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57)
- 2023(9612)
- 2022(8460)
- 2021(8066)
- 2020(7240)
- 2019(16947)
- 2018(16680)
- 2017(31701)
- 2016(17933)
- 2015(20427)
- 2014(20406)
- 2013(20129)
- 2012(19183)
- 2011(17529)
- 2010(18028)
- 2009(16243)
- 2008(16554)
- 2007(15104)
- 2006(13206)
- 2005(11988)
- 学科
- 济(73106)
- 经济(73015)
- 管理(49008)
- 业(45754)
- 企(37245)
- 企业(37245)
- 方法(35266)
- 数学(30639)
- 数学方法(30288)
- 中国(21829)
- 农(19929)
- 财(19156)
- 学(17580)
- 地方(14138)
- 业经(14102)
- 制(13898)
- 贸(13712)
- 贸易(13699)
- 易(13218)
- 理论(13148)
- 农业(13085)
- 和(11130)
- 务(11070)
- 财务(11043)
- 财务管理(11006)
- 银(10995)
- 银行(10948)
- 技术(10633)
- 融(10608)
- 金融(10604)
- 机构
- 大学(258474)
- 学院(255274)
- 济(100958)
- 经济(98694)
- 管理(94798)
- 研究(90223)
- 理学(81743)
- 理学院(80659)
- 管理学(78897)
- 管理学院(78422)
- 中国(66781)
- 科学(56870)
- 京(56119)
- 农(48038)
- 财(47942)
- 所(47938)
- 研究所(43656)
- 江(41051)
- 中心(40737)
- 业大(40051)
- 农业(37816)
- 财经(37465)
- 范(37167)
- 师范(36815)
- 北京(35571)
- 经(33974)
- 院(31903)
- 州(31783)
- 经济学(30776)
- 技术(30088)
- 基金
- 项目(167070)
- 科学(131905)
- 基金(121250)
- 研究(120648)
- 家(107032)
- 国家(106119)
- 科学基金(89502)
- 社会(74695)
- 社会科(70482)
- 社会科学(70455)
- 省(64943)
- 基金项目(64688)
- 教育(59721)
- 自然(59316)
- 自然科(58046)
- 自然科学(58022)
- 自然科学基金(57045)
- 划(56552)
- 编号(49942)
- 资助(49802)
- 成果(41174)
- 重点(38616)
- 部(38546)
- 课题(35728)
- 发(35676)
- 创(34226)
- 教育部(32981)
- 科研(32486)
- 创新(31859)
- 大学(31282)
共检索到3920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薛晓州 张敏 侯楠 周文霞
本研究将"个体中心"视角引入到指导关系研究中,采用潜在剖面分析探索了企业员工的指导关系剖面。对381份企业员工的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指导关系存在三个剖面:疏离型、职业支持型和亲密型。这三个剖面代表三类群体,这些群体不仅包括量化差异,也包括质性差异。本研究进一步地将指导关系剖面应用于调节效应分析,以探讨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与主动职业行为之间关系在不同群体中的差异。结果显示:在疏离型群体中,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对主动职业行为的正向预测作用不显著;在职业支持型和亲密型群体中,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显著正向预测主动职业行为。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薛晓州 张敏 侯楠 周文霞
本研究将"个体中心"视角引入到指导关系研究中,采用潜在剖面分析探索了企业员工的指导关系剖面。对381份企业员工的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指导关系存在三个剖面:疏离型、职业支持型和亲密型。这三个剖面代表三类群体,这些群体不仅包括量化差异,也包括质性差异。本研究进一步地将指导关系剖面应用于调节效应分析,以探讨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与主动职业行为之间关系在不同群体中的差异。结果显示:在疏离型群体中,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对主动职业行为的正向预测作用不显著;在职业支持型和亲密型群体中,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显著正向预测主动职业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曹霞 张誉丹 瞿皎姣 王玉娟 刘翔宇
揭示平台就业者工作价值观的潜在类别特征,有助于弥补现有工作价值观相关研究的不足。对来自不同平台及行业的平台就业者发放调查问卷,共回收得到300份有效问卷,基于此,采用潜在剖面分析法,探究平台就业者工作价值观的潜在类别结构,及其是否在员工创造力和工作激情两个结果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结果显示:平台就业者的工作价值观具有3个潜在剖面,即传统型、中立型和现代型;不同类别的工作价值观群体对个体创造力和工作激情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并且现代型工作价值观群体的创造力水平和工作激情水平更高。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叶枝 赵国祥 务凯 刘霞
