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03)
- 2023(8940)
- 2022(7440)
- 2021(7061)
- 2020(5732)
- 2019(13092)
- 2018(13296)
- 2017(25005)
- 2016(13718)
- 2015(15485)
- 2014(15324)
- 2013(15138)
- 2012(14120)
- 2011(12844)
- 2010(12791)
- 2009(11672)
- 2008(11187)
- 2007(10093)
- 2006(9162)
- 2005(8107)
- 学科
- 济(52985)
- 经济(52919)
- 农(49555)
- 业(43218)
- 农业(33139)
- 管理(29835)
- 业经(18419)
- 企(18018)
- 企业(18018)
- 中国(15481)
- 方法(15363)
- 地方(14770)
- 制(13729)
- 数学(13416)
- 数学方法(13287)
- 农业经济(12538)
- 发(11275)
- 学(10579)
- 体(10347)
- 工作(10050)
- 财(9961)
- 村(9636)
- 农村(9614)
- 贸(9497)
- 贸易(9492)
- 服务(9475)
- 发展(9333)
- 展(9314)
- 易(9200)
- 土地(8645)
- 机构
- 学院(186712)
- 大学(180804)
- 济(74193)
- 经济(72342)
- 管理(70353)
- 研究(66516)
- 理学(59865)
- 理学院(59200)
- 管理学(58221)
- 管理学院(57878)
- 农(56280)
- 中国(52877)
- 农业(42850)
- 科学(41244)
- 京(39534)
- 业大(36410)
- 所(33822)
- 中心(33269)
- 财(31754)
- 江(31449)
- 研究所(30505)
- 范(26656)
- 农业大学(26597)
- 师范(26396)
- 省(24903)
- 州(24703)
- 财经(23938)
- 北京(23923)
- 院(23219)
- 经(21635)
- 基金
- 项目(127511)
- 科学(99031)
- 研究(98831)
- 基金(89120)
- 家(77920)
- 国家(77058)
- 科学基金(64746)
- 社会(61564)
- 社会科(57557)
- 社会科学(57543)
- 省(52820)
- 基金项目(47767)
- 编号(44167)
- 教育(42838)
- 划(42609)
- 自然(39164)
- 自然科(38159)
- 自然科学(38150)
- 自然科学基金(37442)
- 成果(35944)
- 资助(34188)
- 农(32175)
- 发(29875)
- 课题(29203)
- 重点(27918)
- 部(27560)
- 创(26317)
- 国家社会(25131)
- 性(24604)
- 制(24591)
- 期刊
- 济(94018)
- 经济(94018)
- 农(62097)
- 研究(53133)
- 中国(47351)
- 农业(42171)
- 学报(31740)
- 科学(28527)
- 大学(24674)
- 业经(23159)
- 学学(23036)
- 财(22720)
- 教育(22418)
- 融(20052)
- 金融(20052)
- 管理(19929)
- 业(19735)
- 技术(16475)
- 农业经济(14942)
- 农村(14926)
- 村(14926)
- 图书(14191)
- 问题(13681)
- 版(12469)
- 经济研究(11571)
- 世界(11335)
- 财经(10534)
- 资源(10492)
- 书馆(10172)
- 图书馆(10172)
共检索到2958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1991年初,中央政研室、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对分布在全国29个省、区、市的274个固定观察村点的双层经营体制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其重点之一是,这些村庄集体(指集体经济组织或村委会,下同)为农户提供生产服务的情况。274个调查村除个别外大都是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余展 孙中华
1991年上半年,我们对分布在全国29个省、区、市的274个固定观察村点双层经营体制进行了专题调查。这些村点大都是1984年按照类型抽样方法确定的,已进行了多年的连续观察。 改革初期双层经营新体制的构架即已显现 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中心的农村第一步改革,改变了原来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形成了家庭承包经营与集体统一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新体制。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的时间跨度,85%的调查村集中于1981—1983年间。至1990年底,97.8%的调查村耕地承包给农户家庭经营,承包面积亦占总耕地面积的97.8%。这种经营形式,实质是将耕地的集体所有权与每一个集体成员(农户...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立 王亚华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是突破农村集体行动困境、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的重要举措。本文利用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2017年的暑期调查数据,以农户参与灌溉设施供给为例,对集体经济如何影响村庄集体行动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集体经济对村庄集体行动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集体经济既可以通过村干部领导力影响村庄集体行动,也可以通过村民归属感影响村庄集体行动,还可以通过村干部领导力影响村民归属感,进而影响村庄集体行动。其中,村干部领导力是最主要的路径。进一步探讨发现,集体经济对村庄集体行动的影响路径存在显著的村庄差异。村庄治理失灵会削弱集体经济对村干部领导力和村庄集体行动的影响,也会制约村干部领导力的发挥。只有在治理有效的村庄,集体经济才会促进村庄集体行动。本文深化了集体经济影响村庄集体行动的机制认识,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和实现乡村有效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臧敦刚 余爽 李后建
