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12)
- 2023(8853)
- 2022(7573)
- 2021(7144)
- 2020(6062)
- 2019(13340)
- 2018(13169)
- 2017(25380)
- 2016(14140)
- 2015(15925)
- 2014(16047)
- 2013(16220)
- 2012(14963)
- 2011(13228)
- 2010(13711)
- 2009(13192)
- 2008(13444)
- 2007(12366)
- 2006(11364)
- 2005(10452)
- 学科
- 济(56063)
- 经济(55959)
- 业(54530)
- 管理(46440)
- 农(46018)
- 企(33747)
- 企业(33747)
- 农业(30363)
- 财(29848)
- 制(20872)
- 业经(18603)
- 中国(17271)
- 方法(16695)
- 务(14519)
- 体(14499)
- 财务(14489)
- 财务管理(14436)
- 数学(14342)
- 财政(14209)
- 数学方法(14116)
- 企业财务(13700)
- 地方(13422)
- 银(11755)
- 银行(11745)
- 政(11529)
- 策(11453)
- 体制(11252)
- 行(11086)
- 度(10788)
- 制度(10784)
- 机构
- 学院(200421)
- 大学(195528)
- 济(86566)
- 经济(84700)
- 管理(75273)
- 研究(68769)
- 理学(63476)
- 理学院(62885)
- 管理学(61993)
- 管理学院(61649)
- 中国(57818)
- 财(50980)
- 农(50613)
- 京(40804)
- 科学(38928)
- 农业(38098)
- 所(35679)
- 财经(34880)
- 江(34276)
- 业大(33164)
- 中心(33007)
- 经(31241)
- 研究所(30812)
- 省(26513)
- 州(25824)
- 北京(25453)
- 经济学(25327)
- 财经大学(24716)
- 范(24281)
- 师范(24084)
- 基金
- 项目(122473)
- 科学(96300)
- 研究(95435)
- 基金(88034)
- 家(74987)
- 国家(74201)
- 科学基金(63608)
- 社会(61501)
- 社会科(57824)
- 社会科学(57809)
- 省(49426)
- 基金项目(46361)
- 教育(42243)
- 编号(40636)
- 划(39373)
- 自然(38057)
- 自然科(37110)
- 自然科学(37103)
- 自然科学基金(36421)
- 资助(35086)
- 成果(34271)
- 制(30443)
- 农(29279)
- 部(28201)
- 课题(27762)
- 重点(27357)
- 发(27019)
- 性(26675)
- 创(25534)
- 国家社会(25290)
- 期刊
- 济(111035)
- 经济(111035)
- 研究(66116)
- 农(55749)
- 中国(50399)
- 财(45267)
- 农业(37104)
- 学报(29149)
- 科学(26966)
- 融(26476)
- 金融(26476)
- 管理(25942)
- 大学(23867)
- 学学(22740)
- 业经(22571)
- 教育(20010)
- 财经(18091)
- 业(17222)
- 技术(16359)
- 问题(15791)
- 经(15400)
- 农村(14796)
- 村(14796)
- 经济研究(14555)
- 农业经济(14168)
- 版(12316)
- 世界(11863)
- 会计(11491)
- 经济问题(11090)
- 财会(10874)
共检索到3340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杨斌
“三农”问题是一个重大课题。杨斌教授在《将农民缴纳的“钱”还给农民——建立逐步解决“三农”问题的财政机制》中认为:农民负担的直接间接税费每年至少达到七千四百零六亿元,正是由于农民不能通过公共产品的方式获得其负担的绝大部分税费,财富主要通过间接税和“暗税”方式从农村净流出,才出现农民负担持续沉重的社会经济问题。当前的农村税费改革仅仅在农民直接负担的税费范围内做文章,没有触及数额更大的间接税费和“暗税”负担,并且忽略农业税高税负的本质,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负担过重问题。要解决农民负担问题,必须从我国城乡财政分配关系的深层次入手,建立对农村地区“四进一出”的财政机制 。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牛若峰
农民作为务农的社会群体,其生存与发展始终离不开土地,因此杜老(杜润生,2003)称土地问题是农民问题的永恒主题。土地制度问题贯穿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文礼 刘海兵
国内学界已有大量研究如何促使农民增收,但就如何建立促使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的定量分析却很少。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发现,20多年来影响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是CPI、政府对农支出以及农林牧渔从业人员,而理应构成农民收入重要影响因素的农产品价格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却不能成为增收的解释变量。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建立财政政策支持的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财政政策 农民增收 长效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邵自成
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的积极性,是当前农村工作的热门话题.这是多年存在的老问题,但老是得不到解决.农业问题,说到底是农民问题,是农民的权利与义务问题.农民负担过重,从实质上说,就是农民的利益受到了侵犯.侵犯了农民利益,理应受到查处,但凭什么查?谁去查?查了如何处理?回答这些问题看来容易,实际上并不这么简单.请看:农民讲:"年年查,年年算(编者注:指查了就算了,不能解决),年年查来年年犯,种田一年更比一年难."提起这些事,农民就伤心.国家农业部同志讲:"国务院授权农业部协调有关农村工作,由于没手段,很难把工作作好.如农民负担的管理,权在农业部,但由于政出多门,就很难管好.河南南阳行署专员毛兴中讲:"国家给农民的许多优惠政策被职能部门侵吞了,去年应该奖给南阳地区的8000吨柴油,至今没有兑现."山东聊城行署专员王曙光说:"去年应给棉农的奖售柴油,省里下了文件,给农民补了差价,由财政局、农机公司、棉麻公司各承担三分之一,可就是没一个部门照办."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志远 朱建文
农村的进步、农业的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农民的进步和发展 ,农民的进步和发展又取决于农民的教育 ,这是面向 2 1世纪我国成人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
关键词:
小康社会 “三农” 农民教育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温桂荣
