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48)
- 2023(11112)
- 2022(9389)
- 2021(8872)
- 2020(7227)
- 2019(16553)
- 2018(16084)
- 2017(30946)
- 2016(16179)
- 2015(18093)
- 2014(17473)
- 2013(16767)
- 2012(15290)
- 2011(13433)
- 2010(12964)
- 2009(11533)
- 2008(10878)
- 2007(9394)
- 2006(8037)
- 2005(6536)
- 学科
- 济(64663)
- 经济(64486)
- 管理(44659)
- 业(43806)
- 企(37161)
- 企业(37161)
- 方法(32300)
- 数学(27506)
- 数学方法(27112)
- 农(18483)
- 中国(17600)
- 财(16808)
- 业经(15197)
- 学(12641)
- 农业(12083)
- 贸(11645)
- 贸易(11639)
- 理论(11413)
- 易(11388)
- 地方(11383)
- 和(11171)
- 制(10968)
- 务(10183)
- 财务(10145)
- 财务管理(10119)
- 技术(9803)
- 企业财务(9655)
- 环境(9263)
- 融(8900)
- 金融(8898)
- 机构
- 大学(220441)
- 学院(219099)
- 济(90791)
- 经济(89182)
- 管理(86975)
- 理学(76337)
- 理学院(75551)
- 管理学(74161)
- 管理学院(73755)
- 研究(72607)
- 中国(52617)
- 京(44822)
- 科学(44137)
- 财(41118)
- 农(35873)
- 所(34626)
- 中心(34088)
- 财经(33667)
- 业大(33299)
- 研究所(31877)
- 江(30973)
- 经(30908)
- 经济学(28540)
- 范(28304)
- 农业(28267)
- 师范(27925)
- 北京(27239)
- 院(26974)
- 经济学院(25780)
- 财经大学(25507)
- 基金
- 项目(159713)
- 科学(127511)
- 基金(118430)
- 研究(115998)
- 家(104756)
- 国家(103555)
- 科学基金(89258)
- 社会(76919)
- 社会科(71942)
- 社会科学(71917)
- 基金项目(62289)
- 省(61735)
- 自然(57889)
- 自然科(56578)
- 自然科学(56559)
- 自然科学基金(55553)
- 教育(54334)
- 划(52665)
- 资助(47685)
- 编号(45701)
- 重点(36389)
- 部(36229)
- 成果(36180)
- 发(34492)
- 创(34166)
- 国家社会(32217)
- 创新(31826)
- 教育部(31543)
- 科研(31356)
- 课题(31301)
共检索到3097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胜 陈晓春
在国家权威和社会自由之间保持平衡是一种理想的稳定状态。转型时期的中国需要维护国家和政府的权威,保持政令畅通,维护社会稳定;同时也需要保持公民社会里的自由,发挥社会力量,共同促进经济发展。非政府组织作为公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权威与自由的平衡的重要组织资源,共容利益是国家与非政府组织合作的基础,维持两者之间的良性关系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和笑 陈丽君
具有民主性、平等性、延缓性、多面性、人格性特征的职校新型教师权威的形成机理不仅受传统文化和价值取向、职校教师职业地位、职校学生特殊性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还受教师专业素养、教育信念和人格魅力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基于此,明确教师的时代特色,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提高教学水平,加强道德修养是职校新型教师权威形成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职业学校 教师权威 形成机理 路径选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卫海
建构合理的契合中国现实状况和政治文化环境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内容,"良性互动"关系模式的提出让中国公民社会论者看到了希望。但如何实现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成为了理论和实践当中的难题。借鉴西方以"公民权"的概念来打通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把公民社会组织作为沟通中介,以公共治理为路径,将成为寻求国家与社会"良性互动"的现实选择。依据这一思路,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的建构问题即可化约为通过培养和完善各类公民社会组织,充分发挥其社会管理职能,在具体的治理实践中寻求两者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
良性互动 中介 公民社会组织 治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章渊
政府审计是指一个国家设置审计机关,代表社会公众利益,独立检查监督国家预算执行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的审计活动,本质上是对政府履行"受托经济责任"监督的活动。国家性质差异决定着政府职能差异,进一步影响政府审计机构设置,影响其独立性和权威性。纵观当今世界,政府审计有立法型、司法型、行政型、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冯曲 张涛
