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45)
- 2023(6661)
- 2022(5519)
- 2021(5696)
- 2020(4582)
- 2019(10889)
- 2018(10671)
- 2017(19185)
- 2016(10577)
- 2015(12602)
- 2014(12382)
- 2013(12604)
- 2012(12088)
- 2011(11260)
- 2010(10912)
- 2009(10464)
- 2008(10582)
- 2007(9004)
- 2006(7963)
- 2005(7475)
- 学科
- 济(48499)
- 经济(48458)
- 管理(29047)
- 业(26385)
- 方法(23912)
- 数学(21953)
- 数学方法(21718)
- 企(21533)
- 企业(21533)
- 中国(16229)
- 贸(13418)
- 贸易(13410)
- 易(13242)
- 农(10579)
- 财(9820)
- 学(9799)
- 制(9014)
- 融(8524)
- 金融(8524)
- 银(8428)
- 银行(8404)
- 行(8182)
- 业经(7601)
- 关系(7123)
- 出(6846)
- 销(6787)
- 供销(6780)
- 体(6330)
- 和(6217)
- 环境(6169)
- 机构
- 大学(160056)
- 学院(153900)
- 济(74146)
- 经济(73025)
- 研究(63286)
- 管理(54256)
- 中国(52145)
- 理学(45917)
- 理学院(45355)
- 管理学(44425)
- 管理学院(44161)
- 科学(36240)
- 京(35766)
- 所(33025)
- 财(32456)
- 研究所(29985)
- 中心(28128)
- 财经(25882)
- 农(25765)
- 经济学(24947)
- 经(23953)
- 北京(23796)
- 院(22388)
- 经济学院(22383)
- 江(20732)
- 业大(20638)
- 农业(20469)
- 范(19750)
- 财经大学(19554)
- 师范(19530)
- 基金
- 项目(99039)
- 科学(78045)
- 基金(75916)
- 研究(68824)
- 家(68019)
- 国家(67608)
- 科学基金(56322)
- 社会(45670)
- 社会科(43467)
- 社会科学(43459)
- 基金项目(37717)
- 自然(36369)
- 自然科(35616)
- 自然科学(35608)
- 自然科学基金(35032)
- 资助(34175)
- 省(32893)
- 教育(31679)
- 划(30464)
- 编号(24493)
- 部(24196)
- 重点(22862)
- 中国(22684)
- 成果(21085)
- 教育部(20787)
- 国家社会(20731)
- 发(20415)
- 科研(19503)
- 创(19377)
- 大学(19076)
共检索到2501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昭 刘巍
本文构建了近代中国市场的两个假设条件:商品经济取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并占一定地位;商品化程度变化缓慢,即经济的货币化程度提升的节奏比较稳定。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供求决定价格的模型,利用这一模型,本文估算了中国近代的狭义货币供应量,并对结果进行了验证,效果良好,表明估算结果有较高的可信度。
关键词:
近代中国 狭义货币供应量 总供给 总需求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曦 杨华阳
在经济转型中,我国狭义货币(M_1)结构呈现独特而鲜明的倒"U"型变化特征。本文从居民和企业的异质性货币需求行为出发,从微观层面讨论了制度转型对不同货币需求主体行为的影响,得出了我国M_1结构变动的理论模型。协整检验证实了我们的理论推断。实证分析还发现,不同主体的异质性需求是导致我国M_1结构变动的微观行为根源,并且M_1的结构变动完全是由制度转型引起的。贡献分解表明,倒"U"型结构根本上决定于价格自由化进程"先最终产品,后生产资料"的推进方式,而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和证券市场的产生则改变了M_1结构的变动趋势。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昭 邓颖杰
近代中国货币供应量等与货币有关的数据,是分析近代经济发展过程中货币传导作用的重要基础。本文根据货币乘数公式,在罗斯基教授和刘巍教授估算的货币供应量有关数据的基础上,补充了1887-1909年的广义货币供应量,使近代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的样本长度达到50年,并且根据货币层次的划分对估算结果进行了验证,确保所估算的数据有较高的可信度;分析相关要素对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作用机制,并通过建立模型,实证研究了相关要素对1887-1935年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影响。本文认为,通过货币乘数公式中的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等数据得出的1887-1909年的近代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的数据是可靠的,并且影响1887-1935年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因素主要有:出口、华侨汇款、国际银价以及经济景气程度。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秦聪
随着虚拟经济的发展,虚拟货币作为网络时代的新型交易工具正蓬勃兴起。尽管虚拟货币与电子货币经常引起人们的混淆,但是与电子货币不同,虚拟货币仍处于发展初期,人们对虚拟货币的定义一直众说纷纭,对其分类更是各执一词。虽然虚拟货币在金融市场上的自由流通尚欠火候,但是其与现实货币的兑换已然初现端倪。对于这种"货币",只有先对其做出明确界定,才方便在流通中和法律上规范各方行为。
关键词:
虚拟货币 起源 定义 分类 展望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任碧云 梁垂芳
本文利用结构VAR模型分析了我国货币供应量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房屋销售价格指数的影响,并通过1978年至2009年的经验检验,发现我国货币供应量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房屋销售价格指数的影响较为显著,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房屋销售价格指数会此消彼长,并且,货币供应量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存在半年到一年的滞后期。基于此,我们认为,在当前货币供应量持续处于高位、房地产价格被严格控制的背景下,要加倍警惕2010年下半年至2011年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从而产生通货膨胀局面的形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魏彬
