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39)
- 2023(12227)
- 2022(9954)
- 2021(9167)
- 2020(7662)
- 2019(17352)
- 2018(17010)
- 2017(32301)
- 2016(17314)
- 2015(19534)
- 2014(19272)
- 2013(19344)
- 2012(17782)
- 2011(15988)
- 2010(16158)
- 2009(15563)
- 2008(15645)
- 2007(14107)
- 2006(12502)
- 2005(12048)
- 学科
- 业(82876)
- 济(82736)
- 经济(82600)
- 企(76609)
- 企业(76609)
- 管理(71516)
- 方法(34092)
- 财(31599)
- 业经(28763)
- 农(26432)
- 数学(26083)
- 数学方法(25965)
- 中国(23366)
- 制(21809)
- 务(21345)
- 财务(21327)
- 财务管理(21298)
- 企业财务(20161)
- 贸(18949)
- 贸易(18938)
- 易(18611)
- 农业(18555)
- 技术(17374)
- 体(16480)
- 策(15942)
- 划(15680)
- 和(14566)
- 体制(14431)
- 出(13563)
- 银(12944)
- 机构
- 学院(256953)
- 大学(254199)
- 济(122622)
- 经济(120742)
- 管理(103856)
- 理学(88485)
- 理学院(87705)
- 管理学(86938)
- 管理学院(86449)
- 研究(85147)
- 中国(71108)
- 财(60979)
- 京(53073)
- 财经(47219)
- 科学(44387)
- 经(43096)
- 所(41338)
- 江(39095)
- 经济学(38893)
- 农(38678)
- 中心(38007)
- 研究所(36470)
- 经济学院(35109)
- 财经大学(34916)
- 北京(33776)
- 业大(31814)
- 商学(30724)
- 院(30520)
- 商学院(30447)
- 农业(29989)
- 基金
- 项目(160633)
- 科学(130489)
- 研究(122056)
- 基金(121983)
- 家(103798)
- 国家(102902)
- 科学基金(90823)
- 社会(83615)
- 社会科(79510)
- 社会科学(79494)
- 基金项目(63405)
- 省(59570)
- 自然(55228)
- 教育(54416)
- 自然科(54000)
- 自然科学(53986)
- 自然科学基金(53158)
- 资助(49473)
- 划(49248)
- 编号(46706)
- 部(38171)
- 成果(37871)
- 制(37400)
- 创(36712)
- 业(36318)
- 国家社会(36311)
- 重点(35587)
- 发(34345)
- 教育部(33776)
- 创新(33548)
- 期刊
- 济(141378)
- 经济(141378)
- 研究(83073)
- 中国(53719)
- 财(52093)
- 管理(45242)
- 农(37646)
- 科学(33215)
- 学报(31061)
- 融(27269)
- 金融(27269)
- 大学(25863)
- 农业(25762)
- 财经(25194)
- 学学(24553)
- 经济研究(23215)
- 技术(23077)
- 业经(22716)
- 经(21812)
- 教育(20227)
- 问题(18626)
- 贸(18136)
- 业(16274)
- 世界(16145)
- 国际(15712)
- 技术经济(15400)
- 财会(13417)
- 现代(13132)
- 会计(12561)
- 经济管理(11958)
共检索到4034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锦 王学军
转型经济体中,由于公平竞争机制的缺失,企业热衷于寻租腐败活动,其寻租能力成为企业异质性特征之一。那么,在新新贸易理论视角下,企业的寻租腐败活动是促进还是抑制了其出口呢?利用世界银行提供的中国企业调查数据,文章的实证结果表明,寻租腐败支出越多的企业,其出口越少。这一结论不因企业的所有制性质、所在地区和企业规模而改变。此外,我们还发现,腐败对企业出口活动的抑制效应在中西部省区和小规模企业中更为强烈。
关键词:
寻租 腐败 出口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毛其淋 许家云
2001年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实现了持续快速的增长,本文旨在考察对外直接投资究竟对企业出口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利用高度细化的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贸易数据库首次从微观层面进行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不仅显著地提高了企业出口占销售的比例,而且还提高了企业出口的概率。此外,通过引入生存分析模型的研究表明,对外直接投资显著降低了企业退出出口市场的风险,即倾向于延长企业出口持续期。本文从微观层面证实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显著的出口创造效应,这一核心结论在剔除贸易中间商、排除加工贸易、剔除投资于避税港的企业以及采用最近邻匹配样本进行估计时都非常稳健。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出口 倍差法 生存分析模型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覃予 应鹏涛
基于84篇以中国A股家族企业为样本的实证文献开展元分析,发现家族涉入会抑制企业的创新投入和产出,并且创新投入是家族涉入抑制创新产出的中介变量。另外,梳理了政府关系、独立董事、机构投资者持股、国际化和市场化等内、外部治理机制在家族涉入对创新活动影响中发挥的调节机制。最后,还将元分析对象拓展至中国台湾地区企业,试图为家族涉入对企业创新影响研究提供中国文化情境下的区域差异证据。文章通过梳理中国家族企业创新的现有研究成果获得了相对稳健的一般性结论,为未来深化研究提供了方向。
