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02)
- 2023(11133)
- 2022(9458)
- 2021(9086)
- 2020(7685)
- 2019(17709)
- 2018(17339)
- 2017(33769)
- 2016(17910)
- 2015(19727)
- 2014(19330)
- 2013(18678)
- 2012(16605)
- 2011(14663)
- 2010(14396)
- 2009(12845)
- 2008(12049)
- 2007(10162)
- 2006(8340)
- 2005(6867)
- 学科
- 济(70409)
- 经济(70329)
- 业(52243)
- 管理(51669)
- 企(41597)
- 企业(41597)
- 方法(38610)
- 数学(35048)
- 数学方法(34389)
- 农(20975)
- 财(18422)
- 中国(16437)
- 业经(14905)
- 农业(14855)
- 学(13166)
- 务(12326)
- 财务(12272)
- 财务管理(12251)
- 技术(12057)
- 理论(11975)
- 贸(11898)
- 贸易(11893)
- 企业财务(11686)
- 易(11625)
- 地方(11423)
- 制(11204)
- 环境(10453)
- 和(9928)
- 划(9766)
- 银(9486)
- 机构
- 学院(241808)
- 大学(239406)
- 管理(97786)
- 济(97620)
- 经济(95796)
- 理学(86480)
- 理学院(85607)
- 管理学(83721)
- 管理学院(83278)
- 研究(73753)
- 中国(54637)
- 京(47804)
- 科学(46023)
- 财(43008)
- 农(40028)
- 业大(37928)
- 财经(35771)
- 中心(35576)
- 所(35244)
- 江(33251)
- 经(32878)
- 研究所(32582)
- 农业(31496)
- 经济学(30687)
- 范(29517)
- 师范(29172)
- 北京(28564)
- 经济学院(27908)
- 院(27268)
- 财经大学(27205)
- 基金
- 项目(177396)
- 科学(141575)
- 基金(131678)
- 研究(126752)
- 家(115568)
- 国家(114653)
- 科学基金(100070)
- 社会(81886)
- 社会科(77783)
- 社会科学(77765)
- 省(69433)
- 基金项目(69376)
- 自然(66595)
- 自然科(65120)
- 自然科学(65102)
- 自然科学基金(63951)
- 教育(60291)
- 划(58499)
- 资助(54309)
- 编号(50320)
- 重点(39954)
- 部(39539)
- 成果(38349)
- 创(37958)
- 发(37250)
- 创新(35437)
- 科研(34754)
- 国家社会(34751)
- 教育部(34404)
- 课题(33899)
共检索到3246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程杰 武拉平
在内部和外部约束的异质性假设条件下,本文对生产、保护和分利模型进行了扩展,解释了贫困村非生产性的寻租行为对资源配置决策和经济收益的影响,并利用中国行政村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得出:内部约束条件的异质性直接影响资源在生产、保护和分利活动之间的配置,"有分利倾向"的贫困村越多,分利技术越高,资源在非生产性活动中的配置也就越多。外部约束条件的异质性间接地影响贫困村的经济收益,在政府及制度环境更倾向于激励非生产性活动的情况下,尽管通过转移支付对贫困村收入水平产生了正面效应,但这种效应由于寻租行为的负面冲击而被大幅削弱。经济发展能力或产出水平越低,资源投向保护行为的比例越高,对应于更多的非生产性寻租...
关键词:
寻租 贫困 生产 保护 分利 异质性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海霞 王明月 庄天慧
运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MB)行为改变模型,探讨贫困地区农户农业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不同贫困程度、不同经营规模、不同收入结构农户农业技术采纳意愿影响因素的异质性。研究发现:采纳动机、农技技巧对农户农业技术采纳意愿有显著影响,非农收入、预期收益、农业劳动力数量、风险态度、风险保障、科技培训和经营规模是影响农户采纳意愿的关键因素。不同类型的农户农业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具有差异。家庭经营规模、科技培训对贫困户农业技术采纳意愿影响更显著,农业技术信息获取渠道、非农收入对非贫困户农业技术采纳意愿影响更显著;劳役动机和农业技术使用技巧对经营规模较小的农户农业技术采纳意愿更显著;农业技术了解程度对以农业收入为主的农户农业技术采纳意愿影响更显著,非农收入、驻村农业技术员对以非农收入为主的农户农业技术采纳意愿影响更显著。
关键词:
小农户 农业技术 采纳意愿 异质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徐东胜 乔晗 洪嫣然
风险投资过程中,创业企业在取得投资后有机会形成垄断、产生租金,风险投资公司与投资经理存在委托代理关系,投资经理的行为不可完全观测,有寻租的可能性。文章将风险投资中的代理问题与寻租理论相结合,建立了同时含有监控项与寻租项的博弈模型,并求解出该博弈模型的均衡结果为(监督,不寻租)。针对这个结果,进一步推导出一系列结论:主观上,风险投资公司可以通过高薪、增加惩罚和提高监控力度来抑制寻租;客观上,投资经理的寻租行为受自身薪酬、专业水平、创业企业的资金需求和市场环境影响;风险投资公司监控力度的影响因素为经理权力和市场环境影响。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晓兵 蔡亚庆 侯玲玲 杨军
