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09)
- 2023(17486)
- 2022(14836)
- 2021(14292)
- 2020(11791)
- 2019(26925)
- 2018(26423)
- 2017(50051)
- 2016(27245)
- 2015(30538)
- 2014(30144)
- 2013(29573)
- 2012(27082)
- 2011(24348)
- 2010(24354)
- 2009(22536)
- 2008(22218)
- 2007(19339)
- 2006(16916)
- 2005(15121)
- 学科
- 济(104049)
- 经济(103907)
- 管理(86645)
- 业(79819)
- 企(68254)
- 企业(68254)
- 方法(45281)
- 数学(38827)
- 数学方法(38393)
- 财(38118)
- 中国(32895)
- 农(28347)
- 制(25420)
- 业经(24786)
- 学(21287)
- 技术(20954)
- 务(20814)
- 财务(20742)
- 财务管理(20686)
- 贸(20335)
- 贸易(20320)
- 地方(20213)
- 易(19842)
- 企业财务(19666)
- 银(18741)
- 银行(18700)
- 农业(18352)
- 理论(17811)
- 行(17801)
- 体(17462)
- 机构
- 大学(377947)
- 学院(374957)
- 济(155313)
- 经济(152171)
- 管理(148339)
- 研究(128098)
- 理学(128045)
- 理学院(126627)
- 管理学(124717)
- 管理学院(124009)
- 中国(98398)
- 京(80740)
- 财(78911)
- 科学(76115)
- 所(63291)
- 财经(59620)
- 研究所(57088)
- 中心(57041)
- 农(54420)
- 江(54317)
- 经(54236)
- 业大(51751)
- 北京(51734)
- 范(48694)
- 师范(48297)
- 经济学(47584)
- 院(46833)
- 财经大学(44256)
- 州(43352)
- 经济学院(42772)
- 基金
- 项目(253794)
- 科学(201048)
- 研究(190247)
- 基金(185220)
- 家(160389)
- 国家(159058)
- 科学基金(137125)
- 社会(121701)
- 社会科(115382)
- 社会科学(115354)
- 基金项目(97796)
- 省(97167)
- 教育(86938)
- 自然(86505)
- 自然科(84485)
- 自然科学(84468)
- 自然科学基金(82978)
- 划(81877)
- 编号(76641)
- 资助(75133)
- 成果(63559)
- 部(56989)
- 重点(56789)
- 创(56071)
- 发(53859)
- 课题(53341)
- 创新(51769)
- 国家社会(50681)
- 制(50191)
- 教育部(49549)
- 期刊
- 济(171536)
- 经济(171536)
- 研究(117796)
- 中国(78328)
- 财(64209)
- 管理(56772)
- 学报(55845)
- 科学(52742)
- 农(49915)
- 教育(44433)
- 大学(43371)
- 学学(40563)
- 农业(34504)
- 融(33867)
- 金融(33867)
- 技术(31957)
- 财经(29927)
- 经济研究(28296)
- 业经(26454)
- 经(25585)
- 问题(21819)
- 科技(18867)
- 业(18590)
- 图书(18365)
- 贸(18344)
- 技术经济(18132)
- 理论(17753)
- 版(16958)
- 现代(16604)
- 会计(16401)
共检索到5652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高培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卢洪友
建立有助于改善社会公平的财政制度,促进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应着力于财政制度创新和体制机制转换,重点解决"两个归宿不公"问题。一、解决税收负担归宿不公的制度路径。首先,实时调整税收功能。1994年的税制和分税制改革,是以提高"两个比重"为核心目标设计的,在实施中,出现了在GDP连年高速增长的同时,税收收入又连年大幅超GDP增长的现象,与此同时,居民收入和企业收入增长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保安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财政要把节能减排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大支持力度,全面推进节能减排体制、机制创新,让节能减排成为企业、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变"要我节能减排"为"我要节能减排",以新的机制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并逐步促进社会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转变,引导经济真正走上一条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科学发展道路。本刊为此组织了数篇文章,既有理论探讨,也有经验介绍,在本期和近期陆续刊出,敬请读者垂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甘肃省财政科研所课题组
一、西部大开发需要财政制度的创新 实施西部大开发,需要政府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尽可能以经济手段支持西部大开发。在财政负担越来越重的情况下,政府只有改革创新财政制度,对国家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作出明确的界定,使财政收入的基础更多地依靠个人而不是企业,依靠所有企业而不单单是国有企业,使财政支出集中于公共产品的提供,财政收入才能有稳定充足的保障,财政支出也才能大幅度的节减并走向规范,财政压力才能解除,才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许建国
一、地方财政制度创新问题 研究的历史轨迹 制度是一种稀缺资源,制度的提供和使用能够带来收益。制度创新是由于制度供给不足而引入的一种新的制度安排,以适应制度对象的新情况、新特征,并推动制度对象的发展。当今的国际竞争,内容是多方面的,但其实质也可以说是不同的制度系统的竞争。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一国要获得较强的国家竞争力,其根本出路在于实行制度创新。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吕炜
