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00)
- 2023(2657)
- 2022(2341)
- 2021(2199)
- 2020(1859)
- 2019(4249)
- 2018(4018)
- 2017(7435)
- 2016(3793)
- 2015(4188)
- 2014(3950)
- 2013(3724)
- 2012(3422)
- 2011(2776)
- 2010(3365)
- 2009(3126)
- 2008(2749)
- 2007(2444)
- 2006(2172)
- 2005(2045)
- 学科
- 济(13378)
- 经济(13346)
- 审计(12074)
- 业(11784)
- 管理(11221)
- 企(10281)
- 企业(10281)
- 各类(5834)
- 方法(5822)
- 财(4781)
- 中国(4434)
- 农(4180)
- 数学(4065)
- 数学方法(4034)
- 业经(3222)
- 制(3095)
- 务(2966)
- 财务(2960)
- 财务管理(2896)
- 企业财务(2795)
- 农业(2795)
- 融(2753)
- 金融(2753)
- 技术(2734)
- 家(2686)
- 学(2641)
- 贸(2472)
- 贸易(2461)
- 易(2427)
- 银(2284)
- 机构
- 大学(51253)
- 学院(49910)
- 管理(21635)
- 济(21018)
- 经济(20637)
- 理学(18981)
- 理学院(18810)
- 管理学(18619)
- 管理学院(18532)
- 研究(15435)
- 中国(12894)
- 财(11660)
- 京(11637)
- 财经(9484)
- 经(8715)
- 科学(7947)
- 中心(7747)
- 江(7701)
- 所(7416)
- 财经大学(7245)
- 农(6927)
- 商学(6697)
- 商学院(6660)
- 北京(6649)
- 研究所(6169)
- 业大(6148)
- 经济学(6094)
- 范(5959)
- 师范(5900)
- 审计(5761)
- 基金
- 项目(33896)
- 科学(27782)
- 基金(26692)
- 研究(25214)
- 家(24166)
- 国家(23470)
- 科学基金(20384)
- 社会(17445)
- 社会科(16531)
- 社会科学(16522)
- 基金项目(14348)
- 自然(13282)
- 自然科(12957)
- 自然科学(12953)
- 自然科学基金(12750)
- 省(11787)
- 教育(11531)
- 资助(10439)
- 划(10115)
- 编号(9945)
- 成果(8586)
- 部(8259)
- 国家社会(7508)
- 教育部(7463)
- 重点(7313)
- 人文(7302)
- 创(7091)
- 制(6936)
- 性(6836)
- 大学(6775)
共检索到796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石爱中
■审计职业的特点是为审计授权人或委托人服务,审计授权人或委托人的工作要依赖于审计工作的结果,审计结果是影响审计授权人或委托人决策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此外,随着审计实务和司法实践的发展,审计授权人或委托人概念的外延越来越宽泛,换句话说,依赖或利用审计结果来做决策的人越来越多。鉴于审计职业的这种特点,审计职能的证明和监督性质,审计人员的寻租行为在寻租循环中属于高层次的寻租,其危害性更大,影响面更广。丧失职业道德的审计人员或者审计组织,如果出于个人或团体的私利,演绎出高层次寻租行为,其结果不但会给众多的审计结果利用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而且会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还会增深整个社会的道德危机和信任危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希晖 唐雪梅 邢祥娟
随着预算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预算寻租主体逐渐从个人演化为集体,预算寻租行为更加隐蔽。以部门为代表的集体预算寻租造成社会资源浪费、社会福利损失,影响廉政建设,已经成为预算管理的一个难题。从寻租理论视角来看,部门利益、预算信息不对称、预算制度缺陷、不良预算文化等是造成部门预算寻租的主要因素。相较于其他治理方式,国家审计在抑制部门预算寻租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通过揭示部门预算寻租行为、防止寻租利益转化为个人利益、完善预算机制体制和制度、构建清明的预算生态与合规文化氛围等路径,能够有效缓解部门预算寻租。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靳思昌
行政审批、政府采购、政府招投标等公共决策中的寻租行为引发了"前腐后继"的现象,产生了一系列国家治理危机。经济责任审计的实施尽管可以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但由于属于事后审计,致使国家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无法充分地发挥。而公共决策审计属于事前审计,可以充分发挥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以寻租理论为基础,通过公共决策审计清理主动设租、弱化被动设租、矫正无意设租,不断发展和完善权力制衡机制、宏观调控机制、公民参与机制,进而完善国家治理机制,使国家在善政的基础上实现国家善治。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胡志勇
我国应充分发挥国家审计在遏制腐败寻租中的作用。为此,要强化审计的独立性,现行的受托经济责任目标要涵盖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同时,需要加大腐败寻租成本,强化审计风险意识,积极推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靳思昌
"进步时代"是美国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的一段历史时期。这段时期,美国经济在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寻租现象,引发社会公众的强烈不满。一些进步人士采取了一系列对策措施尤其是审计制度改革,有效治理了寻租,使国家走上了正轨,为后期"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奠定了基础。本文在分析"进步时代"审计制度改革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审计制度改革的经验启示。
关键词:
进步时代 寻租 预算制度 国家审计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赵广礼
本文将政治学、历史学的知识与审计理论相结合,论述国家审计对于国家治理的意义、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的关系以及国家审计如何深入参与国家治理。
关键词:
审计 治理 历史 意义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靳思昌 张立民
随着政府角色的定位与财政职能的演进,和我国从"自产国家"向"税收国家"过渡,对国家治理构成了巨大的挑战,意味着需要重新构建国家与社会关系。同时,国家审计与国家财政有着本质的内在联系,国家财政的转型必然要求和带动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转变。国家治理是通过提供公共产品来实现的,纳税人向国家缴纳税收的目的是为了换取满足其需要的公共产品,可见,公共产品在构建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为了实现公共产品高效、公平地满足纳税人的需要,作为国家治理系统中发挥监控作用的国家审计必须相应地变革。因此,本文提出将国家审计的客体定位于公共产品,以保障国家审计服务于国家治理、履行其公共受托社会责...
