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87)
- 2023(9364)
- 2022(7890)
- 2021(7150)
- 2020(5749)
- 2019(12772)
- 2018(12388)
- 2017(22570)
- 2016(12101)
- 2015(13458)
- 2014(12906)
- 2013(12702)
- 2012(12246)
- 2011(11210)
- 2010(11649)
- 2009(10484)
- 2008(10314)
- 2007(9473)
- 2006(8552)
- 2005(7950)
- 学科
- 济(52055)
- 经济(52014)
- 业(38577)
- 管理(36504)
- 企(31748)
- 企业(31748)
- 中国(19823)
- 地方(18508)
- 技术(17979)
- 农(15431)
- 业经(14765)
- 方法(13911)
- 技术管理(12954)
- 制(11278)
- 数学(10940)
- 农业(10849)
- 数学方法(10775)
- 银(10620)
- 银行(10599)
- 融(10405)
- 金融(10404)
- 地方经济(10383)
- 行(10323)
- 教育(10209)
- 发(10072)
- 财(9638)
- 理论(9235)
- 学(9177)
- 贸(8288)
- 贸易(8272)
- 机构
- 学院(169805)
- 大学(167824)
- 济(69612)
- 经济(67888)
- 管理(64138)
- 研究(64089)
- 理学(53735)
- 理学院(53069)
- 管理学(52176)
- 管理学院(51842)
- 中国(46945)
- 科学(37133)
- 京(37091)
- 所(31871)
- 财(31105)
- 江(28748)
- 研究所(28474)
- 中心(28248)
- 农(27401)
- 范(25282)
- 师范(25034)
- 北京(24313)
- 院(23663)
- 州(23363)
- 财经(23277)
- 业大(22892)
- 省(21045)
- 经(20956)
- 农业(20768)
- 技术(20464)
- 基金
- 项目(108630)
- 科学(86817)
- 研究(84564)
- 基金(75030)
- 家(64744)
- 国家(64062)
- 科学基金(55503)
- 社会(53101)
- 社会科(50319)
- 社会科学(50310)
- 省(46782)
- 教育(39907)
- 基金项目(39286)
- 划(37917)
- 编号(34566)
- 自然(33615)
- 自然科(32911)
- 自然科学(32904)
- 自然科学基金(32321)
- 发(30186)
- 创(29450)
- 资助(28785)
- 成果(28336)
- 课题(26717)
- 创新(26419)
- 重点(25026)
- 发展(24674)
- 展(24208)
- 部(22820)
- 年(21413)
共检索到2830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继安 戚佳 孙迟瑶 徐艳茹
导师如何通过“因材施教”的指导提升博士生的创新能力,是博士生培养的关注热点。基于481份“双一流”建设高校理工科博士生的调查数据,从导生双主体角度,以控制和支持两个维度的导生组合类型为自变量、博士生年级为调节变量,探索二者对理工科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相较于导师低控制和学生低投入、导师低支持和学生低投入,其他导生组合类型均对理工科博士生的创新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年级在控制维度的导生组合类型对理工科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研究结果验证了导师阶段式培养的重要性,同时强调了博士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关键性。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晓娟
通过对四位"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副所长姚建年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所长江桂斌研究员、国家纳米中心首席科学家江雷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汪寿阳研究员的访谈,总结了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及方法。
关键词:
博士生 创新能力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杜学敏 李林英
使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考察19位优秀博士生产出创新成果的经历,发现个人特质与人际环境对创新能力产生影响。促进创新的个人特质包括浓厚的好奇心、雄厚的心理资本、良好的专注力、经验的开放性和利他精神;促进创新的人际环境包括导师高要求、高支持、榜样示范和良好的团队氛围、团队支持。在个人特质与人际环境相互影响过程中产生的个人努力和学术情绪是影响创新的重要因素,个人努力和学术情绪相互影响,其良性互动能够促进科研创新。
关键词:
个人特质 人际环境 创新能力 博士生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于万锁
以"以写促学"理论为指导,使用访谈和问卷调查了山西省3所理工类院校280名理工科博士生、6名教学管理人员与英语教师,了解他们对理工科博士生英语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培养问题及其解决对策的看法。发现存在"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培养思路、授课班级、授课内容与方法"等四类突出问题,提出了以英语科技论文写作为突破口带动其他学术英语交流能力全面提高等四条针对性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闵韡 李永刚
对35所高校1746名理工科博士生的问卷调查显示,导师为院士、长江学者等的博士生在科研产出上具有较大优势,导师为长江学者等的博士生还在科研支持、师生关系和学业压力方面表现出优势。来自导师的直接指导对指导效果影响显著,导师学术身份越高,博士生能够得到的直接指导越少。导师指导研究生的数量与指导效果关系不大,但博士生感到自己的导师指导的研究生数量过多时会对指导效果产生负面影响。建议相关部门在遴选导师过程中,除严格坚持学术标准外,还应适当考虑导师的指导能力、指导条件和指导热情等因素。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闵韡
