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42)
2023(4176)
2022(3736)
2021(3711)
2020(3251)
2019(7817)
2018(7653)
2017(15304)
2016(8177)
2015(9433)
2014(9545)
2013(9949)
2012(9957)
2011(9158)
2010(9342)
2009(9119)
2008(9019)
2007(7955)
2006(7349)
2005(7031)
作者
(24606)
(20408)
(20173)
(19645)
(12672)
(9510)
(9453)
(7836)
(7594)
(7435)
(6849)
(6686)
(6648)
(6532)
(6329)
(6274)
(6026)
(5837)
(5830)
(5811)
(5400)
(5044)
(4889)
(4714)
(4631)
(4585)
(4533)
(4417)
(4132)
(3981)
学科
(42860)
经济(42833)
(22323)
管理(20744)
方法(17052)
(16921)
企业(16921)
数学(15270)
数学方法(15182)
中国(14696)
(11609)
(10831)
(9951)
业经(9158)
地方(8893)
产业(8850)
(8763)
贸易(8757)
(8546)
(8247)
银行(8237)
(7975)
(7478)
结构(7327)
(7134)
金融(7134)
(7035)
农业(6920)
体制(6421)
技术(6141)
机构
大学(126854)
学院(126118)
(61543)
经济(60477)
研究(47059)
管理(46915)
理学(39396)
理学院(38954)
管理学(38502)
管理学院(38266)
中国(38026)
(30216)
(27771)
科学(25429)
(23974)
财经(23127)
研究所(21161)
(20802)
中心(20524)
经济学(19695)
(19035)
北京(18524)
(18409)
经济学院(17826)
财经大学(17070)
(16720)
(15982)
师范(15849)
业大(15384)
(15185)
基金
项目(73068)
科学(57635)
研究(55680)
基金(53049)
(45125)
国家(44799)
科学基金(37587)
社会(36451)
社会科(34752)
社会科学(34743)
基金项目(27990)
(27823)
教育(24578)
(23481)
编号(22409)
资助(22224)
自然(21925)
自然科(21309)
自然科学(21303)
自然科学基金(20954)
成果(18910)
(17730)
(17257)
重点(16806)
课题(15849)
国家社会(15150)
(15046)
发展(14957)
教育部(14824)
(14777)
期刊
(72658)
经济(72658)
研究(46207)
中国(25393)
(21612)
管理(18698)
(16652)
科学(16409)
学报(16289)
(15815)
金融(15815)
经济研究(12874)
大学(12733)
业经(12265)
财经(11991)
学学(11782)
农业(11257)
教育(11016)
问题(10678)
技术(10617)
(10531)
(10133)
国际(8813)
理论(7818)
商业(7566)
技术经济(7446)
实践(6884)
(6884)
经济问题(6635)
统计(6564)
共检索到2077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京文  
200年是我国迎接新世纪,开始实施第10个“五年计划”的第1年,整个来看开局顺利,1~2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131亿元,增长16.7%,其中基建投资增长11.4%,更新改建投资增长22.6%,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2.0%。新开工项目2733个,它们的投资总额1068亿元,占总投资的93.5%,预示着我国经济将继续朝着好转方向发展。 但是,我国经济好转的基础尚不够牢固。主要表现在:经济实际增长率仍低于潜在增长率;农业和农民收入增长过少,城乡差距继续扩大;货币流动速度持续低迷,金融流程梗阻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增恒  
我国产业结构的发展存在着诸多的缺陷,其成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必须明确近期内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变的总趋势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要求或基木目标,并采取若干相应的措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目标的实现。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燕喃  
产业结构调整是“九五”期间我国宏观经济调整中的重要课题。当前我国调整产业结构面临着许多难点, 但也有许多有利条件, 本文针对难点和有利条件提出调整产业结构的对策。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周叔莲  
作者认为,当前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具有重大意义。但是,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存在大量困难。其间,除正确处理“升级”和“补短”的关系、科学选择主导产业外,还必须建立起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保障机制。这里,改革所有制是建立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保障机制的一个关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潘和平  
任何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及其类型 ,都是该区域诸条件地域组合的综合反映。合理的产业结构 ,其功能远远高出部门个体功能或部门相加的功能总和。永济市为迎接加入WTO所带来的挑战 ,确立把永济建设成山西南部绿色食品基地和轻工旅游城市 ,在产业结构调整中 ,一是抓了三大产业比例的调整。二是抓了三大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 ,农业重点发展林果、蔬菜、芦笋、畜牧等 ;工业突出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和技术改造 ;第三产业重点抓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开发、商贸流通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谭清文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与对策○谭清文文章认为,我国产业结构优化是“九五”期间所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尽管自1978年以来产业结构有了较大改善,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农业基础不稳,后劲不足;工业内部结构不合理,行业间发展不平衡;产业素质低下,等等。在充分...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李池  
进入21世纪,信息时代的来临,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意味着严峻的挑战。在世界范围内,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新兴产业正在迅速成长,并且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上升,进而带动了劳动就业结构、地区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乃至国际经济关系的重大变化。世界各国都以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为契机,谋求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高度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洪谊雅  林怀艺  
当前世界正迎来新一轮的科技与产业革命,给我国的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带来新机遇,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再是靠总量扩张的过程,而主要是结构转型升级的过程,增速下降可能带来某些难以预料的挑战,这对我国制造业发展方式转变提出了紧迫要求。本文在分析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的新形势,提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并重发展,向工业3.0、4.0迈进,向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目标是向高收入国家、高质量城镇化、制造业强国、服务业大国迈进。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葛红玲  张景富  
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已不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要求 ,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 ,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是一项迫在眉睫的课题。本文介绍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一些突出矛盾 ,并以此为基础 ,对我国产业结构进行战略调整的思路和对策进行了具体分析和研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魏杰  
当前我国的产业结构处于重大调整时期,作为导向性产业的高新技术产业应以高新技术的创造为先导,以高新技术的产业化为基础。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作为主体产业是国民经济调整方向,决定着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同时看到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农业和服务业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继鸿  
一国经济要取得质的发展,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必不可少;而且,我国消费结构的提升也要求对产业结构进行“升级”调整。对我国而言,产业结构调整的难点是如何提高居民收入及收入增长预期,扩大内需,建立与调整后的产业结构相匹配的消费结构。金融部门应当大力开拓个人消费信贷业务,支持扩大内需工作。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曹卫  郝亚林  
产业融合可以带来更好的产业绩效和巨大的经济增长效应 ,同时也在“新经济”背景下 ,国际范围内产业融合导致的全球性产业结构变动 ,正通过国际分工影响着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面对工业化和“新经济”的双重挑战 ,产业竞争格局将产生重大变动。构建并发展基于传统产业、有中国特色的融合型产业体系将是新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选择。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媛媛  
"去工业化"、"产业空心化"及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导致英国产业结构日益"软化"。金融危机后,英国更加暴露出产业结构的失衡态势及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发展的脆弱性。为提振本国经济,实现产业结构的"再平衡",英国展开了以"回归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调整。文章从产业结构视角出发,沿着"工业化—去工业化—再工业化"的脉络分析英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动因及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英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成效,进而分析英国产业未来发展前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