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49)
- 2023(8280)
- 2022(6928)
- 2021(5984)
- 2020(4646)
- 2019(10442)
- 2018(10343)
- 2017(19396)
- 2016(10143)
- 2015(11323)
- 2014(11514)
- 2013(11579)
- 2012(11362)
- 2011(10741)
- 2010(11067)
- 2009(10365)
- 2008(10045)
- 2007(9033)
- 2006(8598)
- 2005(8283)
- 学科
- 济(71385)
- 经济(71334)
- 管理(26610)
- 业(24262)
- 地方(23892)
- 中国(19938)
- 企(17353)
- 企业(17353)
- 方法(17029)
- 地方经济(15380)
- 农(15053)
- 数学(14710)
- 数学方法(14618)
- 业经(14392)
- 学(11532)
- 发(11192)
- 融(10878)
- 金融(10878)
- 农业(10659)
- 银(10122)
- 银行(10114)
- 环境(10095)
- 行(9989)
- 制(9732)
- 贸(9232)
- 贸易(9222)
- 易(8759)
- 财(8710)
- 发展(8187)
- 展(8162)
- 机构
- 学院(157084)
- 大学(154697)
- 济(78263)
- 经济(76796)
- 研究(63706)
- 管理(54977)
- 中国(48887)
- 理学(45240)
- 理学院(44662)
- 管理学(44101)
- 管理学院(43794)
- 科学(35380)
- 京(33881)
- 财(33505)
- 所(32737)
- 研究所(29063)
- 中心(27310)
- 财经(25453)
- 江(25440)
- 经济学(25116)
- 农(23748)
- 经(22855)
- 院(22557)
- 北京(22492)
- 范(22186)
- 经济学院(22093)
- 师范(22007)
- 州(20560)
- 科学院(19552)
- 省(19075)
- 基金
- 项目(93275)
- 科学(73634)
- 研究(71766)
- 基金(65875)
- 家(56339)
- 国家(55840)
- 社会(47751)
- 科学基金(47372)
- 社会科(45367)
- 社会科学(45359)
- 省(37499)
- 基金项目(33745)
- 教育(31388)
- 划(30639)
- 编号(28375)
- 发(27925)
- 资助(26929)
- 自然(26778)
- 自然科(26091)
- 自然科学(26087)
- 自然科学基金(25603)
- 成果(23748)
- 发展(23393)
- 展(22988)
- 重点(21523)
- 课题(21453)
- 部(20059)
- 国家社会(20035)
- 创(19284)
- 创新(18182)
共检索到2699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王晋斌 朱戎 阎衍
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将凸显以增长保民生、以民生促增长的协同发展路径。这表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以来,宏观调控从最初"保增长"的短期被动调控逐步过渡到强调"增长与民生协同"发展的长期主动调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吕延方 王冬
本文首先引入转换函数,在有效生产计划约束下,推导出福利最优化条件,并构筑适合我国情境的经济量、质协同发展模式以实现生产最优化。然后分析并归纳出关于主要政策与产出、效率之间关联性的主要观点,依据1992—2010年省级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技术对影响经济量、质效果的主要政策变量进行检验。基于结论,本文提出实施产业均衡发展战略、普及教育以实现平等、深化市场经济改革、减少社会税收和政府各项费用等若干政策选择建议。
关键词:
经济量、质协同发展 动态面板 政策选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晓钟
经济管理出版社于近期出版的经济学新著《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黎鹏著),以协同学思想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为基本理念,认为区域内各地域单元(子区域)和经济组分之间应该协和共生,自成一体,形成高效和高度有序化的整合,形成区域内各地域单元和经济组分的"一体化"运作与共同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方式;强调协同发展的区域体系应有统一的联合与合作发展目标和统一的规划,使区际之间有着高度的协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曾刚 杨舒婷 王丰龙
协同发展是目前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点,但是,目前对协同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的研究较少。依据增长极和复合生态系统等理论,遵循新时期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思想,构建了由科技创新、经济发展、交流服务、生态保护4大领域18个核心指标组成的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自然断裂点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和规模-位序分析等方法,对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协同发展能力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上海、南京、武汉在协同发展能力上表现卓越。从空间分布看,长江经济地城市协同发展能力呈现东高西低的格局,上海的龙头带动作用突出,长江下游地区在总协同指数、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交流服务领域处于领先水平,但在生态保护领域表现一般;长江中游地区除武汉、长沙和南昌等省会城市协同发展能力较高外,在总指数以及4个分领域处于中等水平;长江上游地区在总协同指数以及4个分领域协同能力非常低,仅重庆、成都、昆明、贵阳等城市协同发展能力突出。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条件和科技创新水平对生态绿色发展的协同能力影响不大,说明长江经济带目前尚未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黄金水道建设的共赢。因此,未来长江经济带应以"绿色、创新、稳健"为核心思想,推进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加快构建以重要节点城市为核心的分层协同发展机制,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产业的创新协调发展,强化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风险的联合防控,提升经济带的协同发展水平。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维 李孜沫 王晓伟
分析长江经济带产业经济现状,回顾性总结2005—2014年间长江经济带11省市在产业结构变化、三次产业占整个经济带比重变化和三次产业经济增长量变化,利用均值比较与检验对2005—2014年间长江经济带区域内三次产业组间与组内协同发展程度进行分析。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产业 协同发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文 钟宸
本文通过构建经济、技术、生态和金融四者的综合指标体系,结合我国2001~2016年数据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我国30个省域的四系统协调发展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四系统综合发展指数在时间维度上取得了增长,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两个指数的空间分布相似。我国耦合协调度整体位于濒临失调阶段,区域间耦合协调度存在差异,西部地区耦合协调水平最低,东部地区最高,且与其他区域差距逐年扩大。此外,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关联性分析也印证了这一特征,四大区域仅东部地区存在耦合协调度的高水平集聚区。
关键词:
耦合协同发展 Moran指数 区域差异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程娜