本文使用我国西部民族地区7省757个行政村31615个农户的调查数据,研究了公共服务、村庄民主与农户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公共服务的供给程度和村庄民主的发育程度对农户的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民主化却削弱了公共服务对农户幸福感的影响。将村长的年龄作为工具变量进行分析显示,公共服务每增加1个百分点,农户的幸福感会相应增加1.5327个百分点,而村庄民主发育程度每增加1个百分点,使公共服务的幸福效用减少0.0281个百分点;分样本回归结果显示,公共服务与村庄民主对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农户、村干部以及民族自治区农户幸福感的影响程度分别高于市场化水平较低的农户、非村干部及民族省农户。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蔡起华 朱玉春
厘清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逻辑,对农村公共事务治理效果的提升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基于宁夏、陕西和河南三个省份1440户农户入户调查数据,利用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以农户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投资为例,实证分析关系网络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农户选择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比例较低,但大多数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程度较高。关系网络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意愿及程度均有显著正影响,在细分维度变量中,弱连接网络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意愿及程度均有显著正影响,而强连接网络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意愿有显著正影响,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程度有正影响,但不显著。进一步边际效应分析表明,关系网络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意愿及程度提升的边际效应都比较显著,在农户参与意愿提升方面,强连接网络边际效应略大于弱连接网络,而在农户参与程度提升方面,弱连接网络边际效应远大于强连接网络。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蔡起华 朱玉春
厘清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逻辑,对农村公共事务治理效果的提升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基于宁夏、陕西和河南三个省份1440户农户入户调查数据,利用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以农户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投资为例,实证分析关系网络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农户选择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比例较低,但大多数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程度较高。关系网络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意愿及程度均有显著正影响,在细分维度变量中,弱连接网络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意愿及程度均有显著正影响,而强连接网络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黄英伟 李军 王秀清
文章以河北省北台子生产队账本资料为研究对象,认为集体化末期女性在农业生产上的劳动时间低于男性,女性的大队工参与程度远不如男性。女性的劳动时间除了冬闲的几个月外比较平均,男性劳动的季节性则比较明显。工分制的实施使女性社会地位有所提高,同时女性也付出了艰苦的劳动。农活分配的偏见与工分制本身的缺陷导致妇女在追求工分数量的同时缺乏提高农活质量的动机进而导致集体效率下降。
关键词:
集体化末期 性别差异 工分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露 朱玉春
本文利用2015年陕西、山东、河南、宁夏和内蒙古五省1570户农户和100个村庄的数据,以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为例,利用Tobit模型,选择经济异质性、退出选择、社会异质性和性别四个维度来表征异质性,考虑农户和村庄两个层面,实证分析异质性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水平较低,经济异质性中,农业收入和小农水供水量的增加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村庄层面的姓氏异质性和是否成立农户用水者协会以及农户层面的是否担任行政职务是影响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三个重要社会异
关键词:
异质性 集体行动 农户参与 影响效应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陈前恒 林海 吕之望
本文使用中国中西部7个省15个县120个贫困村庄和1 800个农户的调查数据研究了村庄民主与农户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并使用生活满意度法估计村庄民主的货币价值。村庄民主发育程度对农户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把非贫困户和贫困户分开进行估计发现,村庄民主发育程度对非贫困户的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村庄民主发育程度对贫困户的幸福感没有显著的影响。IV结果表明,村庄民主发育程度每增加1个百分点带来的幸福感的增加相当于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加18.47个百分点带来的幸福感的增加。
关键词:
村庄民主 主观幸福感 生活满意度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娜琳 胡晓江 乔家君
通过对52家地方村庄农户、82家兵团连队职工家庭~1)的调查,分析了处于同一自然环境下、生产类型相似、生产技术水平相当的新疆地方村庄与兵团连队(简称地方和兵团)生产行为主体的农田生产活动。得出如下结论:①兵团与地方农户的农田生产要素投入差距较小,但投入结构差异较大;前者不受非直接投入性要素影响,而后者深受其影响;②兵团农户的农田产出资金额显著高于地方,二者受直接投入性要素的影响均强于非直接投入性要素,但影响因素结构不同;③兵团农户的农田生产效率显著高于地方,且差异显著。二者均与非直接投入性要素的相关性较强,影响因素亦不同。进一步分析发现,体制因素对农田投入及生产效率影响显著。最后提出,在农业生...
