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14)
- 2023(6903)
- 2022(6022)
- 2021(5682)
- 2020(4915)
- 2019(11463)
- 2018(11291)
- 2017(22729)
- 2016(12028)
- 2015(13651)
- 2014(13536)
- 2013(13152)
- 2012(11994)
- 2011(10765)
- 2010(11226)
- 2009(10392)
- 2008(10064)
- 2007(8815)
- 2006(7715)
- 2005(6563)
- 学科
- 济(56998)
- 经济(56939)
- 方法(34396)
- 业(33737)
- 管理(33148)
- 数学(30818)
- 数学方法(30296)
- 企(28132)
- 企业(28132)
- 农(12796)
- 中国(12600)
- 财(11897)
- 业经(10279)
- 理论(10269)
- 贸(9202)
- 贸易(9197)
- 地方(9171)
- 易(8909)
- 农业(8807)
- 学(8292)
- 技术(7530)
- 务(7512)
- 财务(7483)
- 财务管理(7462)
- 制(7231)
- 企业财务(7134)
- 融(7088)
- 金融(7088)
- 环境(6697)
- 和(6646)
- 机构
- 学院(173033)
- 大学(171878)
- 管理(70684)
- 济(70434)
- 经济(69126)
- 理学(61932)
- 理学院(61286)
- 管理学(59929)
- 管理学院(59607)
- 研究(51687)
- 中国(38389)
- 京(35051)
- 财(32306)
- 科学(30897)
- 财经(26635)
- 江(24883)
- 所(24409)
- 经(24333)
- 中心(24180)
- 范(23674)
- 师范(23455)
- 业大(23089)
- 农(23045)
- 经济学(22220)
- 研究所(22172)
- 北京(22095)
- 经济学院(20193)
- 州(20033)
- 财经大学(20023)
- 商学(19258)
- 基金
- 项目(118332)
- 科学(94969)
- 基金(87848)
- 研究(85849)
- 家(76463)
- 国家(75470)
- 科学基金(66147)
- 社会(56048)
- 社会科(53360)
- 社会科学(53345)
- 省(46588)
- 基金项目(46089)
- 自然(43238)
- 自然科(42306)
- 自然科学(42299)
- 教育(41944)
- 自然科学基金(41551)
- 划(38657)
- 资助(38657)
- 编号(33748)
- 部(26680)
- 成果(26458)
- 重点(26436)
- 发(24997)
- 创(24778)
- 课题(23748)
- 教育部(23734)
- 国家社会(23344)
- 人文(23325)
- 大学(23008)
共检索到2413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褚玉杰 赵振斌 任珮瑶 许颖
旅游的精神意义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但旅游的精神性体验如何产生,包含哪些内容,是否存在一种旅游类型以精神性体验为核心,却少有研究探讨。为探索精神性体验与特定旅游类型的关系,文章基于精神意义和文学领域的边地研究构建了边地旅游概念模型,以郎木寺镇和束河古镇两个边地小镇旅游接待场所内的1183条游客留言文本为研究资料,运用质性分析方法从游客主体体验视角对边地旅游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边地旅游以精神性体验的主体地位和与客源地较高的隔离程度为主要特征,是满足游客精神性需求的重要旅游类型,其精神性体验有追求个体与世界的联系,追寻个人生命意义、自我超越、旅行仪式感与神圣性4个子范畴。远离现代性是游客在边地旅游中寻求精神意义的驱动力,边地空间相对偏远的地理位置、匮乏的物质条件、原始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文化氛围是游客产生精神性体验的环境条件。该研究有助于厘清体验与旅游产品类型的关系,促进旅游体验理论的具体化,进而指导旅游产品开发实践。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徐虹 周晓丽
供应链的概念最初是为了解决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流通不畅、存货和能力配置不合理的问题而提出的,其后扩大到企业之间形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旅游供应链概念最早始于对分销渠道的分析,虽然随着旅游供应链实践发展的深入和理论探讨的增多,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其展开了深入研究,但目前在旅游供应链概念理解上尚未达成共识。本文从旅游目的地角度出发,结合对旅游供应链概念的分析和认识,提出了本文的旅游目的地供应链概念,并在对旅游目的地供应链构成主体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目的地供应链概念模型,以期对旅游目的地供应链建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伯伟
