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61)
2023(12397)
2022(10503)
2021(9496)
2020(7780)
2019(17884)
2018(17594)
2017(34213)
2016(18696)
2015(21173)
2014(21304)
2013(21207)
2012(20181)
2011(18502)
2010(18933)
2009(17950)
2008(17765)
2007(16343)
2006(15035)
2005(14178)
作者
(56117)
(46592)
(46434)
(44094)
(29498)
(22201)
(21150)
(17896)
(17678)
(16881)
(16037)
(15701)
(15135)
(14866)
(14685)
(14349)
(13704)
(13616)
(13609)
(13468)
(11977)
(11449)
(11233)
(10610)
(10520)
(10510)
(10493)
(10472)
(9510)
(9169)
学科
(84765)
经济(84655)
管理(55429)
(53882)
(40806)
企业(40806)
方法(30670)
中国(28924)
数学(26984)
数学方法(26769)
(25774)
(21882)
地方(21131)
(21003)
业经(19741)
(17420)
银行(17388)
农业(17121)
(16897)
(16612)
金融(16610)
(16254)
贸易(16237)
(15722)
(14319)
(14247)
环境(13567)
(13057)
技术(12448)
地方经济(11582)
机构
学院(278902)
大学(278680)
(122631)
经济(120111)
管理(103413)
研究(99974)
理学(86920)
理学院(85907)
管理学(84694)
管理学院(84164)
中国(79007)
(61194)
(60287)
科学(56686)
(51051)
财经(46827)
(46651)
研究所(45162)
中心(44854)
(44313)
(42304)
北京(39024)
业大(38411)
经济学(38381)
(36720)
师范(36361)
农业(36146)
(35640)
(34943)
财经大学(34587)
基金
项目(171854)
科学(135892)
研究(128615)
基金(124283)
(107398)
国家(106453)
科学基金(90718)
社会(83606)
社会科(79398)
社会科学(79378)
(67051)
基金项目(65105)
教育(59020)
(56431)
自然(55589)
自然科(54256)
自然科学(54243)
自然科学基金(53303)
编号(51907)
资助(50916)
成果(43825)
(41970)
(39051)
重点(38940)
课题(37328)
(36350)
(35656)
国家社会(34727)
发展(34045)
教育部(33786)
期刊
(147932)
经济(147932)
研究(92432)
中国(65064)
(46217)
(44213)
管理(41501)
学报(40087)
科学(38493)
(34695)
金融(34695)
大学(31455)
教育(31448)
农业(29592)
学学(29535)
业经(24866)
财经(24563)
技术(23747)
经济研究(23513)
(21131)
问题(20076)
(16409)
(14858)
国际(14506)
理论(14160)
技术经济(13953)
商业(13747)
世界(13139)
现代(12953)
经济问题(12574)
共检索到4504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富良  
导致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迟缓的制度因素●陈富良经过十多年的改革,我国劳动力市场已经进入发展阶段,市场对新增就业人员中的一部分已开始发挥配置作用。但目前,劳动力市场在整个市场发育链条中仍处于瓶颈状态,其发展是缓慢的,要使我国劳动力市场达到统一、开放、竞争...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易定红  
本文从劳动力供给、需求以及劳动力市场的运行结果三个方面探讨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概况,分析了造成中国劳动力市场目前这种状况的制度安排,主要包括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集体协商制度以及体制内外的用工和工资形成制度等。论文最后就目前中国劳动力市场存在着的制度缺陷提出了改革和发展方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肖颖  
文章基于制度需求—供给模型,用外生制度因素分析了我国劳动力转移的演进过程,提出劳动力要素的产权界定是自由转移的前提,要素配置效率的提高只能在公平的市场中实现。政府的作用是供给劳动力自由转移的制度。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邓颖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市场作为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和作用愈益突出。然而在整个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培育过程中,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和发展明显滞后于其它要素市场,同时与其它市场相比,劳动力市场的培育也尤显艰难,因此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分析现阶段劳动力市场发育滞后、培育困难的原因,对于进一步发展劳动力市场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劳动力市场发育滞后,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它与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基点低有着直接的关系。关于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基点问题,必须把它置于整个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发展基点中进行理解,才有可能获得较为深刻的认...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朱海就  林小文  
