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49)
- 2023(10700)
- 2022(8402)
- 2021(7274)
- 2020(5814)
- 2019(12937)
- 2018(12598)
- 2017(24865)
- 2016(13312)
- 2015(14747)
- 2014(14899)
- 2013(14504)
- 2012(13488)
- 2011(12402)
- 2010(12697)
- 2009(11976)
- 2008(11633)
- 2007(10640)
- 2006(10009)
- 2005(9282)
- 学科
- 济(80084)
- 经济(80019)
- 管理(38365)
- 业(34854)
- 企(26100)
- 企业(26100)
- 方法(23574)
- 中国(22026)
- 数学(21023)
- 地方(20942)
- 数学方法(20811)
- 农(19095)
- 业经(16074)
- 财(14199)
- 学(13720)
- 地方经济(13590)
- 农业(12991)
- 制(12400)
- 策(11521)
- 贸(11063)
- 贸易(11054)
- 环境(10757)
- 发(10708)
- 易(10661)
- 融(10317)
- 金融(10317)
- 银(10145)
- 银行(10135)
- 产业(9949)
- 行(9837)
- 机构
- 学院(199639)
- 大学(198063)
- 济(99870)
- 经济(98046)
- 研究(74553)
- 管理(73361)
- 理学(62218)
- 理学院(61557)
- 管理学(60554)
- 管理学院(60171)
- 中国(56524)
- 财(44516)
- 京(40587)
- 科学(40491)
- 所(37340)
- 财经(34792)
- 研究所(33373)
- 经济学(33205)
- 中心(32666)
- 经(31571)
- 江(31469)
- 经济学院(29584)
- 农(28920)
- 院(26289)
- 北京(25943)
- 范(25879)
- 师范(25687)
- 财经大学(25464)
- 州(24202)
- 业大(24173)
- 基金
- 项目(124655)
- 科学(99883)
- 研究(94122)
- 基金(91897)
- 家(78850)
- 国家(78190)
- 科学基金(67628)
- 社会(64288)
- 社会科(61064)
- 社会科学(61052)
- 省(47443)
- 基金项目(46529)
- 教育(41969)
- 自然(39999)
- 划(39177)
- 自然科(39131)
- 自然科学(39121)
- 自然科学基金(38464)
- 资助(37826)
- 编号(36939)
- 成果(30752)
- 发(29394)
- 重点(28154)
- 部(27996)
- 国家社会(27673)
- 课题(26418)
- 创(25019)
- 发展(24942)
- 展(24560)
- 教育部(24554)
共检索到3192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岁磊
通过构建连续时间的世代交叠模型和数值模拟,旨在揭示人均寿命延长和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对基础养老金和个体经济行为冲击的响应轨迹。结果显示,在当今中国的现实参数下,2016—2056年间,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冲击能够缩小养老基金缺口,但人均寿命延长的冲击方向相反程度更强,个体经济行为对寿命延长冲击的反应比对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冲击更加敏感。之后,人均寿命延长和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冲击效应消失,基础养老金和个体经济行为等经济变量达到新的稳态。这表明全面放开二胎政策,能缩小养老金缺口,但人均寿命延长扩大了养老金缺口。因此,虽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岁磊
通过构建连续时间的世代交叠模型和数值模拟,旨在揭示人均寿命延长和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对基础养老金和个体经济行为冲击的响应轨迹。结果显示,在当今中国的现实参数下,2016—2056年间,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冲击能够缩小养老基金缺口,但人均寿命延长的冲击方向相反程度更强,个体经济行为对寿命延长冲击的反应比对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冲击更加敏感。之后,人均寿命延长和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冲击效应消失,基础养老金和个体经济行为等经济变量达到新的稳态。这表明全面放开二胎政策,能缩小养老金缺口,但人均寿命延长扩大了养老金缺口。因此,虽然生育政策调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但无法根本改善养老金体系财务的可持续性,从长期来看,建立一种由退休者而非由就业者支撑的财政负担制度更可取。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博娟 黄志国 陈孝伟
