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98)
- 2023(2785)
- 2022(2225)
- 2021(2098)
- 2020(1674)
- 2019(3503)
- 2018(3375)
- 2017(6235)
- 2016(3142)
- 2015(3399)
- 2014(2740)
- 2013(2598)
- 2012(2300)
- 2011(2023)
- 2010(2118)
- 2009(2078)
- 2008(2106)
- 2007(1980)
- 2006(1719)
- 2005(1413)
- 学科
- 管理(14299)
- 业(14089)
- 企(13359)
- 企业(13359)
- 济(10895)
- 经济(10890)
- 技术(9779)
- 技术管理(8397)
- 贸(4761)
- 贸易(4757)
- 易(4651)
- 方法(3837)
- 中国(3814)
- 业经(3571)
- 银(2865)
- 银行(2860)
- 理论(2790)
- 制(2776)
- 行(2776)
- 财(2767)
- 数学(2571)
- 农(2551)
- 数学方法(2537)
- 融(2511)
- 金融(2511)
- 地方(2337)
- 产业(2204)
- 划(2086)
- 出(1889)
- 环境(1786)
- 机构
- 学院(40798)
- 大学(39949)
- 济(19525)
- 经济(19234)
- 管理(17357)
- 理学(14946)
- 理学院(14814)
- 管理学(14669)
- 管理学院(14574)
- 研究(12968)
- 中国(9974)
- 财(8201)
- 京(7800)
- 科学(6694)
- 财经(6356)
- 江(6237)
- 经济学(6102)
- 中心(5842)
- 经(5759)
- 所(5619)
- 经济学院(5467)
- 商学(5235)
- 商学院(5177)
- 州(5149)
- 研究所(5041)
- 院(5019)
- 北京(4774)
- 财经大学(4688)
- 范(4616)
- 师范(4593)
共检索到631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隆国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从依靠初级产品出口的经贸小国到制成品出口大国的历史性跨越。随着我国比较优势的转换,传统竞争优势正在快速削弱,在外需不足、国际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外贸出口增长乏力。当前我国正处于对外贸易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关乎发展大局,是未来一个时期对外开放的重中之重。一、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具有重大意义第一,外贸竞争新优势关乎我国经济发展的大局。我国是一个资源禀赋极不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裴长洪 刘斌
尽管当前国际经贸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加,中美贸易摩擦变数难测,但中国稳中向好的经济基本面并没有改变,中国外贸新旧动能转换已经释放出强劲动力,外贸新业态不断涌现,中国外贸竞争新优势初步形成。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互联网与跨境电商挑战了新新贸易理论中"企业异质性主要体现于企业生产率"的基本假设,异质性消费偏好为中小企业跨境电商比较优势的形成提供了市场环境。互联网与跨境电商深度改变了全球价值链体系中的分工模式、组织结构与微观主体,提高了服务的可贸易性,促进了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深度融合,为中国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提供了绝佳的"弯道超车"机会。其次,中欧班列的运行重塑了传统世界海运贸易的理论范式,重构了国际贸易的经济地理,改变了临海港口的经济模式,扩展了国际陆港的经济辐射范围,加快了中国"向西开放"的步伐,逐渐形成了东西共济的全球价值链"双向环流"。再次,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试验优势、新要素禀赋优势和制度优势三重叠加,复合比较优势初现,自由贸易港建设将会把动态比较优势推进到更高层面。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何跃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且应用广泛,电子商务活动也由此应运而生。信息互联网经济时代,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结合即称为"互联网+"模式。2015年6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标志着"+"这一新兴商业互联网模式已成为国家重要战略。2015年12月17日,在召开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林念修表示,中国政府将坚定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霍建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利用外资和发展外贸起步,形成了今天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而今中国有三大指标在全球排名第一:一是出口,二是外汇储备,三是制造业产值。中国在全球影响力的上升,与这三个指标有直接关系。此外,对外贸易加固了中国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莉
继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后,2015年6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又通过了《"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标志着"互联网+"这一新兴产业和商业模式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其间,国务院先后出台《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关于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的指导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康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保障国际贸易领域的竞争优势就需要找到动能转换的支撑因素。本文根据已有文献分析了"新动能"的三种来源渠道:需求侧动能、供给侧动能及结构转换动能,利用全要素生产率方法反推出了各个要素动能的核心代理变量,并构建了国际贸易竞争动能转换指数。本文研究表明,我国国际贸易的动能转换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动能增量效应达到了每期0.7%的水平,保证该发展效应的持续作用,需要进一步促进市场开发,加强人力资本培育,提升产品附加值。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丁岩
