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46)
- 2023(9579)
- 2022(8652)
- 2021(8258)
- 2020(6869)
- 2019(16232)
- 2018(16087)
- 2017(31118)
- 2016(16959)
- 2015(18930)
- 2014(18933)
- 2013(18803)
- 2012(17202)
- 2011(15315)
- 2010(15069)
- 2009(13607)
- 2008(13130)
- 2007(11221)
- 2006(9616)
- 2005(8074)
- 学科
- 济(65237)
- 经济(65163)
- 管理(48380)
- 业(46450)
- 企(38568)
- 企业(38568)
- 方法(31795)
- 数学(27624)
- 数学方法(27289)
- 农(17611)
- 财(16161)
- 中国(15770)
- 地方(15400)
- 学(15371)
- 业经(14345)
- 农业(12272)
- 贸(10991)
- 理论(10987)
- 贸易(10986)
- 务(10924)
- 和(10884)
- 财务(10863)
- 财务管理(10847)
- 环境(10652)
- 易(10618)
- 技术(10549)
- 企业财务(10320)
- 制(10159)
- 划(9289)
- 教育(9139)
- 机构
- 大学(236485)
- 学院(234546)
- 管理(96948)
- 济(87579)
- 经济(85554)
- 理学(84963)
- 理学院(84005)
- 管理学(82513)
- 管理学院(82113)
- 研究(77274)
- 中国(55368)
- 科学(51005)
- 京(50979)
- 财(39099)
- 所(39031)
- 业大(37927)
- 农(37498)
- 研究所(36020)
- 中心(34573)
- 江(32406)
- 北京(32309)
- 财经(32162)
- 范(31560)
- 师范(31288)
- 经(29295)
- 农业(29289)
- 院(29023)
- 州(27146)
- 师范大学(25431)
- 经济学(24921)
- 基金
- 项目(170436)
- 科学(132910)
- 研究(123344)
- 基金(122902)
- 家(108154)
- 国家(107287)
- 科学基金(91499)
- 社会(75149)
- 社会科(71055)
- 社会科学(71036)
- 基金项目(66742)
- 省(66196)
- 自然(61589)
- 自然科(60105)
- 自然科学(60092)
- 自然科学基金(59003)
- 划(56254)
- 教育(56043)
- 编号(50774)
- 资助(50310)
- 成果(40553)
- 重点(37776)
- 部(36893)
- 发(35743)
- 创(35177)
- 课题(34473)
- 科研(33122)
- 创新(32742)
- 项目编号(31533)
- 教育部(31415)
共检索到3269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鹏 王新杰 许昊
采用福建省将乐国有林场979组马尾松调查数据,利用R-软件的nls-模块对24种常见树高曲线拟合,并选取精度最高的作为基础模型,通过对基础模型添加变量改进模型,并用调整决定系数adj-R2、误差Bias、均方根误差RMSE对模型精度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模型-13在添加了林分优势木高(Ht)、林分平均胸径(D)、地径(Dd)、林分平均树高(H)、林分每公顷断面积(SBA)林分变量之后,Bias、RMSE减小,adj-R2明显增大,因此,标准树高曲线H=1.3+(a1+a1Ht+a2SBA)+(b+b1 D+b2Dd)/D+(c+c1SBA)能较好地模拟当地马尾松的树高与胸径的关系。
关键词:
马尾松 标准树高曲线 将乐国有林场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丁贵杰
为准确预测林分各径阶高,用试验林和固定样地资料,分析了树高曲线与林龄、立地和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树高曲线随林龄、立地指数的增大,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而与林分密度无关。分析了国内外树高曲线模型研究状况,针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采用再次参数化方法,把立地指数、林龄引入树高曲线模型,创建13个新模型。用200块标准地树高曲线资料,采用迭代法分别进行了拟合。经比较,选出有生物学意义扩展后Richards函数,建立了贵州省马尾松人工林标准树高曲线模型(以林龄、立地指数和胸径为自变量)。经检验,所建树高曲线预测方程可在研究区内应用
关键词:
马尾松 人工林 树高曲线 数学模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丽聪 邓华锋 黄国胜 程志楚
