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99)
- 2023(11945)
- 2022(10355)
- 2021(9460)
- 2020(8172)
- 2019(18466)
- 2018(18424)
- 2017(35431)
- 2016(19404)
- 2015(21975)
- 2014(21701)
- 2013(21231)
- 2012(19210)
- 2011(17317)
- 2010(17733)
- 2009(16701)
- 2008(16255)
- 2007(14706)
- 2006(12464)
- 2005(10944)
- 学科
- 济(80888)
- 经济(80806)
- 管理(55921)
- 业(55607)
- 企(44910)
- 企业(44910)
- 方法(41818)
- 数学(37640)
- 数学方法(37006)
- 农(22829)
- 中国(19315)
- 财(18489)
- 技术(16981)
- 业经(16769)
- 学(15879)
- 贸(15768)
- 贸易(15762)
- 易(15335)
- 农业(15127)
- 地方(14165)
- 理论(13492)
- 制(12753)
- 环境(11918)
- 和(11642)
- 务(11548)
- 财务(11496)
- 财务管理(11468)
- 银(10855)
- 银行(10822)
- 企业财务(10752)
- 机构
- 学院(280940)
- 大学(276634)
- 济(112606)
- 经济(110248)
- 管理(107524)
- 理学(93685)
- 理学院(92685)
- 研究(91051)
- 管理学(90567)
- 管理学院(90082)
- 中国(66316)
- 科学(59105)
- 京(57623)
- 农(53206)
- 财(48442)
- 所(47598)
- 业大(46485)
- 研究所(43610)
- 农业(42790)
- 中心(42397)
- 江(42004)
- 财经(39511)
- 经(35809)
- 北京(35431)
- 范(35319)
- 师范(34922)
- 经济学(34842)
- 技术(33446)
- 州(33418)
- 院(31991)
- 基金
- 项目(191751)
- 科学(149708)
- 基金(137308)
- 研究(136250)
- 家(121471)
- 国家(120553)
- 科学基金(102495)
- 社会(85033)
- 社会科(80740)
- 社会科学(80713)
- 省(77888)
- 基金项目(71881)
- 自然(67829)
- 自然科(66366)
- 自然科学(66352)
- 划(65198)
- 自然科学基金(65144)
- 教育(64744)
- 资助(57456)
- 编号(56077)
- 重点(43918)
- 成果(43652)
- 部(41840)
- 发(41549)
- 创(41116)
- 课题(38827)
- 创新(38488)
- 科研(37249)
- 计划(36713)
- 教育部(35426)
- 期刊
- 济(117034)
- 经济(117034)
- 研究(73735)
- 中国(52125)
- 农(48723)
- 学报(47336)
- 科学(42266)
- 管理(37822)
- 财(37697)
- 大学(34730)
- 农业(34116)
- 学学(33044)
- 教育(30695)
- 技术(29260)
- 业经(20643)
- 融(20311)
- 金融(20311)
- 经济研究(19908)
- 业(19217)
- 财经(18870)
- 技术经济(16457)
- 经(16303)
- 统计(16238)
- 问题(15224)
- 策(15062)
- 科技(14268)
- 版(14247)
- 商业(13500)
- 决策(13314)
- 业大(12667)
共检索到3958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苗珊珊 陆迁 毕玉平
运用误差修正模型,估计我国稻米供给和需求弹性,在此基础上,采用Akino和Hayami提出的福利效应模型,具体测算我国稻米生产技术进步的福利效应并进行分解,基本结论为:稻米具有较低的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稻米技术进步的福利效应表现为消费者剩余的增加和生产者剩余的减少,但消费者剩余的增加值远远大于生产者剩余的减少值,从而整个社会经济福利水平呈现上升趋势。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苗珊珊 陆迁
本文采用开放条件下大国经济剩余模型,从福利分配角度对中国大米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技术进步福利效应进行定量研究。研究表明,技术进步对大米经济总剩余的增加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但由于大米需求和供给的价格弹性不足,需求价格弹性小于供给价格弹性,在贸易自由化背景下导致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变动具有不一致性,经济总剩余分配偏好于生产者。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成艾华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工业污染排放量仍在持续增加,环境质量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改善,但由于环境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贡献,污染排放的增长幅度已出现明显减缓的势头。为了定量评价这两种作用的影响,本文引入环境效应分解模型,对1998-2008年中国工业SO2减排的动态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998-2008年中国工业减排的环境净效应中,环境技术效应贡献了环境净效应的-97.76%,而结构调整效应对环境的改善并不大,仅为-6.33%。从各年度环境净效应的分解结果看,环境技术进步效应在各年度仍发挥了主要的作用,年均占到-90.03%。但值得肯定的是,从2005年开始的"十一五"时期,结构效应...