关键词:
家族涉入 创新投入 创新产出 元分析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欢浪 蔡琦晟
本文使用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数据,分析政治关联对企业研发创新行为的影响,不同于大多数现有文献的"促进论"或是"抑制论"的观点,发现政治关联同研发创新行为呈倒U型关系,即一定程度的政治关联会促进企业的研发创新,但是当政治关联超过某一程度时,政治关联的增加则会阻碍企业的研发创新。此外,政治关联和企业研发创新投入的倒U型关系在东部地区以及公有制企业中更为显著;政治关联通过融资约束进而影响企业研发创新的效果并不显著;随着政治关联的不断积累,企业招待费用对研发投入的正向促进效应则会降低。政策启示在于:我国的企业仍然需要通过政治关联这一非正式制度来获取其发展所需要的资源,政府应当完善其资源配给的公平竞争机制,使政府分配资源的渠道更为公开透明,使政府资源能真正惠及有竞争力的企业。
关键词:
政治关联 创新 研发投入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丁一兵 宋畅
本文利用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测算了进出口企业中间品进口转换行为和进口中间品要素密度变化特征,并考察了进口中间品转换对企业出口转型升级的作用和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进口中间品转换及其引致的中间品要素密度变化总体上有助于企业出口升级。分样本的估计结果表明,一般贸易企业、外资企业和中小型企业能够通过调整进口中间品的种类和要素密度提升出口产品竞争力。此外,企业中间品进口转换带来的产品创新效应和转型能力提升效应是中间品进口转换对企业出口转型升级的可能的影响渠道。本文从企业进口产品动态角度为中间品进口对中国企业出口升级的影响提供了经验证据,为推动贸易结构转型和提升中国企业出口竞争力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康志勇
通过匹配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总署进口贸易数据库,就资本品进口与中间品进口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机制及其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中国企业的进口行为存在"进口中学习"效应,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企业的研发投入;进口对企业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存在明显差异,集中体现在资本品进口中而非中间品进口;进口来源国及进口企业的技术水平是影响上述促进作用发挥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资本品 中间品 进口贸易 企业研发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钟昀珈 张晨宇 陈德球
文章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从创新效率的视角考察了微观创新主体民营化前后创新行为的变化。研究发现,民营化抑制了企业的创新效率,企业的专利数量显著减少,这种影响在缺乏原国有大股东制衡、无系族的上市公司以及外部产权保护较弱的地区更加显著,而且相对于创业型企业,民营化企业的创新效率更低。进一步研究发现,民营化抑制企业创新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关联交易显著增加、投资显著减少,民营化后非国有大股东更多地表现出掏空动机,减少了创新活动,降低了创新效率。文章的研究结论为理解民营化企业的效率提供了新视角,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理解新兴转轨经济体的民营化行为,而且对于监管层如何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国企民营化 企业创新 掏空 产权保护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褚红丽 魏建 梁超
本文首次使用微观数据探讨中国企业腐败的决定因素,通过对世界银行2005年中国企业投资环境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企业面临的宏观环境及自身特征的差异与企业的腐败水平有着显著的关系。从宏观环境来看,企业面临的许可越多,被掠夺程度越严重,从政府获得的资源与市场越多,企业的腐败水平越高。从企业自身特征来看,私营企业比国有企业更倾向于腐败,小企业比大企业更容易腐败,固定资产净值低的比高的更容易腐败。
关键词:
企业腐败 许可 被掠夺程度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杰 刘元春 郑文平
本文从微观层面来分析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和增加值率之间的关系,并探讨转型背景下政府干预行为对企业出口和增加值率关系可能造成的作用效应及其内在机制。结果发现,出口确实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增加值率造成抑制效应。而且,出口通过对企业研发和广告投入的抑制强化了这种抑制效应。进一步发现,政府干预对企业出口和增加值率之间关系造成了扭曲效应。首先,国有和外资企业有着更高增加值率,这可能反映出政府政策偏向和不平等带来的影响效应,然而,与民营企业对比,这并没有促使它们具有获取更高出口收益的能力。其次,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并没有使得出口企业获得更高增加值率,相反其表现出的是抑制效应。最后,地方政府干预所造成的要素市场扭曲...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林志帆 董佺