人口老龄化导致的预期寿命增长和养老保险缴费率调整对生育率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建立内生生育率的一般均衡世代交叠模型和参数校准对此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二者对经济增长和居民福利的影响。研究表明:预期寿命增长对生育率的影响受代表性消费者子代偏好程度的影响,当子代偏好程度较低时,预期寿命增长有助于提高生育率,反之则可能降低生育率;养老保险缴费率提高则始终会降低生育率。通过影响内生生育率,预期寿命增长几乎必然会使未来劳均产出上升,居民福利水平上升;养老保险缴费率提高则会使下期劳均产出下降,在可行费率范围内也会使居民福利水平下降。在人口老龄化难以逆转的时代背景下,本文的研究为预期寿命和养老保险缴费率变化如何影响生育率提供了理论基础,为生育率促进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模型参考。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晓军 黄子航 秦澄莹
本文基于2010年和2020年人口普查提供的老年人死亡率和健康自评数据,采用预期余寿、健康预期余寿和自理预期余寿度量人口的综合健康水平,比较老年人在年龄、性别和城乡维度上健康水平的差距及其随时间的变化,并通过因素分解,挖掘影响差距和变化的原因,寻找老年人生命长度与生命质量变化的关系,回答老年人在寿命增长中是否伴随着健康期压缩的问题。研究发现:10年间我国60岁以上人口预期余寿的增加伴随着完全健康生存期的大幅提升、基本健康生存期的小幅改善、不健康但生活能自理生存期的缩短以及生活不自理生存期的微弱提升,存在不健康期和不自理期的压缩现象;同龄老年人口健康预期余寿和自理预期余寿的提升速度高于预期余寿,生命质量的提升快于生命长度的延长速度;城市老年人口的预期余寿、自理预期余寿和健康预期余寿高于乡村;女性自理预期余寿高于男性,但健康预期余寿呈现交叉特征,女性尤其是乡村女性有较长的不健康生存期。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景鹏 郑伟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包含财政支出和内生生育率的世代交叠模型,考察预期寿命延长和延迟退休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设定目标探讨预期寿命延长过程中如何调整退休年龄。研究发现,预期寿命延长使均衡状态的生育率下降、财政养老保险支出占比上升、劳均产出和总产出减少,延迟退休使均衡状态的生育率上升、财政养老保险支出占比下降、劳均产出和总产出增加,二者的影响效应相反,表明退休年龄延迟可以抵消预期寿命延长产生的负面影响。在财政养老负担不增、劳均产出不减、总产出不减三种目标下,退休年龄延迟岁数临界值均随预期寿命的延长而增加,但三种目标下的经济效应差别较大,且都会降低生育率。本文的政策启示是:预期寿命延长背景下,延迟退休是一个合理且必需的政策选项;建立与预期寿命相联动的退休年龄调整机制,同时拓宽养老保险制度筹资渠道和完善生育配套政策,有助于遏制生育率下降、减轻财政养老负担和促进经济增长。
关键词:
预期寿命 延迟退休 财政负担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汪伟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考虑双向代际转移的三期世代交替模型讨论了人口老龄化如何影响中国家庭的储蓄、人力资本投资决策与经济增长,并对当前的生育政策调整的经济影响进行了模拟与政策评价。本文的研究发现:在当今中国的现实参数下,人口老龄化已经对家庭储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提高向老年一代的代际转移比率不但无法应对人口老龄化,反而会使家庭储蓄率、教育投资率以及经济增长率大幅下降;放松计划生育政策后,如果生育率不出现大幅度反弹,将有利于经济增长。数值模拟还显示,当前的生育政策调整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但无法根本扭转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冲击,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行之有效的办法是提高人力资本的积累速度和人力资本在生产中的效率。
关键词:
计划生育政策调整 人口老龄化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刘穷志 何奇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拓展的交叠世代模型,探讨了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实现均衡增长的财政政策。研究发现,当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时,均衡增长政策是增加财政支出规模并加大健康保障支出;反之则是减少财政支出规模并加大公共教育支出。实证检验支持了理论模型的结论,并发现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正在从积极转向消极。因此,中国应当逐步降低财政支出规模,并将更多的财政资金分配到公共教育领域。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均衡增长 财政政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穆怀中
中国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与人口老龄化重合,由此面临着经济发展途径的科学选择。依据国民财富人口结构均衡分配原理,构建延迟退休年龄与劳动力供给增加进而对经济增长贡献及其协同性计量模型,探索延迟退休年龄联动劳动力供给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协同性和政策选择。研究发现:(1)劳动力负增长高点和老年人口增长高点集中在2025—2035年,延迟退休年龄最佳时机在“十五五”规划期。(2)2000—2035年,延迟退休年龄增加劳动力供给系数为1.74%,劳动力增长优化系数为1.34%。(3)如果2025—2035年期间实施延迟退休到65岁,每年延迟6个月,10年间对人口老龄化影响的协同优化率为50%,其中延迟退休年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0.50%,对经济增长贡献度为0.022个百分点。(4)延迟退休年龄具有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路径优化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梅兴文 冯譞
