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0)
2023(877)
2022(778)
2021(721)
2020(564)
2019(1253)
2018(1133)
2017(2103)
2016(1341)
2015(1756)
2014(1945)
2013(1697)
2012(1680)
2011(1337)
2010(1351)
2009(1129)
2008(1137)
2007(1035)
2006(769)
2005(760)
作者
(3190)
(2527)
(2462)
(2364)
(1604)
(1280)
(1234)
(1006)
(975)
(974)
(916)
(907)
(873)
(792)
(781)
(771)
(769)
(761)
(742)
(705)
(695)
(680)
(627)
(627)
(618)
(608)
(600)
(599)
(592)
(545)
学科
文化(3667)
理论(3339)
教学(2890)
教育(2820)
(2465)
经济(2462)
(2193)
企业(2193)
产业(1813)
市场(1785)
学法(1768)
教学法(1768)
文化产业(1763)
文化市场(1763)
方法(1688)
政治(1656)
业经(1641)
思想(1636)
思想政治(1606)
政治教育(1606)
治教(1606)
德育(1584)
(1552)
学理(1505)
学理论(1505)
管理(1457)
经济理论(1418)
研究(1399)
企业经济(1335)
中国(1256)
机构
学院(17987)
大学(16591)
(5209)
师范(5185)
研究(4811)
管理(4451)
职业(4321)
教育(4294)
师范大学(4143)
技术(3794)
理学(3705)
(3692)
理学院(3604)
管理学(3450)
管理学院(3396)
(3110)
职业技术(3109)
(3070)
技术学院(3053)
科学(3015)
经济(2884)
(2707)
(2367)
北京(2328)
中国(2308)
研究所(2136)
中心(2079)
(1757)
教育学(1745)
(1642)
基金
项目(10500)
研究(10165)
科学(7526)
教育(6313)
编号(5585)
基金(5330)
成果(5157)
(5047)
社会(5007)
社会科(4654)
社会科学(4653)
课题(4409)
(4276)
(4197)
国家(4099)
(4040)
项目编号(3336)
科学基金(3324)
文化(3106)
规划(3096)
研究成果(2819)
基金项目(2720)
(2699)
(2676)
(2655)
重点(2638)
大学(2518)
年度(2441)
(2420)
(2420)
期刊
教育(10224)
研究(5851)
中国(5268)
(4700)
经济(4700)
职业(3202)
技术(2999)
学报(2341)
技术教育(2251)
职业技术(2251)
职业技术教育(2251)
图书(2112)
大学(2105)
管理(2066)
科学(1942)
书馆(1746)
图书馆(1746)
(1745)
论坛(1745)
学学(1718)
(1659)
(1340)
(1303)
高等(1255)
(1103)
职教(1076)
成人(1001)
成人教育(1001)
农业(981)
高等教育(962)
共检索到280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已公布,明年将进入实验区。围绕新方案的一些理念、思想、技术与指南需要宣传与分享,同时,新方案在形成过程中,由于还没有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导致社会上流传着一些误解,需要澄清。为此,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育部华东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领导和支持下,约请全国各地不同背景的专家学者,在本刊第八、九两期,就新方案的某一专题,发表个人的见解。相信这些见解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新方案、参与新课程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玲  
文化产业是现代工业高度发达后的自然产物,是实现以市场为导向的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路径。党的十七大把"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适应人们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凸显了文化产业的战略地位。在金融危机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持续蔓延的背景下,文化产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作出适当的决策组合,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景峰  
从本质上说,对读物进行取舍是读者自己的事情,他们因不同的目的与兴趣而独立决定是否阅读或如何阅读,但是,正如广告已经潜移默化地主宰了大多数消费者的购买需求一样,阅读也面临着文化知识推销者们强大的宣传与渗透。它包括读者阅读什么,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邓莉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面临多元文化主义挑战,历届政府发起或支持课程改革,试图制定和实施全国性的统一课程标准,以维护美国的共同文化与核心价值,呈现出新保守主义趋势。与国家课程改革相呼应,美国教育新保守主义者也主张美国社会应该共享共同文化,并与政府取得联盟,积极推动国家课程的建立。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陈晓燕  冯秀祺  
寻求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点,首先在思想认识上,要把握好信息技术与课程、课程教学目标实现与信息素养培养、师生角色及其关系之间的辩证联系;其次在整合实践中,可运用联系比较法、推理预测法、事实感悟法来加以实施。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闫敏  冯明  