近10年来中国从一个引资大国逐渐发展为对外投资大国。理论上,对外直接投资既可能抑制出口也可能促进出口。本文在引力模型的框架下利用2003年-2011年中国21个贸易投资对象国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效应。结果显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贸易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总体不显著。将样本分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后发现:对外直接投资轻微抑制了向发达国家的出口贸易,但显著地促进了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最后对这一差异作出理论解释。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苑泽明 芦欣媛 李萌 王桂平
CEO作为企业经营决策的核心人员,对企业变革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鲜有文献关注CEO权力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系。本文基于2011~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考察CEO权力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CEO权力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且经多重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基于此,进一步分析人力资本、研发投入及产品市场竞争的调节效应,发现人力资本、研发投入及产品市场竞争均正向调节CEO权力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系。研究结果明晰了CEO权力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赋能效应,为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赋予CEO自主裁量权提供了经验启示。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雪 潘爱玲 王慧
本文基于2008—2022年的并购数据,探究了业绩压力对传统企业数字并购的影响,检验了传统企业实施数字并购的实际效果。研究发现:传统企业面临的业绩压力越大,越倾向于进行数字并购。机制检验显示,业绩压力主要通过激发企业的战略变革意愿和强化其风险偏好两条路径发挥作用。异质性检验表明,所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组织惯性越小,业绩压力下传统企业进行数字并购的可能性越大。经济后果检验发现,数字并购能显著提升传统企业的短期市场绩效,从长期来看,随着整合持续深入,其对企业的财务绩效和数字创新绩效也会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本研究从业绩压力角度佐证了传统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对破解传统企业的业绩困境、增强实体经济发展韧劲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罗知 李琪辉 姚巧妮
企业是提供就业的主体,本文选取2012—2019年非金融上市企业数据,考察企业金融化对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金融化行为显著缩减了劳动雇佣规模,而员工配置效率并未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未来主业业绩的提升有助于削弱企业金融化对劳动雇佣的“挤出”效应。机制检验表明,企业金融化会通过增加融资成本和缩减实业投资,抑制企业劳动雇佣水平。异质性分析表明,对劳动雇佣的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影子银行水平较高的地区及中长期配置过多金融资产的企业。拓展性分析发现:金融强监管政策的实施能够有效抑制企业金融化,提升企业劳动雇佣意愿,扩大就业规模。本文通过研究企业金融化对劳动雇佣的影响,结合监管外生冲击探讨企业“脱虚向实”所产生的就业促进效应,从企业实践和政府引导两个层面为缓解经济“脱实向虚”和稳定就业提供政策参考。
关键词:
就业 企业金融化 经济脱虚向实 实体投资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赵永亮 唐姣美
文章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企业出口通关所需时间越长,出口额越少;在弱制度环境下企业若以贿赂手段疏通关系,缩短通关时间,则能够减弱通关时间对企业出口的抑制作用,即贿赂发挥着"速度金"(Speed Money)的作用。同时,这种减弱作用存在企业异质性和行业异质性,对完全出口企业的减弱作用小于不完全出口企业;对时间敏感行业的减弱作用强于时间不敏感行业。因此,需通过简化通关程序、提高海关效率以缩短通关时间,打击海关腐败以营造健康环境等措施来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促进企业出口。
关键词:
贸易便利化 腐败 出口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胡军 郭峰
地区市场分割是我国经济运行的一大顽疾。与现有文献不同,本文从一个全新的视角——企业寻租和官员腐败来理解地区市场分割,本地企业向地方政府官员行贿以寻求保护,地方政府官员接受本地企业的贿赂,进而设置市场壁垒,以缓解本地企业与外地企业之间的竞争。本文构建了一个简易动态博弈模型将上述思想模型化,理论分析发现,寻租活动越猖獗,腐败程度越高,该地区的市场分割就越严重。进一步地,本文运用中国28个省份1988~2010年的面板数据,采用静态面板和动态面板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证实了上述理论假说。这意味着在推进区域市场整合的过程中必须同时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关键词:
寻租 腐败 地方保护主义 市场分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