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69)
2023(5891)
2022(4348)
2021(3929)
2020(2800)
2019(6156)
2018(5496)
2017(10712)
2016(5270)
2015(5707)
2014(5439)
2013(5289)
2012(4638)
2011(4069)
2010(4228)
2009(4436)
2008(3162)
2007(2898)
2006(2600)
2005(2500)
作者
(13200)
(10814)
(10638)
(10361)
(6693)
(5118)
(4849)
(4310)
(4047)
(3779)
(3703)
(3640)
(3431)
(3422)
(3270)
(3244)
(3169)
(3100)
(3012)
(2913)
(2622)
(2619)
(2597)
(2476)
(2440)
(2384)
(2319)
(2314)
(2189)
(2188)
学科
(24332)
金融(24329)
(21267)
银行(21267)
(20763)
(19206)
经济(19190)
(15869)
中国(14835)
管理(13894)
(13002)
企业(13002)
中国金融(10881)
(8299)
(8026)
地方(7272)
(7191)
业经(6914)
(5823)
财务(5808)
财务管理(5801)
农业(5620)
企业财务(5615)
方法(5510)
(5001)
数学(4919)
数学方法(4870)
事业(4433)
体制(4303)
产业(4172)
机构
学院(68114)
大学(64634)
(29888)
经济(29192)
中国(24890)
管理(23450)
研究(21757)
理学(19552)
理学院(19394)
管理学(19141)
管理学院(19027)
(16207)
(14988)
银行(14513)
(13957)
金融(13667)
(13637)
中心(12850)
财经(12638)
(12401)
(11456)
人民(11235)
科学(10637)
经济学(10556)
国人(10227)
中国人(10181)
(10154)
中国人民(10119)
(9660)
经济学院(9655)
基金
项目(44471)
研究(36593)
科学(35191)
基金(31265)
(25935)
国家(25640)
社会(24292)
社会科(23178)
社会科学(23174)
科学基金(22355)
(18474)
教育(16075)
基金项目(15866)
编号(15554)
(14618)
成果(12806)
资助(11995)
自然(11551)
(11311)
自然科(11279)
自然科学(11278)
课题(11100)
自然科学基金(11064)
(10840)
(10517)
(10398)
国家社会(10306)
重点(10241)
项目编号(9995)
(9960)
期刊
(32751)
经济(32751)
(26047)
金融(26047)
研究(22345)
中国(14683)
(12476)
(9608)
管理(8452)
学报(7786)
教育(7575)
科学(7212)
大学(6610)
学学(6414)
财经(6350)
业经(5826)
经济研究(5602)
农业(5563)
(5411)
技术(5303)
中国金融(4754)
理论(4196)
实践(3815)
(3815)
问题(3811)
国际(3411)
农村(3366)
(3366)
(3345)
财会(3178)
共检索到1115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扬  
金融助力共同富裕,其着力点便是大力推行金融科技,支持各类平台和通道健康发展,并以此为抓手,可持续地向"零工经济"和小企业们提供金融服务近年来,共同富裕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之一。然而,由于参与讨论的人们或出发点不同,或强调重点有别,或秉持立场相异,对于这一关乎社会主义制度本质特征且政策性极强的重大问题,各方面存在着分歧。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肖宇  汪溢博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金融作为实体经济的血脉,可以通过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切实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和直接作用于再次分配助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但由于金融脱实向虚是一种全球各国的普遍现象,加之中国金融体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尚待深入,总体来看目前我国的间接融资体系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撑作用还较为有限,金融系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与共同富裕的目标之间也还存在差距,影子银行野蛮扩张和部分金融乱象叠加,损害了部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这是金融支持共同富裕的主要短板。据此,论文提出从坚持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基本方向出发,通过着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深入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有效做好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开发设计直接服务于共同富裕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等手段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费洁  
2021年国务院正式公布《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如何推动浙江省山区26县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成为重中之重。本文先分析了金融促进共同富裕面临的困境,随后总结了各地在促进共同富裕方面开展的探索,最后提出金融机构应将助力实现共同富裕的实施路径重点落在发展普惠金融、提供有针对性的保险保障、支持产业升级和特色产业发展和开展普惠型财富管理等方面,并提高政策研究能力、加强服务能力建设、推动服务和风控下沉,以实际行动助力共同富裕并拓展自身的发展边界。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春龙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的重点目标就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比例,使社会结构呈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结构。其中高校和职业院校毕业生、技能型劳动者、农民工是“十四五”规划纲要重点强调的群体。以上群体中的绝大多数,都需要依靠职业教育成为中等收入群体。但是职业教育目前存在一些问题,如:对职业教育助力共同富裕的重视程度不够;职业教育助力共同富裕思想还未融入办学理念等。而解决办法应围绕重视职业教育对共同富裕的推动作用;职业教育助力共同富裕思想纳入职校办学理念等几方面进行。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春成  
在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共同富裕被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8月17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科技创新既是社会财富的创造动力,也可对财富创造的分布、财富合理分配等产生影响,将在促进共同富裕中起到引领和支撑作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明  刘瑶  