【目的】选择7种模型拟合同一立地条件下马尾松和杉木人工林与天然林的树高生长曲线,并从中选出最优模型,为福建省马尾松和杉木人工林与天然林的合理经营奠定基础。【方法】基于福建省第7次森林资源一类清查数据,以同一立地条件下639株(人工林326株、天然林313株)马尾松标准木及687株(人工林498株、天然林189株)杉木标准木为研究对象,利用二次项方程、幂函数方程、对数方程、S曲线方程4种经验方程及Richards模型、Logistic模型、单分子式模型3种理论方程,拟合马尾松人工林和天然林、杉木人工林和天然林4种林分类型的树高曲线,并以调整决定系数、均方根误差、总相对误差和预估精度为评价指标,选...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童 孙玉军 乔晶晶
【目的】研究福建将乐地区马尾松年轮宽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为本地区的树木年轮生态学研究提供参考,为当地马尾松的生产、农林业的发展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以福建将乐林场采集的80根马尾松树芯为对象,运用ARSTAN程序建立差值年表和标准年表,通过相关函数、响应函数、单年分析等方法研究马尾松径向生长对气候因子变化的响应,并采用响应面函数建立树木径向生长-气候因子关系模型。【结果】马尾松年轮宽度序列对气候变化相当敏感,上一年5月到当年12月的月降水量和月平均气温的响应函数模型可解释年轮宽度变化的57.43%;温度对马尾松径向生长的影响存在一定"滞后性",上一年6月平均气温促进马尾松径向生长;月降水量和月极端最低气温是马尾松抽梢期生长的气候限制因素,当年抽梢期的降水和极端最低气温对马尾松年轮宽度有显著的正效应,其中当年3月份的降水和极端最低气温对马尾松年轮宽度的作用尤为显著;月极端最高气温是马尾松伏旱期径向生长的气候限制因素,其中8月份的气温对马尾松年轮宽度表现出显著的负效应。【结论】该研究地区马尾松生长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马尾松年轮宽度序列对气候变化相当敏感。建立的马尾松径向生长-气候因子关系模型R2为51.2%,进一步验证了当年的逐月气候因子对马尾松径向生长的影响,该模型可较好地模拟马尾松树木径向生长对气候的响应。
关键词:
马尾松 年轮宽度 径向生长 气候响应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杰
【目的】研究栲树树高曲线模型,为编制福建省将乐地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经营数表、指导当地森林经营提供依据。【方法】以将乐地区常绿阔叶林中的栲树为研究对象,以17个栲树林样地中427株栲树胸径、树高实测数据为建模数据,通过分析坡度、坡向和坡位3个地形因子与树高生长之间的相关关系,以Richards方程为基本方程,分别构建基于树高分级和地形分级的栲树树高曲线模型,并与经典树高曲线模型进行精度对比。【结果】基于树高分级的栲树树高曲线模型的决定系数(R~2)最大,为0.630;均方根误差(RMSE)最小,为2.283,表明模型拟合精度较高。基于地形分级的栲树树高曲线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平均相对误差(MRE)分别为1.707和0.163,均为最小,表明该模型预估精度最高。【结论】结合将乐地区实际情况,基于地形分级的树高曲线模型能较为精确地预估栲树树高。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何玉友 秦国峰 高爱新 王舟莲
通过对成熟花粉扫描电镜观察,探明了马尾松等12个松属树种(含3个变种)花粉的基本形态特征,各树种花粉由本体与气囊组成的轮廓形态基本一致,是属于具气囊的"松型"花粉类型。各松种花粉气囊具网纹,本体帽壁外表具有形态各异的雕纹。花粉粒大小存在差异,各树种花粉粒全长平均大的达54.3μm,小的为41.5μm;单粒花粉全长最大为67μm,最小为35μm。花粉粒大小与雕纹形态性状较稳定,可以用于各松种之间鉴别不同花粉的主要依据。
关键词:
马尾松 松属树种 花粉形态 扫描电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魏晓慧 孙玉军 黄冬辉
【目的】精确量化马尾松树冠因子,为进一步制订马尾松人工林经营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福建省将乐县国有林场设置27块马尾松人工林标准地,调查相关指标,利用SPSS 20.0软件分析标准去叶枝鲜质量与标准枝的叶鲜质量,树冠轮廓与胸径,材积与冠幅间的相互关系,并构建相应的回归方程。【结果】马尾松人工林以轮生枝数为6的枝条出现的频率最大,轮生枝数为3~8的枝条数量占轮生枝总数的84.946%,其分布近似正态。针对标准去叶枝鲜质量与标准枝的叶鲜质量构建了指数函数,二者呈正相关关系,决定系数为0.901。利用胸径、冠幅和冠长3个林木因子构建了树冠轮廓模型,树冠轮廓随着胸径的增大而增大,在95%置信区间...
