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62)
- 2023(8395)
- 2022(6435)
- 2021(5868)
- 2020(4770)
- 2019(10847)
- 2018(10420)
- 2017(19624)
- 2016(10239)
- 2015(11826)
- 2014(11385)
- 2013(11576)
- 2012(11260)
- 2011(10597)
- 2010(10463)
- 2009(9802)
- 2008(9509)
- 2007(8251)
- 2006(7711)
- 2005(7285)
- 学科
- 济(72614)
- 经济(72564)
- 管理(25317)
- 方法(22654)
- 数学(20690)
- 业(20637)
- 数学方法(20617)
- 中国(18669)
- 地方(16570)
- 企(15157)
- 企业(15157)
- 学(12914)
- 地方经济(12409)
- 业经(12147)
- 农(12100)
- 贸(11896)
- 贸易(11889)
- 易(11567)
- 制(9873)
- 财(9801)
- 环境(9691)
- 融(9224)
- 金融(9224)
- 银(9012)
- 银行(9008)
- 行(8843)
- 发(8430)
- 产业(8158)
- 农业(8136)
- 关系(7902)
- 机构
- 大学(161138)
- 学院(158200)
- 济(86914)
- 经济(85720)
- 研究(66485)
- 管理(55294)
- 中国(51993)
- 理学(46805)
- 理学院(46200)
- 管理学(45691)
- 管理学院(45377)
- 财(36183)
- 科学(35738)
- 京(34540)
- 所(33309)
- 经济学(30414)
- 研究所(30259)
- 财经(29092)
- 中心(28031)
- 经济学院(27198)
- 经(26735)
- 院(23792)
- 北京(22795)
- 江(21952)
- 农(21790)
- 财经大学(21660)
- 科学院(20831)
- 范(20801)
- 师范(20672)
- 研究中心(18897)
- 基金
- 项目(101178)
- 科学(81751)
- 基金(78046)
- 研究(74183)
- 家(68573)
- 国家(68125)
- 科学基金(57658)
- 社会(52953)
- 社会科(50391)
- 社会科学(50380)
- 基金项目(39952)
- 省(34281)
- 自然(33977)
- 自然科(33193)
- 自然科学(33185)
- 自然科学基金(32628)
- 教育(32206)
- 资助(32127)
- 划(30352)
- 编号(26143)
- 部(24428)
- 国家社会(24364)
- 中国(24080)
- 发(23995)
- 重点(23640)
- 成果(21591)
- 教育部(21377)
- 发展(20280)
- 创(20204)
- 展(20029)
共检索到2523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邢祖礼 刘传初
本文构造出一个寻租产权模型,对近二十年来中国转型经济的宏观特征作出解释。作者指出,由于中国转型经济面临的"约束条件",产生出大量寻租产权,寻租产权为了实现其产权价值,造成企业的产出"异常"扩张和低效率,然后寻租产权通过侵蚀"弱势"产权,将这种低效率转嫁给银行和劳动者,从而带来银行不良资产的积累和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
关键词:
寻租 宏观特征 微观解释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保建云
权钱交易不仅激励权力出租者的扩权和护权行为,使掌权者围绕公共权力配置与权力租金分配形成官僚同盟与竞争型官僚集团,还会导致社会公众的逃避权力控制和反抗权力行为与现象的发生;分权、充分信息与竞争性官僚市场构建是治理权钱交易与官员腐败的关键。
关键词:
权力出租者 寻租 权钱交易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元春
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季度波动的模式有可能会改变以往几年的"前低后高"的局面,将出现"前低、中稳、后缓"的局面从2014年5月份的宏观数据来看,各类数据出现同步小幅反弹,笔者认为,这只是"微刺激"持续作用下的底部波动,它虽止住了第一季度经济快速回落的势头,但并没有出现全局性、内生性的反弹。不一样的新特征第一,与前几年的第一季度经济低迷相比,本轮房地产的周期调整是经济下滑的一个核心因素,并将主导未来几个季度中国宏观经济的走势。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过勇 胡鞍钢
本文试图利用寻租经济学的方法 ,对中国渐进转型过程中所产生的特有的腐败形式———行政垄断的本质、成因、形式、特征进行了分析 ;基于现有对转型经济中腐败现象的研究 ,提出了转型经济中腐败现象的新的分类 ;并对行政垄断 ,主要是行业垄断的经济损失规模及租金的耗散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最后 ,回顾了中国反垄断改革的进展 ,并提出了进一步改革的议程。
关键词:
转型 寻租经济学 行政垄断 腐败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伍戈
此次金融危机过程中,国际社会开始反思单一利率政策的不足,货币政策"工具箱"似乎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对于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的中国,目前利率究竟能在宏观经济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本文采用典型事实的研究方法,本着"用数据事实说话"的基本经济学研究理念,尝试从众多的历史宏观数据中提取一些规律性的典型事实特征,找寻实际利率与宏观经济重要变量之间的有机联系,并试图得到一些启示或政策建议。
关键词:
实际利率 货币政策 利率市场化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田秋生