支持性的反馈环境会减少反馈的潜在消极影响。基于人境互动论的观点,以439位来自不同省市、不同行业的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层次线性模型(HLM)探讨反馈寻求行为的前因变量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友好反馈文化正向影响反馈寻求行为,且反馈导向在其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精熟目标导向能够显著调节友好反馈文化与反馈寻求行为之间的关系,精熟导向越高的个体,友好反馈文化对其反馈寻求行为的影响越强烈,但表现目标导向在二者关系中的调节效应并不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TakahiroShindo  朱关鑫  李富明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闫敏  冯明  
支持性的反馈环境会减少反馈的潜在消极影响。基于人境互动论的观点,以439位来自不同省市、不同行业的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层次线性模型(HLM)探讨反馈寻求行为的前因变量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友好反馈文化正向影响反馈寻求行为,且反馈导向在其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精熟目标导向能够显著调节友好反馈文化与反馈寻求行为之间的关系,精熟导向越高的个体,友好反馈文化对其反馈寻求行为的影响越强烈,但表现目标导向在二者关系中的调节效应并不显著。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靳玉乐  罗生全  
文化自觉为课程理论提供了新的认识论视角、价值论支撑与方法论指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课程理论的文化自觉过程中,本土化是其研究逻辑,并倡导课程理论的对话与课程理论的和谐共生。课程理论文化自觉的路向在于,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以跨学科方法论为参照坐标和以专门学科的研究范式为具体方法应用作为其方法论选择;以课程理论学科的终极价值为起点构建课程理论的学科体系;课程理论构建主体需要自觉觉醒其反思意识。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东娇  
学校文化管理是对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四个变量进行结构性设计和操作,让学校文化进步或形成优质文化的过程。价值重塑与流程再造是关键点。价值重塑是对学校核心价值体系的重新思考、塑造和表述,可运用梳理历史、挖掘假设、联合力量、话语重述的管理策略。管理流程再造是在核心价值观指导下,对学校组织设计、结构、管理制度及其执行等的反思、修正、改造或重新构造过程,包括组织结构流程再造、制度流程再造和关键事件流程再造。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经渊  陈雅  郑建明  
针对社会数字文化项目管理在信息化环境下不能支持社会化需求、促进城乡一体化和实现长期发展的现状,开展基于信息生态链的BPR研究,并应用于项目管理流程再造中。指出流程再造的基本原则是促进长期发展、适应用户需求、实现一体发展,通过改变流程中心、简化业务环节、完善流程连接、强化绩效评估等具体措施,提升项目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力。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辛戴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的管理制度、业务流程同客户和市场是互动的,双方之间必然要经过一个互相推动、互相适应的过程。银行通过服务为客户的发展创造条件,客户和市场反过来又推动银行经营管理制度的完善、创新,进而引发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力,宣国良,鲁若愚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依赖于企业文化。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必须再次审视自身的企业文化,考虑如何为共享知识创造一个不同的环境以及开发一个有凝聚力的知识策略。本文分析了基于知识分享的企业文化特征并对埃森哲在企业的不同层次进行知识文化塑造的实践进行分析,然后根据个人的理解尝试提出再造一种基于知识分享的文化的实践途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万润南  
民办科技是我国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大潮中崛起的一支新军。它的出现,在我国经济界、科技界引起了较大的反响。为了增进理解,共商改革大计,《中国科技论坛》编辑部曾在北京组织过对话会,一些理论工作者和民办科技实业家应邀到会。通过对话我们了解到,不仅理论二作者和实际工作者有交流、对话的必要,许多民办科技工作者之间,也有交流经验、增进理解的需求。为此,本刊特约请部分民办科技实业家和理论工作者撰文,对民办科技的发展发表意见,以期达到交流经验,增进理解的目的。应约撰文的同志有(按姓氏笔划序):北京四通集团公司总经理万润南、国家科委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叶丹、河北廊坊晶晶清洗公司总经理李毓芬、安徽芜湖工业设计研究所所长张善保、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陈绳武、北京东升技术开发咨询公司总经理赵东升、国家科委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副理事长贾尉文、浙江瑞安永久机电厂厂长温邦彦。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树生  李建军  
学校文化不能忽视育人功能,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学校文化建设应以课程文化为核心。课程文化、交际文化、管理文化和环境文化的有机组合构成了学校的文化系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