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25)
2023(8844)
2022(7389)
2021(6760)
2020(5598)
2019(12320)
2018(11819)
2017(22355)
2016(12301)
2015(13084)
2014(12748)
2013(12393)
2012(11357)
2011(10083)
2010(9806)
2009(8674)
2008(8689)
2007(7469)
2006(6228)
2005(5343)
作者
(39812)
(33411)
(33242)
(31422)
(21188)
(16537)
(14662)
(13166)
(12634)
(11660)
(11620)
(11088)
(11032)
(10846)
(10507)
(10445)
(10200)
(9816)
(9660)
(9564)
(8814)
(8291)
(7962)
(7615)
(7585)
(7571)
(7373)
(7111)
(6841)
(6772)
学科
(43987)
经济(43933)
(32300)
管理(31354)
(24863)
企业(24863)
方法(20876)
数学(18732)
数学方法(18541)
(14396)
(12937)
(12670)
中国(10653)
(10068)
贸易(10064)
(9799)
地方(9270)
业经(9247)
农业(9011)
(8340)
财务(8334)
财务管理(8322)
企业财务(8042)
(8029)
技术(7973)
环境(7438)
(7031)
银行(6968)
(6799)
金融(6797)
机构
大学(172632)
学院(172532)
(65370)
研究(65046)
经济(64108)
管理(61221)
理学(54353)
理学院(53596)
管理学(52386)
管理学院(52095)
科学(47130)
中国(45888)
(45399)
农业(36563)
业大(36269)
(35943)
(35754)
研究所(33696)
(28950)
中心(28786)
(24819)
农业大学(24324)
财经(24107)
(23942)
(22346)
(22179)
北京(21791)
(21790)
(21378)
科学院(21247)
基金
项目(132252)
科学(102410)
基金(97911)
(92752)
国家(92056)
研究(82124)
科学基金(75764)
自然(54387)
自然科(53159)
自然科学(53136)
社会(52853)
基金项目(52807)
自然科学基金(52213)
(51216)
社会科(50208)
社会科学(50192)
(45207)
资助(39179)
教育(36395)
重点(31220)
计划(29575)
编号(28914)
(28021)
(27934)
(27456)
科研(27058)
科技(27008)
创新(25878)
(24634)
国家社会(23029)
期刊
(61673)
经济(61673)
学报(44006)
研究(42557)
(38919)
科学(35929)
大学(30672)
学学(30055)
中国(29382)
农业(26123)
(21590)
管理(19254)
(14759)
业大(13036)
(12621)
金融(12621)
财经(11509)
经济研究(11261)
(11171)
教育(10801)
农业大学(10608)
业经(10507)
林业(10238)
科技(10198)
技术(9889)
(9794)
资源(9749)
问题(8727)
自然(7959)
中国农业(7780)
共检索到2341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孟力猛  张克斌  刘建  陈明  
对2007年到2009年盐池柳杨堡人工封育区三块受不同干扰程度的样地内群落植被进行样方调查,分析所得数据研究封育区不同干扰程度对群落组成、植被特征值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从而为当地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轻度干扰下的封育外围区拥有较高的生物特征值及较低的物种多样性;重度干扰下的未封育区拥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及较低的生物特征值;未受干扰的封育核心区拥有中等程度的生物特征值和较高的物种多样性,但其物种多样性随封育时间的增长出现下降的趋势。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阿斯太肯·居力海提  董乙强  周时杰  聂婷婷  姜安静  安沙舟  