关键词:
体制 农田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蔡荣 蔡书凯
本文基于集体行动理论框架,利用安徽省稻谷主产区村级调查数据分析村庄规模、收入不均等性、户均耕地规模以及外出打工户数比例等因素对村庄农田灌溉设施建设之集体行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村庄规模和收入不均等性对村庄集体行动的影响方向都是先正后负,呈"倒U型"特征,即只有在村庄规模和收入不均等性处于中等水平时,村庄集体行动才容易形成;户均耕地规模对村庄集体行动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外出打工户比例对村庄集体行动存在抑制效应。本文分析结论具有重要政策含义:一是应合理设置村庄规模,不宜过小或过大;二是应认同适度的收入差距,防止收入均等化和两极分化;三是应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户均耕地规模扩张创造有利条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倩 胡必亮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农村劳动力得以进一步释放并向城镇移动,因而农村居民收入亦得到了较快增长。社会资本作为重要的非市场力量,其对提高收入、增进福利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一个中国村庄实地调研的一手数据,采用计量方法实证检验了社会资本对农户收入的作用,并对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政府如何有效减少收入差距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笔者认为,在农村地区,关系就是金钱,但不同类型的关系以及借助不同资本的关系在金钱上的回馈效率会有所不同,这一结论为如何有针对性地提高农户收入、减少收入差距提供了微观层面的检验和参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倩 胡必亮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农村劳动力得以进一步释放并向城镇移动,因而农村居民收入亦得到了较快增长。社会资本作为重要的非市场力量,其对提高收入、增进福利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一个中国村庄实地调研的一手数据,采用计量方法实证检验了社会资本对农户收入的作用,并对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政府如何有效减少收入差距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笔者认为,在农村地区,关系就是金钱,但不同类型的关系以及借助不同资本的关系在金钱上的回馈效率会有所不同,这一结论为如何有针对性地提高农户收入、减少收入差距提供了微观层面的检验和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谢皖东 田双清 陈宇阳 陈文宽
[目的]通过选取自然情况整治满意度、社会情况整治满意度和经济情况整治满意度3个方面12个满意度指标,对城镇近郊区空心村综合整治进行绩效评价,对其整治满意度进行现状调查、成因分析以及规律研究。[方法]文章基于成都市17个典型村庄419户农户问卷调查,采用CSI评价法,从农户特征差异进行分析。[结果]城镇近郊区空心村综合整治总体绩效评价值为4.03,处于"优秀"水平等级;满意度指标绩效评价显示,目前城镇近郊区空心村综合整治中,农田设施建设和村庄产业发展情况满意度程度最高,道路质量和生态环境满意度程度最低,在整治过程中,未有效处理好发展与生态和谐问题;农户特征差异对城镇近郊区空心村综合整治绩效评价有一定影响。由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和家庭年收入不同,农户对城镇近郊区空心村综合整治绩效评价存在主观认识差异,且具有一定的规律。[结论]通过城镇近郊区空心村综合整治,村庄空心化程度明显降低,土地利用节约集约化程度显著提高,地区经济结构从第一产业为主转变为一、二、三产业均衡发展,村庄综合整治效果良好。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谢皖东 田双清 陈宇阳 陈文宽
[目的]通过选取自然情况整治满意度、社会情况整治满意度和经济情况整治满意度3个方面12个满意度指标,对城镇近郊区空心村综合整治进行绩效评价,对其整治满意度进行现状调查、成因分析以及规律研究。[方法]文章基于成都市17个典型村庄419户农户问卷调查,采用CSI评价法,从农户特征差异进行分析。[结果]城镇近郊区空心村综合整治总体绩效评价值为4.03,处于"优秀"水平等级;满意度指标绩效评价显示,目前城镇近郊区空心村综合整治中,农田设施建设和村庄产业发展情况满意度程度最高,道路质量和生态环境满意度程度最低,在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村庄民主的溢出影响——基于18省87村1657位农户调研数据的实证研究
2749个村庄调查
破解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互联网购销行为密码——基于22省72县143个村庄2137个农户的调查
基于农民主体视角的村庄环境整治满意度研究——以江苏省4个地区的调查为例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与乡村治理有效性——基于皖南四个村庄的实地调查
村庄环境、非农就业与农地流转——基于全国百村农户调查数据的分析
地权结构和村庄民主对农户林业投入的影响
基于农户视角的洪灾社会脆弱度及影响因素——以安康市4个滨河村庄为例
储蓄差异及贷款需求的满足——一个经济外向型村庄农户金融活动分析
民主监督、村庄公共生产投资与农户正规信贷可得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