基于中国文化背景下积极青少年发展的结构和测量工具,采用变量为中心和个体为中心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深入探索了中国文化背景下积极青少年发展的类型特点及其与学校适应的关系。基于对来自北京、辽宁和河南三省2099名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的问卷调查分析发现:(1)青少年积极发展水平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积极发展水平与幸福感、学业成绩呈显著正相关,与问题行为呈显著负相关;(2)积极发展水平较高的青少年可分为全面积极发展型、高能力高自信型、高品格高联结型和高联结高自信型,其中全面积极发展型的人数占比最大;(3)高积极发展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文 车翰博 刘方 于腾旭
通过潜在剖面分析探究受心理虐待儿童的潜在类别,并考察不同类别儿童的内、外化行为问题的特征与差异。采用问卷法对614名8-13岁儿童进行考察,结果发现儿童可分为低危型,中间型和高危型三类。三类儿童在行为问题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高危型内化行为问题水平最高、中间型次之,低危型最低;高危型外化行为问题水平最高,低危型与中间型则不存在显著差异。结果表明潜在剖面分析可以区分受心理虐待儿童的潜在类别,为儿童心理虐待相关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苗仁涛 周文霞 刘军 李天柱
本文通过对我国21家中小民营企业233位员工及其直接主管的问卷调查,考察了组织实施的高绩效工作系统(由下属感知评价的)对下属角色内行为和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并检验了两类社会交换关系组织支持感和领导成员交换的中介作用和程序公平感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组织实施的高绩效工作系统与下属角色内行为和组织公民行为均正向相关;下属的组织支持感和领导成员交换分别对高绩效工作系统对下属角色内行为和组织公民行为的正向关系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下属的程序公平感调节了高绩效工作系统对下属组织支持感和领导成员交换的影响;进一步,程序公平调节了领导成员交换对高绩效工作系统与组织公民行为关系的完全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琛琳 张博坚
当今就业形势严峻,如何开展有效的求职行为对于个体就业至关重要。本研究从未来工作自我的视角揭示了求职行为的形成机制,特别地,基于自我调节理论引入了求职目标清晰度的中介作用,基于社会认知职业理论引入了环境支持、阻碍的调节作用。以390名来自山东省、江苏省的高校毕业生为样本,结果发现:(1)未来工作自我与求职行为呈现显著正向关系;(2)未来工作自我通过求职目标清晰度间接影响求职行为;(3)环境支持正向调节未来工作自我与求职行为之间经由求职目标清晰度的间接关系,环境阻碍负向调节未来工作自我与求职行为之间经由求职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宏远 赵曙明 范丽君
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为了在竞争中赢得先机,企业越来越强调创新发展,希望加强员工的创造力和主动行为以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本文以员工主动行为为研究对象,探究员工心理需求满足对主动行为的影响机理,并结合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提出研究假设,同时结合了当前一些企业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得出结论。研究发现,员工心理需求满足对主动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且自主性工作和职业发展前景对员工主动行为的影响较大;自我效能感在员工心理需求满足和主动行为之间产生调节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企业提出有效激发员工主动行为的措施指明了方向。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丁刚 李珲
员工创新行为是工作情境因素和个性特征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以中国企业员工为对象,通过引入组织情境与个性特征——组织创新氛围与员工创新效能感,深入探讨了工作特征与员工创新行为的权变关系及作用机制。通过对近300名企业员工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回归分析处理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工作特征显著正向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组织创新氛围显著调节工作特征与员工创新行为间关系:组织创新氛围有利于创新时,工作特征正向影响员工创新行为,且影响较大;组织创新氛围不利于创新时,工作特征负向影响员工创新行为,但影响较小。组织创新氛围的调节效应部分通过创新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实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马欣悦 石伟平
对学生差异特征的把握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是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提和基础。以比格斯3P教-学模型为基础,构建高职学生学习活动分析框架,并对学生群体进行区分。通过潜在剖面分析(LPA),依据高职学生学习活动特征将其分为学习淡漠型、协作促进型、低效学习型、均衡发展型以及事半功倍型五种类型。高职学生以低效学习型为主,不同类型学生在分类变量上各有其分布特征,证明了分类探究高职学生学习特征与差异的价值。根据高职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特征,高职院校及教师应精准研判学生类型,提供差异化学习支持;把握学生类型属性,构建差异化教学方案;依据学生阶段性特点,实施精准的靶向教学策略。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张凯丽 唐宁玉 尹奎