关键词:
马尾松人工林 树冠 冠幅 冠长 标准枝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谢维斌 赵杨 王琼 莫周卫 广春勇
采用5株优势木对比法,在贵州省2个县的马尾松天然林中,共初选出马尾松优树20株,优势木100株。经统计分析,确定贵州省马尾松天然林中的优树初选标准为:优树胸径≥5株优势木平均胸径的111%,综纤维含量不低于优势木均值,1%NaOH抽提物含量不高于均值。以树皮指数、冠高比、结实指数等性状作为优树形质指标,结合生长性状和材性性状,制定了综合评分标准,以综合得分不低于60分为贵州省马尾松纸浆材优树选择标准。对初选的20株优树进行综合评定,从而决选出马尾松优树11株,入选率为55%,入选优树材积较对照平均提高了62%,材性有所改良,这11株优树可用于贵州马尾松纸浆材专性种子园营建。
关键词:
马尾松 纸浆材 优树 选择标准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喻方圆 陈幼生 肖石海 周建铭
1992~1994年在福建省清流县灵地马尾松母树林中研究了预测球果和种子产量的可见半面树冠法、信息段法和球果切开法。结果表明,上述方法均能较好地预测马尾松母树林的球果和种子产量,且操作简便、精度高。但由于本文调查对象为结实初期的母树,还需要在推广应用中对拟合方程进一步验证和补充。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程希平 王妍方 杨晓军 胡晓
干形生长模式的研究对于把握树木的生态特性、估算树木生物量、构建树木形态结构模型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采用每木调查法的基础上,研究了牯牛降自然保护区马尾松幼树的树高生长、地径生长、侧枝长度与相对光照强度等指标。结果表明:当光照环境较好且初始树高较高时树高生长较快,而当处于较弱的光照强度环境,马尾松幼树相对于地径生长会优先促使树高生长,从而其干形变得更细长,依靠光照强度树木生长与干形的变化较大,且在相对光照强度达40%以上时存活率较高。因此,可推测马尾松幼树具有典型的先锋树种的特性,且光照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干形生长模式。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谌红辉 温恒辉
通过对马尾松母树林7a的观测资料分析表明:(1)马尾松花期为10~15d,雌雄球花的散粉期与受粉期大致同步;(2)球果及种子产量与雌球花数正相关,与雄球花数相关性不显著;(3)建立母树林可从幼林期开始疏伐,7年生时密度每公顷保留330株左右为宜;(4)7年生时开花结实株率达80%以上,母树结果较多的部位为中下冠层的东南方向,占60%以上,10年生母树林每公顷可产种6.7kg。
关键词:
马尾松,母树林,密度,花期,结实量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可欣 刘宪钊 国红 刘丹 雷渊才
[目的 ]通过构建与年龄无关的理论生长方程,用于预测在年龄未知或不是有效影响因子时的马尾松人工林优势高。[方法 ]基于常用的Hossfeld IV、Lundqvist-Kolf、Richards、Schumacher等4个理论生长方程,推导其不含年龄因子的差分形式,构建与地位指数相关的可变参数、与年龄无关的马尾松优势高模型。[结果 ]在4种基础理论生长模型中,以Richards模型建立的与年龄有关的马尾松人工林优势高生长模型效果最优。与年龄无关模型的拟合精度均高于与年龄有关模型的拟合精度,Richards模型和Korf模型差分形式建立的与年龄无关的马尾松人工林优势高生长模型效果最优。在引入地位指数时,Hossfeld模型的拟合精度提高效果最明显,且以设定k为可变参数时,建立与年龄无关的马尾松人工林优势高生长模型效果最优。[结论 ]在异龄林或年龄难以获得时,与年龄无关的理论生长模型能够预测优势高的生长,将地位指数与可变参数建立函数关系代入模型拟合后,模型精度提高,可以更好地应用于预测林分生长。
关键词:
差分方程 年龄无关方法 生长模型 优势高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志春 吴吉富 兰永兆 戴德升
利用 5个马尾松优良种源 ,在肥力较低的缺磷立地上布设种源与磷肥互作试验林 ,研究优良种源对不同磷投入水平的树高生长反应。结果显示 :5个优良种源对磷肥量的反应式样差异很大 ,有的种源对磷投入非常敏感 ,有的不敏感。不同种源对磷肥量的反应以及磷的时效性也很不相同。依据各种源对磷投入的不同反应初步制定了相应的幼林施肥原则。研究发现树高生长在种源间的遗传差异与磷环境有关 ,适当施以磷肥就可显著提高马尾松种源试验效果。与种源效应和磷肥效应相比 ,虽然种源与磷肥互作效应较小 ,但不能忽略它的存在
关键词:
马尾松 种源 磷投入水平 树高生长反应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江年 周健生 史德山
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Walker)]是我国南方林区一种重要的森林害虫,全国年发生面积近333.3万hm~2,每年造成经济损失约4.5亿元,其危害性早已引起国家领导和各级科研部门的重视。对马尾松毛虫的研究早在50年代就已开始,其中包括彭建文先生的人工生命表的研究;李天生先生的空间分布型和抽样方法的研究;薛贤清先生的预测预
关键词:
马尾松毛虫 种群动态 生命表 综合管理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戴冬 彭楚才 黄鑫 郑夔荣 滕明君 周志翔 孙林山 刘小宇
[目的]以鄂中地区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马尾松人工林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的变化、演替趋势以及天然更新展开研究,为马尾松人工林的近自然经营提供依据。[方法]对研究区不同林龄(9 a、18 a、28 a和48 a)和不同林分密度(1 088■2 644株·hm~(-2))的马尾松人工林样地林下植物进行调查,并测量林内透光率,分析了乔木树种的演替趋势和多样性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马尾松人工林中的主要演替树种为樟树、冬青、杉木、苦楝和短柄枹栎5种。马尾松人工林的主林层与演替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随龄级组增加表现为逐渐上升趋势。林内透光率对更新层(P<0.01)和演替层(P<0.05)的多样性均有显著的影响,在本研究的密度范围内,林分密度与乔木树种的幼树幼苗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更新层密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鄂中地区马尾松人工林群落的顶级群落为冬青+樟树+短柄枹栎混交林。研究区的人工林总体更新能力偏弱,在天然更新弱的区域可以采取补植阔叶树种幼树等方式来进行人工辅助更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