首先介绍了旅游目的地供应链的内涵及其特征,指出了旅游目的地供应链具有复杂多样的构成要素、要素之间的链接呈现动态多变性以及网络结构目标多重性。认为旅游目的地供应链主要由旅游商业性服务供应链和公共服务旅游供应链两部分组成,分别从商业服务、公共服务和整体供应链网络三个方面研究分析了基于供应链的概念模型的构建策略,并就旅游目的地供应链成员的构成、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和职能进行了具体的设计和研究。
关键词:
供应链 旅游目的地 概念模型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鹏 李柏文 田里
旅游业态概念是中国旅游界将零售业态概念运用到旅游发展实际和科学研究之中,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文章在剖析零售业态三种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其空间、服务、层级属性,系统阐述旅游业态适合、耦合、集合三重概念,分析其递进和统一关系,构建双层嵌套多元旅游业态概念模型。双层指旅游业态分为经营形态内层和旅游产品表层两个层次,嵌套指旅游业态经营形态内层与旅游产品外层存在耦合和相互作用关系;多元包括提供产品相同、经营形态一致的多个企业构成一种旅游小业态和多种相互关联的旅游小业态构成一种旅游大业态两个方面。利用该概念模型,有利于探
关键词:
旅游业态 双层嵌套多元 概念模型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郭为 秦宇 黄卫东 余琴
旅游新业态是产品形态、组织形态和经营形态的融合。旅游产业融合催生了旅游新业态。旅游新业态是旅游非正规就业增长的源泉。文章实地调研了以新业态形式运作的酒店、旅行社和景点景区,发现旅游非正规就业在不同行业中普遍存在。为了验证这个假说,向前述三类不同的旅游企业发放了300份问卷,利用问卷形成的构念构建了一个经验模型,通过这个模型发现,旅游产业融合通过产品形态、组织形态和经营形态影响非正规就业。文章的核心观点有三个:第一,旅游产业融合催生了新业态,旅游新业态可以通过非正规就业带动就业总量增长。第二,旅游产品形态、
关键词:
旅游 新业态 非正规就业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郭为 秦宇 黄卫东 余琴
旅游新业态是产品形态、组织形态和经营形态的融合。旅游产业融合催生了旅游新业态。旅游新业态是旅游非正规就业增长的源泉。文章实地调研了以新业态形式运作的酒店、旅行社和景点景区,发现旅游非正规就业在不同行业中普遍存在。为了验证这个假说,向前述三类不同的旅游企业发放了300份问卷,利用问卷形成的构念构建了一个经验模型,通过这个模型发现,旅游产业融合通过产品形态、组织形态和经营形态影响非正规就业。文章的核心观点有三个:第一,旅游产业融合催生了新业态,旅游新业态可以通过非正规就业带动就业总量增长。第二,旅游产品形态、
关键词:
旅游 新业态 非正规就业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郭为 秦宇 黄卫东 余琴
旅游新业态是产品形态、组织形态和经营形态的融合。旅游产业融合催生了旅游新业态。旅游新业态是旅游非正规就业增长的源泉。文章实地调研了以新业态形式运作的酒店、旅行社和景点景区,发现旅游非正规就业在不同行业中普遍存在。为了验证这个假说,向前述三类不同的旅游企业发放了300份问卷,利用问卷形成的构念构建了一个经验模型,通过这个模型发现,旅游产业融合通过产品形态、组织形态和经营形态影响非正规就业。文章的核心观点有三个:第一,旅游产业融合催生了新业态,旅游新业态可以通过非正规就业带动就业总量增长。第二,旅游产品形态、组织形态各自单独并不影响非正规就业,它通过与经济景气度和企业成本交互作用对非正规就业产生影响。旅游经营形态既独立影响非正规就业,同时也和经济环境和企业成本交互作用影响非正规就业。第三,经营形态是旅游非正规就业的核心,在任何情况下,它都在5%水平上显著影响非正规就业。因此,在经济结构调整时期,政府部门应该重视旅游领域出现的各种新业态,新业态可能会改变就业模式。
关键词:
旅游 新业态 非正规就业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冀生
大学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在精神,它既是延续一所大学的精神文脉,更是大学人共享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家园。作为当代中国大学人精神家园的共享核心价值体系,"人文、理性、创新、和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应当树立"生命信念与精神境界辩证统一"的人文关怀观、"知识理性与价值理性辩证统一"的科学理性观、"自强不息与时代精神辩证统一"的开拓创新观和"人的发展与开放包容辩证统一"的和谐发展观。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颖
