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89)
2023(12008)
2022(10718)
2021(10094)
2020(8570)
2019(19507)
2018(19522)
2017(37379)
2016(20758)
2015(23311)
2014(23442)
2013(23193)
2012(21108)
2011(19032)
2010(18980)
2009(17507)
2008(17231)
2007(14986)
2006(13077)
2005(11716)
作者
(61361)
(50837)
(50605)
(48240)
(32575)
(24615)
(22895)
(19931)
(19412)
(18349)
(17421)
(17184)
(16278)
(16144)
(15923)
(15564)
(15340)
(15086)
(14643)
(14553)
(12780)
(12632)
(12311)
(11522)
(11459)
(11379)
(11345)
(11217)
(10400)
(10031)
学科
(77155)
经济(77036)
管理(63890)
(57709)
(49885)
企业(49885)
方法(35200)
数学(30096)
数学方法(29704)
(22952)
(20023)
中国(19724)
(19016)
(18717)
业经(18090)
地方(14756)
(14601)
财务(14532)
财务管理(14502)
企业财务(13777)
理论(13638)
(13089)
贸易(13081)
(13047)
(13040)
农业(12977)
环境(12910)
技术(12741)
(12668)
银行(12612)
机构
大学(295017)
学院(291728)
管理(115076)
(110469)
经济(107851)
理学(99740)
研究(99126)
理学院(98584)
管理学(96803)
管理学院(96275)
中国(71969)
科学(63658)
(63523)
(53843)
(51001)
(50306)
业大(46847)
研究所(46497)
中心(43862)
(43050)
财经(42471)
北京(40155)
农业(39441)
(38446)
(37568)
师范(37160)
(36278)
(34678)
经济学(32472)
财经大学(31573)
基金
项目(203107)
科学(158239)
基金(146648)
研究(146312)
(128893)
国家(127856)
科学基金(108910)
社会(90000)
社会科(85122)
社会科学(85101)
(79998)
基金项目(78349)
自然(72549)
自然科(70806)
自然科学(70784)
自然科学基金(69493)
(67303)
教育(66866)
资助(60462)
编号(59321)
成果(49024)
重点(45391)
(44368)
(42280)
(42148)
课题(41308)
创新(39514)
科研(39231)
(39051)
教育部(37683)
期刊
(122075)
经济(122075)
研究(86142)
中国(56704)
学报(51862)
科学(45985)
(45882)
管理(43101)
(41864)
大学(38788)
学学(36634)
教育(32784)
农业(31538)
技术(24483)
(23981)
金融(23981)
财经(20768)
业经(19324)
经济研究(18443)
(17513)
(15837)
问题(15661)
科技(15260)
图书(15248)
理论(15102)
(14537)
实践(13935)
(13935)
业大(13878)
技术经济(13192)
共检索到4264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冉隆贤  向妙莲  李正楠  姬惜珠  
以对桉树青枯病有防治效果的荧光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WCS417r为对照,用水杨酸和产生PCA抗生素(phenazine-1-carboxylic acid)的荧光假单胞杆菌(P.fluorescens)2-79进行了桉树青枯病防治试验,并在此基础上,将水杨酸与2-79、WCS417r分别组合,将诱导抗病性和抗生作用结合起来共同控制桉树青枯病的发生.盆栽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菌液蘸根的方法,2-79和WCS417r分别比对照的发病率降低18.4%和33.8%,差异显著(α=0.05).在组合防病试验中,经水杨酸、2-79、WCS417r分别处理后的桉树苗发病率...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弓明钦  陈羽  王凤珍  
AM菌对桉树幼苗接种可提高对青枯病的抗性。在有AM菌存在的情况下,桉树幼苗不发病或发病较轻。对两种桉树幼苗进行青枯病菌的人工接种结果表明:菌根苗比无菌根苗的发病率降低10%~40%,而幼树的高生长可增加12%~39%;AM菌对青枯病的防治效果优于外生菌根(即ECM)的效果,其中以AM6008和AM9004菌株的效果最好,而AM3006的效果较差;大田试验结果表明,经AM菌根化的幼苗对青枯病的抗病作用较强,发病率可下降10 0%~17 5%。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匡传富  罗宽  
为探讨烟草品种对青枯病的抗病性及抗性机制 ,为烟草的抗病育种提供抗源和鉴定方法 ,室内鉴定了 5 4个烟草品种对青枯病的抗性 ,发现不同品种间抗性有明显差异 ,抗病品种有 T144 8A,贵烟 ,CV 91,大晒烟 ,香烟 ,K32 6等 6个 ,中抗品种有大幅 ,D10 1,G2 8,安流晒烟 ,子州羊角大烟 ,G2 8× MD6 0 9,小样无烟 ,清间羊角大烟 ,N 32 6等 9个 ,其余均为感病品种 ,没有免疫品种 .选择 10个对烟青枯病抗、感性不同的品种进行了生化反应与抗性关系的研究 .结果表明 ,人工接种后 ,抗性品种的木质素、可溶性总糖、酚类物质含量、可溶性总糖 /淀粉及超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艳丽  李正楠  李会平  冉隆贤  
采用菌液浸泡法、顶尖接种法对不同的桉树无性系盆栽苗和生根组培苗进行抗青枯病性能测定,并结合林间调查筛选桉树抗青枯病树种和无性系,并从根系分泌物和组织研磨液的角度研究其对桉树青枯病菌生长的抑制作用,探索不同抗性桉树无性系抗病性强弱与其根系分泌物和组织研磨液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供试的18个桉树无性系中,bd1、bd2、赤桉和南宁巨尾桉为抗病无性系;U6、南宁尾叶桉、雷9、钦32-29为中抗无性系;DH32-27、钦9、南宁广9、钦8、邓恩桉、钦32-22、雷2、巨桉、尾叶桉和钦广9为感病无性系。不同抗性桉树无性系根系分泌物和组织研磨液对青枯菌没有直接拮抗作用,但随着接种时间的延长,青枯病菌在抗病...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绍江  宋同明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吴志华  谢耀坚  罗联峰  张维耀  
