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70)
2023(5725)
2022(4895)
2021(4480)
2020(3778)
2019(8627)
2018(8650)
2017(16474)
2016(9062)
2015(10202)
2014(10156)
2013(9775)
2012(8961)
2011(8035)
2010(7986)
2009(7573)
2008(7385)
2007(6549)
2006(5790)
2005(5400)
作者
(23856)
(20215)
(19857)
(19043)
(12798)
(9725)
(9079)
(7669)
(7533)
(7218)
(6876)
(6783)
(6600)
(6288)
(6142)
(6050)
(5903)
(5848)
(5838)
(5755)
(5021)
(4831)
(4731)
(4633)
(4509)
(4500)
(4456)
(4393)
(3976)
(3938)
学科
(32029)
经济(31957)
管理(30874)
(26024)
(22103)
企业(22103)
(12184)
(11784)
方法(10288)
(9990)
中国(8788)
业经(8715)
地方(8653)
数学(8639)
(8542)
数学方法(8542)
体制(7263)
(7045)
财务(7025)
财务管理(7007)
企业财务(6561)
农业(6410)
环境(6410)
(6156)
金融(6151)
(6111)
银行(6106)
(5796)
(5715)
(5542)
机构
大学(122847)
学院(122458)
(48681)
经济(47463)
管理(46092)
研究(39981)
理学(39222)
理学院(38729)
管理学(38197)
管理学院(37944)
中国(31321)
(26562)
(26021)
科学(22761)
财经(19960)
(19764)
中心(19247)
(18848)
(17873)
(17285)
(16685)
研究所(16593)
师范(16563)
业大(16173)
北京(16004)
(15316)
经济学(14982)
(14935)
财经大学(14565)
师范大学(13498)
基金
项目(81018)
科学(64323)
研究(62604)
基金(58637)
(49703)
国家(49254)
科学基金(43043)
社会(40291)
社会科(38063)
社会科学(38055)
(32110)
基金项目(31709)
教育(28675)
自然(26596)
(26464)
自然科(25918)
自然科学(25913)
编号(25753)
自然科学基金(25440)
资助(22585)
成果(21780)
(21457)
课题(18223)
(18153)
重点(18030)
(17351)
(17233)
国家社会(16525)
(16318)
创新(16209)
期刊
(58998)
经济(58998)
研究(39017)
中国(28213)
(22920)
管理(17834)
(16371)
学报(16027)
科学(15862)
教育(14475)
大学(13055)
(12433)
金融(12433)
学学(12007)
技术(10660)
农业(10585)
财经(10129)
业经(9355)
(8678)
经济研究(8250)
问题(7921)
财会(6472)
(6089)
现代(6037)
资源(5991)
会计(5988)
(5934)
(5598)
科技(5594)
理论(5558)
共检索到1911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叶茂  
战国至中唐是我国封建地主制的前期,其中战国秦汉商品经济发展比较突出,且学术界歧见较多,以下作择要介绍。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月泉  
宋代以后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后期,一般认为这一时期商品经济较前期有了很大发展,但对其程度、地位各家认识存在着差异。这里根据十余年来研究情况对有关问题作一简单介绍。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时间、条件限制,尚有许多重要文献未能见到,而且由于笔者学力所限,对有关问题认识不足,不免舍重取轻,因此这里只是一个远不完备的介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谭光万  樊志民  
至战国时期思想家已经形成对农业功能的全面发掘,充分论证了其在经济、维护社会稳定、教化、文化孕育及技术传承等方面的功能。以此为基础,各国变法在治国方略、制度规定和民风淳化等方面变革农政,明确了农业的国家战略地位,并尝试将农业多功能制度化。秦汉时期举国重农体制和农业管理体系的形成和完善则标志着农业多功能凝入国家制度体系。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朱圣明  
在秦至汉初的国家赋税体系中,户赋是作为一种专门税目而存在的。其征课对象是五大夫爵位及其以下凡有立户者。它以户为单位,在秦朝征收实物茧、丝,每户纳茧六两,在汉初则转而征收钱币,每户上缴十六钱。户赋由各里在每年五月集中收取,上缴所属乡部,然后再由乡部统一交付到县廷。这一过程由乡部全权负责。乡里上缴的户赋在县道一级统一由县(道)少内负责管理调度,保障户赋在全县(道)内的正当使用,并向上级二千石官缴纳余下的户赋。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充  
先秦时期我国处于一个战乱纷繁的大变革时代,正是在这战乱不堪的宽松政治时代,才造就了我国古代学术思想上"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学、道学、礼学、墨学、法学和阴阳学等学派林立,古代第一个学术黄金时代出现了,为我国哲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古代哲学形成于先秦时期,"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成为思想领域中的首要问题。由李锐撰写的《战国秦汉时期的学派问题研究》一书,对研究战国秦汉时期学派的哲学思想和教育价值,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有助于读者充分地认识这些学派的历史价值。
