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67)
- 2023(8932)
- 2022(6937)
- 2021(6088)
- 2020(4833)
- 2019(10347)
- 2018(10249)
- 2017(19097)
- 2016(10541)
- 2015(11501)
- 2014(11486)
- 2013(10869)
- 2012(9394)
- 2011(8401)
- 2010(8072)
- 2009(7545)
- 2008(7245)
- 2007(6408)
- 2006(5730)
- 2005(5075)
- 学科
- 济(40683)
- 经济(40639)
- 管理(30655)
- 业(29333)
- 企(22382)
- 企业(22382)
- 方法(16632)
- 数学(14478)
- 数学方法(14356)
- 农(13983)
- 中国(12963)
- 业经(10952)
- 学(10608)
- 财(9817)
- 农业(9650)
- 贸(8342)
- 贸易(8337)
- 易(8124)
- 环境(8073)
- 地方(8009)
- 制(7347)
- 技术(7160)
- 产业(6976)
- 发(6809)
- 银(6664)
- 银行(6623)
- 行(6236)
- 务(6146)
- 财务(6122)
- 融(6113)
- 机构
- 大学(152031)
- 学院(151663)
- 济(59205)
- 经济(58084)
- 管理(56363)
- 研究(54201)
- 理学(49638)
- 理学院(49043)
- 管理学(47961)
- 管理学院(47734)
- 中国(39627)
- 科学(37925)
- 农(36323)
- 京(32282)
- 业大(30165)
- 农业(29162)
- 所(28563)
- 研究所(26753)
- 财(24549)
- 中心(24518)
- 江(22279)
- 财经(20360)
- 院(19766)
- 北京(19699)
- 农业大学(19617)
- 范(18718)
- 经(18672)
- 师范(18304)
- 经济学(18105)
- 省(17636)
- 基金
- 项目(112824)
- 科学(87813)
- 基金(82867)
- 家(76716)
- 国家(76115)
- 研究(73290)
- 科学基金(63739)
- 社会(47972)
- 社会科(45550)
- 社会科学(45537)
- 基金项目(44505)
- 省(44415)
- 自然(43901)
- 自然科(42907)
- 自然科学(42889)
- 自然科学基金(42161)
- 划(38157)
- 教育(32577)
- 资助(32147)
- 编号(27085)
- 重点(26242)
- 发(24509)
- 计划(23817)
- 创(23624)
- 部(23296)
- 科研(22383)
- 创新(22205)
- 科技(21466)
- 国家社会(20847)
- 业(20813)
共检索到2112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黄滨 雷霁霖 翟介明 周游 王峰 高淳仁 梁友
通过在全封闭循环水系统中养殖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 Gunthe),研究了不同气水比对曝气生物滤池净化效能,以及对DO、pH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本试验系统在温度为(19±1)℃,系统循环次数为15次,养殖池DO保持在12 mg/L以上的运行条件下,随着气水比由0.75:1~1.50:1的增加,生物滤池氨氮的去除率由35.0%增加至52.0%,NO2N的去除率由8.2%增加至44.6%,气水比对硝化反应影响显著,但对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率影响并不显著,其平均去除率为10.14%;pH值有增加的趋势,生物滤池进水口到出水口的pH值由7.97增加至8.08;气水比最...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建国 赵冬艳 孙成渤
2005—2010年,对天津市天祥水产有限公司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水质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养殖池塘是否覆膜、覆膜面积大小,均会使整个养殖系统中的总硬度(TH)、总碱度(AT)、NH3-N和PO4-P在时空上产生差异。时间上,它们年份间差异极显著(P<0.01);空间上,各采样点的AT和NH3-N差异显著(P<0.05)。覆膜使系统的TH和AT稳定性减弱,CV上升了166.5%~241.7%,这种情况在养殖中期尤为突出,但对NH3-N和PO4-P稳定性的影响并不明显。养殖系统中较大面积的覆膜(43.65%)对养殖池塘TH、AT和NH3-N稳定性的影响比非覆膜池塘的大,CV分别高出了75.9%、1...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程海华 朱建新 曲克明 杨志强 刘寿堂 孙德强
利用生物滤池模拟装置,以实际养殖废水为处理对象,探讨了4种常见有机碳源(葡萄糖、乙醇、红糖和淀粉)及不同碳氮比对有机物去除、硝化反应和异养反硝化作用等生物滤池主要净化过程的影响。碳源初选结果显示,同种碳源下,当C/N从0升高至6过程中,生物滤池对TAN(总氨氮)的去除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当C/N较小时,各组对NO_2~--N的去除率差异性不显著(P>0.05),随着C/N继续升高,NO_2~--N去除率则显著降低(P<0.05),当...
