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49)
- 2023(11883)
- 2022(10012)
- 2021(9594)
- 2020(8163)
- 2019(19075)
- 2018(18718)
- 2017(36234)
- 2016(19019)
- 2015(21870)
- 2014(21267)
- 2013(20878)
- 2012(18928)
- 2011(16981)
- 2010(16675)
- 2009(15315)
- 2008(14581)
- 2007(12023)
- 2006(10133)
- 2005(8671)
- 学科
- 济(86096)
- 经济(86018)
- 管理(54080)
- 业(52012)
- 方法(47718)
- 数学(43936)
- 数学方法(43305)
- 企(42752)
- 企业(42752)
- 中国(22861)
- 农(20120)
- 财(19589)
- 贸(17637)
- 贸易(17627)
- 易(17250)
- 业经(16075)
- 农业(13254)
- 制(13017)
- 学(12720)
- 地方(12652)
- 务(12434)
- 财务(12380)
- 财务管理(12351)
- 理论(12208)
- 技术(12041)
- 企业财务(11745)
- 环境(11564)
- 融(11480)
- 金融(11479)
- 和(11441)
- 机构
- 大学(268289)
- 学院(266815)
- 济(119480)
- 经济(117661)
- 管理(109494)
- 理学(96540)
- 理学院(95647)
- 管理学(93885)
- 管理学院(93402)
- 研究(84601)
- 中国(65531)
- 京(54726)
- 财(51194)
- 科学(48192)
- 财经(42793)
- 中心(39601)
- 所(39539)
- 经(39472)
- 经济学(38631)
- 农(36962)
- 业大(36729)
- 研究所(36261)
- 江(35133)
- 经济学院(35080)
- 北京(34147)
- 财经大学(32422)
- 范(32006)
- 师范(31704)
- 院(30726)
- 经济管理(29593)
- 基金
- 项目(188466)
- 科学(151772)
- 基金(142372)
- 研究(137076)
- 家(123422)
- 国家(122515)
- 科学基金(107551)
- 社会(90900)
- 社会科(86564)
- 社会科学(86544)
- 基金项目(74070)
- 省(70157)
- 自然(69437)
- 自然科(67995)
- 自然科学(67982)
- 自然科学基金(66805)
- 教育(64804)
- 资助(60188)
- 划(59990)
- 编号(53413)
- 部(43679)
- 重点(42070)
- 成果(41613)
- 创(39890)
- 发(39387)
- 国家社会(39343)
- 教育部(38586)
- 创新(37307)
- 人文(36951)
- 大学(36561)
- 期刊
- 济(113765)
- 经济(113765)
- 研究(73954)
- 中国(44960)
- 管理(39894)
- 财(38419)
- 学报(36554)
- 科学(36305)
- 农(31679)
- 大学(29530)
- 学学(27780)
- 技术(25740)
- 教育(25032)
- 农业(22333)
- 融(21546)
- 金融(21546)
- 财经(21191)
- 经济研究(20769)
- 经(18178)
- 业经(17230)
- 统计(16862)
- 问题(15265)
- 策(14994)
- 贸(14489)
- 技术经济(13990)
- 决策(13630)
- 业(13315)
- 世界(12842)
- 国际(12145)
- 商业(11740)
共检索到3693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蔡经汉
真实GDP可以被认为是永久的和暂时的两个成份的和,这个观点已被广泛接受。不可观测成份(UC)模型在研究真实GDP的这两个成份时已显示出很大的用处。文章主要检验了UC模型传统的零相关假定在中国是否成立;文章说明了中国的真实GDP数据并不支持这个假定。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吴巧生 陈亮 张炎涛 成金华
本文选取中国各省1986~2005年的数据,运用面板单位根、异质面板协整和基于面板的误差修正模型重新检验中国能源消费和GDP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中国总体存在能源消费与GDP的双向因果关系,同时从区域来看,东部地区只存在从能源消费到GDP的单向因果关系,而中西部地区则存在从GDP到能源消费的单向因果关系;就短期而言,中国总体及东西部地区的能源消费与GDP无因果关系,而中部地区则存在能源消费和GDP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成勇 艾春荣 王少平
本文基于人民币兑美元1994年4月以来的实际汇率月度数据,运用包含二次多项式时间趋势作为B-S效应代理变量的ESTAR模型和ARB-STR模型,研究PPP向其长期均衡调整的非线性均值回复特征。模型中的B-S效应表明实际均衡汇率在1994至2000年间持续贬值而在2001年后持续升值,并且这种升值趋势在近期已经趋缓。脉冲响应分析显示,冲击越大实际汇率的均值回复速度越快,实际汇率对正负向冲击的调整行为具有非对称性,人民币被低估时的均值回复速度要比被高估时更快;另外,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由于我国汇率形成机制的不同和央行的频繁干预,致使外部冲击对DY实际汇率的影响效应更加持久,因而其半生命周期较长。最后,我们简要地阐述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爱萍 胡海峰 张昭
本文结合中国2010—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考察了金融发展对收入贫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论表明:总体而言,金融发展对收入贫困存在非线性的倒U型影响,即金融发展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才会降低贫困发生率;分地区来看,在包含国家级贫困县的省份,金融发展对收入贫困影响的倒U型趋势更为明显。机制检验表明:金融发展通过经济增长渠道和人力资本积累渠道改善了收入贫困,而金融资源向研发投入水平较高的非贫困地区和非农部门的集聚可能"挤出"贫困人口的资金供给,不利于收入贫困的改善;此外,考察期内,金融体系并未通过影响收入分配而对收入贫困产生影响。本文进一步从金融视角探讨了改善收入贫困的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胜刚 侯坤
金融市场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已被经验所证实,但真实经济周期模型和一些传统的经济分析理论都不能很好地对这种现象的内在机理进行透彻的解释。本文在对金融加速器理论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运用VEC模型实证检验了我国经济波动中的金融加速器效应,证实了我国存在金融加速器效应。
关键词:
金融加速器 经济波动 货币冲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叶翠红 赵玉林