教育有两个最根本的目标:使受教育者聪慧,使受教育者高尚。学校生活是学生的一个最重要的生活环境,学校应该成为师生共同拥有的精神家园。教育是一种双向活动,没有受教育者的积极参与和主动接受,教育便失去了实效。教育通过生活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学校教育应以学生生活为依托,强调学生的自我修养、自我塑造、自我完善。教育者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育应是"人文性"的,而不仅仅是"知识性"的,教育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并力求学生成才,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
关键词:
学校 生活 教育 精神家园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谷桂玲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由于社会、家庭、自身各种因素的影响,一部分学生精神世界受污染、精神家园迷失。笔者分析了导致大学生精神世界受污染、精神家园迷失的各种原因,提出了重建大学生精神家园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
大学生 精神家园 建设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骆郁廷 陈小丹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建设网上美好精神家园是民心所向、网意所趋。网上美好精神家园是人民群众共建共享的提供网络美好精神食粮、满足网民美好精神生活需要、形塑网民美好精神风貌、增强网民追求美好生活精神正能量的网络精神世界。网上美好精神家园建设的目标旨归是在网上精神家园中巩固主流意识形态主导的共同思想基础、培养堪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凝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精神力量,实现网络强基固本、网络铸魂育人、网络凝心聚力三者的有机统一。面对多元多样的网民精神需求、不断出现的网络乱象、隐匿渗透的西方意识形态等现实挑战,实现网上美好精神家园建设的目标,必须铸牢队伍精神支柱、浸润网民精神世界、激发网民奋进动力、构筑道德法律防线、过滤网络空间雾霾。
关键词:
网上美好精神家园 网络精神文明 共建共享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余意峰 丁培毅
本文在对国外相关文献中旅游目的地忠诚度概念及其测量维度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从目的地忠诚度形成的阶段性和动态性出发,构建了一个基于历时态视角的旅游目的地忠诚度概念模型。在厘清了态度、意向、行为和累积行为忠诚度的概念、形成过程及影响关系后,本文认为,旅游目的地忠诚度是一个由多个忠诚度维度构成的阶段性变量,在时间上呈现为一个周期性的连续演进过程。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 忠诚度 历时态 概念模型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晓琴 银元
何谓低碳旅游景区?如何评价低碳旅游景区发展水平?这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存在评估因子多、涉及范围广、评估标准难以量化等因素,但这方面研究无疑是景区低碳转型的基础和依据。文章参照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UNCSD)提出的驱动力—状态—响应(Driving—Status—Response,DSR)模型,构建低碳旅游景区概念模型。低碳旅游景区不能简单等同于节能减排,而是应该拓展到景区发展阶段、资源环境、减排技术、消费经营和政策理念5个层面上。选取"低碳经济指标、低碳环境指标、低碳运营指标、低碳技术指标、低碳
关键词:
低碳旅游景区 概念模型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刘春济 高静
本文对风险认知概念模型及其在旅游产业中的应用作了简要回顾,并据此设计了旅游风险认知调查量表。分析表明,在财物风险、绩效风险、身体风险、社会风险、心理风险、医疗风险、治安风险和设施设备8项旅游风险中,游客较为重视设施设备风险、医疗风险、治安风险和身体风险等实体风险。同时,文章还分析了风险认知的个性差异与群体差异,并对旅游风险的防范与规避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风险认知概念模型 旅游风险 上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