2004-2007年,在政策的推动下,农民收入不断增加。但如何保证农民长期增收并缩小城乡差距,实现我国全民小康仍旧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本文从财政支农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农民增收难的财政原因,指出只有实行长短结合的财政政策,积极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财政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长期增收难的问题。
关键词:
农民增收 税收机制 财政支农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丹玉 崔建军
基于农业创新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视角,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2006—2020年省域财政金融支农对农民收入的作用机制,并构建空间杜宾模型考察财政金融支农、农业创新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对农民收入的空间效应。分析发现:财政金融支农对农民增收具有正向作用,但存在随区域和时间变化的异质性;农业创新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在财政金融支农与农民增收间存在中介效应;财政支农对农民增收发挥显著正向直接效应和总体效应,间接效应不显著,金融支农则具有显著正向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体效应;农业创新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在财政金融支农对农民增收作用中均存在显著正向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孙自铎
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是扩大就业,这是一个缺乏根据的悖论。我国社会结构变动滞后于经济结构变动,工业化中仍保留着庞大的农民群体,农民队伍未发生分化,此乃当前我国农民问题的症结所在。为此,必须尽快创新一种推动农民身份变革以逐步减少农民的新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扩大农产品的商品性需求乃至整个市场需求,进而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农民就业。
关键词:
农民问题 就业 社会结构 分化 身份转换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肖慧霞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在"三农"问题中,增加农民收入是第一位的问题。而近几年,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增加农民收入不仅关系到"三农"问题的解决,也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能否良好运行,因此,积极采取措施,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康贝贝 李桂红 胡晓旗
“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备受各界关注。“三农”问题的形成涉及诸多因素,其解决亦需采取各种措施,而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则是充分认识强化农民环境意识对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意义,制定并认真落实强化农民环境意识的相应对策。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雪梅
论文在分析我国农民消费现状以及当前影响农民消费需求增长主要因素的基础上,从保护农民土地权益、加大农村教育投入、规范农村市场秩序、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金融体制等方面入手,提出了新的形势下建立扩大农民消费需求长效机制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
农民消费 消费需求长效机制 城镇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安明友
本文认为当前农民贷款难是信贷市场基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信贷配给的结果,是市场规律的正常反应。提出以农民获得的财政补贴为担保建立农民基本信贷保障制度,并通过对财政直补用于担保的可行性、发放信用补贴的必要性以及制度运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系统分析,论证了以财政补贴担保建立农民基本信贷保障制度的可行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辛德树
近年来,我国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城乡差距越来越大,从收入水平来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1985年的1.6,倍扩大为1998年的2.5倍和2002年的3.1倍。从消费水平来看,2001年占全国人口62%的农村人口消费品零售额只占37%,而占人口38%的城镇居民却占据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艾 向自强 徐合帆 余家凤
文章基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同质性和异质性假设,利用2001—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面板数据模型从区域差异和省份差异角度,分别实证分析了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对东部、东北部、中部和西部的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程度并加以排序。结果表明:全国各区域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主要呈现挤入效应,但同期的挤出效应不明显;区域间各地区地方财政支农支出消费的挤入效应区域差异明显;区域内各省份财政支农支出消费的挤入挤出效应呈现省区差异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之慧 张云兰
财政"三农"方面支出规模逐年增加,覆盖范围不断扩大。近年来,农民在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均受益于财政支农政策的影响,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本文运用回归分析法分析了1991~2014年的数据,实证检验财政支农与广西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其研究结果表明财政给予农业的支持对农民的增收具有一定积极促进作用,受到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支农资金效益不高、农资价格不稳定和回收期较长等原因影响,广西实际的财政支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