桉树青枯病害是危害桉树生产的主要病害,近年来桉树青枯病的流行和发生对我国南方桉树产业造成很大经济损失。本文对当今主要桉树青枯病病害特点,青枯病的发生和流行因素,青枯假单胞杆菌对寄主桉树的致病机制及对抗病的差异和抗病机理等研究成果和现状作一概述,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甘四明  白嘉雨  吴坤明  吴菊英  徐建民  
对81个以尾叶桉为母本的种间控制授粉家系和3个母本的自由授粉家系进行苗期青枯病菌接种试验表明,接种后母本家系抗病性都较差,种间控制授粉家系间发病指数和死亡率有差异,初步筛选出1个特抗家系和49个抗性家系。以家系抗病性评价父本树种,细叶桉、赤桉、窿缘桉、雷林一号桉和粗皮桉选育潜力较好,巨桉、巨尾桉和柳桉则较差。对抗性、易感和高感抗病水平各3个种间控制授粉家系进行接种前和接种后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表明,家系苗期青枯病抗性与接种前的酶活性相关不显著,但与接种后酶活性上升的幅度呈强正相关,抗性家系在接种病菌后酶活性上升幅度最大,易感家系较小,而高感家系则更小。苗期接种青枯病菌后,杂种桉过氧化氢酶活性上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丽丽  师校欣  杜国强  王惠英  
果树病害对果品生产危害严重,长期以来科技工作者们致力于植物抗病机制研究并利用育种方法进行品种改良,以提高果树抗病能力。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植物物理结构特征与抗病性的关系以及化学抗菌物质与抗病性的关系等方面研究,回顾了果树在抗病育种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论述了转基因技术在果树抗病育种中的应用,以期为今后果树抗病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万贤崇  戴雨生  陈裕菊  
本文比较测定了对叶枯病具有高度抗性的侧柏单株叶片中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细胞含水量和肉质化程度。结果表明,抗病单株叶片细胞中木质素和纤维素的含量显著地高于普通的感病侧柏;抗病单株的PAL活性和SOD活性也明显高于感病株。并且发现PAL活性和木质素含量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抗病单株的细胞含水量和肉质化程度则显著地低于感病株。综上指标说明,抗病单株在生理生化和遗传上,明显地区别于普通感病株。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赖世龙  
青枯病致病机制的研究现状大连动植物检疫局赖世龙一、青枯菌的致病过程在自然条件下,青枯假单胞菌(简称青枯菌,PseudomonassolanacearunF.F.Smith)一般从植物根部或茎部的伤口侵入,但也能直接侵入,即从没有受伤的次生根的根冠部侵...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友才  周清明  朱列书  
为探明烟草品种青枯病抗性遗传规律,采用温室苗期叶片人工注射接种法对生产上的烟草主栽品种共57份材料进行了青枯病抗性鉴定,结果显示,Ti448A,D101,G80等3个品种对青枯病表现高抗;表现中抗的有NC82,中烟90等17个,大部分品种表现感病或高感,没有发现免疫品种.并选用高感青枯病品种红花大金元作母本与高抗青枯病品种Ti448A作父本进行杂交,对两亲本及其杂交后代F1,F2,BC1P1代进行抗病性鉴定,表明抗病亲本材料Ti448A的抗病性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冉隆贤  谷文众  吴光金  
在毒性测定中,1~20mmol水杨酸(salicylicacid,SA)对桉树青枯病菌的生长无抑制作用。通过淋根,1~5mmol的SA可以诱导桉树苗显著地增强对青枯病的抗性,但以5mmol最佳。过氧化物酶(POX)和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在0 1~5mmolSA范围内,随着浓度的升高相应增强;SA淋根3~9d后挑战接种青枯病菌均能诱导桉树显著地提高对青枯病的抗性,但以间隔5~7d效果最好,且POX和PPO的酶活性与抗病性的变化趋势相符,均在第7天升至最高值,分别比对照高2倍和1倍。POX酶灵敏快速,更能准确地反映植株抗病性的变化;叶片注射SA不能诱导桉树抗青枯病。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绍江  王元东  宋同明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朱有勇  HeiLeung  陈海如  王云月  汤克仁  赵学谦  周金玉  涂建华  李炎  何霞红  周江鸿  孙雁  Twng-WahMew  
利用抗病基因多样性持续控制水稻病害,已经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之一。由于该技术可大幅度减少农药的施用量,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并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路,因此得到了国内外科学家和广大农民的普遍认可。作者对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前景作一评述。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新艳  韦巧婕  沈标  
从马铃薯青枯病发病严重地块的健康植株根系分离到1株有效抑制马铃薯青枯菌的芽孢杆菌菌株,命名为T3。采用盆栽试验,分别通过对马铃薯植株病情指数的调查、平板计数和PCR-DGGE方法研究菌株T3发酵的生物有机肥对马铃薯青枯病的防治效果、根际微生物的数量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化肥对照(CK)相比,T3菌株发酵制成的生物有机肥(BF)显示出了对马铃薯青枯病的极显著防效,防治率为79.44%,而单独使用T3菌液(T3)和有机肥(OF)的防治效果分别为27.10%和30.84%。各处理中马铃薯根际土壤的细菌数量均随时间表现出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在结薯期达到最高值。BF处理中,T3菌可有效在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