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94)
- 2023(4766)
- 2022(4057)
- 2021(3796)
- 2020(3022)
- 2019(6893)
- 2018(6767)
- 2017(11142)
- 2016(6206)
- 2015(7060)
- 2014(6943)
- 2013(6135)
- 2012(5475)
- 2011(4720)
- 2010(5002)
- 2009(4227)
- 2008(3967)
- 2007(3833)
- 2006(3189)
- 2005(2649)
- 学科
- 业(22517)
- 管理(21277)
- 企(20495)
- 企业(20495)
- 技术(14144)
- 济(13908)
- 经济(13900)
- 教学(12060)
- 技术管理(11168)
- 理论(8888)
- 学法(7955)
- 教学法(7955)
- 教育(6858)
- 中国(6568)
- 学理(6051)
- 学理论(6051)
- 业经(5143)
- 农(4720)
- 方法(4717)
- 财(4007)
- 研究(3893)
- 划(3667)
- 数学(3468)
- 数学方法(3324)
- 农业(3309)
- 制(3300)
- 产业(3265)
- 策(3159)
- 银(3098)
- 银行(3088)
- 机构
- 学院(79597)
- 大学(75300)
- 管理(29507)
- 济(25776)
- 理学(25674)
- 理学院(25406)
- 经济(25067)
- 管理学(24841)
- 管理学院(24683)
- 研究(22516)
- 京(15062)
- 中国(14779)
- 技术(13967)
- 科学(13621)
- 江(13596)
- 范(13136)
- 师范(12946)
- 职业(12660)
- 财(11628)
- 教育(11277)
- 州(10774)
- 中心(10698)
- 所(10233)
- 业大(9984)
- 师范大学(9786)
- 北京(9488)
- 农(9416)
- 研究所(9288)
- 财经(9134)
- 技术学院(8945)
- 基金
- 项目(53724)
- 研究(45102)
- 科学(42468)
- 基金(34153)
- 家(29042)
- 国家(28707)
- 省(25711)
- 科学基金(25618)
- 社会(25445)
- 教育(25239)
- 社会科(24013)
- 社会科学(24010)
- 划(20250)
- 编号(19616)
- 创(18759)
- 基金项目(18560)
- 创新(16203)
- 成果(15945)
- 课题(15878)
- 自然(15710)
- 自然科(15459)
- 自然科学(15457)
- 自然科学基金(15227)
- 年(13753)
- 重点(12731)
- 规划(12545)
- 资助(12164)
- 项目编号(11934)
- 业(11858)
- 发(11585)
共检索到1219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常维亚 赵莉 朱郴韦 邢鹏
唤醒学生潜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创新能力培养的全员覆盖。将创新教学纳入"第一课堂",实现贯穿本科教育全程的系统培养。关注学生创新实践的过程体验,体现能力与素质培养的目标要求。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培养创新人才更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需要。高校加强创新环节的改革与建设,必须要实现培养理念、培养体系、评价方式、管理模式等全方位的革新和突破。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在长三角地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研讨会上表示,目前教育部正在制定本科专业内的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要求将纳入相关国家标准。林蕙青表示,在国家将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要求纳入国家教学质量标准的同时,各高校应认真组织修订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乔建永
培养创新人才是新时期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迫切要求,也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心所在。高校通过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不断融入创新教育理念,加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力度,已经取得了显著的人才培养效果。但随着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在本科教育教学中的比重不断加大,人才培养主要教学环节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各教学环节的结构优化和功能整合已势在必行。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在强化传统的"理论教学环节"和"实践教学环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管培俊
科学教育是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青少年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培养青少年科学素养,首先要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将科学精神深度纳入教师培养过程。这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对从根本上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改善和提高科学教育的质量水平、有效地整合加强科学教育师资力量、促进创新人才培养均具有重要意义。实施教师科学素质提升工程,要充分发挥师范教育工作母机的作用,加快推进一流水平综合性大学举办师范教育,加强科学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升科学教育教师的专业水平,实施面向全体教师的科学素养提升计划,鼓励一流科学家和一线科研团队参与科学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以科教融合方式创新科学教育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利用校外科技资源实施科学教育的能力,加强农村学校和农村社区科学普及师资力量,强化“将科学精神纳入教师培养过程”的指挥棒。
关键词:
科学精神 科学教育 教师培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屈波 刘拓
面对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战略目标,如何以教学管理创新促进教学改革,推进"质量工程"全面深入开展,调动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拉动教学质量的提高,已经成为高校面对的重要课题。从树立新的教育管理理念入手,积极创新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邓环
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基础工程的重要支撑。“自然辩证法概论”课以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目标,是高校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如何在“自然辩证法概论”课中深化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提升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研究生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剖析“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教学与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内在逻辑关系,有助于进一步明晰“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教学对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作用。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课程反思等教学全过程,营造拔尖创新人才成才成长氛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常维亚 赵莉 邢鹏 朱郴韦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推动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健全寓教于研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如何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创新模式,在教学环节中实现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目标,势必成为新一轮教学改革关注的重点。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在强化传统的"理论教学环节"和"实践教学环节"的同时,探索性地提出了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目标的"创新教学环节",为进一步完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炯天
人才是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核心要素。育人是大学的首要任务,要适应国家发展战略需要,大学必须转变观念、理清思路、创新模式、科学布局,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过程。转变观念,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目标。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来说,首先是受教育者,然后再变成教育者。要提升认识,从为国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炯天
人才是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核心要素。育人是大学的首要任务,要适应国家发展战略需要,大学必须转变观念、理清思路、创新模式、科学布局,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过程。转变观念,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目标。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来说,首先是受教育者,然后再变成教育者。要提升认识,从为国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爱华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我国未来10年要把全面提高质量作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最紧迫最核心的任务。高等音乐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担负着培养高级音乐专门人才的任务,还肩负着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提升人们精神文明水平和综合素质的重任。这就要求我国的高等音乐教育必须加快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培养更多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宣华 高策理 郭大勇
介绍了清华大学不断优化研究生培养过程,完善培养环节,改革和创新教学管理模式的主要做法:实施本研一体化教学管理;改进选课模式,满足学生选课意愿;提高教学管理与服务质量等。
关键词:
培养质量 管理模式 创新能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朝霞
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实现国家自主创新的关键。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使命,本科基础课教学在其中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加书
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观念;要加强实践教学和科技创新,为本科生构建创新学习的平台;推进专业交叉、主辅修、双学位等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培养和汇聚大师级的优秀人才,建立具有使命感、有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继续加强本科生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主动成才意识。
关键词:
本科生 创新能力 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
[期刊] 征信
[作者]
杨柳明
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巨灾保险因此引起广泛关注。从保险教学改革出发,将巨灾保险纳入我国保险相关课程的教学,不仅有必要而且有可能。当前,可借鉴国外巨灾保险的理论和实践操作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对巨灾保险进行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必要性和可行性、巨灾保险的教学内容、巨灾保险的教学方法、巨灾保险的教学组织形式与手段、巨灾保险纳入保险课程教学后的实践教学以及重点与难点等。
关键词:
巨灾保险 保险课程 教学改革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杨再明
以中国矿业大学"十一五"研究生教育发展与改革规划为基础,对重构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实践进行初步分析与探讨,在对潜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现代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趋势,提出了以学科专业集群为新的培养平台,全面深化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优化、科研基本素质养成、创新能力培养、综合能力测评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创新改革,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优秀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创新教育 培养方案 重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