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84)
- 2023(6965)
- 2022(5915)
- 2021(5326)
- 2020(4666)
- 2019(10469)
- 2018(10422)
- 2017(19586)
- 2016(10794)
- 2015(12114)
- 2014(12338)
- 2013(12036)
- 2012(11142)
- 2011(10123)
- 2010(10365)
- 2009(10190)
- 2008(10486)
- 2007(9675)
- 2006(8633)
- 2005(8254)
- 学科
- 济(42910)
- 经济(42826)
- 管理(38681)
- 业(33179)
- 企(29466)
- 企业(29466)
- 方法(16051)
- 财(15519)
- 制(15042)
- 数学(12949)
- 数学方法(12753)
- 中国(11989)
- 业经(10406)
- 农(10318)
- 体(10158)
- 银(9488)
- 银行(9477)
- 学(9474)
- 务(9179)
- 财务(9149)
- 融(9131)
- 金融(9128)
- 财务管理(9122)
- 行(9011)
- 企业财务(8665)
- 体制(8620)
- 贸(8203)
- 贸易(8198)
- 地方(8025)
- 易(7960)
- 机构
- 大学(164042)
- 学院(159777)
- 济(66686)
- 经济(65265)
- 管理(59326)
- 研究(53889)
- 理学(49930)
- 理学院(49324)
- 管理学(48521)
- 管理学院(48172)
- 中国(43752)
- 财(37294)
- 京(34412)
- 科学(30089)
- 财经(28120)
- 所(27077)
- 江(26216)
- 经(25239)
- 中心(24738)
- 研究所(23695)
- 范(22126)
- 北京(21993)
- 农(21982)
- 师范(21933)
- 经济学(21257)
- 财经大学(20692)
- 州(20668)
- 业大(19836)
- 院(19295)
- 经济学院(18876)
- 基金
- 项目(98478)
- 科学(78481)
- 研究(74858)
- 基金(72535)
- 家(62176)
- 国家(61661)
- 科学基金(53178)
- 社会(49493)
- 社会科(46904)
- 社会科学(46894)
- 基金项目(37410)
- 省(37316)
- 教育(35098)
- 自然(32259)
- 划(31930)
- 自然科(31515)
- 自然科学(31510)
- 自然科学基金(30966)
- 资助(29555)
- 编号(29430)
- 成果(26520)
- 制(24709)
- 部(23002)
- 重点(22472)
- 课题(21575)
- 国家社会(20819)
- 创(20735)
- 发(20729)
- 教育部(20393)
- 性(19906)
共检索到2597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罗欢平
实践中被广泛运用的封闭回款协议本质上是一种应收账款担保融资途径,但因为缺乏有效的公示方法,贷款人的优先受偿权并不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以致该协议并不能实现有关主体的预期目的。应收账款担保融资的现实需求决定了完善现行应收账款质押制度的迫切性。将通知付款人(第三债务人)规定为应收账款质权的设立要件,是完善应收账款质权理论和实现当事人利益均衡的双重需要。
关键词:
封闭回款协议 应收账款 质押 通知付款人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谭利 马菁菁 李会虾
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既能盘活中小企业沉淀的资金,解决其融资难题,又能为商业银行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带来利润增长,是银企的双赢选择。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葛力伟 段维明 张芳 吴中明
中国人民银行《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和《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应收账款质押登记操作规则》的制定和实施以及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公示系统的建立启用,初步建立起了我国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制度。然而,该制度存在质权人单方办理登记、自助登记弱化管理职能、登记效力不及第三方付款人、权利义务倒置等理论和制度设计上的立法缺陷,使应收账款质押登记中极易产生法律风险,据此,笔者提出了相应修改和完善的建议。最后,笔者还提出了应收账款登记制度对商业银行的双重影响,在推动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发展的同时,其带来一定程度的风险也应引起商业银行的重视。
关键词:
应收账款 质押登记 立法缺陷 法律风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严良胜
《物权法》对应收账款质押规定比较原则,导致质押与保理的关系没有明确,极大地影响了质押与保理的业务发展。对于应收账款上质押和保理业务中的转让的权力冲突,本文分析认为我国利用"成立在先,权利在先"规则解决此冲突,具有公示不明的弊端。因此,应借鉴美国自由转让登记模式,建构"登记在先,权利在先"的优先权规则。
关键词:
应收账款 质押 保理 优先权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兴光
应收账款质押是我国《物权法》在担保形式上的一个创新,但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务中,其本身还存在较大风险。银行在办理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业务时,应当认真审查应收账款的详细内容及出质人、第三债务人的资金实力和信誉;设立质权时,不仅要签订书面质押合同、履行登记程序,还必须交付相关的权利凭证并通知第三债务人,以最大限度防范信贷风险,维护银行质权人的利益。
关键词:
应收账款 质押 风险 防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辛书举