2011年温州信贷危机的爆发,把温州民间金融真实的一面暴露在人们面前,人们发现原来温州民间金融竟然是如此的虚弱,不堪一击。那么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本文试图从金融制度的角度进行探讨。文章首先说明温州金融发展迟缓的现状,然后指出金融制度正常演进的条件,最后结合温州金融发展的历史,说明正是政府的过度管制,制约了民间金融制度的发育,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唐永  蒋永穆  
本文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分析产业结构服务化对劳动力市场极化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产业结构服务化促使不同技能水平劳动者出现工资极化现象,进而导致不同技能水平劳动者的就业极化。在就业极化过程中,劳动者就业技能障碍阻碍就业升级,对就业极化模式具有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笔者利用中国1982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以及2020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数据,运用职业就业份额分解方式,实证分析了产业结构服务化与中国劳动力市场极化的关系。结果表明,产业结构服务化是导致劳动力市场极化的重要原因,不同技能水平劳动者职业就业比重变化几乎全部源于产业部门之间就业比重变化的贡献。劳动力市场极化阻碍中等收入群体的增加,不利于扩大内需和新发展格局的形成,而缓解这一不利影响的关键在于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枝茂  张璐琴  
劳动力市场的制度变迁,指的是劳动力市场制度创立、变更及随着时间变化而被打破的方式。它盖涵劳动就业制度、劳动力流动制度、工资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这是劳动力市场实现有效运行的基本条件,共同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俊  胡茂  
尽管我国的就业体制已经基本由过去的计划配置转向市场经济的市场配置,然而,传统经济体制下制度的路径依赖效应仍然对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进程产生阻碍,极大地制约着我国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的发挥,影响资源配置效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韦明  陈亚雯  于晶利  
由于我国劳动力市场化程度不高 ,市场机制和非市场因素对人力资本投资与人力资本形成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导致劳动力市场局部供给与需求失衡 ,出现偏差 ,产生错位。劳动力市场技工短缺 ,有其复杂的形成机理 ,因而不能把技工短缺简单地归咎于劳动力市场失灵。它是与市场有关制度不完善条件下 ,人们选择的结果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袁国敏  
本文根据2003-2010年全国分省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劳动力市场有着积极的影响,现有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低保覆盖面对劳动力市场有着积极的作用,没有增加失业,而是促进了失业率的降低,因而低保在中国没有产生"养懒汉"的副作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文太林  
劳动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劳动力的有效配置离不开完善的劳动力市场。养老保险制度对劳动力市场有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流动性方面。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导致老年劳动参与率低、企业供款率高不利于其竞争力的提高和对劳动力的吸纳、劳动力跨统筹区域流动难。需从这三个方面进行政策完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仲生  
本文展望了21世纪初期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指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工业化的加快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提出了就业人口的增长、劳动力素质的改善以及频繁的劳动力流动等劳动力因素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青松  雷琼嫦  何花  
通过调研,发现我国建筑垃圾回收利用产业发展迟缓。阻碍其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缺乏配套的法规及产业政策;消费者对含"建筑垃圾"概念的再生产品心存疑虑;产业链关键节点存在诸多阻梗;再生建筑产品效益较低。为推动建筑垃圾循环利用产业的发展,建议从九个方面进行创新:对利用"可再生建筑材料"为原料生产的产品,更名为"绿色建材"或者"低碳建材",以消除因"可再生建筑材料"和"有害垃圾"混同而对消费者产生的误解;对旧建筑物的拆解实行强制分类拆解制度,分类消纳"建筑垃圾";实施建筑垃圾拆解、分类、收运、加工一体化作业流程;制定以"可再生建筑材料"为原料的产品标准和在建项目的定量排放标准;打通"绿色建材"的销售通...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蔡昉  王德文  都阳  王美艳  
一、改革、增长与地区差距 中国的经济改革通过改进经济激励提高了技术效率,通过资本和劳动从没有比较优势的部门流出来而提高了配置效率。在20世纪80年代前期的改革阶段(在农村是实行家庭承包制,在城市是进行国有企业放权让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英俊  
一、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的问题 (一)劳动力市场的主体地位不到位。 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劳动力市场上必须有两个主体,即招聘者和求职者。从招聘者看,企业作为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应该享有资源配置的自主权,而劳动力配置的自主权是企业自主权的重要内容。目前,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劳动用工权力落实状况是:在自行制定用工计划.自主决定招工时间、方式、条件和数量上比较落实了,但作为一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