为探究不同草地类型植物群落多样性及生态位特征对封育的响应规律,以新疆不同草地类型(温性荒漠、温性草原、山地草甸)为研究对象,采取野外实地调查采样的方法,对封育区(10年)和自由放牧区内植物群落多样性、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值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通过对不同草地类型进行围栏封育措施,发现除温性荒漠草地外,温性草原和山地草甸大部分植物种均表现出生态位宽度指数高于放牧样地,封育措施在温性草原和山地草甸中的效果更显著。2)与自由放牧区相比,温性草原封育后Shannon-Wiener指数、Patrick指数、Pielou指数以及Simpson指数均呈现显著增加31.81%~90.80%(P <0.05),表明围栏封育措施在温性草原效果最好。总之,围栏封育(10年)对温性草原及山地草甸植被恢复具有一定促进作用,而不利于温性荒漠草地的植被恢复,表明不同的草地类型对围栏封育的响应显著不同,效果不一。因此在对退化草地治理恢复时,围栏封育应结合植被类型、植被生长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制定合理的封育措施,以期达到更好的封育效果。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艳红  赵惠勋  
通过小尺度干扰对森林植物多样性影响的田间实验及连续 3次的观测分析 ,探讨干扰与资源总量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规律 .结果表明 :人为小尺度干扰提高植物生长初期的丰富度、均匀度和多样性指数 ;物种多样性指数与土壤中有机质等养分的含量呈正相关 .小尺度干扰和资源总量是影响局域多样性的 2个重要因子 ,小尺度干扰的影响独立于基质性质 .小尺度干扰造成的异质性对次年多样性的作用减弱 ,干扰对资源有效性的提高具有暂时性或过渡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文颖  王启基  景增春  李世雄  史惠兰  
本研究是在青海省达日县青珍乡进行的,分析了高山嵩草草甸不同退化演替阶段覆被变化与植物群落特征、多样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轻度退化草地、中度退化草地、重度退化草地物种数分别占研究区物种数的58.93%、73.21%、66.07%。原生植被的优势种高山嵩草随退化程度的加剧而逐渐减少,其优势度分别为27.13%、12.37%、1.82%。物种多样性指数依次为中度退化演替阶段(3.41)>重度退化演替阶段(3.39)>轻度退化演替阶段(2.99);均匀度指数依次为重度退化演替阶段(0.94)>中度退化演替阶段(0.92)>轻度退化演替阶段(0.86)。地上生物量中度退化草地最大,轻度退化草地居中,重度...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晓丽  张孝春  刘艺衫  张蔚然  孙涛  
通过研究皖北石灰岩山地生态系统的植被群落,分析不同植被恢复群落的组成、结构、多样性和生活型组成,进而阐明石灰岩山地生态系统植被恢复模式对群落结构特征以及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有54种植物,隶属26科54属。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人工混交林有植物种类16科26种,分别占总数的61.5%和48.1%。酸枣(Ziziphus jujuba var. spinosa)+牡荆(Vitex negundo var. cannabifolia)灌丛和荩草(Arthraxon hispidus)+牡荆草灌丛植物种类分别为32和33种,分别占调查总物种数的59.3%和61.1%。不同植被恢复群落生活型也有差异。侧柏+构树人工混交林群落高位芽植物占优势,而酸枣+牡荆灌丛和荩草+牡荆草灌丛则以地面芽植物所占比例较大。分析表明,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均表现为侧柏+构树混交林>酸枣+牡荆灌丛>荩草+牡荆草灌丛,但物种丰富度表现为荩草+牡荆草灌丛>酸枣+牡荆灌丛>侧柏+构树混交林。S?rensen较高值出现在酸枣+牡荆灌丛与侧柏+构树混交林和荩草+牡荆草灌丛之间,侧柏+构树混交林与荩草+牡荆草灌丛S?rensen多样性值较低。研究结果表明,石灰岩山地独特的地貌特征和人工植被恢复对植物群落组成、多样性及其生活型组成产生重要影响。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飞  张秋良  马秀枝  郭旭  
采用空间替代时间的方法,对大兴安岭不同发育阶段兴安落叶松3种林型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随兴安落叶松林的发育年龄而改变。草类-兴安落叶松林灌草层多样性从幼龄林开始,增加到中龄林(或近熟林)达到最大值(中龄林灌木层D、H为0.34和0.55,草本层H为1.07;近熟林草本层D为0.54),然后随郁闭度的增加在成熟林(灌草层D、H分别为0.20,0.38和0.32,0.63)降到最低,到过熟林由于林冠疏开和自然整枝增强了林地光照强度,多样性又升高。杜香-兴安落叶松林灌草层多样性从幼龄林开始,增加到近熟林达到最高(灌草层D和H分别为0.39,0.76和0.57,1.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余树全  姜春前  李翠环  周国模  
研究结果表明:(1)人为干扰导致了雷竹林群落层次结构简化,灌木层消失,草木层不明显。(2)不同干扰的雷竹林下植物变异大,群落相似系数低,优势种不同。(3)人为干扰强度增大,雷竹林下植物的丰富度,Shannon Wiener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随之减少。(4)同样的干扰强度对差的立地条件上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更大。提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发展持续稳定雷竹林的经营措施。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陆志星  王智慧  韦铄星  李娟  林建勇  欧汉彪  王平  蒋燚  
