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33)
- 2023(7062)
- 2022(5819)
- 2021(5731)
- 2020(4646)
- 2019(10644)
- 2018(10745)
- 2017(18640)
- 2016(11807)
- 2015(13586)
- 2014(13754)
- 2013(12405)
- 2012(11597)
- 2011(10637)
- 2010(11337)
- 2009(10064)
- 2008(9877)
- 2007(9186)
- 2006(8404)
- 2005(7823)
- 学科
- 济(30260)
- 经济(30225)
- 管理(27675)
- 业(24465)
- 教育(21563)
- 企(20357)
- 企业(20357)
- 中国(16476)
- 理论(11333)
- 农(10435)
- 教学(10226)
- 策(10225)
- 财(9324)
- 方法(9112)
- 数学(7493)
- 学(7398)
- 数学方法(7281)
- 制(7208)
- 贸(7204)
- 贸易(7198)
- 地方(7191)
- 业经(7139)
- 易(7059)
- 技术(6916)
- 农业(6573)
- 发(6562)
- 及其(6229)
- 政策(5974)
- 银(5915)
- 银行(5915)
- 机构
- 大学(151736)
- 学院(148085)
- 研究(55157)
- 济(52569)
- 经济(50956)
- 管理(48874)
- 理学(40507)
- 理学院(39951)
- 管理学(39108)
- 管理学院(38763)
- 中国(36101)
- 京(34037)
- 教育(33977)
- 范(32440)
- 师范(32339)
- 科学(29271)
- 财(27493)
- 所(26802)
- 江(25924)
- 师范大学(25864)
- 研究所(23870)
- 中心(23562)
- 北京(23095)
- 技术(21345)
- 职业(21112)
- 州(20411)
- 财经(20042)
- 院(20031)
- 经(18086)
- 农(17971)
- 基金
- 项目(85550)
- 研究(77019)
- 科学(68058)
- 基金(54922)
- 教育(45943)
- 家(44803)
- 国家(44181)
- 社会(43013)
- 社会科(40392)
- 社会科学(40384)
- 科学基金(37302)
- 编号(36678)
- 省(35814)
- 成果(35160)
- 划(31748)
- 课题(30106)
- 基金项目(26848)
- 年(26305)
- 资助(23154)
- 项目编号(22028)
- 规划(21716)
- 性(21638)
- 部(20955)
- 自然(20827)
- 重点(20746)
- 自然科(20305)
- 自然科学(20300)
- 发(20268)
- 自然科学基金(19939)
- 教育部(19132)
共检索到2535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马莉萍
美国高校双专业教育在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也受到来自通识教育支持者的质疑和挑战:深度专业化与通识教育理念相悖;专业学习负担过重不利于通识教育的开展;过强的工具性目的与通识教育目标背道而驰;通识教育体系下专业的核心地位产生动摇。为此,美国高校的双专业教育一直在通识和专业之间寻求均衡发展,进行着卓有成效的尝试:规范双专业要求和申请程序;限制学生修读专业的数量;提倡兴趣导向的专业选择;探索个性化的跨学科项目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晓阳 曹盛盛
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是美国著名的研究型大学,在阐述自由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历史传统和权威定义基础上,以其开展的通识教育为案例,比较分析几种不同通识教育模式的特点和利弊,探究美国实施通识教育的现实限制因素和社会文化根源。从整合通专教育、重视课外海外实践学习、加强系列课程建设、推动网络课程和重视学习结果评价五个方面分析当下美国解决通识教育问题的主要策略,以期为我国高校推行文化素质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通识教育 课程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文 李兰 唐春妮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新技术不断涌现的同时,职业教育也迎来了需求升级、期待提高、环境变化、对接错位等现实挑战。在"双高"背景下,高职设计类专业需以专业群建设为抓手,对接数字创意产业链,探索"双高"设计类专业群建设的有效路径;以"三能"师资为目标,打造教学团队;以学生为中心,推进实践教学、信息化教学,通过思政课和设计+技艺+创新创业的课程建设,培养德技并修的人才。
关键词:
设计类专业群 数字创意产业链 德技并修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有着久远的历史,但又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到英国的纽曼,都倡导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注重培养一种探索求知与优雅高尚的心智。但是随着现代工业社会的出现,教育日益承担起为社会和经济培养专门人才的任务,专业化的教育(specialized educa- tion)遂成为现代高等教育的总体性特征。在崇尚实用主义的美国,工业和经济发展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面对美国这种专业化的高等教育实践,有识之士在19世纪初提出了通识教育的思想,借以弥补专业教育的不足。从20世纪中叶以来,通识教育的思想和实践在美国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姣
"慕课"资源作为全球性教育共享的重要形式,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获得迅速普及,已为国内外各类高校所关注。对于地方院校而言,其优质课程资源与灵活的教学形式,为弥补地方院校课程资源不足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慕课"在地方院校中实施也受到功用定位缺乏的限制,并带来教学人员角色与工作内容的一系列调整。因此,在"慕课"推行的浪潮下,地方高校应以"引"助推校内"慕课"课程体系的建构,以实力与需求为导向合理校本化"慕课"建设,深化"混和教学"提升院校专业化水平,来确保"慕课"的实施对地方高校教育教学的良好促进。
关键词:
地方高校 “慕课” 教育资源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晓玲
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犹如高等教育的双翼,缺一不可,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其市场竞争力。然而,高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多处于剥离状态,两者的融合状况堪忧。这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二者融合有其必要性与迫切性。笔者通过分析当前二者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二者的融合路径提出几点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
社会转型期 高校 专业教育 通识教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小红 赵悦乔 经建坤