关键词:
碳源 碳氮比 生物滤池 净化过程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黄滨 马腾 刘宝良 刘滨 洪磊 梁友 翟介明 张丽丽
本文通过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臭氧,研究其对循环水养殖系统生物膜活性及其净化效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氧化还原电位(ORP)小于450 m V时,氨氮的去除率随着臭氧浓度升高而升高,最高去除率达39.9%,亚硝酸盐氮的平均去除率为28.2%,生物膜菌群的平均存活率为88.1%,生物膜对养殖水体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处理效果良好;当氧化还原电位为500 m V时,经过臭氧24 h处理,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去除率分别由36.5%、28.1%降到12.2%、8.4%,而臭氧4 h处理后,生物膜对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去除率分别由47.5%、32.1%降到5.0%、3.3%,水处理效果明显下降,生物膜菌...
关键词:
臭氧 循环水养殖系统 生物膜 净化效能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秋芬 傅雪军 张艳 马绍赛
通过模拟实验对循环水养殖系统中不同初始NH4+-N浓度的生物滤池中生物膜上和水中的细菌数量及群落种类组成进行了研究。对成熟生物膜及水体样品中的异养菌、氨氧化菌、亚硝酸盐氧化菌的培养计数结果表明,随着生物滤池初始氨氮浓度增大,除异养细菌数量逐渐下降外,生物膜上的氨氧化菌和亚硝酸盐氧化菌数量呈逐渐增加趋势,且均高出水样3~4个数量级;同时对上述样品的16S rRNA基因片段的PCR扩增产物进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及其序列同源性分析的结果表明,生物膜和水中都有较高的细菌多样性,同一初始氨氮浓度的滤池中生物膜上的细菌多样性高于水中的。生物滤池中的细菌主要由拟杆菌门的黄杆菌纲和变形菌门的α-...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鲍旭腾 徐皓 倪琦
本装置综合了物理过滤和生物净化两种基本水处理功能,进行一体化集成与结构设计,并在循环水养殖状态下进行了试验。试验显示,本装置的TSS去除率为(58.5±17.8)%;养殖水体中:NH4+-N≤2mg/L,NO2--N≤0.5mg/L。经过两个月的养殖,鱼体生长良好,养殖密度从养殖初的27.22kg/m3,达到试验结束时的35.20kg/m3,均重增重率为34.6%,均重特定生长率为每天0.496%,成活率95.9%。结果表明,本装置同时具有较好的物理和生物净化功能,能较好地应用于高密度养殖系统中;其结构简单,工作时,能有效去除截留在过滤筛上的固体颗粒物,减少了反冲洗结构和反冲洗水量损失;间歇式...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强 黎中宝 张艳艳 王晨晨 王超 于凌宇
采用上流式和下流式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污水,连续进行30 d,分析出水水质,并观察系统运行情况和装置污染状况。研究了养殖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无机氮及活性磷酸盐6项指标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从养殖污水主要污染物指标的去除效果和稳定性上看,上流式优于下流式曝气生物滤池。在系统进水化学需氧量质量浓度为7.62~8.20 mg/L、氨氮质量浓度为0.62~0.65 mg/L、硝酸盐氮质量浓度为0.54~0.59 mg/L、亚硝酸盐氮质量浓度为0.23~0.27 mg/L、无机氮质量浓度为1.40~1.47 mg/L、活...