【目的】评估桂西北喀斯特地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恢复潜力,为该地区的生态恢复和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人工恢复了13 a的落叶阔叶林(DF)、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EDF)和常绿阔叶林(EF)为研究对象,自然封育林(NF)为对照,设置固定样地,对每个样地内的植物群落进行调查,计算乔木径级结构、高度级结构、重要值以及多样性等指标。【结果】1)3种人工林(DF、EDF和EF)的植被恢复速度快于对照(NF),已形成乔木层。2)3种人工林的乔木径级结构均呈倒“J”型,高度级结构呈正偏态分布,其中DF比EDF、EF均多了4个径级和1个树高级,有效地提高了林分平均密度、树高和胸径。3)4种模式灌木层优势种组成相似,均为黄荆和青藤仔,而次优种则有所不同,NF以毛桐、盐肤木等多种阳性耐旱先锋种为主,DF则以银合欢、八角枫等多种耐阴喜湿润物种为主。4种模式草本层几乎都为多年生耐阴草本,且以蔓生莠竹为优势种,其中DF稀有种最多,群落异质性高,多样性大。4)乔木层4种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DF、EDF显著大于EF;灌木层各指数差异不明显;草本层的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表现为NF较大,但其均匀度指数较小。【结论】人工林的演替进度快于自然封育林,但自然封育林灌、草层的多样性高于人工林,3种人工模式中以落叶阔叶林恢复效果最佳,因此可在今后的石漠化治理中选用落叶阔叶林模式,并在成林郁闭后减少人工抚育,让其自然恢复,可在保证林分生长量的同时,维持住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鲁绍伟  王雄宾  余新晓  鲁少波  李金海  武军  
该文以河北省木兰林管局较强封育、较弱封育和非封育等3种封育强度的人工油松林和人工华北落叶松林林下植被为研究对象,对其物种丰富度、群落结构特征、物种多样性指数、群落相似度等4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封育强度下人工针叶林林下草本植被差距较大,较强封育区油松林和落叶松林比非封育区的物种数分别多33种和21种,高度大2.49倍和3.28倍,盖度值大52.21%和54.87%;而木本植物的密度、盖度差距等不明显。各封育强度下植被反映物种多样性的Simpson指数值差异并不显著,部分Shannon-Wiener指数差异显著。随着封育强度的变弱,相同树种各标准地间的林下物种组成差异增大。油松林和落叶...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玉雯   朱占军   王雨晴   高云昌   马增旺   李玉灵   刘玉华   李晓刚  
夜晚偷牧和骑马旅游是冀北坝上地区对草地的两种主要利用方式,其对该地区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尚不明确。本研究在承德丰宁满族自治县,以夜晚偷牧利用草地(半禁牧草地)和骑马旅游利用草地(旅游草地)为研究对象,以禁牧草地为对照,采用野外调查、室内测定和数据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两种利用方式对草地植被群落和土壤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半禁牧草地多年生草本植物的优势度,旅游草地一、二年生草本植物的种数和优势度均小于禁牧草地。半禁牧草地的高度、盖度、地上生物量、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及土壤碱解氮、全钾、速效钾含量和p H均显著小于禁牧草地(P <0.05),土壤的非毛管孔隙度显著大于禁牧草地(P <0.05)。旅游草地植被的高度、盖度、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指数,土壤碱解氮和全钾含量均显著小于半禁牧草地(P <0.05),土壤非毛管孔隙度显著大于半禁牧草地(P <0.05)。半禁牧草土壤大团聚体含量显著大于禁牧草地(P <0.05)。综上所述,夜晚偷牧和骑马旅游对草地具有不同的选择压力,夜晚偷牧的干扰强度比骑马旅游弱。骑马旅游是导致坝上地区土壤沙化的重要因素,减少骑马旅游是维持冀北坝上草原生态系统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世雷  贺康宁  刘可暄  曹广月  
