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81)
- 2023(7234)
- 2022(6018)
- 2021(5630)
- 2020(5025)
- 2019(11944)
- 2018(11980)
- 2017(23305)
- 2016(13060)
- 2015(15062)
- 2014(15244)
- 2013(15334)
- 2012(14265)
- 2011(12910)
- 2010(13200)
- 2009(12324)
- 2008(12430)
- 2007(11370)
- 2006(9765)
- 2005(8591)
- 学科
- 济(50736)
- 经济(50691)
- 管理(33107)
- 业(32993)
- 企(25771)
- 企业(25771)
- 方法(25484)
- 数学(22776)
- 数学方法(22470)
- 农(15713)
- 财(12829)
- 中国(12721)
- 学(12504)
- 地方(10429)
- 贸(10296)
- 贸易(10292)
- 业经(10217)
- 农业(10101)
- 制(10029)
- 易(9987)
- 和(8785)
- 理论(8621)
- 务(7990)
- 银(7975)
- 财务(7947)
- 银行(7934)
- 财务管理(7923)
- 行(7490)
- 融(7389)
- 金融(7385)
- 机构
- 学院(191846)
- 大学(190596)
- 济(72334)
- 经济(70550)
- 管理(69219)
- 研究(65601)
- 理学(59472)
- 理学院(58750)
- 管理学(57365)
- 管理学院(57042)
- 中国(48312)
- 科学(44642)
- 农(42489)
- 京(40883)
- 所(36027)
- 业大(34924)
- 农业(34184)
- 研究所(33045)
- 财(32859)
- 中心(30688)
- 江(30274)
- 财经(26214)
- 北京(25681)
- 范(24820)
- 师范(24512)
- 州(24099)
- 经(23621)
- 技术(23239)
- 院(22692)
- 农业大学(22488)
- 基金
- 项目(127958)
- 科学(96535)
- 基金(88641)
- 研究(88327)
- 家(79799)
- 国家(79163)
- 科学基金(64964)
- 省(52733)
- 社会(51880)
- 社会科(49030)
- 社会科学(49008)
- 基金项目(47213)
- 划(44247)
- 自然(44161)
- 自然科(43082)
- 自然科学(43069)
- 自然科学基金(42271)
- 教育(41865)
- 资助(37590)
- 编号(37135)
- 成果(30352)
- 重点(29568)
- 发(27784)
- 部(27295)
- 创(26337)
- 课题(26293)
- 计划(26191)
- 科研(25187)
- 创新(24709)
- 科技(23972)
共检索到2767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建农 王苹 王清旭
为了获得导管式水稻分秧栽植机构的最佳抛栽效果 ,对抛栽过程中的秧苗运动进行了分析 ,并针对实例进行了参数优化。结果表明 :秧苗在分秧栽植机构抛栽过程中的运动由分秧段自由落体运动、沿导秧管壁的滑动和脱离导秧管的抛栽运动构成 ,导秧管边行抛栽性能最差。在初始参数确定后 ,影响抛栽性能的主要因素是导秧管倾角α以及导秧管垂直高度h2 与秧苗脱离导秧管后的垂直落差h3 的分配比率。以获得最大抛栽速度为目标的参数优化结果为 :当α =4 8°时 ,抛栽速度达到最大 ,抛栽效果最好 ;各参数值为 :h2 =0 133m ,vz=4 4 6m·s-1,λ=75 1°,Hd=1 0 2m。
关键词:
水稻 栽植机构 导秧管 运动分析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石峰 孙松林 邓向春 王金葵
通过分析2ZY–1型偏心圆盘指夹式幼苗移栽机栽植机构的运动规律,设计了Visual Basic程序分析栽植轨迹,结合VB中对轨迹参数的输入、输出数据,得出适合移栽的较理想栽植机构相关参数范围,通过对烟草幼苗的栽植试验分析,得出在吊杯数为4个、转速为11.25 r/min、回转半径为0.360 m的情况下,特征参数λ取1.125时,有利于提高栽植质量和满足农艺要求。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照 廖庆喜 许博 胡先朋
