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82)
- 2023(11203)
- 2022(9641)
- 2021(9269)
- 2020(8306)
- 2019(19062)
- 2018(19246)
- 2017(35990)
- 2016(20277)
- 2015(23449)
- 2014(23675)
- 2013(22770)
- 2012(21068)
- 2011(18742)
- 2010(18795)
- 2009(17574)
- 2008(17543)
- 2007(16049)
- 2006(13619)
- 2005(12093)
- 学科
- 济(78175)
- 经济(78078)
- 管理(57596)
- 业(53751)
- 企(44813)
- 企业(44813)
- 方法(40514)
- 数学(36001)
- 数学方法(35427)
- 财(21532)
- 农(21012)
- 中国(20380)
- 学(17318)
- 业经(15623)
- 制(15166)
- 贸(14736)
- 贸易(14726)
- 地方(14596)
- 易(14308)
- 务(13939)
- 理论(13902)
- 财务(13885)
- 财务管理(13844)
- 农业(13634)
- 企业财务(13080)
- 银(12277)
- 银行(12245)
- 和(12207)
- 行(11564)
- 技术(11296)
- 机构
- 大学(284999)
- 学院(281221)
- 济(109380)
- 管理(107699)
- 经济(106825)
- 理学(92572)
- 理学院(91586)
- 管理学(89603)
- 管理学院(89079)
- 研究(88349)
- 中国(68059)
- 京(59223)
- 科学(55792)
- 财(51702)
- 农(48109)
- 江(44405)
- 所(44039)
- 中心(44013)
- 业大(43488)
- 财经(41007)
- 研究所(39971)
- 范(38262)
- 农业(38024)
- 师范(37829)
- 经(37017)
- 北京(36674)
- 州(35169)
- 经济学(33411)
- 院(31624)
- 技术(31125)
- 基金
- 项目(186174)
- 科学(145273)
- 研究(135156)
- 基金(133446)
- 家(115621)
- 国家(114640)
- 科学基金(98714)
- 社会(83152)
- 社会科(78666)
- 社会科学(78642)
- 省(74393)
- 基金项目(70666)
- 教育(65556)
- 自然(65340)
- 自然科(63884)
- 自然科学(63861)
- 自然科学基金(62694)
- 划(62220)
- 编号(56288)
- 资助(55921)
- 成果(46852)
- 重点(41959)
- 部(41322)
- 课题(38863)
- 发(38771)
- 创(38508)
- 科研(36781)
- 大学(36273)
- 创新(35934)
- 教育部(35580)
- 期刊
- 济(116968)
- 经济(116968)
- 研究(79204)
- 中国(56535)
- 学报(46480)
- 财(43135)
- 农(42462)
- 科学(40051)
- 管理(38927)
- 教育(37998)
- 大学(35715)
- 学学(32618)
- 农业(28399)
- 技术(27126)
- 融(24620)
- 金融(24620)
- 财经(20506)
- 业经(18946)
- 图书(18616)
- 经济研究(17942)
- 经(17615)
- 问题(15795)
- 业(15424)
- 版(14753)
- 统计(14549)
- 技术经济(14202)
- 理论(13715)
- 书馆(13214)
- 图书馆(13214)
- 财会(13078)
共检索到4168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满福 桑新民
当前,微课的兴起是教学信息化中一道引人注目的新景观。高校开展微课建设,必须既汲取既往资源建设的经验,又注重提高资源的可重用性和利用率。为此,在目标定位上要推动共建共享并将立足点定位于"助学"功能;在创新方向上要体现"小、实、新"的特色;在资源结构上要处理好快餐与中餐、大餐的关系;在评价体系上要引导优秀作品的生成。在微课开发的初始阶段,理智、科学地建立、完善评价标准(游戏规则)对后续发展具有全局性的影响和导向作用。当前的评价标准应突出三个关键点,即针对不同学科特点研制分门别类的评价标准、加大用户评价的权重、重视可重用资源的价值导向。
关键词:
微课 目标定位 创新方向 评价体系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孙福
阐述了微课的内涵、特点及分类,分析了微课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选题、设计、讲授、视频拍摄制作等方面,提出了微课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
微课内涵 微课分类 矛盾问题 对策措施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魏江明 张学军 王梅 唐久磊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微时代"的到来,微课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以2012年9月我国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办的第一届中小学微课大赛作品为研究对象,从作品的微课类型、制作方式、辅助资源和教学设计四个维度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结我国中小学微课的现状,挖掘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由知识点传授到能力培养的微课类型设计思路、突出辅助资源拓展与延伸知识点的作用、技术与内容深层次地融合和注重教学设计等优化方法,力求构建教育信息化时代下高质量的微课作品,为我国中小学微课的实践与理论探索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微课 内容分析法 微课资源 教学设计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魏晓燕 杜荣
微课因其短小精悍、授课形式丰富多样等特点而成为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以及翻转课堂教学中较为重要的资源形式。采用内容研究法,以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于2014年3月至2015年8月举办的"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中的576份获奖作品为研究对象,对获奖作品的视频粒度、课程类型、教学设计和制作技术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我国高校教师微课建设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从问题出发,在改进微课教学设计、提升微课开发能力和构建微课三维评价方式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改进措施。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万雅莹 顾坤华
