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71)
2023(10528)
2022(9424)
2021(8892)
2020(7450)
2019(17243)
2018(17248)
2017(33512)
2016(18318)
2015(20343)
2014(20469)
2013(20308)
2012(18566)
2011(16580)
2010(16456)
2009(14829)
2008(14267)
2007(12269)
2006(10384)
2005(8798)
作者
(53093)
(43856)
(43449)
(41577)
(27939)
(21186)
(19727)
(17355)
(16640)
(15568)
(15088)
(14777)
(13869)
(13777)
(13520)
(13439)
(13367)
(13033)
(12479)
(12434)
(11003)
(10629)
(10530)
(9945)
(9836)
(9807)
(9716)
(9586)
(8824)
(8729)
学科
(69480)
经济(69401)
管理(52194)
(49790)
(43191)
企业(43191)
方法(35389)
数学(29502)
数学方法(29161)
(17815)
(17372)
中国(16985)
(16880)
业经(16323)
理论(13805)
地方(13443)
(13019)
(12836)
(12014)
技术(11968)
财务(11954)
财务管理(11935)
农业(11607)
(11578)
贸易(11572)
企业财务(11357)
(11230)
环境(10760)
教育(10472)
(9980)
机构
大学(257026)
学院(254040)
管理(103573)
(95347)
经济(93032)
理学(90867)
理学院(89836)
管理学(88236)
管理学院(87773)
研究(83576)
中国(59154)
(54648)
科学(54402)
(43136)
(41987)
(41533)
业大(40107)
研究所(38693)
中心(37457)
(35581)
财经(35500)
北京(34234)
(33895)
师范(33554)
农业(32698)
(32423)
(30664)
(29331)
经济学(27663)
师范大学(27266)
基金
项目(182596)
科学(143012)
基金(132417)
研究(131803)
(115927)
国家(114979)
科学基金(98598)
社会(81426)
社会科(76973)
社会科学(76953)
(71478)
基金项目(71384)
自然(66091)
自然科(64537)
自然科学(64519)
自然科学基金(63344)
(60603)
教育(60545)
资助(54476)
编号(53534)
成果(43158)
重点(40518)
(40030)
(38072)
(37947)
课题(36649)
科研(35407)
创新(35405)
教育部(34123)
大学(34073)
期刊
(100394)
经济(100394)
研究(72399)
中国(46607)
学报(43471)
科学(39323)
(36780)
管理(36275)
大学(32321)
(31688)
学学(30400)
教育(29659)
农业(26135)
技术(20918)
(18487)
金融(18487)
财经(16610)
业经(16237)
经济研究(15551)
图书(14220)
(13948)
(13267)
科技(13245)
理论(12978)
问题(12708)
实践(12172)
(12172)
(11965)
技术经济(11610)
业大(11192)
共检索到3542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启梁  
研究生在读期间对导师可以有合理的期待,但不能完全依赖导师。研究生应突出学习、教育的自主性,其核心任务是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全面成才。认为研究生读研期间的关键问题是:和导师及时沟通、有效阅读、培养问题意识、把握好写作与理论学习的关系;研究生的成人之道则是要进行自我教育、接受同伴教育、安排好个人生活、培养阳光的个性。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秀琴  韩民丽  
提出了促进研究生外语学习自主性的一种有效手段,即让学生参与课程设计,同时融入学习策略的培训以便为学生提供进行自主学习的技巧和方法,为独立、自主学习奠定基础。实验证明这种教学模式对研究生的外语学习自主性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在提高研究生口语技能方面颇有成效。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钱佩忠  
认为学习自主性是研究生成长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关键,研究生学习自主性的弱化必然导致其创新活力的衰竭。因此,高校要转变教育观念,牢固确立以研究生为本的理念,夯实学科基础,创造必备条件,导师要发挥引领和指导作用,研究生自身要培养自主意识和能力,充分保障研究生自主性发展,使其成长为社会所需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蒋乾麟  
提出在军事教育深入转型的背景下,军队研究生导师要不断提高带教能力,做到既要传做文之法,又要授做人之道;既要打牢理论根基,更要强化应用能力;既要学高为师,更要身正为范;既要搞好个别带教,更要注重团队育人。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雅静  田庆锋  蔡建峰  