理解贫困的本质、短期性、长期性特征,以及贫困动态性的决定因素依旧是我国精准扶贫问题的关键。基于浙江、湖北、云南三省的微观调研面板数据,运用马尔可夫转移矩阵分析了农户在贫困和非贫困的转变概率;利用危害分析方法研究农户脱离贫困线、进入贫困线以及重新进入贫困线的概率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基于相对贫困线划分,农户脱离贫困线以及进入贫困线的概率与贫困时间成反比;非工作的家庭成员个数、受教育年限、家庭生产经营类型以及村级特征变量,均对农户脱离贫困线、进入贫困线以及重新进入贫困线的概率有重要影响;在贫困问题的动态性方面,三个省份具有明显的跨时空特征。因此,建立健全保险制度、提高农产品市场透明度、促进农业...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程杰 武拉平
通过采用生产、保护和分利模型,并利用全国范围的行政村数据,对我国贫困村进行的实证研究发现:在不同条件下,贫困村基层组织可能承担着生产者、保护者和分利者的多种角色,在较低的生产力水平、较高的分利技术或寻租动力以及较多的潜在分利者情况下,贫困村的经济资源将以高比例保护、低比例生产的配置方式实现均衡,从而导致寻租行为与经济发展之间的恶性循环,贫困村由此陷入了一个低水平均衡收益的"贫困陷阱"。为走出"贫困陷阱",政府应当采取加大扶贫力度,完善扶贫监督机制,将扶贫资金、项目和贷款制度化等各项措施。
关键词:
生产 保护 分利 贫困村 基层组织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樊士德 金童谣
文章基于中国1999~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劳动力流动与贫困的时空动态特征,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劳动力流动对城乡贫困的影响及其空间外溢效应,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城乡间和时空上的异质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劳动力流动显著降低城市贫困程度,同时导致农村贫困程度加深,且劳动力流动对贫困的影响具有空间外溢效应。(2)分阶段研究发现,2010年以前劳动力流动对本地区城乡贫困有缓解作用,2010年以后则加剧了城乡贫困。(3)除劳动力流动外,地区的城镇化率、基础设施水平、就业率和人力资本水平等在不同阶段对中国城市和农村贫困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的财政投入对本地区和周边地区的城乡减贫具有积极作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高艳云 王曦璟
教育对于增加收入、改善贫困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途径。本文在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两种贫困识别标准下,分析了教育改善贫困的效应在地区之间的异质性,考察了该效应是否受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根据分层LOGIT模型的估计,本文认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发挥教育改善收入贫困效应有重要影响,对于多维贫困的改善效应则不明显。要发挥教育改善贫困的效应,必须注重精准扶贫与发展地区经济相结合;但仅仅发展经济,不一定能保证教育对多维贫困的改善效应,减轻多维贫困需要更加重视公共产品供给和民生保证。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子宁 郑伟 贾若 景鹏
医疗保险能否有效减少贫困,尚未达成共识。本文利用CHARLS全国调查数据,基于资产度量个体的贫困脆弱性(即陷贫概率),实证分析医疗保险参保行为及其保障水平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参与医疗保险和提高医疗保险保障水平的减贫效果都存在健康异质性,对健康状况差的群体有显著的减贫效果,而对健康状况好的群体减贫效果不显著。此外,本文证实了改善劳动供给是医疗保险减贫的重要中介渠道之一。
关键词:
医疗保险 贫困脆弱性 健康扶贫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黎骅逸 王超 李锐
文章采用2010-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首先基于A-F方法对我国多维贫困指数(MPI)进行测度和分解,其次利用农户家庭特征变量将贫困户和非贫困户进行倾向得分匹配,对可能导致农户家庭陷入贫困的异质性特征进行集中,估算农户家庭陷入贫困的概率,最后利用异质性处理效应(HTE)估计方法,从多维贫困视角对比分析我国林业扶贫政策对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减贫效果的差异,并对我国林业扶贫政策减贫效果进行异质性分析,深入剖析我国林业扶贫政策对异质性贫困户的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减贫效果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林业扶贫政策的实施对农户的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均下表现出显著的减贫效果,但由于人口异质性的客观存在,林业扶贫政策减贫效果的异质性也十分突出。在减贫效果的异质性分析中可以发现,对处于第一层级的农户家庭,其多维贫困减贫效果的减贫系数为-0.205,收入贫困的减贫系数为1.593;但对处于第五层级,陷入贫困概率最高的农户家庭,其多维贫困减贫系数仅为-0.097,收入贫困减贫系数仅为0.530。此外,第二层级的回归结果表明,农户陷入贫困概率层级每增加一级,其多维贫困减贫效果降低0.024,收入贫困的减贫效果降幅为0.243。表明林业扶贫政策对农户家庭的减贫效应随着农户陷入贫困概率增加而减弱。而陷入贫困概率较高的农户家庭通常表现出受教育水平较低,缺乏劳动力,具有较高的总抚养比等家庭特征。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贾海彦 王晶晶