文章以能源强度为状态变量,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优化为控制变量,构建能源强度演变的尖点突变模型,并对中国1995~2010年能源强度演变的尖点型突变模式进行了实证检验,揭示了能源强度演变的动力学机制及突变特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冕 杨福霞 陈兴鹏
能源效率以其在优化能源-经济-环境系统中的重要作用,被学者们称为"第五类能源"。本文采用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方法,考察能源相对价格、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以及科技进步四个因素在时序维度上对我国能源效率影响的动态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在整个冲击响应期内,能源相对价格的提升与科技进步对我国能源效率的改进具有促进作用,而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的变动则在不同程度上阻碍着我国能源效率的提高,且以上四个因素均具有持续性特征。其次,能源相对价格、科技进步、能源结构三个因素较为显著,而产业结构的影响相对较弱。基于上述研究结论,从完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优化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加大节能科技投入等方面,...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丁琳 刘文俊
本文利用1994年9月至2012年8月上海证券交易所678只股票月度历史数据,运用动态分组方法验证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理论,结果表明:在研究样本取样时间段,传统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中的平均超额收益率与贝塔系数之间的线性关系成立,但是模型的截距显著大于零,而斜率显著为负;将其平均分为四个亚时期,只有第一亚时期的拟合程度较好,且前三个亚时期模型的斜率均大于零,而第四亚时期的斜率变为负数,表明中国资本市场在2009年6月以后,经历了市场收益率为负数的状态,且这一时期的影响程度最终导致整个研究样本的斜率为负,这与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抵达并影响中国股市的时间和程度吻合。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严斌剑 范金
CGE模型中的宏观闭合选择本质上是对宏观经济理论的选择。本文采用Lofgren et al.(2002)的标准CGE模型进行建模,研究了中国CGE模型在不同宏观闭合下的模拟情景。论文以中国加入WTO为例,比较出与现实最接近的宏观闭合选择结果,进而检验不同宏观经济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情况。研究显示:基于劳动力不完全就业的约翰森闭合的结果更符合中国的短期现实,凯恩斯经济理论更能解释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现实现象。
关键词:
宏观闭合 WTO 合适理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江海峰 陶长琪
文章介绍了ELES模型在实证分析中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给出检验扰动项是否满足经典假设检验量的矩阵表示,并分析了其特点和潜在的不足;提出如何利用Bootstrap方法对扰动项的正态性、异方差性、序列相关性和模型结构稳定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经典的ELES模型对大多数消费支出项目并不适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星 石伟 郭璐
I2模型是迄今为止的最优良的信用违约度量工具,本文的研究表明:(1)I2模型对公司违约的反应要比传统信用模型快;(2)I2模型对公司的信用质量有很好的分级和甄别作用。
关键词:
信用模型 I2信用风险 特征研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文娟 钟立新
产业集聚测度和影响因素分析是产业集聚理论研究中的两个重要方面。已有的空间计量模型可适用于产业集聚程度的测量,而对于影响产业集聚变化的相关因素分析则需要借助于其它模型。文章打破传统意义上的空间概念,借助于包含距离变量的产业空间计量模型,通过空间重构和空间耦合,可建立同时适用于产业集聚测度和影响因素分析的空间计量模型。实证研究发现,该模型能较好地区分出不同地区产业集聚变化的影响因素差异。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石清 帅富成
鉴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对资产评估和资本定价的作用,以上海股票市场为对象,选取上证180指数中178家股票的相关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进行相关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上海股票市场存在较大的投机行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在上海股票市场还不适用,对于上海股票市场股票的定价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并就结论出现的原因给予了相关的解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吕魁
文章采用单位根、协整等方法检验了国内生产总值、工业结构变化、城市化水平与石油需求等变量的时间序列特征,建立了石油需求的长期协整关系和短期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并考察了模型样本外的预测能力。结果表明经济增长、重工业化对石油需求有明显的推动作用,而城市化水平正处于影响石油需求的初级阶段。根据研究结论,进一步提出了加强消费引导、促进技术升级、缓解供需矛盾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石油需求 单位根检验 协整关系 误差修正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守坤
极大似然估计等均值化回归方法会掩盖不同时间段的数据特征,故本文通过构造广义空间计量模型对传统Feldstein-Horioka(FH)资本流动性检验进行了分阶段估计。结果显示我国1979-1992年阶段FH系数显著为负或不显著,而1994-2010年期间则显著高于0.64。本文从体制变革中我国中央与地方政府行为特征变化角度对以上现象给予了解释。同时,本文采用物质资本存量变动率指标,更加直接地展示了多类权重矩阵情形下我国地区资本流动性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一步的,本文通过选取或构造制度潜在变量分析了一些重要经济变量对地区资本流动能力产生作用的条件。本文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分析得出了较为丰富的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