中国—东盟自1991年建立对话关系至今,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亚太区域合作中最成功、最具活力的典范。双方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技术及产业合作对职业教育合作需求增加。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通过公共外交加强政治合作,通过经济合作助推东盟国家经济腾飞,通过强固交流纽带深化文化互信及互补共促。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依然面临挑战,需要进行政策协调,顺畅政府层面合作高效连通,打造多学科、多产业导向的跨国职教教师队伍,建立健全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框架,提供优质包容的职业教育,打造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的品牌。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左伟 冯文波 李华昌
当下,我国的"双一流"建设已付诸实施,这给以塑造大学良好形象为主旨的高校新闻宣传工作带来了诸多挑战。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高校新闻宣传工作既要扎根中国大地,突出中国特色,展示中国大学的文化自信与魅力,又要在多元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中寻找共振点,增进文化互信和人文交流,使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民众认同并接受中国的高等教育理念和大学文化,以树立和建构起中国高校的世界一流大学形象与地位。
关键词:
双一流 高校新闻宣传 大学形象 挑战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彭振宇
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在高职领域引入通识教育,既是高职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高职教育"这一概念的题中应有之义。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一组多层面、多维度的伴生概念。二者在不同语境下,具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高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也应该从教育思想(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三个层面去解释和定位。二者的辩证有机统一要依靠以通识教育思想统领人才培养工作全局,构建通-专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营造具有通识教育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来实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季诚钧
现代的大学教育,起源于12世纪的中世纪大学。那时科学文化尚未从人文文化中分离出来,科学还没有走上分化之路,大学教育十分强调人文精神和伦理道德的教育。随着大学的不断发展,大学教育逐步形成了“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科学研究”等特征与传统,保留至今。而未经门类化和专业化的综合教育这一传统却因不适应于工业社会的发展及其对人才培养的需要,而被工业社会所抛弃。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罗丁 吴建华 张铮
[目的/意义]借鉴流理论及游戏挑战与技能平衡的原理和方法,提出并检验促进信息素质教育游戏挑战与技能平衡的策略。[方法/过程]分析挑战与技能的平衡如何促进或制约流体验的产生,总结实现挑战与技能静态与动态平衡的原理。提出信息素质教育游戏挑战与技能平衡的4个策略并运用于文献类型学习游戏《知识工厂》的挑战系统设计中,使用实验方法加以检验。[结果 /结论]知识挑战主导策略有助于设计出符合学习内容特点的游戏任务,利用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能够建立与玩家技能水平动态平衡的挑战系统;游戏支架引导策略有助于降低挑战难度;学习内容分解策略有助于设计出符合循序渐进教学规律的信息素质教育游戏;交互操作简化策略有助于减轻认...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罗丁 吴建华 张铮
[目的/意义]借鉴流理论及游戏挑战与技能平衡的原理和方法,提出并检验促进信息素质教育游戏挑战与技能平衡的策略。[方法/过程]分析挑战与技能的平衡如何促进或制约流体验的产生,总结实现挑战与技能静态与动态平衡的原理。提出信息素质教育游戏挑战与技能平衡的4个策略并运用于文献类型学习游戏《知识工厂》的挑战系统设计中,使用实验方法加以检验。[结果/结论]知识挑战主导策略有助于设计出符合学习内容特点的游戏任务,利用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能够建立与玩家技能水平动态平衡的挑战系统;游戏支架引导策略有助于降低挑战难度;学习内容分解策略有助于设计出符合循序渐进教学规律的信息素质教育游戏;交互操作简化策略有助于减轻认知...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拉亚
本文分析了美国经济面临的主要挑战,指出了美国政府应对挑战的主要方法,研究了美国政府未来政策操作空间,总结了美国政府应对这次经济危机的经验教训。本文认为,美联储货币宽松政策避免了危机恶化,但对引导美国经济走出流动性陷阱成效不大。现阶段美国经济主要问题不是货币不足,而是投资不足。只有足够的投资,才能刺激美国经济增长和降低失业率,引导美国经济走出流动性陷阱,实现美国经济的再工业化和绿色化。美国政府解决当前投资不足的国内政策空间十分有限,只能依靠国际经济再平衡帮助美国经济走出困境。因此,中国在美国的直接投资将成为双方关注的重要问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鲍洁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教师队伍的整体状况与当今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的现实和深化改革、健康持续发展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而我国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师的培养方面存在着较大的空白与缺失。分析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对教师教育的挑战,提出应对策略:创设适合培养高等职业教育教师的学位与课程,设计多种高职教师培养的途径,构建开放的高职教师教育体系,培养大批高等职业教育急需的骨干教师,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当前重大和急迫的一项任务。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教师教育 学位课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艳艳
文秘专业的人才培养越来越受到关注,如何更好地应对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成为文秘专业发展的关键所在。文章对文秘专业的课程发展定位进行分析,提出了进行课程改革、开发配套秘书培养项目系列教材、开展通识教育三条课程定位策略,以促进文秘专业的不断发展,为社会以及企业提供更加符合需求的文秘人才。
关键词:
文秘专业 课程定位 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