关键词: 战国秦汉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绍东  
长城是华夏民族的精神体现,而不是封闭保守的象征。建造长城的战国秦汉时期,正是华夏民族快速发展、充满活力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华夏民族胸襟开阔,思想恢弘,充满自信和自豪,这一时期修筑的长城,不可能体现出保守、畏惧和退缩的精神内涵。修筑长城,是当时农耕民族对付游牧民族的最佳选择。长城从来没有束缚住农耕民族的手脚,反而成为农耕民族向北方边疆地区开拓的桥头堡。长城的修筑,既体现了华夏民族爱好和平、守护文明的民族特点,也体现了进取奋进、开拓有为的民族精神。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根蟠  
小农经济与市场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这是中国封建地主制经济的重要特点。封建地主制下的小农经济的发展在颇大程度上塑造了传统市场的面貌,给我国传统经济发展以深刻影响,也给中国现代化提出了一些需要解决的特殊问题。为了推动这一问题研究的深入,中国农业历史学会、中国经济史学会古代史分会和本刊于1995年11月22、23日在京联合召开“小农经济·市场·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北京和外地研究历史学、经济史学、农史学和现代农业的专家学者40余人,与会学者对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小农经济与市场的关系及其发展脉络,对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条件下农民家庭经济与市场的关系,市场经济建设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等问题进行...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叶茂  
本年度先秦秦汉经济史论著数量逊于去年,但创获得仍丰,且有其显著特色,一是出现了一些从新的视角对本时期社会经济发展作经济学的分析论著,二是利用出土实物和简牍文字资料进行研究的明显增多。此外,地区性的研究占相当大的比重。 商品经济、市场及其他带总体性研究 邵鸿的《商品经济与我国社会变迁》(江西人民出版社95.9)是本年度的重要研究成果之一。作者在追溯了中国商品经济起源和中国古代早期文明时期的商品经济以后,着重论述了战国时期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状况和特征,分析了这一发展在战国社会经济、社会生活、理论意识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叶茂  
本年先秦秦汉史论著数量比去年略有增加。从年代看,有关原始时代和商代论著最多;从专业看,有关农业史和经济思想史论著最多;地区史论著中亦以农业史为多。 杨升南《商代经济史》是迄今第一部全面系统的商代经济史。该书为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出版,实际上读者是1993年才见到此书的。全书52万字,分十一章,依次为:绪论(社会概况、疆域、自然环境、人口),土地制度,农业,发达的畜牧业,狩猎活动,渔业经济,手工业(上):青铜冶铸业,手工业(中):建筑业,手工业(下):陶瓷、纺织等制造业,商业与交通,财政制度。它几乎涉及商代经济的所有方面,书中主要依据的材料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方行  
在封建制度下,封建地主凭借土地所有权,向农民收取地租。封建地租是封建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体现着封建地主剥削农民的关系。封建地租的剥削程度,通常是以地租率,即转化为地租的那部分产品同土地生产品之间的比率来表示的。中国地主制经济建立的初期,就形成了封建地主与佃农对半分成的封建地租率,即佃农以土地主要农作物收获量的一半交纳地租。历史文献中,往往把这种对半分成叫做“均分”、“中分”、“对分”等等,我们不妨把这个封建地租率叫做均分地租率。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根蟠  
文章反思中国土地制度史的研究,认为应当破除土地国有和土地私有彼此对立、不可兼容的思雏定势,摒弃从"古代东方"式土地国有制向地主土地私有制直线演进的僵化模式。通过考察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国家土地权力的起源和演变,以及秦汉以后官田民田并立、公权私权叠压土地关系格局形成的历史过程,指出中国历史上国家所有权和私人所有权不但可以并存于不同的土地客体之中,相互挹注,而且可以叠压在同一土地客体之上,彼此包容。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何兹全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吴松  周超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是迄今最为完备精到的先唐诗歌总集,出版以来深受学林赞誉。本文就该书误收、重收诗歌及体例紊乱等问题进行分析,以就教于方家。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耕播  
吕思勉先生说过:“汉世所谓商人,实兼苞农工业家,如煮盐、开矿、种树皆农业,冶铸实工业是也,以皆自行贩卖,当时通称为商人。”吕氏不恰当地把农业的含义延伸了,但战国以来从事工商业的货殖家多兼营农业,确系不争之事实。请以《史记·货殖传》所载货殖家之事例考之: 春秋战国之际著名商人范蠡,在辅越灭吴后至齐,“耕于海隅,苦身戳为,父子治产”,“致产数十万”。后至陶,“复约要父子耕畜,废居,候时转物,逐什一之利。居无何,则赀累巨万”(《史记·越世家》)。故《盐铁论·水旱》云;“陶朱为生,本末异径,一家数事,而治生之道乃备。”农商结合、多种经营是范蠡的致富之路。 战国的另一商业巨子,被后世商人尊为祖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