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04)
- 2023(2566)
- 2022(1972)
- 2021(2218)
- 2020(1689)
- 2019(4008)
- 2018(4085)
- 2017(5538)
- 2016(4311)
- 2015(4983)
- 2014(5229)
- 2013(4297)
- 2012(3961)
- 2011(3789)
- 2010(4043)
- 2009(3433)
- 2008(3249)
- 2007(3078)
- 2006(2841)
- 2005(2743)
- 学科
- 教育(18360)
- 中国(8986)
- 学(8186)
- 济(6641)
- 经济(6639)
- 理论(6407)
- 教学(5859)
- 思想(3526)
- 管理(3446)
- 发(3415)
- 政治(3371)
- 发展(3315)
- 研究(3256)
- 革(3224)
- 展(3193)
- 改革(3134)
- 高等(3034)
- 思想政治(2829)
- 政治教育(2829)
- 治教(2829)
- 德育(2809)
- 学法(2776)
- 教学法(2776)
- 教育改革(2770)
- 经济学(2758)
- 学校(2585)
- 学理(2445)
- 学理论(2445)
- 生(2371)
- 计算(2289)
- 机构
- 大学(53948)
- 学院(47923)
- 教育(25776)
- 研究(22081)
- 范(18563)
- 师范(18499)
- 师范大学(15525)
- 京(13409)
- 科学(12952)
- 所(11199)
- 职业(10675)
- 研究所(10322)
- 技术(10249)
- 济(10208)
- 教育学(9935)
- 经济(9707)
- 管理(9687)
- 北京(9659)
- 江(8935)
- 中国(8729)
- 中心(8105)
- 院(7824)
- 理学(7692)
- 理学院(7460)
- 职业技术(7315)
- 教育学院(7293)
- 管理学(7112)
- 管理学院(6991)
- 州(6834)
- 研究院(6504)
共检索到864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炳照
2009年10月5日,中国著名教育史学家、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王炳照先生与世长辞。在他逝世1周年之际,《寻找将教育学托上天空的彩云---王炳照教授自选文集》、《王炳照教授自述》以及《王炳照教授纪念文集》,在有关部门和同志的努力下同时出版;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主办、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承办的"王炳照与教育史学科建设研讨会"也在北京举行。为了进一步继承和发扬王炳照教授的学术精神,本刊特发表他的自述摘要。原稿是根据王炳照教授的口述记录下来的,在此发表时由施克灿副教授等进行了删节和必要的文字加工。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小微
中国教育学经历了百年曲折、走到了今天的繁荣,然而繁荣的背后也存在着深层的发展危机。国内学界从理论及学科研究范式、学术合法性危机、综合整体危机、"内裂"和"外解"双重危机等方面表述了中国教育学面临的困境,在危机面前也表现了不同的认识和态度。更多的研究者从破解"密码"、回归生活世界,重建理论、学科及研究范式,重新建构教育学研究对象,创建中国自己的教育学派等方面进行了"突出重围"的尝试。基于对上述研究的评论,本文提出要从寻根问底、对话"域"外和反求诸己三条路径寻找中国教育学发展的转机,昭示了中国教育学可以在与教育变革实践的互动中、在与他国他学科的对话中、在回扣自身的反思与重建中得以光大和发展。
关键词:
中国教育学 学科危机 转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现平
本文基于“从教育的视角理解比较教育”的思路,从目的功能、逻辑起点、对象内容等几个主要侧面,对比较教育学与教育学作了比较研究。作者认为,教育之用在于改造人,进而改造社会,比较教育之用在于改造教育自身,进而改造社会;教育以人类的存在与发展为逻辑起点,比较教育以教育自身的存在与发展为逻辑起点;教育学的核心内容是教育规律,解决如何育人问题,比较教育学的核心内容是教育发展规律,解决如何认识教育、如何对待教育、如何发展教育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自己对比较教育学的理解。
关键词:
比较教育学 教育学 比较研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建华
论及高等教育学与教育学的关系,一般认为高等教育学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但事实上,长期以来,教育学只是普通教育学的简称,在这种意义上,高等教育学与(普通)教育学完全是并列的关系。要想摆脱这种逻辑上的困境,使得“高等教育学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成为客观的事实,重建完备的教育学是必需的前提。
关键词:
教育学 普通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项贤明
教育学的科学化乃至其作为学科独立存续所面对的最主要威胁之一,便是模糊的学术边界对其论域的清晰性以及知识的有效性的消极影响。造成学科边界模糊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育学以学校这一不完全的时空框架来限定其研究对象而造成的研究对象迷失,这也进而使其失去了基本的理论焦点。在教育学、经济学、政治学和法学等社会科学的一级学科层次上,所有的学科都在研究同一个对象,即人的社会活动,因而这些学科之间的边界是理论上的而非具体对象的边界。教育学与社会科学其他学科之间的边界,就在于它是从人的社会活动对人生长发展的意义和作用这一独特的
关键词:
教育学 学科 社会科学 边界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郑金洲
21世纪头20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处于这一重要历史发展时期的教育学需要承担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关注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彰显教育智慧;聚焦教育改革,构筑教育自身的创新体系;推进理论原创,引领教育理念的变革方向;关注教育实践,注重从实践中汲取营养,注重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探讨,在保持一定距离的前提下,对教育决策进行分析与评判。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钢