针对油菜钵苗移栽机的结构参数对栽植稳定性的影响及拖拉机田间作业时部分工作参数受载波动影响栽植性能等问题,采用ADAMS建立参数化模型,开展栽植机构结构参数(栽植臂、从动栽植臂、连杆)及作业参数匹配研究和轨迹分析,确定机组前进速度v(m/s)与栽植频率f(株/min)的匹配范围。结果表明:当栽植臂长度为300mm、从动栽植臂长度为305mm、连杆长度为95mm时,栽植轨迹高度为225mm,其中连杆长度对栽植性能有较大影响;在理论可行范围内,当f/v比值为200时,栽植轨迹达到最优,且随机组的前进速度增加,对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江河 孙松林 肖名涛 李军政 高翔宇 全伟 杨彪 张五金 寻真福
针对自制油菜移栽机栽植机构作业质量差的问题,利用Matlab语言建立了栽植机构的运动模型,分析机构参数对作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小曲柄的长度及2曲柄的夹角和摇杆的长度对机构的作业性能有重要影响。根据这些参数对作业轨迹曲线的影响趋势,寻找到一组较优化的机构参数。当轨迹高度为181 mm、株距为240 mm时,入土轨迹与出土轨迹的重合度好,出土轨迹基本保持竖直,在投苗点附近时,栽植器的最大速度为0.048 m/s,其姿态保持与水平面垂直,加速度的波动范围小,能满足油菜移栽的要求。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旭暄 宋建农 刘建军 魏青
针对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研制的2ZPY H5 30型水稻钵苗行栽机在生产应用中出现的秧苗机械损伤问题,对其关键部件———自动输秧拔秧机构进行了分析研究。以秧苗倾角为目标函数建立了秧苗拔取过程的数学模型,并对自动输秧拔秧装置的结构尺寸进行了参数优化。优化结果为:当输秧辊与拔秧辊的水平中心距h1为180mm ,输秧辊与上拔秧辊间的垂直圆心距h2 为12 0mm ,上下拔秧辊半径r为5 0mm时,秧苗拔取倾角β为13 7°。通过摄像设备对改进后的输秧拔秧装置的拔秧过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被拔出的秧苗没有发生明显的机械损伤,达到预期的优化设计目的。
关键词:
水稻栽植 秧苗 输秧 拔秧 参数优化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蔡国华 曾爱军 宋卫堂 胡军 窦传荣 刘朔
根据挠盘式栽植器的工作原理,分析了挠盘式栽植器挠盘的运动轨迹,提出了挠盘夹持点运动特征参数iλ≥1是挠盘式栽植器设计的基本依据和正常工作的必要条件;探讨了苗体在输送带和挠盘之间的传递条件,得出了夹持角β<90°是合适的投苗区间;推算出了拖拉机前进速度、输送带秧槽间距、输送带速度和栽植株距之间的关系表达式。
关键词:
挠盘式 栽植器 运动分析 设计准则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敏 张文毅 纪要 祁兵
针对现有高速分插机构参数优化方法盲目性较大或计算复杂的问题,以椭圆齿轮三插臂分插机构为例,采用虚拟中心组合响应面试验设计方法,以插秧株距140mm时的插秧穴口宽度、推秧角度和轨迹高度3个指标为目标函数,以椭圆齿轮偏心率、齿数、行星架初始安装角度和插植臂安装角度4个参数为设计变量,构建响应面回归模型,采用优化算法求解响应面近似回归模型,直接求得一组满足多个约束条件的最佳参数组合。以求解的最佳参数组合:椭圆齿轮偏心率0.18、齿数23齿、行星架安装角度15°、插植臂安装角度25°设计并试制三插臂分插机构。通过理论分析和台架试验,回归模型计算的目标函数值与理论计算值和台架试验实测值之间的最大相对误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见良 王奎武 石纪成 胡泽友 邹应斌 李合松
为探讨壮秧营养剂对软盘旱育秧和苗床旱育秧的壮秧效果及机理 ,以水稻品种中 - 1 0 0 ,湘早籼 2 8号和中优早 81为供试材料 ,比较研究了 4种壮秧营养剂对水稻软盘旱育和苗床旱育秧苗的生理影响 .结果表明 :壮秧营养剂 T1 ,T2 和 T4对苗床旱育秧苗的根数和茎基宽比对照显著提高 ;壮秧营养剂 T1 ,T2 和 T3对软盘旱育秧苗的生理影响主要表现为根干重、根系α-萘胺氧化力、根系总吸收表面积和活跃表面积、叶片含氮量及叶绿素含量提高的幅度较大 ,T1 和 T2 所表现出的效应差异不大 ,而 T3表现出较大的优势 .生产上应用时 ,早稻软盘旱育秧壮秧营养剂每盘的施用量以 8~ 1 2...
