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46)
2023(14190)
2022(11945)
2021(11448)
2020(9212)
2019(21415)
2018(21110)
2017(39538)
2016(22020)
2015(24831)
2014(24880)
2013(23897)
2012(21685)
2011(19508)
2010(19767)
2009(18049)
2008(16447)
2007(14386)
2006(12613)
2005(11076)
作者
(59404)
(48912)
(48393)
(46383)
(31050)
(23435)
(22244)
(19140)
(18870)
(17451)
(16861)
(16268)
(15414)
(15319)
(15112)
(14815)
(14736)
(14373)
(13959)
(13931)
(12130)
(12094)
(11701)
(11072)
(10968)
(10963)
(10873)
(10845)
(9708)
(9706)
学科
(74939)
经济(74864)
管理(58189)
(55890)
(47561)
企业(47561)
方法(34323)
中国(31607)
数学(29417)
数学方法(29063)
(26573)
金融(26571)
(24648)
银行(24611)
(23753)
教育(23438)
(21502)
(20934)
业经(18830)
(18384)
理论(17973)
(17795)
地方(17491)
(14885)
财务(14821)
财务管理(14800)
农业(14335)
企业财务(14118)
技术(13533)
(13390)
机构
大学(296545)
学院(292858)
管理(112837)
(107468)
经济(104633)
理学(98010)
研究(97919)
理学院(96867)
管理学(95178)
管理学院(94627)
中国(72459)
(64105)
科学(59397)
(50186)
(47708)
(47436)
师范(47115)
中心(45492)
研究所(43696)
(42799)
(41506)
北京(41354)
业大(41076)
财经(40773)
师范大学(38577)
教育(38503)
(37060)
(35745)
(35651)
技术(33974)
基金
项目(201571)
科学(159460)
研究(156251)
基金(142602)
(122222)
国家(121005)
科学基金(103945)
社会(95469)
社会科(90219)
社会科学(90196)
(80566)
教育(77624)
基金项目(75609)
(68925)
编号(66869)
自然(65563)
自然科(63976)
自然科学(63962)
自然科学基金(62784)
资助(57706)
成果(56365)
课题(48340)
重点(46166)
(45398)
(44342)
(42748)
项目编号(41623)
(39830)
教育部(39794)
创新(39409)
期刊
(115364)
经济(115364)
研究(94517)
中国(63815)
教育(63215)
学报(43013)
科学(39543)
管理(39008)
(37561)
(37173)
(35861)
金融(35861)
大学(33827)
学学(30389)
技术(27974)
农业(25980)
财经(19223)
业经(19111)
经济研究(17871)
(16257)
图书(15829)
职业(15801)
理论(14882)
问题(14100)
实践(13905)
(13905)
科技(13415)
(12964)
(12864)
论坛(12864)
共检索到4336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梅震宇   谢呈阳  
将党史国史融入研究生教育包含了“融史于教”“融史于学”及“融史于研”三方面内涵。将党史国史融入研究生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亦是研究生厚植爱党爱国情怀、坚定科研信念与坚持守正创新的需要。以东南大学的实践为例,介绍了学校从育人队伍建设、研究生思政课堂、科研活动和日常生活这四条路径将党史国史融入研究生教育的具体做法,为实现研究生对党史国史的全面认知、领悟与传承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永芹  李彦群  
高校加强党史国史教育,对引导青年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将党史国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强化项目式学习的过程管理、推进红色文化的深入研讨、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拓展党史国史传播平台。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毓圭  
把党史教育融入研究生课程,是坚持研究生教育正确政治方向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现实需要。作为兼职导师,我谈几点体会。第一,党史是培养新人最好的教材。教育就是教书育人,就是培养有理想信念、坚定意志、高尚情操,热爱并且愿意投身人类进步事业的新人。党史是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不懈奋斗的历史,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翔宇  
党史学习教育融入第二课堂,既实现了党史学习教育思想育人,又实现了高校第二课堂实践育人,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重要保障。高校要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鼓励大学生将自我成长的“小目标”融入党和国家发展事业的“大蓝图”,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安萍  陈若愚  胡秀英  
阐述了工程论理教育及其时代性,回顾了我国工程硕士研究生工程伦理教育的开展情况,认为将工程伦理教育融入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存在着三个方面的价值:为工程硕士研究生养成工程伦理道德提供平台、为其全面发展提供精神滋养、为其道德品质培养提供精神指引。指出具体的融入路径包括:制定工程伦理规范、优化工程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充分依托专业课程教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四个方面。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敏  
党的历史见证了我党和人民群众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奋斗精神。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融入党史教育,既丰富了思政教育的内容,也创新了思政教育的方法。随着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党史教育也增添了新的内涵,在积极与高校思政教学相结合这一环节中焕发出了新的活力。因此,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党史教育与高校思政教学融合起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其瑞  古丽巴奴木·吾买尔江  
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维护边疆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要支撑。培育和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法治意识,需要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法治观和人生观,正确把握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民族意识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互关系和时代内涵。少数民族大学生法治教育要坚持爱国主义教育与法治教育的创新融合。把爱国主义价值观教育融入少数民族大学生法治教育,成为新时代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通过建设爱国主义价值观教育基地、精品法治教育教材课程和校园法治文化阵地,创建"网、端、微"法治教育平台等方式,凝聚爱国力量,滋养爱国精神,厚植爱国情怀,使少数民族大学生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定捍卫者。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金堃  
高校党史教育管理工作是提升学生思想教育及管理成效的重要一环,红色文化资源是党史学习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和发展动力的重要支持。在推进高校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管理作用和价值,采用多种多样的教育管理方式来提高学生管理实效,提高学生自主自觉参与校园管理的积极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九如  陈俊  
新时代背景下,将五四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并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具有现实的必要性与紧迫性。要通过新的教育途径,尝试使用不同方法将五四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周璇  
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涵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和物质财富,而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践教学部分则是思政理论课教学的延伸与拓展,二者的深度融合有利于更充分地发挥红色文化的激励和引领作用,培养高校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文章分析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实践课的路径,以便更好地通过思政实践课这一关键课程贯彻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静  张玲玲  
分析了将思维训练融入研究生信息素质教学的必要性,对在研究生信息素质教学中开展思维训练的内容、方法和途径进行了阐述,归纳出研究生信息素质教学思维训练的特点。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侯士兵  沈延兵  沈燕明  
针对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普遍存在就业引导教育缺失等问题,认为将就业引导教育融入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需要坚持理想信念导向,推进全员育人,创新科学的就业引导理念;需要坚持全程育人导向,覆盖课堂内外,构建新型的就业引导体系;需要坚持实践育人导向,强化责任培养,打造丰富的职业实践体系;需要坚持协同育人导向,加强校企合作,构筑优质的就业服务体系。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王瑞荣  
为满足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研究如何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之中。分析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的当代价值,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提出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的现实路径:重塑社会价值导向、企业主导现代师徒制、重拾工匠精神的学校培养、打造专兼结合的名师名匠团队、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打造匠心品质。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秦春生  赵守月  高夯  
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我国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内容,研究生教育的信息化转型已经成为助力其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以公费师范生教育硕士培养为例,对信息技术与研究生教育深度融合的背景、内涵本质与实践路径进行了研究,介绍了东北师范大学的实践及取得的成效,以期对我国构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生培养新模式有所启发。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邓环  
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基础工程的重要支撑。“自然辩证法概论”课以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目标,是高校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如何在“自然辩证法概论”课中深化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提升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研究生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剖析“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教学与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内在逻辑关系,有助于进一步明晰“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教学对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作用。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课程反思等教学全过程,营造拔尖创新人才成才成长氛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