当前我国正处于对外贸易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结构升级,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产业基础和动力支撑,增强了经济"韧性"。基于此,本文以2007-2017年10年间湖北省17个州市的数据为例,运用matlab面板数据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湖北省的主要区域处于旧动能衰退、新动能崛起的重要阶段,居民需求方面,经济发展的强化剂是居民基础性消费,旧的传统动能为资本的供给发挥着巨大作用,创新驱动力不强使得新旧动能转化进程受到制约。
关键词:
传统动能 动能转换 产业升级 经济发展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周柳军
近年来,美国等国家提出"再工业化"的发展战略,许多专家认为在美国的发展战略带动下,世界经济的中心将向制造业回归,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势头将会有所放缓。我们认为,美国所指的"再工业化"既不是"去服务化",也不仅仅是简单的重振制造业雄风,而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基础上抢占新一轮工业革命制高点的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霍建国
2012年以来,我国外贸进出口一直处于困难的增长阶段,全年进出口仅增长6.2%,与2011年相比回落16.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长7.9%,进口增长4.3%,贸易顺差2311亿美元,扩大48.1%。究其原因,有国外经济不景气因素,也有国内成本上升的因素,此外,应该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即发展环境的制约。前两个因素短期内难以改变,而第三个因素是可以通过深化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裴长洪
一、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已经明显弱化从世界经济发展的总体形势看,虽然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没有变,我国处于有利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没有变,但是与10年前相比,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某些有利条件,特别是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已经明显弱化,劳动力无限供给的"人口红利"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正在发生趋势性转变,其他资源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高原
加快产业升级与对外贸易动能转换目标的实现进程,有效提升我国外贸竞争力,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以制造业为例,实证分析产业升级与对外贸易动能转换对外贸竞争力的影响。具体构建计量模型,结合面板估计、系统GMM模型,分析产业升级和对外贸易动能转换对外贸竞争力的直接效应。结果显示,无论是否控制对外贸易动能转换变量,产业升级均会正向影响制造业外贸竞争力,而无论是否控制产业升级变量,对外贸易动能转换亦均会正向影响制造业外贸竞争力,亦即产业升级和对外贸易动能转换均会对外贸竞争力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
产业升级 对外贸易动能转换 外贸竞争力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香花
在利用国际市场占有率、出口商品结构转换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指数等外贸竞争力评价指标,具体分析山西对外贸易国际竞争力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山西对外贸易国际竞争力不强的原因,并进而提出实施对外贸易国际化导向战略,全面提升山西对外贸易国际竞争力的途径。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武力超
过去,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一直按照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发展对外贸易,既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虽然短期内使我国的外贸盈余增加,但是从长期来看,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唐海燕 胡立法
因信息不对称、资产的专用性、少数外贸主体的机会主义行为等原因,我国对外贸易中存在大量的交易费用,其降低了中国的对外贸易效率。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断兴起的国际贸易创新浪潮,中国需要从贸易工具、贸易产品、贸易主体等方面进行创新,以进一步发挥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关键词:
对外贸易 交易费用 外贸创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谭飞燕 张力 李孟刚
基于当前的国际竞争环境变化,文章构建了基于国际竞争新优势的贸易强国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主成分方法计算了贸易强国指标综合评价得分,结果表明:总体而言,我国排名居中,但在生产效率、创新能力等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是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在传统竞争优势逐步缩小的背景下,为加快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发展的进程,我国还需要进一步转变贸易增长方式,培育贸易竞争新优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