关键词:
水稻 秧苗 生理学 壮秧营养剂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雷舜 刘少君 范亚霖 唐湘如
为了探究壮秧剂对水稻秧苗形态及生理特征的影响,以‘玉香油占'为试验材料,壮秧剂的不同用量与施用方武为条件,研究了壮秧剂对秧苗成秩率、株高、干物质积累以及SOD等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A种方式(软盘底施壮秧剂)下秧苗成秧率普遍高于其它方式,其中以每盘施用10 g壮秧剂成秧率显著高于其它用量水平,达到73.77%,较CK显著提高17.16%;同时株高显著降低43.51%,苗高干重比显著增加50.53%;叶片SOD和POD活性均高于CK,但各用量水平间差异不显著。因此A种方式下每盘施用10 g壮秧剂,能够提高秧苗叶片SOD和POD活性,提高其抗氧化能力,降低株高,从而达到"壮秧"的目的。
关键词:
壮秧剂 成秧率 形态生理特征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庹洪章 谢祖琪 应婧 张建 程方平
本文研究了机插秧的秧爪结构、秧龄、株距、秧盘形式和播种量等参数对秧苗栽插质量"漂秧率"、"漏插率"和"伤秧率"(以下简称"三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秧爪结构对秧苗栽插质量"三率"影响特别显著,秧龄对漂秧率的影响特别显著,其他看不出影响;株距对漂秧率和漏插率有一定影响,其他看不出影响;播种量对漂秧率有一定影响,其他看不出影响;秧盘形式对伤秧率有一定影响,其他看不出影响。且钢板秧爪结构插秧机的栽插质量明显优于钢针秧爪结构插秧机的栽插质量。钢板秧爪结构插秧机对秧苗栽插质量影响顺序如下:秧爪结构>秧龄>株距>秧盘>播种量。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丹阳 钱彬彬 胡旭 李孟洵 袁敬川 高红霞
目前我国大蒜机械化种植发展缓慢,大蒜种植大部分为人工栽植,为了提高大蒜种植的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结合我国大蒜栽植的农艺要求,以及大蒜机械化种植的必要性,研究设计了一种新型半自动大蒜栽植机。重点阐述了该大蒜栽植机的主体结构与整机工作原理,以及相关核心部件的设计过程,并针对栽植机关键机构的结构及其原理进行具体分析。通过结合大蒜实际栽植的农艺要求,采用虚拟设计及试验样机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Solidworks软件进行了整机的模拟仿真,利用Adams软件实现了关键机构动力学动力分析,并通过样机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半自动大蒜栽植机分别实现了蒜盘供蒜、机械臂针插式取蒜、动力分配及双动力协调运行...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瑞峻 区颖刚 王玉兴 李志伟 徐凤英
阐述了与机械化水稻抛栽种植密切相关的工厂化育秧要求和水稻抛栽农艺要求 ,为水稻抛栽机械设计提供了依据 ;介绍了国内外与工厂化育秧农艺配套的多种能自动取秧的有序行抛秧机械 ,并对主要农艺参数进行了试验研究。
关键词:
水稻 机械化 抛秧 农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闫国琦 张铁民 温利利 廖懿华
【目的】研究电动水稻插秧机功率分配和参数优化等关键技术,探索并分析分布式电机驱动水稻插秧机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为电动水稻插秧机的设计提供依据。【方法】以适合电力驱动的手扶式水稻插秧机为研究对象,通过仿形试验、分插机构试验和牵引试验,得到插秧机各主要工作机构实际功率,并确定各驱动电机的参数。通过牵引试验的载荷和速度分析,进一步优化该类型插秧机蓄电池容量和作业速度等参数,并提出最大连续作业面积节能设计方案。【结果】在试验样机机型下,双行进水轮驱动电机为2×500 W,分插机构驱动电机为300W,仿形机构驱动电机为350W;当采用48V铅酸蓄电池组,在理论额定容量为83.3A.h、行进速度为0...
关键词:
水稻插秧机 驱动功率 电机 蓄电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周晚来 王朝云 易永健 刘潜 汪洪鹰 谭志坚
采用湿润育秧,研究了不同育秧方式(秧盘不垫铺麻纤维膜育秧和秧盘垫铺麻纤维膜育秧)和育秧肥不同施用方式(100%秧土混施、50%秧土混施+50%秧土底部撒施、100%秧土底部撒施)下水稻机插秧苗的形态、干质量、根系活力、植株可溶性糖和硝态氮含量、发根力,以探索秧盘垫铺麻纤维膜结合育秧肥底部撒施应用于水稻机插育秧的可行性,以进一步改进麻纤维膜水稻机插育秧技术。结果表明,秧盘垫铺麻纤维膜明显提高了水稻机插秧苗素质,相比秧盘未垫铺麻纤维膜的处理,秧盘垫铺麻纤维膜处理的秧苗表现为秧苗壮实,秧苗根冠比、根系活力、植株可溶性糖含量、发根力均有所提高。育秧肥底部供应提高了秧苗地下部生物量和根冠比,提高了秧苗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