员工离职一直以来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对员工离职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员工离职倾向和离职行为,并主要从个体和情景因素探讨员工离职倾向或离职行为的影响因素,但具有离职倾向却未发生实际离职行为的员工在组织中表现如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根据计划行为理论,个体会基于自己的内在倾向采取相应的行为,但是内在倾向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受到一定的约束,尤其受到个体是否能够决定或控制这种行为的影响。自我效能感反映了个体认为自己能够处理问题的信心,主动性人格则反映了个体是否具有按照自己的意愿采取行为的自主权,二者均反映了个体对行为的控制度。构建以离职倾向为前因变量,以自我效能感和主动性人格为调节变量,以任务绩效、帮助行为和反生产行为为结果变量的理论模型。基于886名员工和231名配对领导的两阶段数据,使用Mplus 7. 0进行数据分析和假设检验。为避免领导评价的嵌套效应,采用三明治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自我效能感正向调节离职倾向与反生产行为的正向关系,即高自我效能感的员工在相同水平离职倾向下会做出更多反生产行为;②主动性人格正向调节离职倾向与任务绩效的负向关系,即高主动性人格的员工在相同水平离职倾向下表现出更差的任务绩效;③主动性人格正向调节离职倾向与帮助行为的负向关系,即高主动性人格的员工在相同水平离职倾向下会做出更少帮助行为;④主动性人格正向调节离职倾向与反生产行为的正向关系,即高主动性人格的个体在相同水平离职倾向下会做出更多反生产行为。研究发现离职意愿提高员工反生产行为,在产生离职倾向后高自我效能感和高主动人格的员工更会有消极表现。研究结果启示管理者需多观察员工行为,把握员工离职倾向,重视主动性人格可能存在的消极作用,引导主动性人格的员工发挥积极作用。
[期刊] 预测
[作者]
石磊
基于210份问卷调查数据,本文探讨了道德型领导与员工越轨行为的关系以及组织伦理氛围的中介作用和道德认同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道德型领导能够有效减少员工越轨行为;组织伦理氛围在道德型领导与员工越轨行为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道德认同在道德型领导与员工越轨行为之间起到了调节作用。这给企业的具体管理实践也带来了一些启示。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罗峥 贾奇隆 舒悦 王陆
为考察信息化教学环境下中小学生的学习适应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本研究采用自编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学生学习适应性问卷和学生心理健康问卷,调查了北京及广东两地小学生及初中生408人。结果发现:(1)潜在剖面分析(latent profile analysis,LPA)表明,信息化教学环境下,中小学生按照学习适应可以分为4个亚群体:不适应组、困扰组、边缘适应组和良好适应组,分别占4.167%,7.598%,42.892%和45.343%。(2)学生处于学习适应的中间水平(困扰组和边缘适应组)时,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处于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曾颢 赵李晶
动态环境背景下,主动变革行为日益成为人力资源管理关注的热点。本文基于工作中个人成长整合模型探讨了服务型领导对员工主动变革行为的影响机制和边界条件。并通过对262份有效样本的实证分析表明:服务型领导对员工主动变革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工作繁荣在服务型领导与员工主动变革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高水平的心理安全氛围显著增强工作繁荣对员工主动变革行为的正面影响。最后提出如下建议:建立为下属服务的激励机制,营造为下属服务的企业氛围;从学习和活力两方面,采取措施激发工作繁荣体验;建立容错机制,注重员工的心理安全感建设等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茜 古继宝 吴剑琳
采用实证研究探索导师支持型和控制型指导风格对研究生创造力的影响,并分析研究生个人主动性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支持型和控制型导师指导风格均有利于研究生创造力的发展,且研究生的个人主动性调节了控制型指导风格与研究生创造力之间的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高绩效工作系统有助于员工建言?一个被中介的调节作用模型
基于调节焦点理论的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对员工创新行为影响研究——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
学校类型对初中生班级环境与核心自我评价关系的调节作用——北京市城市公立初中和打工子弟初中的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职场负面八卦对主动性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关系视角下工作绩效如何影响领导辱虐行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责任型领导与员工工作偏离行为的关系: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
员工-组织关系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研究:一个被调节的双重中介作用模型
创造力自我效能感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一个跨层分析
高管团队能力与企业绩效间关系的实证分析——考虑CEO社会资本的调节作用
零售品牌与自有品牌间价值传导的机制——基于品牌名称一致性的调节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