随着知识经济以及文化的开放性发展,文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水平与地区经济发展间存在着正向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公共文化事业建设状况,影响着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结构和效率效益;另一方面,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推动农村的经济增长。从长期来看,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
关键词:
农村经济 公共文化 协同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苏铭
长江经济带能源协同发展意义重大。目前,发展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包括上中游水电开发与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矛盾加剧、燃油船舶污染与长江绿色生态廊道建设矛盾突出、沿江地带油气管网设施能力存在不足、冬季清洁取暖呼声强烈但既有政策不适应需求、云贵川渝区域清洁电力协同消纳和外送存在瓶颈制约、两湖一江面临保障能源安全和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的双重压力、长三角地区能源距离高质量发展要求差距较大等。应贯彻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定位,按照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总体要求,本着"流域协同""区域协同""品种协同""内外协同"的原则推动长江经济带能源协同发展,明确实施途经,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能源协同 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曾刚 曹贤忠 朱贻文
城市协同发展是经济地理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实现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复合生态系统、区域创新系统、关系经济地理理论,构建了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空间相关、Zipf规模位序等定量方法,对2021年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进行计算分析。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格局总体东高西低呈橄榄型分布,且城市等级差异明显;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交流服务与生态支撑等4个分领域相辅相成,存在正相关关系;三大城市群对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的战略引领和支撑能力作用明显。最后,提出应促进大中小城市协同发展、四链融合、提升区域创新体系综合效能、培育全方位开放新优势等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桂媛 李琦
当前,我国正处于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发展数字经济成为产业转型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灰色关联模型、熵值法以及耦合协调度模型,系统研究2012-2020年内循环视角下数字经济与冷链物流产业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我国数字经济与冷链物流产业关联度高,耦合协调度整体呈上升趋势;产业关联水平发展差距大,内部发展不均衡;耦合关系仅处于“勉强协调”阶段。文章建议从提升冷链物流数字化、整合优质资源等方面出发,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从而更好促进我国数字经济与冷链物流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冷链物流 灰色关联 耦合协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梁赫
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文化繁荣推动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也带动文化氛围的提升。本文从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研究不同文化对经济制度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并以浙江省地域文化、对外贸易额、GDP等为变量,通过构建模型来分析文化与对外经济协同发展之间的关系,阐述文化对浙江对外贸易、GDP增长的影响,并验证经济发展对文化繁荣的带动效应。
关键词:
文化创意 文化经济 对外经济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韩永强 杨帆
适应经济与产业发展需求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本质特征之一。一方面,经济产业发展深刻影响着职业教育发展水平、技能人才培养结构以及职业教育资源的地区分布。另一方面,职业教育发展也对经济增长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的驱动作用。然而,当前职业教育发展还存在着与经济产业协同发展机制不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人才需求失调、对经济发展贡献能力不强等问题。基于此,进一步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协同发展,有利于职业教育更好地发挥技术技能人才支撑作用。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经济发展 协同发展 人才培养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维 李孜沫 王晓伟
分析长江经济带产业经济现状,回顾性总结2005—2014年间长江经济带11省市在产业结构变化、三次产业占整个经济带比重变化和三次产业经济增长量变化,利用均值比较与检验对2005—2014年间长江经济带区域内三次产业组间与组内协同发展程度进行分析。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产业 协同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袁冬梅 刘建江 张显春
本文通过总结我国过去利用外资的实践,认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资源约束状况和经济发展目标,客观上要求利用外资与循环经济协同发展,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利用外资与循环经济协同发展的实现途径,包括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协调利用外资与环境、利用外资与循环经济的关系,加强利用外资方面的环境立法工作,同时制定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的引资政策和财政税收政策,提高外资进入的环境门槛,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利用外资 循环经济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建华 何宇 陈珍珍
从收入协同和技术协同的角度分析了中国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的现状。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城市存在显著的技术协同发展关系,收入上存在一定的区域性差异;分区域看,东部地区在收入协同和技术协同上均表现出很强的协同性,中部地区具有较强的技术协同而收入协同不足,西部地区虽然具有收入协同性和技术协同性,但其程度不如东部地区;分时间段看,在两个时间段内,技术都存在显著的协同性,且技术的协同性在2010-2016年时间段更高,而收入仅在2003-2009年时间段存在显著的协同性,这意味着经济动能在两个时间段发生了转换,技术创新协同对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的驱动效应不断增强。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协同发展 收入协同 技术协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