关键词:
技术进步 结构调整 污染排放 分解模型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余源源
利用中国1978~2005年的相关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就技术进步对就业的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短期技术进步对就业具有"收缩效应";在长期技术进步对就业具有"扩张效应"。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作用较小,而且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影响作用的程度逐渐减弱。
关键词:
技术进步 全要素生产率 就业 向量自回归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宋伟轩 陈培阳
认为市场经济转型与社会阶层分化是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原因,而物质空间环境所产生的累积效应则进一步固化了社会差异的格局;封闭社区是社会经济关系在城市社会空间中的投影,并深刻影响着转型期我国社会关系的再生产。在介绍国外封闭社区研究热点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城市封闭社区的社会效应问题,认为封闭社区存在着一些值得警惕的社会风险,如其会阻碍不同阶层间的社会交往、加剧社会隔离与社会排斥、影响社会公平与社会和谐等。对此需采取相应措施予以缓解。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泽敏 王维金 周竹青 蔡明历 陈国兴 朱永桂
为揭示结实期温度对早籼稻米品质的影响 ,通过对全年 8次分期播种的 5个早籼稻品种的米质测定 ,结合结实期温度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结果表明 :品种及米质性状对温度的反应有别 ,垩白和整精率的变幅最大 ,为温度反应敏感型性状 ;粒长和粒形及出糙率、精米率的变幅最小 ,为温度反应迟钝型性状 ;其它为温度反应中间型性状。因垩白基数的大小不同 ,导致米质优的品种播期间的变异系数大 ,米质劣的品种的变异系数小。结实期温度效应的诸因素协同影响米质 ,分 3部分 :含日均温、日均温差、日均最高、最低温的均温因子 ;含积温、天数、累计最高、最低温、累计温差的积温因子 ;全生育期天数作为影响最小的指标 ,对米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郭亚军 姚顺波 霍学喜
本文基于2001—2010年中国8个苹果主产区的投入产出数据,对中国苹果生产的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测算了中国苹果生产的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研究认为,苹果生产技术模式开始由资本替代型向劳动替代型转变,表现出非希克斯中性的特点;2001—2010年苹果生产技术效率水平增长较快,从2001年的0.812的生产技术效率增长到2010年的0.906,年均增长1.28%,呈现持续上升趋势;中国苹果生产的技术进步显著,2001—2010年年均增长1.59%,保持了较高水平;技术研发方向应该由资本替代型向劳动力替代型和土地替代型转变,以抵消劳动力成本上升对苹果生产竞争优势...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田伟 李明贤 谭朵朵
本文利用1995~2008年中国13个棉花主产区的投入与产出面板数据,通过建立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中国棉花生产的技术进步率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棉花生产的技术进步显著,不过,各个产区技术进步程度存在一定差异;各个产区的棉花生产总体技术效率水平较高,但是呈现一定的波动趋势。
关键词:
棉花生产 技术效率 随机前沿分析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玮 张荣霞 梁文群 赵国浩
山西省作为全国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大省,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生态环境脆弱,"十二五"期间完成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6%的目标任务艰巨。本文首先从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两方面分析了技术进步对能源强度的作用机理,然后采用能源加工转换效率指标来表征技术进步水平,利用山西省1980~2009年相关数据,建立了能源强度与技术进步的VAR模型,进而运用脉冲响应分析研究了山西省能源强度对能源加工转换效率冲击的动态响应,并进行了方差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山西省能源加工转换效率的提高对能源强度的负向影响将在滞后30多年中都存在,滞后效应较长。最后从4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才志 王雪利 王嵩