本文认为,1978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经历了四次较为严重的过热,前三次过热的共同特征是高增长、高投资与高物价并存。目前过热的特征是高增长、高投资与低物价并存。这一特征表明,中国经济的潜在危险不是通货膨胀,而是通货紧缩。对付这一特征的经济过热,最佳的政策选择是抑制投资和刺激消费。
关键词:
宏观经济 基本特征 潜在危险 政策选择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乐乐 吴殿廷
以世界平均水平为参照,对中国的宏观经济特征进行概括和评价。通过规模与产量、速度与效益、水平与结构等一系列经济指标的对比可以看出,中国是正在起飞的持续高速增长的经济大国,并已经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但远非经济强国。主要表现为:人均收入水平不高,外贸依存度偏大,消费-积累比率太低,经济运行效益较差,节能减排形势严峻,内部差距过大等问题亟待解决。
关键词:
宏观经济特征 国际比较 中国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裔金
设租与寻租行为的经济学分析陈裔金(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经济学家日益重视现代经济学的寻租理论,并用这一理论分析我国的腐败现象,从而在寻租和设租的基本性质、社会条件、社会后果等方面已有许多共识。例如:认为双轨差价、平等竞争规则缺失...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何德旭 冯明
现阶段我国金融体系面临的资金总体回报率下降和杠杆率攀升等问题,主要不是总量问题,而是结构问题。本文在"融资主体结构-融资用途结构-融资渠道结构"三位一体框架下,系统性地梳理分析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宏观融资结构的转型特征。研究发现,我国宏观融资结构在过去十余年时间里发生了三方面明显变化:第一,在融资主体结构方面,住户部门净融出和非金融企业部门净融入相对收缩,广义政府部门成为更重要的融资主体;第二,在融资用途结构方面,社会总融资中非生产性和间接生产性融资占比上升,产业融资尤其是制造业融资占比大幅下降,同时存量债务利息支出负担明显加重;第三,在融资渠道结构方面,间接融资和债务融资为主的格局仍然突出的同时,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之间、股权融资与债务融资之间的传统边界被突破,"混合融资模式"发展较快,金融业态发展导致了融资链条拉长。宏观融资结构转型根植于我国国民经济储蓄投资格局调整的大背景,它一方面是经济发展阶段变化、经济结构转型、宏观经济周期及政策调整等多种因素综合导致的结果,另一方面也造成了诸如部门杠杆率结构变化和社会融资总体回报率下降等后果。展望未来,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和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的根本在于优化融资结构。本文最后就此提出了若干针对性政策建议。
关键词:
宏观融资结构 金融效率 杠杆率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邢祖礼 秦芳
本文将传统寻租理论与中国转型经济实践对照,提出一个"寻租悖论":为何租金机制与经济增长"激励相容"。通过详细考察转型经济的基础体制的特殊性,发现租金机制是转型经济的重要微观激励机制,并从演化论角度探讨租金机制与市场机制正面结合的"存在形态",从而为解开"寻租悖论"提供了一些有益的见解。
关键词:
寻租悖论 租金机制 基础体制 演化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猛 王纪孔
本文利用泊松模型和固定效应面板模型研究了不同东道国宏观经济特征引起的反倾销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结论支持东道国反倾销能够触发中国反倾销跨越投资动机,并进一步发现东道国经济衰退会削弱反倾销触发的投资动机,而东道国失业增加则会强化反倾销跨越投资动机,但是东道国贸易失衡可能不会对中国反倾销跨越投资动机构成影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钟定胜 张宏伟
利用我国多年环境、经济统计数据,分析论证了总体环境质量水平与经济活动和环境资源条件的关系;通过与多个国家的对比,分析了我国所面临的结构性污染整体态势。结果表明,由于长期的粗放式经济发展以及落后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我国存在较为严重的宏观经济结构性污染和资源浪费现象,全国平均环境承载负荷在多项指标上超过其他发展中国家,甚至超过发达国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良新
从中国宏观经济增长率的历史数据出发,定量地描述中国宏观经济增长的周期性结构特征,并分析其周期性变化的原因,从而得出宏观经济增长的规律性及其政策含义。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贾震 丁晓红
任何一个国家,不论其国度大小,社会制度如何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各国社会经济结构变革最迅速的时期,也是社会问题,包括腐败,寻租问题大量产生的“高发期”。处在经济转型时期的我国,显然也不例外。在社会学家的眼里,腐败反映的是社会转型期的一个突出的社会政治问题,而在经济学家看来,腐败更是与社会经济纠缠不休,甚至息息相关的问题。有人把它称为社会的隐形经济问题。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晓敏
发展中国家向外的技术移民会影响其经济绩效,但这种影响并不是单一的。本文构造了一个内生的职业选择模型,如果个体在从事寻租活动和从事生产性活动之间进行职业选择,且生产性技能更适合移民,那么一个向寻租更少的发达国家移民的前景会减少原籍国寻租活动的相对预期收益,这势必降低个体选择寻租职业的吸引力,原籍国这种国内人才配置改善的收益可能超过人才流失的损失。然而,一旦考虑到内生性保护,移民的有益影响可能被削弱,甚至移民有益论不再成立。在内生性保护下,如果移民概率取决于人力资本积累,那么熟练劳动力流出对原籍国有害,移民的"说教效应"消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