在后精准扶贫时期,基层农村贫困治理呈现出新样态:贫困户的显性贫困维度得到改善的同时,住房、健康和教育等隐性维度仍存在较深的剥夺,尤其是体现在非建档立卡户群体上;在有限扶贫预算和单一基层政治考核制度的双重约束下,扶贫资源的分配过程具有一定的目标指向性,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瞄准机制的内生缺陷。贫困户和贫困村的贫困剥夺是全方位的,表现在维度上各有侧重,微观差异明显。走出贫困治理的新困境需要调整扶贫策略,将多维贫困的理念深入基层农村,关注多维隐性贫困问题,提高多维贫困识别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继续加大财政扶贫投入力度,优化投入结构,分类施策;实现扶贫和社会福利计划的有效衔接;优化基层政治考核机制,建立与村庄微观特征相兼容的多维扶贫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切实提高基层乡村的贫困治理能力。
关键词:
多维隐性贫困 精准识别 乡村治理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孙巍 冯星 徐彬
采用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2009—2015年,利用基尼系数、贫困指标对中国区域性贫困现状进行测算,引入收入分布变迁因素,从均值、方差和残差三个维度对贫困进行分解,研究发现:收入分配、经济增长和异质性效应对东中西部地区贫困作用方式存在明显差异,东部地区贫困人口难以继续享受经济增长带来的好处,脱贫攻坚主要通过调节收入分配均衡和增强异质性资本积累来实现;中西部地区不仅能够继续享受经济增长带来的好处,还可以在促进区域公平的同时加强人力资本积累完成脱贫攻坚。
关键词:
收入分布变迁 贫困分解 精准扶贫 异质性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婷 张一 柳春
企业如何配置其各项活动是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从企业生产角度出发,使用中国投资环境调查数据和一步法异质性随机前沿模型,从微观企业层面研究了非生产性活动对企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由于生产技术无效率,样本企业产出平均减少了40%左右。技术效率影响因素的边际效应分析显示,非生产性活动提高生产技术效率水平,帮助企业实现更高的产出;同时,非生产性活动减少生产不确定性,使得企业生产经营过程更加稳定,有效降低了制度风险的负面影响。本文研究结论对理解企业活动配置及非生产活动的生产效应提供了重要的微观证据,同时为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重要启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仝德 罗圳英 冯长春
设定国家级贫困县是我国近40年来扶贫工作的重要举措,评估现行扶贫政策的脱贫减贫效应及区域差异性并剖析原因,可对我国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缩小城乡差距提供理论和政策参考。文章利用OLS和GWR模型,在综合考虑县域空间资源禀赋、社会和经济发展基础等因素的影响下,分析国家级贫困县政策对县域经济的增长作用及其空间差异性和原因。结果表明:设立国家级贫困县的扶贫政策,对县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作用,但影响力存在空间异质性,呈现出从我国西北向东南递减、在部分中部偏东南地区出现抑制作用的圈层结构;土地资源禀赋、社会基础、经济发展基础对县域经济增长也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影响;其成因可由县域间发展阶段差异而导致的主导生产要素不同、市场调控与政策干预力度差异等解释。为有效解决新时期精准扶贫稳定支持、缩小城乡差距,政策制定应兼顾地方经济基础和生产条件,因地制宜实施政策扶持和市场引导相结合的行动机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广文 刘甜
从创业动机异质性的视角探究贫困地区创业农户的信贷需求及影响机理,结果发现:贫困地区创业农户的信贷需求总体与其预期收益呈正相关关系,由于不同创业动机农户的资本积累和对外部资金的依赖程度存在差异,部分抵消了预期收益对信贷需求的影响,生存维持型和价值实现型创业农户的信贷需求相对较大;不同创业动机农户的正规信贷需求未表现出显著差异,贫困地区正规信贷产品同质化严重;创业年限等创业特征对不同创业动机农户的信贷需求有差异性影响。
关键词:
贫困地区 信贷需求 创业动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善平 蒋亚丽
通过选取H省51个贫困县2009—2015年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职业教育投入与贫困程度降低之间的关系,以及此种关系在贫困程度不同地区间的差异。结果表明,职业教育投入能够降低贫困程度且效果具有可持续性;职业教育降低贫困程度存在地区性差异,即越贫困地区的职业教育的减贫速度越慢但后期效果逐渐显著,反之,贫困程度稍弱的地区,职业教育减贫见效快,但后期效果未见递增。为促进职业教育在降低贫困程度时发挥最大效应,一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施产教联合扶贫;精准组中施略,提高针对性;优化管理平台,推动“互联网+”职业教育;加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农村 减贫 区域异质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