分析了导师自主性支持对博士生科研产出的影响,以及创造性人格和构想自我效能感在其中发挥的作用,通过对148名即将毕业的博士生的问卷调查进行了假设检验。结果表明,导师自主性支持对博士生科研产出具有正向影响,构想自我效能感在上述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创造性人格对自主性支持与构想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从自主性支持、构想能力和创造性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杨春梅  
指出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研究生导师指导的有效性。认为研究生导师的有效指导意味着把研究生带到知识前沿、形成研究问题、指导方法和规范、引导批判和创新;研究生导师指导的有效性反映在指导的适时、适度和适当等三个方面。提出研究生导师的有效指导应注意提高导师素质,建立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那良玉  
总结了自己作为导师培养研究生过程中的体会:教而不倦在重情,精而不多去布法,学而不厌为练功。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郭丽君  胡何琼  
认为研究生导师制度不仅只是研究生培养的一种管理制度,它也是学科规训制度下生产学术"新人"的学术制度,导师应享有高度的自主性。指出在大学自主、学术自由以及建立在其基础上的学术文化这些学术制度被压抑的情况下,有必要回归到研究生导师制度的内在向度,即尊重学术工作的规律,尊重导师的自主性,尊重学术活动的自发秩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闫伟  肖敏  
引入后现代主义的研究生培养理念,通过对平等者的对话、培养目标的多元性、培养过程的开放性以及教学科研环境的和谐性的诠释,对比分析导师责任理念,联系当代教育的现实问题,通过师生关系的建构、培养过程的建构、工作任务的建构和培养环境的建构,诠释了研究生导师责任的建构途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单珏慧  马君雅  杨倩  吕淼华  
目前,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地位被界定为"首要责任"人。在总结历史演进的基础上,分析了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首要责任"的概念内涵,梳理了现状和举措,从育人理念、互动模式、协同机制、制度体系四个层次探讨了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首要责任制的实现机制。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胡守强  
梳理了"导师负有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责任"这一提法的由来,分析了导师作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首要责任人"的必然性,阐述了对"首要责任人"内涵的理解,并对如何帮助和促进导师发挥"首要责任人"作用提出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国建文  
从古典目的论的角度审视研究生导师的道德责任,有利于从全域视角出发,认识并解决当下研究生导师道德责任实现的困境。在古典目的论的语境中,研究生导师道德责任可以从自成目的的"合理善"、审慎思考下自愿选择的道德反思和行动与坚持"社会情"为限度的中道精神等三个维度加以把握。认为古典智慧对于现代语境下研究生导师道德责任的实现具有多重启示:确证研究生导师道德责任实现的至善立场;推动研究生导师道德责任反思和行动的具体展开;建构研究生导师道德责任承担的限度。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周巧玲  柳铎  
依据研究生教育的本质,借鉴国外相关理论,总结我国优秀导师的经验,建立了一个关于博士研究生导师的角色与责任的概念框架,认为导师在指导博士研究生时担当的角色责任主要有:提供专业指导的专家,科研训练中的教练,积极的提问者和评判者,督促和激励者,科学精神和态度的示范者,学业支持者。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田贤鹏  
阐述了研究生导师动态管理机制的实质,认为这是打破研究生导师终身制的身份窘境,形成竞争淘汰、可进可出基本格局的有效办法。针对当前我国研究导师管理过程中的问题,指出建立研究生导师动态管理机制应从制度上进行变革,实现从身份管理到岗位管理的实质转变;从过程上进行控制,促进资源合理流动、改变管理质量不佳的低效局面;从方式上进行转变,选择具有适度弹性的、刚性与柔性相统一的管理方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静  
良好的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关系是提高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因此研究其间的和谐关系有很重要的意义。影响其间关系的主要因素有研究生的培养特点、导师的指导风格与素质、研究生培养目标等。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关系有权威型、松散型、功利型、和谐型等几种类型,但导师与研究生之间最基本的关系仍然是师生关系,其本质是一种教与学的关系,和谐"导学"是这种关系的集中体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