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17)
- 2023(7556)
- 2022(6304)
- 2021(5939)
- 2020(4888)
- 2019(11028)
- 2018(10375)
- 2017(19773)
- 2016(10340)
- 2015(12164)
- 2014(11837)
- 2013(11351)
- 2012(10648)
- 2011(9340)
- 2010(9734)
- 2009(9159)
- 2008(8135)
- 2007(7413)
- 2006(6522)
- 2005(6084)
- 学科
- 济(35781)
- 经济(35747)
- 融(25392)
- 金融(25388)
- 业(24550)
- 管理(24062)
- 银(22485)
- 银行(22484)
- 行(21926)
- 企(21472)
- 企业(21472)
- 中国(19572)
- 地方(12815)
- 理论(11997)
- 方法(11614)
- 制(11309)
- 财(11107)
- 中国金融(10950)
- 农(10632)
- 业经(10469)
- 教学(10126)
- 数学(8611)
- 数学方法(8412)
- 教育(8289)
- 学(8053)
- 务(7658)
- 财务(7635)
- 财务管理(7620)
- 农业(7598)
- 体(7474)
- 机构
- 学院(138859)
- 大学(138606)
- 济(50875)
- 经济(49441)
- 管理(44715)
- 研究(43843)
- 中国(40454)
- 理学(36946)
- 理学院(36382)
- 管理学(35599)
- 管理学院(35306)
- 京(29300)
- 财(27196)
- 科学(25417)
- 范(24082)
- 师范(23841)
- 中心(23098)
- 江(22807)
- 财经(21143)
- 所(20901)
- 州(19735)
- 师范大学(19177)
- 经(18911)
- 研究所(18596)
- 北京(18576)
- 农(17548)
- 银(17543)
- 银行(16948)
- 经济学(16626)
- 融(16364)
- 基金
- 项目(84464)
- 研究(69206)
- 科学(64777)
- 基金(57153)
- 家(47450)
- 国家(46892)
- 社会(41929)
- 科学基金(40275)
- 社会科(39592)
- 社会科学(39581)
- 省(34938)
- 教育(33177)
- 编号(30794)
- 基金项目(30333)
- 划(28252)
- 成果(27226)
- 自然(22923)
- 自然科(22376)
- 自然科学(22373)
- 资助(22299)
- 课题(22039)
- 自然科学基金(21952)
- 年(19715)
- 重点(19226)
- 项目编号(19016)
- 发(18914)
- 性(18462)
- 创(17983)
- 部(17867)
- 规划(17273)
共检索到2317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张海蕴
<正>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主编《文言文教学教什么》一书认为,文言文多层面地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比如文言文记载着典章制度、天文地理、民俗风情等具体文化内容,传达了中国古代仁人贤士的情意与思想,体现了传统思维方式。《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把“文化传承与理解”列为语文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并在“课程目标”中强调:“通过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田军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思政课教学,有助于增强思政课的趣味性、有效性,增强中职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爱国意识,使中职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更好地为新时代培养社会所需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通过调研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中职思政课存在的问题及融合的必要性、可行性,提出在理念上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坚持与德育有机结合;在实践做法上,通过融入式教学更好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入课程、教学和校园文化,为中职思政课有效教学探索了一条新路。
关键词:
传统文化 融入 思政课 中职教育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付婉莹
思政课程作为当下高校教育阶段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样也是弘扬传统文化最好的媒介,正如《思政课教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及应用》一书所写的那样,两者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该书共分为三大部分,书中第一部分主要讲述了在当下时代中,传统文化的存在价值及意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罗玲
跨文化交际中表现出来的"中国文化失语症",背后的根本原因,是交际者对中国文化内容的陌生。通过大学阶段的英语课程加强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证明是一条有效路径。我们要通过充分利用、挖掘现行教材,在大学外语教学中下足渗透中华优秀文化教育功夫。通过大学阶段的英语课程加强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证明是一条有效路径。语言和文化的不可分割性决定了语言学习中文化不可缺位,大学阶段英语跨文化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本土文化的重要地位,而当前对外文化交流和外语学习者中存在的"中国文化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徐荣丽
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语境冲突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是增强民族文化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前提,也是提升在校大学生阅读体验的迫切需要。文章以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互动和融合为切入点,从"适应时代要求、提供精神支撑、积极推陈出新、助力民族复兴"等逻辑路线出发,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双重实践向度。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洪军
高校思政课教育的重要使命与传统文化独特的教化功能具有高度契合性,将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融入到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中,能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而当前国际形势、思政课改革、大学生心理健康需求都决定思政课引入传统文化的必要。传统文化融入地方高校思政课中,绥化学院在教学路径探索上坚持做到五个结合,着重处理好四个关系,以保证优秀传统文化能有效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
地方高校 传统文化 大学生 思政课 教学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李阳