【目的】分析青海大通县不同人工林配置林下植被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特征。【方法】通过样方调查和样地植被调查,分析了不同人工林(白桦纯林、青海云杉纯林、华北落叶松纯林、青海云杉-白桦混交林)林下植被群落的多样性状况,同时运用Levins生态位宽度指数和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对人工林林下植被群落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进行分析。【结果】不同人工林下植被的丰富度、多样性及均匀度变化趋势均表现为针阔混交林>阔叶林>针叶林;生态位宽度广的物种,如问荆、珠芽蓼、东方草莓等,往往构成人工林林下植被群落的优势种;混交林草本群落下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最大,分别为0.605和0.612,相对于阔叶林和针叶林...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雪梅  柴仲平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  
本文以西北干旱区典型绿洲—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为主要研究区域,运用数量生态学的方法对盐生植被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以梭梭为单优势种的群落Ⅳ具有最高的优势度指数(C)和最低的丰富度指数(R)、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E),群落结构最为简单;以骆驼刺为优势种和梭梭为主要伴生种的群落Ⅱ具有较高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但优势度指数较低,结构相对稳定;而以柽柳和梭梭为共优势种的群落Ⅰ具有最高的物种丰富度和中等水平的优势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群落中物种数较多,群落结构较为复杂;以芦苇和骆驼刺为共优势种的群落Ⅵ,其物种丰富度指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物种优势度指数和物种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保嘉  张执中  李镇宇  
本文研究了四种不同封山类型林地内森林植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及多样性的变化,并对多样性在表达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和空间结构的复杂程度的应用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以Shanne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基础的植物群落垂直结构多样性指数和盖度加权叶层多样性指数、作为森林植物群落垂直结构复杂性的测度。结果表明,封山育林早期可以使得林内植物个体数和种类数大幅度增加,随着封山时间的延长,科的组成变化较大,科、种多样性指数显著增加。同时,植物群落的空间结构亦发生明显变化,封山林区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和层次性的复杂程度明显高于未封山林区。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新龙  王瑞波  张燕平  
以种植在元谋不同年龄的印楝林为研究对象,对林内的植物群落种类组成进行区系分析,结果表明群落内的植物种类以泛热带分布和全世界分布为主。用Gleason丰富度指数、Simpson和Shannon Wei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对调查样地多样性进行分析,获得如下结果:(1)生物多样性指数随印楝林盖度的提高而逐渐下降,说明盖度是影响林下植物多样性的主要因子;(2)印楝林对林下植物多样性影响主要通过林荫,印楝盖度40%时,影响明显;(3)印楝林下植物生长好于对照,印楝枯枝落叶对林下植物生长没有抑制作用。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贾志锋  马祥  徐成体  刘文辉  魏小星  雷生春  
为明晰短期封育措施对高寒草甸植被特征的影响,本研究以短期封育的轻度退化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研究围栏内外植被盖度、高度和功能群(禾本科、莎草科和杂类草)生物量的月动态和年动态变化特征,以期为高寒草地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短期围栏封育处理显著提高了轻度退化高寒草甸植被盖度、高度和地上生物量;不同经济类群植物对围封的响应也有所差异,7月–8月禾草和杂类草植物迅速生长,莎草则在9月后逐渐占据优势。围栏第2年轻度退化草地的群落盖度、地上生物量的提升效果高于封育当年,其中,莎草生物量占地上总生物量的60%以上,禾草占30%左右,杂类草被抑制在10%以下,且封育处理禾草、莎草类和总生物量均高于围栏第1年,7月–10月地上生物量的均值较2011年分别上升了12.4%、161.5%和52.8%,杂类草生物量降低了57.1%。综上,短期围栏封育能够有效恢复贵南县轻度退化高寒草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