技术进步及其偏向性是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改善协调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文章基于环境约束视角,利用绿色GDP、物质资本存量和生态服务价值加总的资本存量、就业人数等数据估算了2004—2015年间环境约束条件下中国的技术进步偏向指数,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对技术进步偏向指数与绿色经济增长的关系和影响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要素存在互补性的基础上,虽然劳动力成本在逐渐提高,但资本要素的快速积累导致技术进步偏向资本。在空间上,绿色GDP和技术进步偏向指数均存在空间自相关。受到经济权重影响,技术进步的劳动偏向对当地的绿色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推动作用,而间接效应和总效应上技术进步的资本偏向和人力资本都与绿色GDP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此,应促进技术的有偏发展,逐步实现绿色经济增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赵历男 赵亚男
一、技术进步与规模报酬的测算模型与公式 本文以C-D生产函数为基本模型。根据规模报酬的不同,C-D生产函数一般可分为两种数学模式进行测算。第一种是自由规模报酬的C-D生产函数,即当投入要素变动λ倍时,其产出量的变动大于、等于或小于λ倍,即: α+β1规模报酬递增。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杨 曲如晓 申萌
在面临不同强度的能源成本约束时,工业行业部门的生产技术进步与产出增长之间相互关系如何了?面对经济稳增长和工业降能耗的双重压力,传统的以减排为导向的能源政策是否会陷入两难境地?为此,文章利用质量阶梯模型从理论上探讨了能源成本、生产技术进步与工业产出间的作用关系,并结合中国工业分行业1993-2012年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在考虑能源成本约束的前提下,生产技术进步对产出增长的影响成非线性化关系。为了更准确地描述这一关系,进一步利用Hansen(1999)的门槛回归方法进行了验证,发现存在着显著的双重门槛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许志晋 李斌
一种新的技术进步分析模型许志晋,李斌技术进步分析模型种种,如技术进步率法、索洛余值法、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法等等,各具特色,但也各有其局限性。基于静态投入产出理论建立的技术进步分析模型,是一种计算上简单易行、经济上意义明确的新的技术进步分析模型。投入产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彭伟辉
本文从技术进步路径"要素禀赋说"与"技术赶超说"争论出发,基于当前我国技术进步典型事实,构建包含技术模仿、自主创新两种技术演化路径和技术"模仿陷阱"、技术进步路径"转型陷阱"、"自主创新"三种稳态的技术进步模型,探索技术进步路径由模仿向自主创新转换的理论机制。发现:发展中国家采用技术模仿实现产业升级时,在没有国家干预情况下,很难跳出技术"模仿陷阱";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健全市场制度、促进资本积累、加强产权保护、加大研发补贴等政策推动国家技术进步路径由技术模仿向自主创新转变,但这个转变要跨过技术进步路径"转型陷阱"才能成功;我国应该采取偏离比较优势的产业升级战略,积极采用功能性与选择性产业政策相结合的国家干预措施,抓住技术变革机会,选取新兴产业作为"技术赶超"的重点方向。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冯宗宪 柯大钢 傅冬
技术进步的作用,以生产函数形式体现,就是提高综合要素生产率进而提高生产力水平。我国目前对技术进步的计算大多是建立在产出增长型技术进步的Cobb-Douglas(简称C-D)生产函数模型的基础上,即假定技术进步是中性的,其特点是假定要素的边际替代率不变,即劳动力的产出弹性β和资本的产出弹性α为常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