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12)
- 2023(9838)
- 2022(8547)
- 2021(8240)
- 2020(6826)
- 2019(16139)
- 2018(16300)
- 2017(31933)
- 2016(17192)
- 2015(19598)
- 2014(19661)
- 2013(19404)
- 2012(17420)
- 2011(15603)
- 2010(15483)
- 2009(13893)
- 2008(13352)
- 2007(11343)
- 2006(9760)
- 2005(8357)
- 学科
- 济(64773)
- 经济(64697)
- 管理(49646)
- 业(46734)
- 企(39676)
- 企业(39676)
- 方法(31471)
- 数学(27055)
- 数学方法(26739)
- 农(17177)
- 中国(16315)
- 财(15546)
- 业经(14834)
- 学(14334)
- 地方(13217)
- 理论(12585)
- 和(11424)
- 农业(11371)
- 贸(11333)
- 贸易(11327)
- 易(10986)
- 技术(10920)
- 制(10740)
- 务(10419)
- 财务(10357)
- 财务管理(10340)
- 环境(10184)
- 教育(9775)
- 企业财务(9759)
- 划(9314)
- 机构
- 大学(238810)
- 学院(238074)
- 管理(99410)
- 济(88571)
- 理学(86877)
- 经济(86452)
- 理学院(85958)
- 管理学(84525)
- 管理学院(84111)
- 研究(74554)
- 中国(54014)
- 京(50806)
- 科学(47846)
- 财(39619)
- 所(36630)
- 业大(36023)
- 农(35352)
- 中心(34020)
- 研究所(33681)
- 江(32902)
- 财经(32536)
- 北京(32115)
- 范(31707)
- 师范(31431)
- 经(29615)
- 农业(27690)
- 州(27490)
- 院(27344)
- 技术(26073)
- 师范大学(25435)
- 基金
- 项目(168511)
- 科学(131773)
- 研究(124883)
- 基金(120795)
- 家(104461)
- 国家(103576)
- 科学基金(89401)
- 社会(75857)
- 社会科(71727)
- 社会科学(71704)
- 省(66321)
- 基金项目(65219)
- 自然(59223)
- 自然科(57837)
- 自然科学(57826)
- 教育(57627)
- 自然科学基金(56780)
- 划(55823)
- 编号(52670)
- 资助(49732)
- 成果(42163)
- 重点(36976)
- 部(36610)
- 课题(35569)
- 创(35388)
- 发(35216)
- 创新(32824)
- 项目编号(32718)
- 科研(32109)
- 大学(31625)
共检索到3319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月珍
本文在分析封闭式基金折价内在合理性的前提下,对我国封闭式基金的折价进行了实证分析,并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对我国封闭式基金的折价进行了解释。
关键词:
封闭式基金 折价 风险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薛刚 顾锋 黄培清
我国封闭式基金当前的市场价格存在着折价。理论界与广大投资者对这一现象都感到困惑不解。事实上 ,在西方发达的证券市场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本文通过对西方封闭式基金折价理论的研究 ,分析了我国封闭式基金折价的原因。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章早立
在长期存在折价交易现象的美国封闭式基金市场中,一些由富达投资公司、摩根斯坦利、富兰克林-特普雷顿等著名金融公司管理的封闭式基金因为其业绩卓著而长期处于溢价交易状态。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种个性化经营的魅力,以逐利为本质的投资者难以拒绝优秀基金的吸引。换言之,基金管理人的信誉、历史以及长期的市场影响都是增加新发行基金吸引力、减少甚至消除市场发行风险的有力武器。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翔 余皓宇
选取2005—2009年60只封闭式基金的周数据,建立相关变量对折价率的一元固定效应面板回归模型。研究发现,分红亚变量、存续时间、管理绩效、基金市场回报率、基金经理更换次数、基金公司管理封闭式基金总市值对封闭式基金折价率存在正效应,而换手率对基金折价率存在负效应。分红传递了业绩可持续的信号,降低了投资者信息的搜集成本,能够吸引特定资本增值和红利偏好的投资者,减少代理成本。有限理性投资者会选择引发其关注的分红基金,分红可以作为营销封闭式基金的一种策略。
关键词:
封闭式基金 折价 分红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邓国华
封闭式基金的折价交易问题是一个颇为奇特的金融现象,尽管世界各国的金融学家和其他方面的经济学专家们一直试图从各种角度为这一奇异现象找出一个合理的解释,但至今都没有任何一种解释能够做到真正令人信服,这使它成为尽人皆知的“封闭式基金折价之谜”。通过详尽地回顾国内外对该问题的研究历史和最近的研究进展情况,企图能最终找到它的合理解释。
关键词:
封闭式基金 折价 谜团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赵龙凯 彭传国
本文基于管理绩效理论,对我国封闭式基金折价现象进行实证研究。管理绩效理论认为,封闭式基金折价反映了投资者对于基金未来过低的管理能力的理性预期,未来管理绩效越差,折价越大。本文使用了多种基金绩效度量模型,分别采用引入时间哑变量和除去时间均值混合OLS回归方法以及Fama-Macbeth横截面回归方法,验证了折价率和未来管理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封闭式基金折价和溢价反映了市场对于基金未来管理绩效的预期;当期折价率和未来管理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尤其在未来一个季度的时间内;这种关系不受非同步性交易效应和基金异质性的影响。本文同时发现,折价率对于未来管理绩效的解释能力强于过去的管理绩效对于未...
