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16)
2023(3127)
2022(2565)
2021(2455)
2020(1982)
2019(4526)
2018(4582)
2017(7831)
2016(4912)
2015(5876)
2014(6139)
2013(5824)
2012(5638)
2011(5076)
2010(5378)
2009(4744)
2008(4780)
2007(4670)
2006(4396)
2005(3977)
作者
(12932)
(10522)
(10425)
(10232)
(6721)
(4991)
(4896)
(4195)
(4094)
(4040)
(3663)
(3584)
(3519)
(3430)
(3406)
(3401)
(3292)
(3282)
(3162)
(3074)
(2996)
(2738)
(2731)
(2655)
(2558)
(2500)
(2466)
(2447)
(2310)
(2188)
学科
(14173)
经济(14151)
管理(11324)
(8130)
中国(6877)
教学(6478)
(6197)
(6156)
企业(6156)
教育(5658)
理论(5650)
地方(5647)
(4920)
学法(4361)
教学法(4361)
业经(4113)
(4033)
农业(3863)
(3774)
银行(3774)
学理(3763)
学理论(3763)
(3645)
(3522)
制度(3088)
(3088)
(2956)
(2886)
金融(2886)
(2728)
机构
学院(59575)
大学(57314)
研究(21658)
(18626)
管理(18061)
经济(17852)
中国(17509)
(13677)
(13531)
理学(13371)
理学院(13167)
管理学(12811)
管理学院(12677)
科学(11961)
(11902)
师范(11817)
(11799)
中心(11574)
职业(11394)
技术(10962)
(10784)
教育(10746)
(10574)
(9836)
(9558)
北京(9204)
师范大学(9158)
研究所(8973)
(8083)
职业技术(8025)
基金
项目(31650)
研究(29620)
科学(22981)
基金(17443)
教育(17048)
编号(15198)
(14796)
社会(14579)
成果(14273)
(14237)
国家(13988)
社会科(13475)
社会科学(13473)
课题(12634)
(11849)
(11415)
科学基金(11351)
基金项目(8562)
项目编号(8383)
规划(8243)
(8037)
研究成果(7846)
重点(7722)
(7582)
(7472)
资助(7385)
(7171)
(7166)
阶段(7150)
(7121)
期刊
(29948)
经济(29948)
教育(24124)
研究(24052)
中国(23261)
(10217)
(9753)
技术(9720)
(9304)
金融(9304)
职业(8539)
管理(8338)
图书(7697)
学报(6887)
书馆(6252)
图书馆(6252)
农业(6084)
大学(5818)
技术教育(5765)
职业技术(5765)
职业技术教育(5765)
科学(5695)
(5166)
论坛(5166)
业经(5154)
学学(4428)
经济研究(3805)
财经(3682)
(3592)
问题(3541)
共检索到1183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朱国玮  黄珺  肖明明  
对MBA专业课程组建设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其具体操作模式进行了讨论,并就专业课程组建设问题给出了建议。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孟庆瑜  黄博涵  
法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是完成“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培养任务的必经之路,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培养法治人才的重要环节,在教育部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近两年的时间里,法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成果颇丰。但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理念转变不彻底、忽视对于教师队伍思政能力的培养、课程思政考核标准失能、课堂讲授内容轻视思政元素等问题限制了法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持续发展。在法学人才培养方案中深化思政元素、关注教师思政能力培养、优化课程思政考核标准、调整课堂讲授内容,是法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孟庆瑜  黄博涵  
法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是完成“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培养任务的必经之路,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培养法治人才的重要环节,在教育部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近两年的时间里,法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成果颇丰。但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理念转变不彻底、忽视对于教师队伍思政能力的培养、课程思政考核标准失能、课堂讲授内容轻视思政元素等问题限制了法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持续发展。在法学人才培养方案中深化思政元素、关注教师思政能力培养、优化课程思政考核标准、调整课堂讲授内容,是法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雪  曹羽飞  曹建业  刘润童  
[目的/意义]大数据技术的兴起、数据密集型范式的确立推动着图情专业教育向数据时代转变。在此背景下,重启2014年的调查,比较分析美国iSchools院校图书情报专业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的发展变化,并为我国提供借鉴。[方法/过程]选取美国2021年排名前10的iSchools图书情报专业,对其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进行调查和编码分析,并与2014年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结论]研究发现,iSchools院校图书情报专业课程强调以学习收获为目标的反向设计思路,课程设置灵活、多样、新颖,教学培养方式自由与约束兼备,选课指导针对性强。对我国的借鉴表现为:培养理念上强化职业导向与社会导向,提高课程设置自由度,紧跟前沿发展、更新课程内容,丰富实践教学形式,提升选课指导水平。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梁建超  韦沁  