一 教育学(pedagogy)一词,源于希腊语的教仆(pedagogue),专指照料年幼男孩的奴隶。由于“教育学”是从“教仆”这个词派生出来的,而它又作为关注教育过程的应用艺术,很少受到尊重,所以从词源上看,“教育学”没有深奥的“科学”涵义。在赫尔巴特之前,也确实很少有人把它当作科学,仅将其看作是对教育活动的议论、感想和设想。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朱永新
日前,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以教育部名义印发的关于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规范性文件。《意见》充分肯定了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明确提出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育科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进行了全面阐述。同时,《意见》对丰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关键词:
免费义务教育 科学研究工作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迟艳杰
长期致力于教学理论反思和建设的徐继存教授,在最近出版的著作《教育学的学科立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以下简称《立场》)中,对自己的教育研究经历做了回顾:从初识教学论、再学教学论、教授教学论、问题教学论、守望教学论到践行教学论,我们就不难理解他在本书中对教育学的关切和认识,是基于他自己的教育生活,也能体会出他这是由心发出、由行诠释的教育学者的立场。一、《立场》的立论前提:一个理论贡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于述胜 毕苑 娄岙菲 张小丽
以“用”为目的、向西方倾斜而自我否定的学术心态、公式化的创作方式和形式化地追逐西方学术新潮以便迅速在中国加以运用等的结合,是中国现代教育学的重要传统,它导致了中国教育学在文化上的双重隔绝:既隔绝于中国文化历史传统,也隔绝于西方文化历史传统。要改变这一状态并使教育学保持必要的文化张力,理应把传统教育学术纳入研究视野,从教育学史拓展到教育学术史的研究。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旭东
哲学化和科学化是自夸美纽斯以来教育学发展的两条路径,由此形成了思辨决定论、自然决定论和社会决定论三种教育学知识体系。其共同特点是其所试图建立的学科体系与教育活动本身相悖,教育学知识的价值取向迷失。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消解教育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唯我性,把目光投向更为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这个转向是对现有教育学研究中心课题及一系列相应的研究理路、思维方式的根本性转换。面向实践的教育学要关注生活的价值,由对教育活动及人的成长的外在原因的说明,转为对人的内在的自我批判意识的唤醒和对现实教育的批判和反思。
关键词:
知识的教育学 实践的教育学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项贤明
在迪尔凯姆等探索社会研究科学化的过程中,"比较"是作为社会科学一种基本的研究方法而被提出的。朱利安关于比较教育研究的设想,是与当时社会研究探寻科学化的大背景相一致的。然而,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比较教育研究实际是作为一个翻译介绍的"工种"被重建起来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中国卷入全球化进程,比较教育研究如今已不能满足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也不能满足教育科学其它学科的需要。在国际上,比较教育研究的科学化探索早在20世纪中叶即已开始。比较教育研究要成功应对时代的变化和全球化的挑战,就必须回归科学的"比较"并逐步实现自身的科学化,进而建立其学科同一性,即从"比较教育"走向"比较教育学"。
关键词:
比较教育 教育科学 学科建设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秦万山
当下对教育公平的研究,大多依据社会公平理论从外部对教育公平问题进行探讨,而忽视了从教育活动的具体过程出发从内部考察教育的公平问题,从而使教育公平失去了本真的教育学性格。本文从教育学的立场出发认为,教育公平的本质在于促进人的发展,主要体现为课程、教学与评价问题。为此,应该提倡参与式的课程开发与实施模式、对待公平的教学交往和理解性的评价取向。
关键词:
教育公平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政涛
教育学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学的教育。教育学教育的对象涉及师范生、教育专业的研究生、教师、非教育职业的大众。就针对教育实践者的教育学教育而言,需要以时代为背景,确立教师立场和实践立场,并在此基础上确立教育学教育的目标,包括激发教育学之趣,引发教育学之需,形成教育学之养,养成教育学之眼,培养教育学之觉等。
关键词:
教育学教育 教师教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熊和平
科学、教育学与人的关系,是纠缠我国当代教育学理论建设的基本问题之一。自科学主义思潮确立其在思想史中的地位以来,科学逐渐被狭义化为自然科学,成为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的一套知识系统。而自然科学的方法体系,被包括教育学在内的人文社会学科运用于解释人与社会的复杂现象。教育学的科学化,使人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变得卑微起来。人在密布且精细的科学程序中被围困,为科学所负累。教育学研究近乎等同于教育科学研究。不难判读,我国当代主流的《教育学》关于人性的假设,以及其中的基本概念、核心命题、学术论域甚至语法规则,都浸染着科学主义色彩。人在教育学中行将消匿,为了使人在教育学中体面地"出场",《教育学》亟待"重写"。
关键词:
科学 教育学 人性假设 《教育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