关键词:
封闭式基金 折价率 管理绩效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曹纯娟 王春峰
封闭式基金折价现象一直是金融领域中的一个难解之谜。本文以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的封闭式基金为对象,实证检验了西方广为接受的投资者情绪假说对中国封闭式基金折价的解释能力。实证结果表明投资者情绪并不是影响我国封闭式基金折价的主要因素,我国封闭式基金折价的原因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究。
关键词:
封闭式基金 折价 投资者情绪 行为金融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明好 陈忠 蔡晓钰
封闭式投资基金的折价现象是金融领域的一个难解之迷 ,吸引了无数的学者对其进行不断的研究。本文对自 2 0世纪 60年代以来 ,国外封闭式投资基金折价研究的成果进行了介绍与总结 ,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 ,并对未来进一步的研究作了展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冰 王操红
封闭式基金折价现象在很多国家都存在,而且是一个难解的谜团,中国股票市场是一个新兴市场,投资者只有短短十几年的投资经验,中国封闭式基金折价有自己的一些特点,文章通过对中国封闭式基金的折价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了中国封闭式基金具有发行高溢价、交易期内波动幅度大且大幅折价、存在规模效应、两两之间相关性强、与小盘股指数高度正相关等特点。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克宁 勾东宁
封闭式基金的高折价销售,是我国证券市场中一个令人关注的现象。在此轮股市上涨之前的数年内,封闭式基金的折价率曾经长期维持在相当高的水平,加权平均折价率曾经由2001-2002年的不到10%扩大到2004-2005年的40%以上。无论从国际证券市场经验看,还是从我国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田明圣 胡雅梅
本文由对我国证券市场中投资者结构的调查分析入手,引入“理性投机者”概念解释我国封闭式基金折价问题。结论是:在投机气氛浓重、存在市场操纵行为、封闭式基金整体管理水平一般且存在道德风险的市场环境下,理性投机者的有限理性、受整个市场情绪影响的特点,是造成我国目前封闭式基金折价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折价 理性投机者 情绪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俊喜 张华
封闭式基金折价问题自从我国被发现以来,一直困扰着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其发生的原因存在诸多猜测、众说纷纭。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基金折价的动态特征,然后着力采用定量分析方法来探究其根源。通过各种直接和间接的检验,我们发现传统的、注重基本层面的理论无法解开我国基金折价之谜;相反,行为金融学的“投资者情绪”理论有较强的解释力。具体而言,我们得出如下三大结论:(1)不同封闭式基金的折价变动呈现高度正相关;(2)新的封闭式基金选择在现有封闭式基金的折价小时上市;(3)基金折价变动和不同市值股票的收益率变动之间的关系密切:当小市值股票收益率上升时,封闭式基金的折价就增加:反之,当大市值股票收益率上升时,基金折价...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黄少安 刘达
封闭式基金折价问题一直是金融领域的不解之谜,中国封闭式基金折价的幅度较国外更加严重。国内已有的研究表明,投资者情绪理论在解释中国封闭式基金折价问题时存在着缺陷,而本文采用时间跨度更大的最新数据并进行分阶段实证研究,认为当前保险公司占据主体并采取被动投资策略的情况下,个人投资者情绪仍然会对基金折价产生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封闭式基金之谜 折价 投资者情绪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谷伟 余颖
委托代理理论认为所有者结构将对公司价值存在影响,分别为兴趣趋同效应和大股东侵占效应。这两种效应分别预言:大股东持股比例上升将增加/损害公司价值。在西方和中国股市的实证研究同时发现了这两种效应的存在。同时有理认认为:在美国的封闭式基金之间也存在大股东侵占效应,基金大股东持股越高,封闭式基金折价幅度越高。本文针对中国封闭式基金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发现:在中国,横截面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当封闭式基金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基金折价幅度越大。本文作者进一步指出:这种与美国实证研究类似的结果不是由于大股东侵占引起的,而是由于机构投资者等大股东主动选择的结果:机构投资者倾向于投资于折价幅度比较高的封闭式基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