关键词:
曝气生物滤池 流向 对虾养殖污水 去除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敬小军 袁新华
本研究首次在传统精养鱼池中构建了功能净化区,采用在浮床中栽种水蕹菜、吊挂背角无齿蚌和生物滤料净化水质。结果表明,与对照池相比,由水培蕹菜、背角无齿蚌和生物滤料组成的集成生物净化系统对精养鱼池水中TSS、CODMn、TN、TAN、NO2--N、NO3--N、PO34--P和TP都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尤其是1号池净化区,以对照池水质指标为参照标准,其对上述各污染物相对去除率分别为49.58%,30.13%,38.81%,37.31%,50.72%,56.13%,52.63%和40.96%;此外,各池水中的氨化菌数和硝化菌数的差别均不明显,而1号、2号试验池生物滤料上与水中的氨化菌数比值分别约为32∶...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华 卫坚强 尹梅 陈检峰 王志远 洪丽芳 苏帆 任习荣 高朝双 付利波
【目的】试验研究水生蔬菜对水产养殖循环水水质改善效果,为水生蔬菜在养殖废水生态修复方面提供数据支持。【方法】试验以不种菜为对照,在温室大棚内研究空心菜、薄荷2种蔬菜对高密度水产养殖循环水氮、磷和BOD_5的去除效果。【结果】空心菜和薄荷在循环养殖水中生长正常,二者对养殖水总氮、氨态氮、硝态氮、总磷和BOD5去除效果均较好,最高去除率分别高达77.89%、83.18%、95.55%、93.43%、95.55%和77.56%、80.97%、94.95%、83.94%、91.94%。【结论】空心菜和薄荷对循环养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朱自干 李谷 吴恢碧 陶玲 李晓莉 姚延丹 赵巧玲 樊启学
由潜流和表面流湿地组成复合人工湿地,与池塘有机结合构成鱼塘-湿地水循环系统应用于草鱼苗种培育,研究了该系统对池塘水质的改善效果。结果显示:在760 mm/d的水力负荷率条件下,复合湿地系统对NH4+-N、NO2--N、NO3--N、TN、TP、COD和TS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3.56±3.71)%、(50.73±3.95)%、(46.33±4.95)%、(27.99±2.78)%、(58.15±3.38)%、(29.60±2.24)%和(84.49±1.77)%;湿地出水水质符合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要求。结果表明鱼塘-湿地水循环系统对养殖用水具有较好的净化效果。
关键词:
人工湿地 养殖用水 净化效果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缴建华 吴会民 谢刚 杨华 李彤
2007年在天津市水产研究所淡水试验站开展了滨海型盐碱地封闭循环水养鱼池塘水质在整个养殖周期中变化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氨态氮的浓度随养殖的进行逐渐升高,在养殖后期达到了4mg/L左右;亚硝态氮的浓度随养殖的进行在0.04~0.20mg/L之间波动变化;活性磷含量在养殖中期高于养殖前期和后期,最高值为0.55mg/L,最低值为0.10mg/L;pH值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先升高再下降最后又升高,最高值为9.34,最低值为7.65。研究还发现,在整个养殖过程中,覆膜池塘的氨氮、亚硝态氮、活性磷含量和浮游植物种类及生物量都高于不覆膜池塘。
关键词:
盐碱地 封闭循环水池塘 覆膜池塘 水质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朱挺兵 吴兴兵 朱永久 郭威 杨德国 于江 杨少荣 王磊
以长江野生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幼鱼(约150~400 g)为试验对象,开展了封闭循环水系统和船体网箱驯养圆口铜鱼的比较试验。每种驯养条件下的试验鱼均按规格分2组进行驯养。封闭循环水系统中2组试验鱼的放养密度分别为11.48 kg/m3和17.65 kg/m3,驯养时间为279 d,平均水温为(14.5±3.4)℃。船体网箱中2组试验鱼的放养密度分别为4.40 kg/m3和7.06 kg/m3,驯养时间244 d,平均水温为(20.0±3.1)℃。所有试验鱼均采用人工配合饲料进行饱食投喂。结果显示,封闭循环水系统和船体网箱驯养试验鱼的成活率分别为97.75%和83.7...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朱挺兵 吴兴兵 朱永久 郭威 杨德国 于江 杨少荣 王磊
以长江野生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幼鱼(约150~400 g)为试验对象,开展了封闭循环水系统和船体网箱驯养圆口铜鱼的比较试验。每种驯养条件下的试验鱼均按规格分2组进行驯养。封闭循环水系统中2组试验鱼的放养密度分别为11.48 kg/m3和17.65 kg/m3,驯养时间为279d,平均水温为(14.5±3.4)℃。船体网箱中2组试验鱼的放养密度分别为4.40kg/m3和7.06 kg/m3,驯养时间244d,平均水温为(20.0±3.1)℃。所有试验鱼均采用人工配合饲料进行饱食投喂。结果显示,封闭循环水系统和船体网箱驯养试验鱼的成活率分别为97.75%以上和83.78...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钱伟 陆开宏 郑忠明 吕镇梅 谢丽凤 张克鑫
利用生物膜的高效截留原理,设计了生物强化反应器,在装有弹性纤维载体的反应器内接种具有硝化反硝化作用的复合菌群,经6周左右的人工挂膜后,弹性纤维载体表面出现了肉眼可见的生物膜。试验以循环养殖废水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温度(WT)对生物强化反应器净化水质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HRT和WT对生物强化反应器净化养殖废水效果的影响显著(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战培荣 刘伟 卢玲 唐玉顺
比较了生物流化床与生物固定床的水净化特性,生物流化床氨氮负荷和硝化率提高3倍。用电子显微镜和营养琼脂培养法观察了流化床中生物粒子表面的细菌分布与生长情况,生物粒子表面生物膜丰富,均匀,生长繁殖快,活性好。在15万尾/m3的密度下,循环水培育鲤苗,15天体重达21.2mg,体长达12.58±0.94mm,成活率90%。
关键词:
生物流化床,集约化育苗,循环水净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