对全国35所高校研究生院理工科博士生的科研支持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理工科博士生科研支持情况整体良好,但在学术交流机会、管理认同和整体科研支持满意度上依然有待提升。博士生的主观感受相对于客观指标,对科研支持满意度更具有预测作用。所在学校为"985工程"高校,导师为院士、长江学者等,以及培养方式为硕博连读的博士生,在科研支持的获得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应尊重博士生的实际需求和意愿,为其科研活动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支持,同时应充分发挥导师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在招生方式上,尽管硕博连读表
关键词:
理工科博士 科研支持 招生方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汪小会 王莉
以法国里昂国立应用科学院为例,研究法国理工科博士生资助体系现状,指出其博士生资助具有制度规范化、来源多样化、方式合同化、奖学金国家化和力度标准化等特点。针对我国博士生奖助体系的实际情况,提出我国博士生资助体系应借鉴法国理工科博士生资助体系的经验,强化博士生资助的工资性质,拓展资助来源渠道,加大资助力度。
关键词:
法国 博士生 资助体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亚军 崔华华
理工科院校在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首先应该正确分析理工科院校文科研究生的培养现状及其弱势;其次要克服困难,发挥理工科优势,使文科研究生在文理互动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最后,应以理工科求真务实的精神,引导文科研究生戒骄戒躁,在实践中实现创新。
关键词:
理工科院校 文科研究生 创新能力培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冯丽婷 方少明 冯绍彬 李振兴
阐述了郑州轻工业学院金属腐蚀与防护学科组在研究生培养中自觉学习和运用辩证法的做法,总结了将唯物辩证法运用于应用化学专业研究生专业课教学和指导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的体会,介绍了以此方法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产出一系列成果的具体成效。
关键词:
辩证法 研究生教学 科学研究 理论创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谢安邦 韩映雄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未来一段时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主要议题。教育部《关于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建立研究生科研创新激励机制,营造创新氛围,强化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宁宁
利用《中国研究生教育年度报告(2016)》的有关数据,以33所研究生院高校的1007名工科博士生为分析对象,对博士生科研创新能力进行差异分析。结果表明:现就读于不同等级高校的工科博士生的科研能力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前一学历来自不同等级高校的博士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差异性并不显著。此外,博士生前一学历高校等级和现就读高校等级的交互效应进一步证伪了出身于"985工程"高校、现就读于第一等级高校的博士生科研能力最强的传统假设。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雪梅 王秉中 甘国龙
通过文献检索、问卷调查、调研访谈、数据统计分析等方法,基于博士生学术成果质量的视角,结合高校博士生培养现状,建立了一套博士生导师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朱华伟
利用39所“双一流”建设高校2 148名学术型博士生的调查数据,分析知识共享对博士生科研创新能力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博士生知识共享水平较高,学习投入有待提升,科研效能感明显不足,发展型科研创新能力略有提高,任务型科研创新能力稍微下降。博士生知识共享显著正向影响学习投入、科研效能感及科研创新能力。博士生学习投入在知识共享与科研创新能力的关系上具有部分中介效应,而科研效能感在知识共享与科研创新能力的关系上具有完全中介效应,学习投入及科研效能感在知识共享与科研创新能力的关系上具有链式中介作用。为促进博士生科研创新能力发展,大学要重视博士生知识共享的价值及作用,疏通知识传播渠道;创设良好培养环境,强化博士生学习投入;增强博士生科研效能感。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莞荷 李锋亮
基于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内容,利用1322份学术型博士生样本数据,对导师指导与博士生科研能力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博士生对导师在学术方面的指导比较认可,但在博士生职业发展建议、科研补助等个人关怀与支持方面的评价偏低。研究还发现,在控制了其他变量后,导师在培养学术创新能力、优化培养条件、注重人文关怀等方面的表现均对博士生科研能力发展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科研活动投入时长和科研项目参与数量也对博士生科研能力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正明 耿筠
从分析创造性人才的基本素质特征出发,结合目前研究生教育的一些实际问题,研究了影响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几个重要因素,提出了培养研究生创造能力的一些见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