在一个转轨经济中,外部政治制度安排对企止产权的影响是前提性的,因此产权的特征不在状态性的安排,而在其实施过程。本文从乡镇企北起源的角度,给出了一个权威组织的描述,将政治权威变量引入企业的治理结构。本文论证了,在这样的权威组织中,乡镇企业早期的高效率与经营者低收入时的效用偏好有关;当“逼迫”效应超过权威所带来的负激励时,政治权威的存在具有“生产性”。这是乡镇企业集体产权相对高效率的一个组织结构上的原因。这也是理解乡镇企业集体产权效率下降,最后改制(民营化)的一条历史逻辑线。
关键词:
权威 权威组织 政治位势 效率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钱志发
传统的高校管理体制的平稳运行有赖于行政权力主导形成的"控制状态下的平衡"。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转型升级,这种"平衡"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社会发展对高校创新力的要求。高校创新能力的提升,要求赋予学术权力更高的地位,这就意味着必须改变传统的高校权力结构,形成新的平衡,即所谓"再平衡"。学部制作为传统体制的"外来物",有助于在不完全打破原有权力结构的同时,进行权力调整,推动高校学术权力的"回归"。
关键词:
高校 权力结构 再平衡 学部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开国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冰 李文震
传统的市场经济理论对市场经济的认识是基于市场有效、市场失灵和国家失灵的理论假说之上的 ,市场和国家被认为是市场经济中仅有的两种协调机制。面对市场经济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在这种“二元论”的理论指导下 ,我们似乎只能在市场或国家及两者的各种组合中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但人类社会广泛而复杂的相互依赖性及其导致的合作和冲突要求形成一个广泛而有效的协调体系 ,市场和国家以及两者的组合由于受到信息不完全、信息成本及市场不完全等因素的制约而在协调相互依赖性所致的合作和冲突中都存在着局限性 ,市民社会组织则在构成这一协调体系中发挥着被传统经济理论所忽视的巨大作用。因此 ,从人类社会广泛的相互依赖性所要求的协调机...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陈超
论文运用对立统一的分析方法,分析了权威和自治的要义及其对提升高校内部治理能力的意义,探讨了实现权威和自治包容性增长的可能路径,以及在包容性增长的框架下高校内部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和社群权力的配置和调整问题,通过内部治理体系和权力结构的调整,实现大学内部共同治理并推动大学内部治理能力的整体提升。
关键词:
内部治理 能力提升 包容性增长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娟 谢莉娇
低碳农业是低碳经济的重要部分,本文在明确低碳农业领域碳锁定—解锁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发达国家和地区农业领域碳锁定的化解途径,总结低碳农业技术创新的特点,从而得出对中国低碳农业碳解锁的有益启示。
关键词:
低碳农业 碳锁定 碳解锁 路径 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柳彦
随着中韩、中澳两大自贸区结束实质性谈判,中国的自由贸易区战略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时期。自由贸易区的快速发展凸显了国家自由贸易战略(简称FTA战略)的重要性,也使得其内部的利益冲突变得愈加激烈。首先,作为国家战略的FTA,政治和安全利益应该主导经济和社会利益,但是在具体的FTA谈判中,政治利益经常让位于经济利益;其次,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和签署是通过政府具体部门参与完成的,部门利益有时会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利益冲突成为FTA战略的常态,国内政治是导致FTA战略利益冲突的主要因素。观念、利益和制度构成解释FTA战略的三种变量。相比较观念和利益,国内制度特别是与FTA战略直接相关的微观决策制度在解释中...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戚万学
无论从发展逻辑还是现实而言,中国公民社会的生长已成为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在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过程中,教育或者说公民道德教育既是公民社会的重要构成,又是公民社会成长的重要推动力,因为公民社会的生长在根本上依赖于良善公民的呵护和捍卫,而良善公民的养成则依赖良好的教育。就当下的公民道德教育而言,若要担负起推动中国公民社会健康成长的使命,需要它在反思自身的基础上培育公民的边界意识、义务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举止。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许清清
我国劳资冲突日益尖锐的现状与失衡的劳资关系显著相关,因此研究怎样平衡劳资关系是劳资领域的重点。演化博弈为研究劳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工具。劳资关系演化模型模拟了平衡的劳资关系的演化过程,演化结果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劳资冲突演变为劳资合作,证明了平衡的劳资关系是促进劳资合作的关键,并为研究劳资关系平衡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撑。平衡劳资关系有两条演化路径,一条是由劳资自主演化,这条路径充满劳资冲突,是劳资双方不断找平衡的过程;另一条路径是由政府介入劳资博弈,不仅可以缩短劳资冲突过程,并且还能加速进入劳资关系平衡阶段。我国劳资关系在沿着第一路径演化的过程中迫切需要政府构建平衡劳资关系的制度框架。
关键词:
劳资博弈 演化博弈 平衡 政府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