评价指标体系对微课开发起着重要导向与质量监控的作用。在分析高职院校微课开发与评价的基础上,结合人才培养及课程教学特点,采用层次分析法量化各级评价指标,构建选题设计、教学实施、技术呈现、艺术设计和教学效果等五个方面考量的微课评价指标体系,旨在为高职院校微课资源建设和使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
微课 开发与评价 层次分析法 高职院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龚克
欧美国家兴起的"MOOC"——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中文简称"慕课"),被认为正在掀起一场教育革命。201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联手创办了非营利在线教育平台edX,与Udacity以及Coursera共同构成了当今全球慕课领域的"三驾马车"。慕课对教育意味着什么,课程放到网上免费看是为了什么?首先,教育资源向社会开放是一种社会责任,利用网络的优势,让更多公众可以享有这种教育资源。当然,如果学生要参加考试拿学分,还是要收费的。其次,我认为慕课的优势有如下几点:一是资源的开放性。我们学校有三十多门课是公开的,向社会开放,现在还有三十多门课在建设中;第二是上课的主动性,学生什么时候上课...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丹
本文对波及全球的企业跨国并购浪潮的成因、特点进行了分析。跨国并购对我国经济发展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 ,对此 ,我们要认真分析思考 ,为作出正确的抉择提供帮助。
关键词:
企业并购 跨国并购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媛媛
加强微课资源建设是高校应对信息化趋势的必然选择。高校微课资源建设应坚持针对性、实用性、组块化、微型化、交互性和简洁性等原则。图书馆应发挥师生信息素养培训的主导作用,培训内容全面化,培训方式多元化,培训平台优质化。
关键词:
高校 微课资源 图书馆 信息素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娇
"互联网+"时代随着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随之到来,我国高校教学越来越多地采用微课这种录制微视频和学生课前自主预习、课堂教师辅导解疑、课后复习内化吸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分析高校微课教学模式特点及意义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的实施现状,总结它在制作、应用及实施推广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途径和建议,使"互联网+"微课教学模式在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能够发挥更好的作用。
关键词:
微课 教学模式 高校教学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新国 秦智伟 张永强
微课虽"小",但教学意义很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新兴教学资源。通过国内高校对微课资源的一般认识和理念的阐述,明确了高校微课资源建设的终极目标,归纳了高校微课教学资源的主要特性,尝试对当前高校微课的类型进行分类,进而提出微课资源建设的基本策略,为高校在微课资源的建设实践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微课 微学习 微课教学 微课资源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慧 蒋挺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是新兴的授课模式,能够帮助教师和学生实现有效的知识传递、知识内化和知识巩固。从课前设计、课堂活动和课后反思三个层面深入探讨了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并提出微课设计时应避免的问题。
关键词:
微课 翻转课堂 自主学习 协作学习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国光 孙长远
微课是在微型课程资源基础上推行的微型化教学服务。体现了内容与形式、服务与互动的有效融合。微课这种教学形式的出现适应了当代高职生快节奏的学习与生活方式,满足了高职生移动学习与泛在学习等个性化学习需求。简短不简单、位后不位卑、量微不量少、步小不步慢是微课的主要特征。针对实然中微课教学存在的教学对象模糊、教学内容失当、教学环节不全、教学视频粗糙等问题,从精确的选题、精心的设计、精当的聚合三个维度助推微课建设走出困境,将成为微课教学更好地满足高职生多样化学习需求的关键。
关键词:
微课开发 实然与应然 建构主义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陈亮 陈淑芬 郭洪亮
2012年以来,MOOCs浪潮从美国开始席卷包括我国高校在内的全球教育领域,引发了有关高校教学改革和未来生存发展的深入思考。身处教学改革困境的我国约90%的地方高校,面对滚滚袭来的MOOCs浪潮须给予高度重视,地方高校应借力MOOCs积极推进教学方式变革,特别要在引入MOOCs及其深层理念上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孟祥保 叶兰
[目的 /意义]探索中国本土情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要素及其机理。[方法 /过程]通过案例研究法和内容分析法,从创新主体、创新类型、创新动力、创新绩效、创新周期、创新保障6个方面分析首届全国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案例大赛的32个获奖案例。[结果 /结论]总结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基本要素与特征,构建一个由核心要素、内部驱动力、外部驱动力和保障机制所构成的图书馆服务创新系统理论模型。在案例分析及理论模型构建基础上,指出应拓展服务创新主体,逐步完善图书馆服务创新制度,建立图书馆服务创新案例数据库。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刘虹
【目的/意义】揭示web2.0环境下的高校间信息交流模式与现实世界中的异同,促进高校间的信息交流与知识共享。【方法/过程】针对Web2.0时代的信息交流呈现出的新特点,以高校微博为研究对象,基于关注视角,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地理位置、隶属部门和学科类型三个维度分析高校微博关注网络结构,得出不同子群高校的微博信息交流特征。将发文量、粉丝数、关注数作为高校微博用户信息交流行为的表征指标,将其与中心度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结论】结果表明关注网络中不同身份或地位的高校节点的信息交流特征也存在差异,基于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