本文以中国经济转轨进程为背景考察财政制度创新的逻辑,在对财政体制变迁进行阶段划分与描述的基础上,对体制变迁符合于经济转轨特殊目标与路径的内在原理进行归纳与评价,认为中国的财政制度创新逻辑始终包含着两项内容:一是作为推动经济转轨、调控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不断根据体制演进和经济运行的变化进行创新;二是本身作为经济转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适时进行改革,保持与整个体制的同步性和一定的运转效率。这一观点也是分析战略机遇期财政形势与策略的基本思想。
关键词:
经济转轨 财政制度创新 体制与政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马昊
文章阐述了财政职能的内涵,论述了划分为不同层级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重点对县级财政应具有的职能进行了探讨。依据职能决定制度的原理探讨了县级财政制度创新的思路:明确划分县级财政的事权;确定县级财政的主体税种;规范县级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强县级债务各项管理制度的建设;强化县级财政的预算自主权等。
关键词:
财政职能 财政制度 县级财政 地方财政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颖津
2016年,北京财政将积极适应新常态和新形势,深入构建财政监督大格局,把"严预算、严管理、严纪律;强化绩效、强化检查、强化问责"作为导向和标杆,紧紧围绕"疏功能、转方式、治环境、补短板、促协同"的目标任务,突出供给侧改革对资金供给方式、效率的新要求,把深化改革与强化监管紧密结合,推动"十三五"财政工作扎实开局起步。统筹聚力"理财要向挖潜转"一是统筹衔接事权和支出责任。2016年,要以推进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史云峰 许艳丽
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 ,我国政府自 2 0世纪 80年代开始推行农村义务教育财政制度改革。然而 ,由于新供给制度的路径受初始制度安排的影响 ,制度变迁显示出强烈的路径依赖特征。如何退出这种非绩效的封闭状态 ,是建立现代农村义务教育财政制度的关键
关键词:
义务教育财政 制度变迁 路径依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石化龙 王文涛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十一五"规划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被列为2020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九大目标之一。公共服务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怎样从众多的政府服务中界定并区分出基本的公共服务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周克清
建立我国现代财政制度,在逻辑起点上必须有利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必须服务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重新定位,必须服务于政府间关系的重新定位,合理划分各级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从操作层面上,需要完善立法,合理划分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改革税收制度,有效发挥配置资源、公平收入分配和稳定经济的作用;稳定税负,释放企业和居民活力;科学编制预算,提高预算透明度;完善财政管理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关键词:
现代财政制度 国家治理 十八届三中全会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许安拓
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一次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提出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目标,也第一次提出了要构架现代财政制度的方向。本文从现代财政制度构建的目标、主体关系及实现路径三个方面阐述了笔者对"现代财政制度"的认识,并提出了构建现代财政制度要坚持稳步推进、有效约束的改革思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马骁 周克清
1.制定财政基本法,建立具有权威性的财政法律框架。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必须制定财政基本法及相关法律,建立具有权威性的财政法律框架。一是要制定财政基本法,明确财政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作用,其核心在于明确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纳税人之间的关系。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调控功能;既要强调政府依然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强
(一)总体架构1.结合顶层设计与试点探索稳步推进现代财政制度建设。在现代财政制度的建设中实现顶层设计与试点探索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充分调动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均匀地分摊改革的交易成本,化解改革中所出现的矛盾与问题,加快现代财政制度的建立。一方面,历次财政制度设计均是由中央主导的,如果没有中央的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推动,改革势必难以协调推进。顶层设计可以有效协调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充分调动社会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为加快建立现代制度奠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周克清 马骁
现代国家治理要求重构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民及政府间的关系,其对法治、民主和社会公正的追求正是现代财政制度建设的目标,二者在价值追求上具有天然的同一性。但我国的财政实践与现代国家治理和现代财政制度的共同价值追求尚有较大距离,故而亟需按照现代国家治理的价值导向,推动现代财政制度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