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建设适宜面积。
关键词:
国家公园面积 保护对象 生物多样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沈国舫
当前,生态环境问题是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所关心的重大问题之一,而各种与生态文明建设有关活动的声音也在中国的社会生活中有重要位置。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深入中国人民的人心。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当代社会的突出亮点之一。一、生态文明理念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追溯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我认为有3个重要的源头。一个是我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江南 臧振华 徐卫华 欧阳志云 赵娟娟
我国国家公园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广泛了解世界上其他国家公园的面积规模和特点,对今后的国家公园建设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以加拿大、俄罗斯、美国、巴西、南非、法国、日本、新西兰8个国家为例,对比分析国家公园的建设面积,进一步讨论以历史文化、珍稀物种、生态系统、自然景观为主要保护对象以及综合保护型国家公园的规模特点。统计了308个国家公园,其中2/3国家公园的面积在100~2 500 km~2,面积小于100 km~2的国家公园一般因特殊的历史文化价值、保护海岛海岸自然景观或分布狭窄的珍稀物种而设立,面积大于2 500 km~2的国家公园多是对热带雨林、荒漠、冰川苔原等生态系统或多种生态系统的综合保护。结合我国国家公园的定位和设立目标,建议综合保护型国家公园面积在500 km~2以上,以河湖湿地和海岛海岸生态系统或地质地貌景观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国家公园规模可稍小,但不宜低于100 km~2。随着今后国家公园建设的推进,应不断地反思和总结实践经验,探索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建设适宜面积。
关键词:
国家公园面积 保护对象 生物多样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尧 朱永明
在2021年10月11—15日于中国昆明举行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15次会议(COP15)上,我国宣布正式设立大熊猫、三江源、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首批5个国家公园,保护面积达到了23万平方千米,涵盖了我国陆地区域30%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从2015年以来,我国陆续在全国10多个地区开展了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在管理体制机制、生态保护模式、社区融合发展等取得了积极成效。鉴于当前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目标任务已经完成,国家公园正式成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及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发展模式。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睿 曾瑜皙 钟林生
国际国家公园管理的成功之处在于:注重为社区居民生存发展预留空间、明确边界两侧发展强度、并承认社区主人身份、与社区达成管理契约。中国保护地社区管理普遍采取了异地搬迁、生态补偿、社区共管等措施。尽管中国保护地与国际国家公园社区管理措施方面存在较多相似之处,然而实施效果差异明显,原因在于:中国保护地并未从根本上将社区居民视为保护地的管理主体,或未严格履行社区管理契约。尽管中国保护地采取了类似的管理措施,如生态补偿、社区扶贫等,然而在践行一些关键性问题时仍然力度不足。因此,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应当明确社区管理的核心问题,落实国际成功经验,妥善处理好保护与发展关系,为其他保护地转型为国家公园提供参照样板。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鲁晶晶
新西兰国家公园法律体系由宪法性文件《怀唐伊条约》、议会立法行为产生的《保护法》《国家公园法》及其他相关法、保护部制定的总体政策、保护管理策略、管理规划以及毛利土地法院和怀唐伊法庭的判例组成。法律为国家公园的管理定下了一系列重要的原则与制度,如分区利用限制、特许经营制度、公众参与、当地土著毛利人的固有权利保护等等,可为我国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西兰 国家公园 立法 法律体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治彦
国家公园是指国家为了保护一个或多个典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而划定的特定自然区域,它具有自然或文化状况的天然原始性,资源的珍稀独特性、景观的观赏游憩性等基本特征。我国于2013年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2015年公布《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确立了三江源、东北虎豹栖息地、大熊猫栖息地等9个区域作为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地区。文章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地区的工作进展与计划进行了分析,并就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国家公园 建设 进展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向微
法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和完善的国家公园管理体系。因其具有传统文化与自然景观和谐统一的景观特色,所以与同为发达地区的北美国家所提倡的"荒野地"保护模式不一样。本文试图从关键性人物、代表性法律法规、"公园-空间"(Espace-parc)3个视角出发,探讨法国国家公园体系建构的起源,揭示法国国家公园的生物多样性和人文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法国 国家公园 建构 起源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睿 曾瑜皙 钟林生
国际国家公园管理的成功之处在于:注重为社区居民生存发展预留空间、明确边界两侧发展强度、并承认社区主人身份、与社区达成管理契约。中国保护地社区管理普遍采取了异地搬迁、生态补偿、社区共管等措施。尽管中国保护地与国际国家公园社区管理措施方面存在较多相似之处,然而实施效果差异明显,原因在于:中国保护地并未从根本上将社区居民视为保护地的管理主体,或未严格履行社区管理契约。尽管中国保护地采取了类似的管理措施,如生态补偿、社区扶贫等,然而在践行一些关键性问题时仍然力度不足。因此,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应当明确社区管理的核心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唐芳林
文章从国家公园的性质和整体功能发挥方面阐述了国家公园的公益性质和可持续发展目标,从使用者付费、碳足迹消除、可持续性、绩效等方面对国家公园适度收费进行了探析。提出了国家公园允许收费可能产生的问题以及规避对策。
关键词:
国家公园收费 使用者付费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海洲 吴志才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期在《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中指出,“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国家公园作为拥有最高自然资源价值和生态保护要求的重要区域,目前正面临着转型期社区生计与旅游活动之间的突出矛盾。这一矛盾不仅阻碍了生态社会系统福祉的有效转化与流动,也对自然保护地制度建设核心目标的实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芳林 王梦君 李云 张天星
自2013年中国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以来,我国国家公园试点有序开展,相关研究不断深入,取得了大量的成果。目前我国正在规划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标志着自然保护领域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对近年来国家公园的一些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结合国家公园在我国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综述,期望为我国国家公园及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国家公园 发展历程 自然保护地体系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承照 刘广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用制度保障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并把建立国家公园管理体制作为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国家政策的导向下,关于中国国家公园的建设和管理问题的研究成为热点,中国为什么要建设国家公园、哪些才是中国的国家公园、应该怎样建设国家公园等问题被提出并引起了激烈的讨论。从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背景来看,国家公园的设立并不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