负利率政策既是日本央行的无奈之举,也是一种大胆的尝试。尽管存在短期负向冲击超预期、长期政策层面过于被动的问题,但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负利率政策在缓解财政压力、促进科技创新等方面具有积极效果。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的压力,为避免陷入被迫采取负利率政策的窘境,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洁 公宇
养老保险制度作为社会保险的核心政策,其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与时俱进的调整与完善。受预期寿命延长的影响,后疫情时代的养老保险制度运行面临内外风险,预期寿命延长增加了基金收支缺口,延迟退休虽然能缓解支付缺口,但作用效果受到个人账户记账利率等参数影响。养老保险政策参数间存在内在联系且相互影响。通过纳入预期寿命等参数间联动,影响个人账户计发系数,使得个人账户回归精算平衡状态,进而缓解基金支付缺口。尽管参数联动会降低退休职工初期领取待遇水平,但随着待遇调整系数提高,增加了个体高龄时领取养老金金额,改革后养老金领取再分配更为平滑。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陈利锋 钟玉婷
人口老龄化不但影响到宏观经济的稳定,也会对财政政策的有效性产生影响。将人口老龄化引入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人口老龄化对4种积极财政政策工具(扩大政府支出、提高劳动所得税起征点、提高劳动所得税累进性和增加公共投资)有效性产生的影响以及延迟退休的动态宏观经济效应,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扩大了政府支出和政府公共投资对消费产生的挤出效应,降低了4种积极财政政策工具对产出、消费、就业的促进效应,也强化了其对通胀和工资膨胀的提升效应;延迟退休未对私人消费产生挤出效应,有利于就业、产出和消费增长,并有助于稳定通胀和工资膨胀;与财政政策工具相比,延迟退休引致的整体社会福利损失较小。人口老龄化降低了积极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基于稳定宏观经济和降低社会福利损失的考虑,延迟退休是一个较优的政策选择。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王爱珠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重视研究人口老龄化问题,认真做好这方面工作”。这个指示非常及时和重要,因为我国目前正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严重挑战。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按照联合国的规定,一个国家、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以上,就是老年型国家或地区。目前,全世界已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入老龄化行列。我国在本世纪末,也将进入老年型国家,届时老年人将达1.3亿,占人口总数的10%以上。走在全国老龄化最前面的,首推我国最大的城市——上海。早在1979年末,60岁以上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胡宏兵 高娜娜
预期寿命的延长使我国居民的养老风险增加,居民个体福利改善受到制约。本文基于脆弱性测度方法构建包含不确定寿命和延迟退休的福利测度框架,研究预期寿命增加造成的个体福利损失,分析延迟退休的福利改善效果,并分性别测算最佳退休延迟年数。结果显示,随着预期寿命的延长,福利损失程度较高个体比例逐渐增多。引入延迟退休因素后,个体福利状况得到改善,且女性和教育水平较高个体的福利改善更为明显。以福利损失小于5%、10%或15%临界值进行估计,不同年龄段男性和女性的最佳退休延迟年数存在差异,男性延迟年数普遍长于女性。本研究为合理制定延迟退休政策以应对预期寿命延长和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负面冲击,进而提高居民福利水平提供了政策启示。
关键词:
预期寿命 长寿风险 延迟退休 福利水平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宜勇
深入分析人口老龄化对未来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情况的影响机制,积极研究如何完善我国就业政策和人口政策,将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喜安 艾志国 朱宁
文章研究"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对人口的数量和老龄化的影响。人口政策的改变主要影响总和生育率,通过建立Leslie矩阵人口结构模型,预测我国未来不同年份各年龄人口数量。得出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后所增加的生育量,2015—2017年平均每年为192万,2018—2040年平均每年为29.2万,2041—2050年平均每年为48.69万人,人口在2022年达到人口峰值13.844亿人。"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基本不会改变我国老龄化趋势,但却能缓解我国老龄化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