可以从充分发挥金融政策的再分配效应、大力推进金融工具创新、系统强化创新型金融体系的顶层设计三个方面来发力助力实现共同富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实现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的奋斗目标,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欧阳梦倩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本文从理论上分析数字金融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机制,认为高低收入群体之间数字金融可及性和使用程度的差异会加剧收入不平等情况,相关部门应促进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和数字金融使用技能均等化,完善数字金融投资者教育工作,构建多层次的数字金融服务体系,深化社会信用体系在数字金融中的应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马九杰  杨晨  
数字技术赋能农村金融,为共同富裕的实现带来了新的动力。数字企业提供新型金融服务和传统金融企业提供数字创新服务是目前数字技术赋能农村金融的两类基本形式。基于普惠性和金融性的典型特点,数字技术赋能农村金融不仅能够促进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推动社会家庭财富结构“提低扩中”,也能够助力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速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共同富裕实现过程中应进一步规范农村金融领域的数字创新,引导农村地区的数字金融与传统金融机构进行“错位竞争”,鼓励数字金融企业在第三次分配中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界定技术边界、强化信息安全。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郑亚莉  姚星垣  
金融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动力和保障。金融支持共同富裕发展,既面临“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带来的历史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从金融支持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来看,需要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定位、提升金融风险管理水平、强化要素资源配置功能。为此,需要明确“三步走”的目标,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和数字金融,创新推进共同富裕;与高质量发展、财政政策和社会治理形成合力,协同推进共同富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忠民  
8月17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明确提出,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是我们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大战略安排。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要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这是一个涉及各行各业千家万户的重大问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魏小英  李珊  雍军  
助力共同富裕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时代使命。围绕职业教育办学定位偏差、社会性歧视固着、办学质量不高、区域发展不平衡、产教融合深度不足等现实困境,文章从强化价值引领、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改善职业教育外部风貌、消除社会性歧视、坚持改革创新、促进协调均衡发展、深化产教融合等方面,提出了职业教育助力共同富裕的路径,以期为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为助力共同富裕发挥更大的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晓娟  谢登斌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以技能型社会建设促成共同富裕是新时代的重要使命。技能型社会助力共同富裕的逻辑底蕴表现为技能致富、技能育人、技能调节。技能型社会以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为直接的技能供给主体,政府为间接主体;其助力共同富裕的发展层级为想象层、现实层和象征层,彰显出全民参与、共享和包容的气质。推进技能型社会助力共同富裕的主要路径为以持续的制度供给消解路径依赖,以营造崇尚技能的氛围衰减文化阻抗,以多元技能形成体系筑构富裕之基,以技能培训的包容性形塑社会终极格局。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明明  刘俊显  
经济数字化发展已势不可挡,如何发挥数字经济的优势助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已经成为当前数字经济治理、共同富裕战略优化的必然要求。数字经济生产力能够正向赋能共同富裕,通过提升经济总量、优化产业结构、强化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助力实现共同富裕。但是,数字经济生产力背后的技术依赖以及资本支撑可能会异化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若要发挥数字经济生产力对共同富裕的助推力,就必须推动数字经济生产力与共同富裕之间的良性互动,突出数字经济生产力的社会属性、完善数字经济生产力的监督管理体系、构建数字经济生产力的责任承担和公正分配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明明  刘俊显  
经济数字化发展已势不可挡,如何发挥数字经济的优势助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已经成为当前数字经济治理、共同富裕战略优化的必然要求。数字经济生产力能够正向赋能共同富裕,通过提升经济总量、优化产业结构、强化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助力实现共同富裕。但是,数字经济生产力背后的技术依赖以及资本支撑可能会异化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若要发挥数字经济生产力对共同富裕的助推力,就必须推动数字经济生产力与共同富裕之间的良性互动,突出数字经济生产力的社会属性、完善数字经济生产力的监督管理体系、构建数字经济生产力的责任承担和公正分配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崔婕  李瑞田  韩启春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构建中国省际金融科技指数与共同富裕指数的基础上,利用中国2013—2020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系统GMM模型,就金融科技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机制、区域异质性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对共同富裕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且呈现边际效应递减的非线性特征。影响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在金融科技与共同富裕关系中发挥着中介作用,且数字普惠金融在金融科技对共同富裕的非线性效应中起调节作用。同时金融科技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金融科技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明显强于中西部地区。另外,金融科技对共同富裕存在非线性边际效应递减,且数字普惠金融能够调节该非线性边际效应。基于以上结论,提出应通过促进金融科技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来实现共同富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