创新课程体系和教材是中高职衔接实施的关键环节,本文以建筑类专业为例,分析中高职专业课程和教材衔接的思路和措施,提出通过职业分析,统筹中、高职教学内容,根据对应岗位的工作任务、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之间的关系,按四种类型设置课程模块,进行教材建设。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蔡凤林  
课程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以及所培养的人才是否符合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对专门人才的需求;中央民族大学日语专业课程体系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建立专业课与选修课相互补充、语言基础课与语言强化课相互衔接、语言课与社会文化课相互交叉的具有基础性、实用性、学术性、前瞻性和系统性的课程群。以这种课程设置,最终实现所培养的人才除具有坚实的日本语言文化基础外,还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宽泛的人文知识以及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永红  王诗瑶  毛林  
高职专业课程改革正在艰难进行,供给侧改革是当前改革的新思路、新方向。文章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简述了供给侧改革的相关理论,分析了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的迫切性,从需求侧发生的变化阐述了供给侧专业课程改革的困局,解析了专业课程改革供给侧结构与需求侧产生的失配要素,提出了调整供给侧要素以促进专业课程改革的路径,探索了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专业课程改革的有效供给。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向东  
专业课程改革的成效对于中职学校的培养质量具有决定性影响。本文从课程改革之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课程改革的目标;课程改革秉持以能力为本位;以企业岗位需求重组专业课程体系;课程实施过程中落实角色分工和参照典型工作任务等六个方面思考了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建军  
高职院校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不断培养适合市场、适应企业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是专业建设的基本目标。目前高职院校市场营销课程存在课程未能全面地体现综合素质的培育、课程体系设置不适应社会需求、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依然存在的问题,为此应从课程教学改革出发,注重全方位的综合素质培育,依据需求科学设置课程体系,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惯性思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廖英  徐洲  张超  
文章讨论了双语教学的相关理论和实施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并结合生物工程专业的教学现状,从双语教学目标的制定、学生英语水平、师资建设、教材的选用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对生物工程专业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途径作了探索。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健  
本文提出了中国旅游事业以及高等旅游教育与科研近30年发展中几个主要方面问题:旅游和高等旅游教育科研的所得和所失、旅游的基本性质、高等旅游教育的定性、旅游学能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旅游学科体系的建设、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成、旅游管理专业主干课程及内容的确定,分析了这些问题的根源。在此基础上集中阐述了作者对旅游学科定性和定位、旅游学科理论体系结构、旅游学科的研究方法论、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等问题的观点。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子野  于旭蓉  田春艳  
加强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使大学生牢固树立国家安全意识,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时代扩大和加快各种社会思潮的传播面和速度,使得多元社会思潮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不断加深。深化大学生的国家安全责任感和能力,赋予了高等院校担负国防教育的相关更多的历史使命。总体国家安全观体系完整,内容丰富,几乎涉及高等教育的全部专业课程,在高等院校专业教育中厚植大学生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将总体国家安全观丰富内容等与各种专业课程巧妙融合、相得益彰,树立新时代大学生高度的国家安全理念,有助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进程。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子野  于旭蓉  田春艳  
加强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使大学生牢固树立国家安全意识,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时代扩大和加快各种社会思潮的传播面和速度,使得多元社会思潮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不断加深。深化大学生的国家安全责任感和能力,赋予了高等院校担负国防教育的相关更多的历史使命。总体国家安全观体系完整,内容丰富,几乎涉及高等教育的全部专业课程,在高等院校专业教育中厚植大学生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将总体国家安全观丰富内容等与各种专业课程巧妙融合、相得益彰,树立新时代大学生高度的国家安全理念,有助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进程。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蔡蕾  文健  
职业学校的课程多为一个完整的体系,相互关联的课程之间存在内容重复的现象,无法把课程内容进行真正关联和融合。以建筑装饰专业为例,探索建构具有相互关联性的课程群思路,研究采用实际工程项目作为基础进行构建,从一条总线调度、三个课程群引领、五个板块响应的思路入手,探索课程群建设的总体思路、课程群建设方案、课程群实施过程、教学板块响应设计,实现资源共享,辅以各教学板块设计的重难点突破,实现总线调度板块响应的开发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