应收账款质押贷款暗藏风险基础合同效力风险。如果该基础合同本身存在交易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违背社会公德、合同自成立之初就根本不可能履行等情形,该基础合同很可能被认定为无效合同。应收账款虚假风险。一是贷款企业虚构应收账款;二是原来确实存在应收账款,但设立质押之前已清偿,只是贷款企业未入账;三是设立质押之后,贷款企业收取了应收账款债务人清偿的款项,但未提存或保管,而是用做其他用途,致使应收账款嗣后不存在。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高旸
一、应收账款质押贷款风险种类(一)基础合同效力风险用于设立质押的应收账款是否成立、能否最终实现,首先直接与产生该应收账款的基础合同效力密切相关。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陈丽霞 王力博
随着《物权法》第二百二十三条对"应收账款"质押担保方式的规定,应收账款质押即成为一种合法有效的担保方式;同时,《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7〕第4号)(以下简称"《登记办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波
应收账款融资是借款人将应收账款转让给银行等机构进而获得银行贷款的融资方式,由于商业银行应收账款管理更专业,与融资企业相比对付款企业的信息掌握更加充分,因而更容易盘活资产,加速企业资金周转,特别是在目前经济低速运行情况下有利于企业三角债的解决,更好地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发展情况应收账款融资业务发展缓慢,工业企业参与度较低。截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朱玲 王世贵 牟亚男 刘春波
2007年,伴随《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的颁布,应收账款的出质权有了法律基础。为贯彻实施《物权法》相关规定,我国积极借鉴美国、加拿大等国经验,制定了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制度,并建立了依托互联网的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公示系统。登记制度的建立,是我国担保物权制度的重大创新与发展,对保护质权人和第三人的利益,降低信贷风险,助力中小企业发展具有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毓萍 赵允 欧阳红兵
文章结合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现状,得出其存在应收账款质权不成立、质押融资额度难以确定、应收账款重复质押以及企业信用预警困难等问题,进而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与操作风险管理理论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在剖析区块链技术与应收账款质押融资适用性的基础上,构建基于区块链的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流程,结合痛点的特性,将分布式账本、共识机制、加密算法和智能合约进行不同组合,从根本上解决应收账款质押融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区块链技术 应收账款质押融资 智能合约
[期刊] 征信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 朱玲
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登记是质权公示的重要手段,中国人民银行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公示系统是我国第一个基于现代动产担保登记理念建设的登记系统。结合登记公示系统运行现状,对现行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进一步优化应收账款质押登记。
关键词:
征信 应收账款 质押融资 登记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20 0 3年初 ,JY公司因生产需要 ,向CJ农村信用合作社申请贷款 5 0 0万元 ,提出用该公司对FS有线电视台的应收账款 80 0万元作为质押担保。为此 ,JY公司向CJ信用社提供了应收帐款的依据 :JY公司与FS有线电视台之间的《购销合同》 ;JY公司向FS有线电视台送货的《送货单》 ;F...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福录
在银行监管部门等社会各界的大力推动下,《物权法》首次在法律层面上明确规定应收账款可以出质,解决了中小企业不能提供合法担保物的困境,也为银行开展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业务扫清了法律障碍。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为应收账款质押登记提供了具体操作依据。然而,我国有关应收账款质押的规定过于原则,缺乏操作性,因而存在诸多问题,集中表现在配套制度缺失。这是该质押未能如期望那样在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中被广泛运用的原因所在。本文以银行为视角,对应收账款质押的"配套制度缺失"问题,进行深入、系统性地梳理与分析,并就完善我国应收账款质押制度提出了一些粗浅的法律对策建议。
关键词:
应收账款质押 配套制度 缺失 对策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陈福录
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推动下,《物权法》首次在法律层面上明确规定应收账款可以出质,解决了中小企业不能提供合法担保物的困境,也为银行开展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业务扫清了法律障碍。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为应收账款质押登记提供了具体操作依据。然而,我国有关应收账款质押的配套制度尚不完善。本文以银行为视角,对应收账款质押的配套制度缺失问题,进行深入、系统性的梳理与分析,并就完善我国应收账款质押制度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应收账款质押 配套制度 缺失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