关键词:
国家治理 国家审计 政府治理 公共产品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郭艳茹
本文研究了明代长期海外贸易管制对社会政治、经济的深远影响。在贸易管制的条件下,私人从事贸易的权利被国家剥夺,私人总是会利用监督的不足,实际获取贸易权利,这使得正式制度在边际上被实际调整。这种调整从短期来看的确能够创造更多的经济收益,但是从长期来看,则隐藏着巨大的社会危机和政治风险。私人为竞争非法贸易租金所进行的寻租和暴力冲突,会导致国家权力流失,威胁到国家统治安全和社会稳定。
关键词:
贸易管制 暴力冲突 国家权力 产权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申小林
作者把企业家的活动分为非生产性 (即浪费性 )的寻租活动 (如行贿 )和生产性的创造创新活动 (如创新 )。以经济人假设作为基础 ,企业家不仅为企业获得垄断地位和竞争优势 ,同时也为自己和小集团谋求利益 ,企业家的活动本身具有双重性质。如果把企业家活动的生产性质作为寻租概念一个维度 ,相对于非生产性活动(会造成社会福利损失 )而言 ,生产性的创新活动实际就是生产性寻租活动。
关键词:
企业家 寻租 行为 特征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贺卫 王浣尘
根据托达罗的观点,发展中国 家具有如下共同经济特征:①低下的生活水平;②低下的生产率水平;③高人口增长率和高赡养负担;④较严重的劳动力闲置现象;⑤对农业生产和初级产品的高度依赖;⑥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受支配、依附和脆弱的地位。但从寻租理论的观点来看,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特征则是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寻租”作为一个理论概念是1974年由克鲁格在她探讨国际贸易中保护主义政策形成原因的一篇论文《寻租社会的政治经济学》中首次提出的。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易杏花 卢现祥
什么决定一国企业家的多少?什么决定企业家是寻利还是寻租?企业家寻租对一国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这是三个值得中国企业家们思考的问题。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廖义刚 陈汉文
基于福山的国家构建理论,本文从本源上对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的关系及其互动机制进行了详细剖析,认为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的互动主要是透过组织的设计与管理、政治制度的设计、合法化的基础、文化与社会等四个决定制度供给的要素展开的。具体而言,组织的设计与管理、政治制度的设计、合法化的基础、文化与社会等要素的完善有助于国家审计的完善,同时国家审计通过对组织的设计与管理、政治制度的设计、合法化的基础、文化与社会等要素的反向作用改进国家治理。
关键词:
国家治理 国家审计 国家建构理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黄贤环 倪筱楠
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监督系统的重要子系统,国家审计治理能力的发挥需要在法律环境和国家审计体制下进行。建立法系、国家审计体制与国家审计治理能力的一般理论架构,探讨三者相互作用的机理,对如何提升国家审计治理能力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研究发现,在不同法系和国家审计体制背景下,国家审计治理能力各不相同。中华法系与大陆法系下我国行政型审计体制是适应我国国情的,但也存在不适应我国国家审计治理能力发挥的地方。
关键词:
法系 国家审计体制 国家审计 治理能力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素梅 李兆东 陈艳娇
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是政府审计的职责所在。政府审计应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国家重点行业的运行、国家金融安全、国家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监督、预警和服务作用。政府审计应贯彻全面审计与专项调查相结合的战略方针,以审计信息、审计报告为载体,实现审计功能结构的调整变革,保持国民经济的安全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政府审计 国家经济安全 审计职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