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56)
- 2023(4930)
- 2022(4140)
- 2021(4035)
- 2020(3326)
- 2019(8008)
- 2018(7577)
- 2017(14083)
- 2016(7382)
- 2015(8332)
- 2014(7773)
- 2013(8064)
- 2012(7598)
- 2011(7235)
- 2010(7002)
- 2009(6572)
- 2008(6552)
- 2007(5515)
- 2006(4930)
- 2005(4757)
- 学科
- 济(36070)
- 经济(36036)
- 管理(15854)
- 方法(15022)
- 业(13816)
- 数学(13795)
- 数学方法(13680)
- 中国(13423)
- 企(9895)
- 企业(9895)
- 贸(9755)
- 贸易(9748)
- 易(9610)
- 农(7995)
- 关系(7172)
- 学(6946)
- 财(6343)
- 制(6215)
- 银(5609)
- 银行(5598)
- 出(5583)
- 环境(5580)
- 行(5511)
- 融(5473)
- 金融(5472)
- 业经(5396)
- 农业(4945)
- 发(4936)
- 对外(4720)
- 经济关系(4685)
- 机构
- 大学(109037)
- 学院(103671)
- 济(55237)
- 经济(54629)
- 研究(46376)
- 中国(36401)
- 管理(36193)
- 理学(30836)
- 理学院(30439)
- 管理学(30001)
- 管理学院(29795)
- 科学(25341)
- 京(25164)
- 所(23651)
- 财(22976)
- 研究所(21639)
- 经济学(19226)
- 中心(18976)
- 财经(18467)
- 经济学院(17260)
- 经(17255)
- 北京(17199)
- 农(17189)
- 院(16882)
- 科学院(14322)
- 财经大学(14005)
- 业大(13904)
- 江(13731)
- 范(13411)
- 师范(13306)
- 基金
- 项目(68949)
- 科学(54776)
- 基金(53477)
- 研究(49821)
- 家(48279)
- 国家(48001)
- 科学基金(39516)
- 社会(34736)
- 社会科(33096)
- 社会科学(33090)
- 基金项目(26779)
- 自然(23689)
- 自然科(23212)
- 自然科学(23204)
- 资助(23035)
- 自然科学基金(22835)
- 教育(21939)
- 省(21712)
- 划(20167)
- 中国(18237)
- 部(17353)
- 编号(16831)
- 国家社会(16447)
- 重点(16145)
- 发(15153)
- 教育部(14994)
- 成果(14732)
- 重大(13683)
- 创(13640)
- 大学(13572)
共检索到1679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佳
森林曾经是人类的摇篮,原始林业也曾经是古老文明的标志。从茹毛饮血到刀耕火种,森林曾经伴随着先民度过漫长的童年;从钻木取火到楼木为巢,森林也曾经给予先民最早战胜自然的智慧。此后,先民以消耗大量森林的代价,进入了文明社会;无论是我国园圃制经济还是古典园林艺术的发展,林业作为一种古代文明,有过辉煌的篇章,无可取代。但是长期封建社会,林业并非独立行业,仅仅是作为传统农业的附属部分,史无专著;古代林学著作亦寥寥可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徐忆农
中国古代书业书目是一种特殊的地方文献。本文简略回顾了中国古代书业书目的产生、发展过程,并对其存在形式与历史地位分别进行论述,以便引起学者重视对这种特殊地方文献的整理与利用。
关键词:
书业书目 地方文献 古代中国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锐 季慧慧
作为高校从事音乐艺术教育的工作者来说,积极研究中国古代音乐教育发展,对当代我国音乐理论教育有着很大的意义。由修海林撰写的《中国古代音乐教育》一书,为高校音乐教师对中国古代音乐教育理论及发展史研究有着很大的参考价值和作用。这部传统音乐教育类图书经典著作是作为学校艺术教育研究的丛书之一,这套艺术教育研究丛书为中国艺术与音乐教育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作出了贡献。其中中国学校音乐教育部分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对我国古代、近现代、当代学校艺术教育的历史、成就及其经验进行系统化的、全面的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宗秋荣
《中国古代学习思想史》评介●宗秋荣乔炳臣、潘莉娟二位同志编著的《中国古代学习思想史》一书,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论述了中国自先秦到清代前期学习思想发生、发展的历程,对中华民族学习思想的起源、演进、立论与发展过程进行了深入探讨,对我国历史上一些著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昌宝 叶世昌
本文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出发,研究中国古代社会保障的源头——先秦时期的社会保障思想,从中归纳出先秦之世,中国古代的社会保障思想已初步形成,对其进行挖掘整理,可以更好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服务。
关键词:
先秦时期 中国特色 社会保障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原宗子