在语文试题中,文言文阅读是一个可以在平时教学中突破且在考场上发挥稳定的题型。近几年,高考文言文阅读题型在不断变化,高中语文教师因此面临这样的问题:怎样调整日常文言文教学侧重点来应对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题型的变化?一、高考文言文试题题型分析——以20142016全国新课标卷为例高考语文全国卷2014年以前的高考文言文题型比较稳定,分别为客观题和主观题。客观题为三个选择题,内容为:文言实词、文言虚词、人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徐骥
《谏太宗十思疏》(以下简称《谏》)是魏征的名篇,历来作为教材篇目,广受赞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颁布之后,教育部组织编写了高中语文教材。这篇奏疏见录于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八单元,对应的单元任务是"倾听理性的声音"。《谏》先论治国之理,再谈具体措施,是典型的理性思维,这基本已经成为共识。然而在严谨的理性之中却有一个让人不舒服的"小疙瘩":文章快结束时,来一句"总此十思,宏兹九德",
关键词:
《谏太宗十思疏》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初益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多年的发展,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教育价值,它是彰显民族精神的一面旗帜,更是引领中华儿女不懈奋斗的精神力量。文章分析了阻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因素,指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路径,认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不仅可以打开思政教育的新思路,还可以充实思政教育内容、创新思政教育途径,对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思政教育 文化自信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赵惠洁 张行 谷娜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图书馆的基本职能,在增强文化自信、提升道德境界、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图书馆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阅读推广中存在着推广主体单一、推广场景单调、推广内容分散等问题。基于此,应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阅读推广的一体化模式,通过整合优化资源,多元主体参与、跨部门协作,重视体验、增进互动,融合多种媒体、加大宣传力度等措施,以更好地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阅读推广。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赵惠洁 张行 谷娜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图书馆的基本职能,在增强文化自信、提升道德境界、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图书馆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阅读推广中存在着推广主体单一、推广场景单调、推广内容分散等问题。基于此,应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阅读推广的一体化模式,通过整合优化资源,多元主体参与、跨部门协作,重视体验、增进互动,融合多种媒体、加大宣传力度等措施,以更好地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阅读推广。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倩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金融基础》课程教学,是高职院校培养德才兼备金融人才的必要举措,也是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金融学科领域的传承与创新的现实需求。文章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金融基础》进行多方位的整体设计,进而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评价三方面提出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金融基础》教学的实践路径。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陈亚萍 付茁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民族地区小学数学教学,不仅是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有效建构学生数学概念的诉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民族地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具有多重价值:一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二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需要;三是加强文化自信的需要;四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需要,使之达到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民族地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途径是:在掌握数学知识与能力的过程中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在探索数学过程与方法中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在感悟数学情感体验与塑造价值观的过程中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温雪秋
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融入当代思想道德与法治的课堂,让正处于人生价值观树立关键节点的青少年们沐浴在优秀文化阳光的照耀之下,是民族文化永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源泉。当前,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某些特质完美契合了现代思想道德政治与法治课堂的要求。唯有以核心价值观作为课堂建构的重要价值引领,以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文化根基,才能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芮梦霞 李月琴
实现“育心”与“育德”相结合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回应,是实现从心理健康教育到心理育人理念转向的本质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凸显中国人优秀的心理品质,含有诸多关于身心健康、品德修为的理念,蕴含丰富的“育心”“育德”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心理育人工作具备可行性支撑,具有研究价值。在对心理育人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契合点的阐释过程中,提出通过找准心育范畴、提升教师传统文化素养、融入心理课教学、融入实践服务、融入文化建设、探索心理干预模式的文化适用性、打造育心育人品牌等举措,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地融入与运用于高校心理育人工作。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 心理育人 融入 运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