市场中商品与货币关系问题是经济的基本问题,商品与货币是市场动能的源泉及构造市场的两大基础要素。在独立经济实体内部,利用货币狭义系数诠释市场动态规律,在平衡状态下借助差分算法建立基准货币系数及货币增量基准公式,使铸币税有了定量依据,市场状态定位有了量化工具,继而进一步剖析市场胀、缩变动与切换。货币系数把劳动价值与边际效用自然融合,使经济理论与实际算法有效统一。在世界经济体内,创建货币狭义系数矩阵、基准货币系数矩阵以及差异矩阵,分析汇率实质,提出在布雷顿森林体系打破后,由三矩阵调控国际金融关系。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乔毅红 方晶晶
货币需求研究是建立货币理论的起点,而货币供应量的大小是影响国民经济能否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文中在深入研究总投资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基础上,确定了它们之间的函数关系,建立了数学模型,通过了各种检验,采用适应性预期的预测方法,对近十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及增长率做出了预测。同时又进一步对近十年我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做出了预测,分析了货币供应量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提出了按"单一规则"控制货币供应量,是从货币供给的角度来稳定经济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GDP 货币供应量 总投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孙慧 张译芙
狭义货币交易流通速度是从货币流通速度概念扩展而来的,其可以反映一国微观经济主体--企业的实际商品交易行为。本文通过协整关系检验和误差修正方程,探讨了影响我国狭义货币交易流通速度的宏观和微观经济变量,并对各国的货币流通速度进行了横向变量的比较。分析可知,我国狭义的货币交易流通速度一直都呈下降趋势,表明我国微观经济主体在商品交易领域中不活跃的特征。而且,我国企业的实际商品交易行为还受到政府行为的影响,在金融投资和融资方面还非常欠缺。微观经济商品交易的状态和宏观经济的发展呈现出不对称和脱节的特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胡红兵
国内外的经济发展表明,货币政策与经济生产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利用1995年第一季度至2007年第四季度的季度数据,实证分析得出我国的货币与产出有着显著的关系,而且货币变动是引起产出变动的原因。这表明在我国,货币是非中性的。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赵梦晗
近年来,有关中国妇女近期生育水平的研究很多,各类研究由于采用的数据和方法不同,结果不尽相同。在这些讨论中,出生人口数的数据质量和调整是各类研究结果差异较大的关键。文章使用2000年、2010年两次中国人口普查中提供的妇女人口数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0年间的生育分布模式,在考察两次人口普查女性人口漏报的基础上,应用Preston和Coale提出的变量r方法,对中国2000—2010年的净人口再生产率进行了估计。同时,文章计算出这10年间的总和生育率约为1.60左右。变量r方法对于具体的出生人口数量和育龄妇女数量的数据质量要求较低,且在多项研究中经过实践的检验。但是,在实际研究中无论应用何种人口学方法,都应注意其前提假设,仔细检查数据,减少可能存在的偏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宋洋 魏先华 潘松 张敏 陈敏
本文首先研究了我国银行卡支付额对现金的替代效应,并进一步分析了银行卡支付额对狭义货币需求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近年来我国银行卡产业的蓬勃发展,银行卡支付总额猛增,银行卡支付额与现金流通量之间呈指数替代关系,并建立了银行卡支付额对现金替代效应的非线性模型;银行卡支付额对狭义货币需求量的影响也是非线性的,并利用非参数局部多项式拟合建立了部分线性回归模型。这两个模型在这类研究中是首次提出,并有很好的解释作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再勇
基于电子货币的狭义定义,从理论上探讨了狭义电子货币对货币供求的影响,并进一步构建了涵盖狭义电子货币的新的货币需求理论和货币供给理论。就狭义电子货币对货币需求的影响而言,其影响方向和大小取决于狭义电子货币的类型以及发展程度,一般导致货币需求先上升而后下降,呈倒V形。就狭义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的影响而言,电子货币会导致货币内生性增强,狭义货币乘数和广义货币乘数都增大,增大程度取决于狭义电子货币持有者和发行者的行为。
关键词:
电子货币 货币需求 货币供给 货币乘数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黄昌利 王艳萍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M2/GDP比率过高现象引人关注。本文在国际比较的基础上,考虑到中国经济变迁的背景,主要从货币供给的视角,分别研究了央行的基础货币增长及货币乘数增长的影响因素。认为未来应着力改善央行的资产负债表规模和结构,转变货币政策操作工具,优化金融结构,拓展经济发展空间,以应对货币供给的过快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宏涛
文章利用中国1979~2007年的数据用两种方法估计了中国的产出缺口,通过实证方法来分析通胀与产出缺口之间的关系,估计的结果很相似,并且显示出与通胀变动的联动性。然而,标准菲利普斯曲线模型并不能很好地与数据拟合。因此,我们假设存在一个不可观测的变量,其遵循二阶自回归过程,在此基础上重新估计了菲利普斯曲线模型。结果现实较好地解释中国的菲利普斯曲线的特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朱小檬 孙爱田
本文基于现代计量理论,采用我国2000年1季度-2010年4季度的数据,运用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包括ADF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检验了货币供应量(M2)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间的协整关系。结果表明:M2与GDP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并存在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