春秋以前的华北 ,长期为森林和草原覆盖 ,最初的产业形态是谷物生产、畜牧、渔猎、采集等多种经济并存。春秋战国时期华北的开发有两种模式 :一种是齐———《管子》模式 ,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 ,保存多种环境的基本面貌 ;一种是秦———《商君书》模式 ,把山林草原耕地化 ,实行“大田谷作主义”。延续至汉代 ,尤其汉武帝以后 ,“农本”主义趋于成熟 ,以“精耕细作”为内容的生产力向内延扩大的方向发展。关中的土 (土垫旱耕人为土 )是精耕细作的产物。中国“农本”主义是资源循环型的小规模经营 ,它的背后隐藏着从西北输入成家畜的系统。
关键词:
环境史 大田谷作主义 农本主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朱百鸣
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系赵友良教授所著《中国古代会计审计史》一书,最近由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正式出版。《中国古代会计审计史》一书共分六编十五章。第一编“导论”,作者从方法论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琳 杨会晏
圣王创制论是中国古代关于货币起源的一种主要观点,认为货币是圣王为解决民间交换的困难而人为创造出来的,圣王创制货币可以应对天灾、解决资源不均衡问题、调剂流通、实现社会和谐。圣王应该控制货币的制造、流通等环节,通过适当的货币政策发展经济、增强国力。这一观点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对货币的认识,衍生出一系列货币思想,对中国古代的货币政策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对今天的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杨小岩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姜超峰
本文认为,中国古代的“物流”含义虽然与今天的物流概念不同,但物的流动确实存在,而且具有相当大的规模,物流的管理世代相传,延续几千年,值得一察。文章从物流需求、物流载体和物流管理等三个方面评介了中国古代的物流活动特征,认为农副产品和经济作物的大范围流动,是古代占主要地位的物流活动;中国古代物流载体首推漕运,仓储也是古代物流的重要载体;中国古代的物流管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市场的管理,政府设官员进行管理,其职责在于保护交易,执行法令,平抑物价。二是运输管理,最典型的例子是历代的漕运管理,具有较高的运输管理水平。三是仓储管理,政府设专门机构和官员管理仓库,其特点是仓储以粮食为主,仓储分储备和消费...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于鸣镝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瞿林东
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史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它以考察中国古代史学发展中人们反思、评析史学家们的史学活动、史学成果为研究对象;从春秋时期开始,到清朝中叶,中国古代的史学批评活动经历了两千五六百年的演变过程,可以划分为前后衔接、上下贯通的七个阶段,以揭示其发生、发展、兴盛、拓展和高峰等阶段性特点;每个阶段都涌现出一批杰出的史学批评家,撰写了大量的史学批评著作,创造了若干重要的概念和观念,为形成中国史学传统话语体系,推动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爬梳并分析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发展中提出的重要问题,阐发它在沟通史学与社会的联系、史学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以及史学理论的积累、生成和建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对史学批评史上有关的概念、观念作出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可为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史学科话语体系建设,提供扎实的文献根据和深刻的理论指导。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海文 米佳鑫
清代的大型女性类书《奁史》中记载了中国古代女性洗浴、熏染、遮蔽等卫生行为。从医疗社会史的角度来看,这些女性卫生行为是古人清洁卫生、身体保健理念的呈现。从身体史的角度来看,这些卫生行为又是男性对女性身体进行的规训——男性以自己的审美标准“凝视”“塑造”女性的身体。古代女性为了迎合男性审美,只得接受男性的规训,并将其内化为自己对身体的要求。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傅荣贤
学科史课程教学应该充分强调学科史本身在当代文化建设中的意义和价值,而不是局限在认知的层次上回避意义创造和价值揭示。就《中国古代图书馆学史》而言,其具体教学内容应聚焦于三大方面:第一,中国古代图书馆学是如何适应并支持中国传统文化的,从而从学科角度为传统文化的类型和特征提供独一无二的解释和说明。第二,中国古代图书馆学在当代中国图书馆学中的历史延续和时代更新中应发挥什么作用,从而基于民族本位立场,消解晚清以来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的西方中心主义取向。第三,中国古代图书馆学对于世界图书馆学未来的发展有什么意义,从而为世界图书馆学研究贡献自己的智慧,确证中国图书馆学并不只是欧美中心之外的一种边缘化学术。
关键词:
图书馆学史 课程教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